第二天茅元仪就把黄胜的报功文书进行了润色,然后派出六百里加急送到山海关孙督师那里。
    内容当然是在孙承宗感召下,在赞画将军茅大人英明领导下,总兵官马世龙派出麾下一个百总的兵丁,随军主簿黄胜带领家丁十人,死守宁远中左所。
    他们临危不惧击退来犯之建奴,打死打伤建奴不下百人。
    可惜建奴尸体大多被他们抢回,只获得真奴首级十,阿哈首级三十,估计这些所谓的阿哈首级是明军在城外路上随便找了一些罹难的汉民进行了艺术加工。
    据验查,十个建奴首级,其中马甲七级,余丁三级。虚报战功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这里有许多大人的利益在里面。
    黄胜知道大明朝腐败到了当官必须腐败,如果不腐败就无法适应环境的地步。贿赂都是明着来,哪一级该给多少冰敬,该给多少碳敬都有标准。(注1)
    天上又没有银子掉,下官给了上官贿赂,他当然会加倍从自己的手下那里捞回来,一来一往,最后就是对最贫苦升斗小民无休止的盘剥。
    军队的腐败就体现在普通兵丁无法拿到足饷,能够到手一半就谢天谢地。这样的兵丁都无法养家糊口,他们当然不会给主将卖命,不会给这个国家卖命。
    所以明末就出现兵丁还没有到达战场,走着走着就忽然溃散的怪事。
    大明军队与建奴对阵时大多数是比腿长,跑得快就有命在,跑得慢彻底完蛋。
    建奴在大明腹地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大明朝衮衮诸公等建奴抢得满载而归主动退兵时才跳出来弹冠相庆分润退敌之功。
    末代皇帝崇祯是个能力一般的老实人,他总是被文武百官欺骗,最后是谁也不敢相信。
    归根结底还是他不会用人,明末豪杰何其多也,可惜崇祯皇帝不识人才。
    与其把银子白白给了一个个跟朝廷阳奉阴违的军阀。还不如干脆如汉武帝一样,亲自练兵。
    用秦良玉、卢象升做主将,到三峡招募那些成天光着身子在陡壁悬崖上攀爬的纤夫,训练出一支自己亲自领导的禁卫军,完全装备由徐光启、孙元化、茅元仪、毕懋康他们研制并且精工细作的火器。
    有了自己如臂使指的武力,倒要看看谁还敢不服朝廷调遣做军阀?
    朝廷毕竟占了大义,是名正言顺的正统,只要以武力威胁,肯跟着军阀化的主将和朝廷叫板的恐怕只会是他们一小部分头脑不会拐弯的家丁。
    唉!或许大明亡国是必然,但是建奴入主中原绝对是历史的偶然,汉人太不幸,太窝囊,运气也太差。
    黄胜职微言轻,根本不知道大人们靠着区区七个建奴首级就敢给大明朝廷报上了守土之功,他带着家丁们去了孙元化大人制作火炮以及紧固件的作坊。
    科学家就是办事牢靠,黄胜刚刚在门口出现,就被在此等候的孙元化家丁认出来。
    他们已经得了家主吩咐,不管那个黄胜小友需要做什么都要鼎立相助,所有的用料都算在兵部的火炮上。
    黄胜倒是没有着急开始生产自己理想的钢材,而是在这里跟每一位有经验的工匠攀谈。
    这下子可不得了,黄胜一个文官老爷,蹲在作坊里脏兮兮的地上,和自己这样卑贱的匠户平等对话,把这些人惊讶得手足无措。
    黄胜最懂得跟工匠打交道,他让黄明理、韩广去买了许多炊饼,就是白面馒头,一人两个请大家吃加餐。
    苦哈哈的工匠们都高兴坏了,许多人都舍不得吃揣在怀里准备带给自己的儿女。
    经过三天的了解,黄胜得知现在没有办法给钢铁检验化学成分,完全靠有经验的老工匠来区分钢铁的材质。
    至于是不是准确取决于工匠的水平和他的态度。有些水平高的工匠有意糊弄上官,上官也无可奈何。
    黄胜跟这里一个很有经验的老工匠交上了朋友,这位工匠确实很牛,什么铁料拿给他看过,都能够大致说出个所以然。
    他对黄胜的礼遇有些受宠若惊,对黄胜的提问是有问必答。
    黄胜的问题既专业又有前瞻性,这位老工匠惊为天人,很快就在黄胜面前无话不谈。
    本来黄胜还以为这个满脸褶子的老工匠应该有五六十岁,后来相处熟了,才知道他姓顾行三,大家都叫他顾三,今年才三十八岁。
    黄胜前世自己家里就是干这一行的,没有办法检验元素的含量不要紧,只要能够通过自己设计的物理性能测试也就能够大概决定钢铁的用途。
    他根据以顾三为首工匠给出的钢铁的类型,心里也给这些材料大体确定了可能的化学成分。
    然后就让工匠们制造出了长长的铁制风道,把倒焰炉的进风温度提高到大概有五六百度,把自己精挑细选的钢铁重新回炉,就得到了可能是大明第一炉完全液态的钢水。
    通过搅拌去磷硫等杂质后倒入模具得到了钢材,等能够拖拉时立刻进行锻打,以增强钢材的密度。
    黄胜在这里忙了十几天,把自己需要的钢材制造出来,还制造了一些高硬度的特种钢。
    这东西大明朝已经有了,用来钻火铳管的就是这样的钻头,黄胜不过是把它的质量和硬度提高几个档次罢了。
    这里的工匠可能是孙元化精挑细选的,应该能够代表大明朝最顶级的技术。
    黄胜一客不烦二主,这里的设备齐全,工匠众多,黄胜让顾三帮着找了十几个手艺最好的工匠,安排他们分别加工自己画的零部件,枪管也在紧锣密鼓的钻孔。
    有了内部人替自己出谋划策果然事半功倍,顾三挑的这些工匠都是手艺扎实,少言寡语的老实人。黄胜亲手发给了每个工匠一两银子。
    他告诉大家,由于诸位师傅加班加点,辛苦了。这是用自己的俸禄给大家发的加班费,希望大家严格按照自己的图纸认真生产。
    加班费是什么?工匠们这辈子都没有听说过,更加没有得到过。他们都感激涕零,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给这位平易近人而且大方的大人生产他需要的东西。
    这位大人也太奇怪了,人家就怕火铳的管壁不光滑,他倒好,还特意的费时费力在光滑的枪管内壁上开槽。还把燧石做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小石块,也不知道要用来干什么?
    黄胜需要的燧发膛线枪所有零部件都是分别安排工匠加工,是怕谋事不密被别人获得了这个技术。
    现在的大明是一条到处漏水的大船,建奴获得大明的情报太方便,黄胜不可不防。
    不管多忙,黄胜隔一两天就去看望同样忙碌中的科学家孙元化大人,他是天主教徒,圣名依纳爵。
    他的著作《西法神机》、《经武全书》是向我大汉文明最早介绍西洋火器、战术的军事巨著。
    孙元化其实更加适应做一个院士级的大科学家,根本不适合当封疆大吏。
    他认识火炮的优劣,却看不出人品的好坏。以后再登莱巡抚任上,用了一个人品卑劣的皮岛旧将李九成。
    最终导致了由一只鸡引发的一场足以动摇大明朝根基的‘吴桥兵变’,从此登莱糜烂,失去了对建奴后方的牵制作用。
    孙元化也落得个被斩首的悲惨下场,黄胜在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可以救他一命。
    反正还有五六年呢,到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影响到历史的进程。
    黄胜是真心和孙元化交往,同时在注重了解这个时代铸造火炮的工艺水平。
    两人经过相处熟得都不需要客套寒暄,黄胜有时候来得不巧,科学家正在试验产品,黄胜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在一旁帮忙,并且出主意。
    这一天黄胜刚来到孙元化制造新鲜物事的工作室,他就兴奋地拿过三支圆筒形的东西给黄胜看。原来是单筒望远镜,黄胜立刻调准焦距仔细欣赏起来。
    孙元化见黄胜无需自己指点就知道如何使用大为奇怪,他道:“小友莫非以前见过千里镜?这东西在我大明好像很少,小友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这个问题不怎么好回答,黄胜岔开话题道:“我猜大人的这三支千里镜,是您自己做出来的,却不知大人如何能够得到镜片?”
    黄胜也正在想着如何获得玻璃,用来给自己做一个风镜,使用黑火药发射的鲁密铳,射击时烟火太大,容易迷了射手的眼睛。
    这一下挠到孙元化的痒痒肉了,他笑嘻嘻道:“本官在年初就让南直隶淮安府送来了许多无色水晶,那些大人还奇怪,水晶是紫色和黄色为贵,无色几乎无人问津,朝廷工部要来何用?”
    黄胜赞叹道:“大人真是奇思妙想,定是用水晶来磨制镜片。只是如此做法费时费力,能够得到大人需要的镜片,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报废多少水晶呢。”
    孙元化觉得跟黄胜交谈言语最是投机,大家都是内行,从来不说门外话。他点头道:“确实如此,三个最好的工匠负责打磨镜片几个月,到昨天,不过才勉勉强强挑出来了几片可以使用,其他镜片都浪费了。”
    孙元化看了看黄胜不好意思道:“本官只做成功了三支千里镜,一支要送给恩师徐光启老大人,一支要送给孙督师,还有一支送给茅元仪大人,本官自己都没有。”
    (注1冰敬、炭敬可以理解为防暑降温费和取暖费,就是一种巧立名目给领导送礼的理由)

章节目录

大明帝国日不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实在闲得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实在闲得疼并收藏大明帝国日不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