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通讯信号卫星定位技术早就在很多特殊领域运用纯属,如今我们的设备已经能在几秒之内将信号源锁定在误差不超过五米的范围内。既然从手机号上没办法下工夫,那就直接将人揪出来,这样一来既不会打草惊蛇,也能将行动效率提高不少。
    但如果真的要通过这种手段来抓人,就必须保证两个前提。首先,要确保信号源并未处在移动过程中,或者移动轨迹能明显预测或移动缓慢,毕竟我们不可能在全地区散步警力,所以这种信号就必须先后两次确认,否则在尚未得到目标具体特征之前无法完成抓捕。
    其次,要确保信号源并不偏远。因为如果要保证出警能抓到人,就必须事先在目标可能出现的区域做好准备,也就是俗称的‘撒网’,等信号再次确认的时候就能进行‘收网’。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先后两次信号确认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目标可能会随机移动,而我们的警力有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某些偏远地带,而目标一旦超出预测范围,那行动也就无法继续。
    但上面说的也都只是一些特殊情况,虽然在追捕凶手或者打黑行动的过程中情况更加复杂,但无外乎也就是这么几类基础性的问题。而我们现在只是要确定报案人的位置,并不是抓捕什么凶手,所以目标一般来说都没有什么事前准备,这也是我们这次行动的优势。
    根据新城区派出所得来的信息,之前的报案人所使用号码都是在本地办理的,而且办理时间不久就拨打了报警电话,所以我们大致确定目标暂处于本地。当日下午,专案组的队员们分成五批,守在本市各个路口,随时准备向可能出现的信号源移动。
    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新城区派出所依次拨打之前的电话号,一旦对方接通,我们的队员就可以进行收网。
    但说实在的,钟健觉得我这个建议的可靠性不大,因为这些电话号都是临时办理的,报案人应该是专门为了报警而办的卡,所以这些卡可能不会被长期存留。其实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有些粗糙,但这算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案,如果成功了,事情就能尽快解决。
    结果当然是不出他所料,在我们拨打了三十多个电话号之后,依然没有一个接通的,这些号码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显然是电话卡被遗弃。
    但好在这个工作也不麻烦,我们还是决定把这一百多个号码都拨打一次,说不定会出现疏漏情况。就在我们拨打最后几个电话号时,对方居然真的接通了,我们立刻锁定了信号位置,而处于附近的警员也随即展开行动。
    我们并没有说明身份,并且尽量拖延通话时间,希望能给收网的队员们多争取一些机会,而通话对方显然也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身份,在连续两次信号源锁定之后,队员们已经将电话另一头的人抓获。抓捕地点是在一个城中村的网吧里,而目标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本以为这件事办的顺风顺水,然而事情却在这时候又发生了转折,根据收网队员传来的消息,我们抓错了目标。这张卡是此人在城中村的网吧里捡到的,他还提供了详尽的证据,而且现场监控也证明他所言不虚。
    这样看来,这些报案者应该都将电话卡遗弃了,而且网吧里的监控也无法提供更多信息,因为网吧里人流量大,我们无法确认这张卡是谁遗弃在此处的。
    就在专案组都要放弃这次行动时,我又坚持了一会儿,说是反正就剩下这么几个电话号了,打完也免得错过什么机会。而在最后几个电话号里,我们再次拨通了一个,市里收网的队员们也顺利将持卡人抓获。
    但从队员们反馈回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这与刚才的情况一模一样,这张卡也是持卡人捡到的,而且捡到卡的地点也是这个城中村的一个网吧。
    事情绝不会如此巧合,这样看来,报案者应该并没有如此众多的人数,他们可能是分别持有多张卡轮流报案,这样就让接警人员产生多人报案的误判。而且我甚至怀疑这是一个人干的,他只是通过变声软件等技术手段来完成这件事,毕竟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在刚刚拨打的号码之中,接通电话的两个号码是在同一区域里被发现的,而且这是报案之初留下的号码,这说明当时报案人只是随手处理掉了电话卡,而后来他才慢慢警惕起来,所以也就没有其他人捡到卡。但我此时又产生一个疑问,电话卡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为什么这些捡到卡的人会选择将这些来路不明的卡安放在自己的手机里?
    当我询问了收网的人员之后,他们很快给出了解答,原来这些经常在网吧玩游戏的人会常常使用新的电话号,而新号码的用途并不是自己使用,可能只是为了填写游戏账号的联系信息,或者用于临时收取一些验证短信。
    这样看来,我的另一个疑问也得到了解答,既然在这种网吧的集中区会有大量新卡需求,那就一定存在大量售卖临时电话卡的不正规销售网点,而报案人应该就是通过这个渠道得来这么多一次性的电话号码。如果这种卡真的很容易大量获取,那这件事就真的不排除是一人所为。
    在我们收网行动组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时,钟健带领的另一个小队也遇到了麻烦。他们本来是要调查这个自称‘周老板’的诈骗对象,但在初步信息汇总之后却发现,这个所谓的周老板也是子虚乌有。
    他们先是对周老板名下的网络公司进行考证,发现这个公司的确存在,而且公司旗下有个新兴的直播平台,这在目前的网红圈里算是比较知名的平台。但在进一步调查中他们发现,这个公司的董事会里根本没有姓周的男性,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为了自己的名誉打掩护才凭空捏造的姓名,然而紧接着他们又发现,这个周老板在和钱媛媛进行身份确认时,并没有采取钱媛媛常用的视频确认,而是通过一些口头描述,通过介绍自己公司情况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周老板多次搞出错误信息,而且不停的要求交易尽快进行,而钱媛媛大概是抵不住巨额交易金的诱惑,所以就仓促同意。
    从这一点看来,这个所谓的周老板应该不会是该网络公司的人员,更不会是什么董事长,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接近钱媛媛。而且他深知这种交易的步骤,对这种事情显得轻车熟路,他知道钱媛媛只与信得过的人交易,也就是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这个人拟造了虚假身份信息,在尚未取得钱媛媛信任的时候用巨额交易金吸引她。
    而从之后的行为看来,他居然轻而易举的被钱媛媛骗走四百多万,这显然不符合他之前驾轻就熟的样子,反而像是故意卖个破绽,等钱媛媛上钩。而诈骗行为落实后,他就开始发出威胁短信,在威胁无果后又选择立即报警,整个过程看起来不像是钱媛媛诈骗他,而是他用重金来取得要挟钱媛媛的证据。钟健调查到这儿自己都笑了,低着头骂了声:“这他妈的完全是钓鱼执法嘛。”
    调查进行到现在,钟健那头好像只剩下通过查找交易手段来确认真人信息。在钱媛媛与诈骗对象的交易内容里,四百二十万交易金分别用于;两百万元的直接交易费用,每次四十万,分五次进行;一百五十万元的拍摄准许,也就是能够让对方拍摄诱惑视频;另外还有七十万元的微整形费用和处子模修复费等等。
    其实对于钱媛媛这种层次的网络女神来说,在圈子里她的身价或许值不了这些费用,但这个周老板好像是财大气粗,并没有任何质疑和讨价还价就同意了。至于具体交易方式,他们好像用的是临时卡存储加上邮递转运的形式。因为支票转账会泄露个人信息,所以通过开卡转账就可以部分避免,具体说来就是遣人新开一张银行卡,由于存入金额没有限制,所以直接提现然后将钱存入,接着将这张卡邮递到某个特定位置,而钱媛媛通过一些简单行骗手段得到位置信息和卡密,接着迅速进行转账,然后谎称自己没收到或者抵赖,转账过程就完成了。
    其实稍微有点反诈骗常识的人都不会这样上当,但这个周老板既然是‘钓鱼执法’,也就自然是愿者上钩。所以如今再看这个诈骗案,分明是一场策划好了对钱媛媛进行名誉打击的手段,而报案者则是其中一小环节而已。
    事情查到这儿,我们都有点想不通,到底是谁会对钱媛媛进行这样的打击?首先,他必定与钱媛媛曾经有矛盾,否则不会花这么大代价就为了搞垮她。而且这个人肯定清楚钱媛媛经常进行这种诈骗活动,而知道这些信息的人本来就少,况且他还对这种诱惑交易十分熟悉,这就更少了。但此人从头到尾将自己掩饰得十分神秘,根本不愿露出真身,说明这个人可能真的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样看起来,此人很有可能是钱媛媛之前的诈骗对象!这样一来也就全都能说得通了。
    “之前听说过黑粉,没想到黑粉这么可怕……”钟健吐了个烟圈说道。
    我摇了摇头道“的确,尤其是这种有钱有势还爱憎分明的黑粉,不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钱媛媛也算是自作自受吧。”

章节目录

无形的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子非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子非鱼并收藏无形的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