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的黑甲军之中,原本的风林火山四营兵马如今也划分成了四军,但依旧还是按着风林火山来区分。
其中五万是火字军的神机营,常备的武器便是强弓硬弩,甚至还有床弩这种杀伤力巨大的利器,可惜数量不多,只有一百多架。
还有五万的林字军的轻装步兵,也是黑甲军之中筛选条件最宽松的一营兵马,军中士卒的素质比起其余三营要差上不少。
如今黑甲军划分的职责之中,风火山三军负责前线作战,而林字军则负责驻守城池,拱卫后方,巩固战果。
然后是五万的山字军,也是四军兵马之中最精锐,筛选条件最为苛刻的一军,山字营最普通的将士身上穿的板甲也从原来的三十三斤增加到了四十二斤,其他的装备倒是没变。
不过原本隶属于山字营的陌刀队,随着山字营改为山字军之后,陌刀队也升为了陌刀营,不过可惜的是,至今为止,郭淅庭也只把陌刀营的人数增加到了三千人。
不是郭淅庭不想招人,实在是光那一柄重达二十四斤的陌刀就没多少人能够用的如指臂使,更别说身上还的穿着和山字营一样的重甲了,全身的负重加起来有六十六斤,能够被选拔如陌刀营的,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个个都是能够以一当十的悍卒猛将。
最后就是风字军了,合计有十五万人,风字军中又分为轻骑十二营,和重骑三营,一营便是一万人马。
原本卫允是不想组建重甲骑兵的,耗费大量的银钱不说,还容易受到地形的限制,可山字营的机动性实在是太慢。
而且张千均和袁文绍这两位昔日的黑甲军统领,以及如今的黑甲军统领郭淅庭,都多次的和卫允建议,组建一支黑甲军自己的重骑兵,日后再面对西夏和辽国的铁骑之时,才能够占据主动。
卫允思虑再三,终究还是忍痛建起了这只三万人马的重甲骑兵? 个中的花费? 甚至几乎和十二营的轻骑不相上下。
当初郭淅庭拿着卫允的条子去找丁健要钱的时候,丁健那个心痛啊? 二十五万的新军? 三千人马的陌刀营,再加上原来的五万人马? 还有归降的两万吐蕃骑兵,再加上汴京城那二万四千人马? 总共就是三十四万七千人? 将近三十五万人马。
光是这些人的兵器装备还有坐骑,就把这么多年运转司积累下来的钱财消耗掉了将近三分之一,更别说日后这些人马的军饷、还有日常的嚼用都得运转司来维持。
差点没把丁健的白头发都给愁出来。
·············
锦衣卫运转司的成立还在黑甲军之前。
昔日卫允向元祐帝提出扩充北镇抚司的提议,可元祐帝却觉得若是北镇抚司扩张的话? 个中的花费是在太大? 锦衣卫又不隶属于六部,一开始组建的资金和场地花用的都是元祐帝的私房。
元祐帝的私房虽然不少,这么多年下来,内库也算是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可锦衣卫就是个无底洞? 多少钱也不够往里头砸的,除非是动用国库。
可元祐帝又不想把锦衣卫变成禁军、京卫、还有各州府的府军? 以及边军那样的存在。
当时元祐帝就说了,好!要扩张也可以? 没钱,你自己想办法搞钱去!
卫允能有什么法子? 就对元祐帝说了? 既然要我搞钱? 那你做老板的总不能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吧!我总得有点特权才好弄钱呀!
君臣二人扯皮了许久,卫允才从元祐帝手里头讨来了一点特权,也就是每年从盐都转运使那儿拿一些盐引,不过元祐帝不会亲自下旨,能不能拿到,全看卫允自己的本事。
之后才有了锦衣卫的运转司,才有了如今的北镇抚司和黑甲军。
这么些年下来,运转司在丁健的手里头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能靠售卖雪花精盐来敛财的锦衣卫小衙门了。
现在的运转司,除了雪花精盐的生意之外,主要做的就是对外贸易,北边的辽国,东北的高丽,西北的西夏,西边的吐蕃,西南的大理,交趾,南面和东面沿海的位置还有专门的船队出海。
而运转司就是把大周盛产的茶叶、丝绸、陶瓷、肥皂、香皂还有上等的酒水运送到这些国家,从中赚取巨大的利润。
然后再把高丽和辽国东北盛产的人参、鹿茸、还有哪些大型动物的皮毛、马匹以及牛羊,西夏以及西域诸国生产的珍珠玛瑙,翡翠琉璃等奢侈品以低价收购,带回大周之后,再高价卖给那些世家大族们。
这一来一回,从中所获取的利润,简直和抢钱没什么两样。
而且随着运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所带来的利润也就越来越多,已然成为运转司之中除了雪花精盐之外,最赚钱的买卖之一。
至于东海和南海的船队,起初都是亏本,甚至好几次都是无本而归,而且还损兵折将的,但卫允却坚持让丁健继续派人坐船南下,并且出重金聘请船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运转司的船队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真金白银丢出去数十万两,才打通了南洋的航道。
其中花费最大的还不是雇佣人手,而是大船的制造,海船和内陆河流湖泊行走的船只可完全不同,好在朝廷在这方面还算是有经验。
唐朝时候开始,东南沿海流域就有大船往返于倭国和沿海的城镇,横渡东海,为了制造更大更加安全的大船,卫允专门问元祐帝从船舶司处要来了好些个会建造海船的工匠,花了整整三年的功夫,对原先的海船进行了多番的整改,才制造出了比原先的海船大了整整一号,帮着运转司完成了南洋之行的巨大海船。
如今出海的航路不但把以前折进去的那些本钱都挣了回来,而且也开始盈利了,等再过几年,定然能够成为运转司里头不下于边境贸易的第二条挣钱的渠道。
如今运转司一年的纯利,几乎能够赶上大周一年税收的一半了,大周的疆域合何其辽阔,南七北八共十五路,占据了这片土地上最富饶,物产也最丰盈的江南,每年光是税收就有将近千万两白银更别说还有盐酒茶铁这些受到朝廷管控的生意所带来的利润。
也正是因为运转司的蓬勃发展,卫允才敢让黑甲军如此大肆扩张,若是光凭着雪花精盐这一项收入的话,还真不一定养得起黑甲军的三十多万大军。
除了运转司提供相应的钱财和粮草之外,卫允还鼓励黑甲军的将士们把家也迁至庆州,这三十多万大军肯定不可能龟缩在庆州的黑甲军大营,每日除了正常的训练之外什么都不做。
通政使司下达了政令,那些个还没有成家的将士们,便让他们在边境处安家,已经成了家的,便将家中的媳妇和儿女接过来。
同时呢,陕西全境改革军户制度。
军户一说,自南北朝时便有了,是由官府指定的人家出人参军,军户们的社会地位低下,连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之中最低的商人都不如,而且一入军户,便世世代代都是军户。
大周立国之后,太祖皇帝便废除了军户制度,改从民间征兵,阵亡者皆有抚恤,伤重残疾者,朝廷免除其徭役丁税等多项税收,只需缴纳田地产出的赋税即可。
而陕西重提的军户制度,却与先朝之军户制度大为不同。
首先第一点,肯定军户的社会地位,从军者光荣,衙门会给出相应的褒奖,若是遇上了灾年、荒年,百姓们家中没有吃食,朝廷的救济粮食下来了之后,首先供应军户。
其次,凡为军户者,皆可免除徭役、丁税等杂税,只需向朝廷缴纳田亩赋税。
再者,军户向朝廷购买田地,价格要比市价低上三成,而且军户自朝廷手中购买的田地,第一年是不用交赋税的。
当然了,军户想要向朝廷购买土地也是有条件的,首先就是成为军户的时间要超过五年,其次,军户们向朝廷购买田地也是有上限的,同样是每人五亩的上限,每户不能超过三十亩。
还有,军户家中凡是年过六旬者,每人每月可从衙门领取稻谷或者小麦三斤,是衙门专门补给这些老人们养老的粮食。
而且衙门还和社会教进行了合作,每一个由军户组成的村落之中,便会有社会教的使者坐镇,免费的教授十五岁以下的孩子读书识字。
···········
大周立国已然有百余年,人们对于军户这个词早已经陌生了,除了些许饱读史书的文人指导之外,旁人哪里还知道南北朝时期军户们的地位是何等的递件。
这一系列的政策让老百姓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实惠,黑甲军之中的士卒们纷纷将自己得家迁至陕西,迁至庆州、延州、渭州以及刚刚纳入大周版图的六州之地附近。
这些地方大多是靠近边境,地广人稀,土地虽不如关中肥沃,更不如江南高产,但只要管理得当,耕种的勤快的话,每年的收获可半点都不少。
至于说朝廷哪里来的这么多地让军户们耕种?
其中五万是火字军的神机营,常备的武器便是强弓硬弩,甚至还有床弩这种杀伤力巨大的利器,可惜数量不多,只有一百多架。
还有五万的林字军的轻装步兵,也是黑甲军之中筛选条件最宽松的一营兵马,军中士卒的素质比起其余三营要差上不少。
如今黑甲军划分的职责之中,风火山三军负责前线作战,而林字军则负责驻守城池,拱卫后方,巩固战果。
然后是五万的山字军,也是四军兵马之中最精锐,筛选条件最为苛刻的一军,山字营最普通的将士身上穿的板甲也从原来的三十三斤增加到了四十二斤,其他的装备倒是没变。
不过原本隶属于山字营的陌刀队,随着山字营改为山字军之后,陌刀队也升为了陌刀营,不过可惜的是,至今为止,郭淅庭也只把陌刀营的人数增加到了三千人。
不是郭淅庭不想招人,实在是光那一柄重达二十四斤的陌刀就没多少人能够用的如指臂使,更别说身上还的穿着和山字营一样的重甲了,全身的负重加起来有六十六斤,能够被选拔如陌刀营的,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个个都是能够以一当十的悍卒猛将。
最后就是风字军了,合计有十五万人,风字军中又分为轻骑十二营,和重骑三营,一营便是一万人马。
原本卫允是不想组建重甲骑兵的,耗费大量的银钱不说,还容易受到地形的限制,可山字营的机动性实在是太慢。
而且张千均和袁文绍这两位昔日的黑甲军统领,以及如今的黑甲军统领郭淅庭,都多次的和卫允建议,组建一支黑甲军自己的重骑兵,日后再面对西夏和辽国的铁骑之时,才能够占据主动。
卫允思虑再三,终究还是忍痛建起了这只三万人马的重甲骑兵? 个中的花费? 甚至几乎和十二营的轻骑不相上下。
当初郭淅庭拿着卫允的条子去找丁健要钱的时候,丁健那个心痛啊? 二十五万的新军? 三千人马的陌刀营,再加上原来的五万人马? 还有归降的两万吐蕃骑兵,再加上汴京城那二万四千人马? 总共就是三十四万七千人? 将近三十五万人马。
光是这些人的兵器装备还有坐骑,就把这么多年运转司积累下来的钱财消耗掉了将近三分之一,更别说日后这些人马的军饷、还有日常的嚼用都得运转司来维持。
差点没把丁健的白头发都给愁出来。
·············
锦衣卫运转司的成立还在黑甲军之前。
昔日卫允向元祐帝提出扩充北镇抚司的提议,可元祐帝却觉得若是北镇抚司扩张的话? 个中的花费是在太大? 锦衣卫又不隶属于六部,一开始组建的资金和场地花用的都是元祐帝的私房。
元祐帝的私房虽然不少,这么多年下来,内库也算是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可锦衣卫就是个无底洞? 多少钱也不够往里头砸的,除非是动用国库。
可元祐帝又不想把锦衣卫变成禁军、京卫、还有各州府的府军? 以及边军那样的存在。
当时元祐帝就说了,好!要扩张也可以? 没钱,你自己想办法搞钱去!
卫允能有什么法子? 就对元祐帝说了? 既然要我搞钱? 那你做老板的总不能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吧!我总得有点特权才好弄钱呀!
君臣二人扯皮了许久,卫允才从元祐帝手里头讨来了一点特权,也就是每年从盐都转运使那儿拿一些盐引,不过元祐帝不会亲自下旨,能不能拿到,全看卫允自己的本事。
之后才有了锦衣卫的运转司,才有了如今的北镇抚司和黑甲军。
这么些年下来,运转司在丁健的手里头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能靠售卖雪花精盐来敛财的锦衣卫小衙门了。
现在的运转司,除了雪花精盐的生意之外,主要做的就是对外贸易,北边的辽国,东北的高丽,西北的西夏,西边的吐蕃,西南的大理,交趾,南面和东面沿海的位置还有专门的船队出海。
而运转司就是把大周盛产的茶叶、丝绸、陶瓷、肥皂、香皂还有上等的酒水运送到这些国家,从中赚取巨大的利润。
然后再把高丽和辽国东北盛产的人参、鹿茸、还有哪些大型动物的皮毛、马匹以及牛羊,西夏以及西域诸国生产的珍珠玛瑙,翡翠琉璃等奢侈品以低价收购,带回大周之后,再高价卖给那些世家大族们。
这一来一回,从中所获取的利润,简直和抢钱没什么两样。
而且随着运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所带来的利润也就越来越多,已然成为运转司之中除了雪花精盐之外,最赚钱的买卖之一。
至于东海和南海的船队,起初都是亏本,甚至好几次都是无本而归,而且还损兵折将的,但卫允却坚持让丁健继续派人坐船南下,并且出重金聘请船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运转司的船队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真金白银丢出去数十万两,才打通了南洋的航道。
其中花费最大的还不是雇佣人手,而是大船的制造,海船和内陆河流湖泊行走的船只可完全不同,好在朝廷在这方面还算是有经验。
唐朝时候开始,东南沿海流域就有大船往返于倭国和沿海的城镇,横渡东海,为了制造更大更加安全的大船,卫允专门问元祐帝从船舶司处要来了好些个会建造海船的工匠,花了整整三年的功夫,对原先的海船进行了多番的整改,才制造出了比原先的海船大了整整一号,帮着运转司完成了南洋之行的巨大海船。
如今出海的航路不但把以前折进去的那些本钱都挣了回来,而且也开始盈利了,等再过几年,定然能够成为运转司里头不下于边境贸易的第二条挣钱的渠道。
如今运转司一年的纯利,几乎能够赶上大周一年税收的一半了,大周的疆域合何其辽阔,南七北八共十五路,占据了这片土地上最富饶,物产也最丰盈的江南,每年光是税收就有将近千万两白银更别说还有盐酒茶铁这些受到朝廷管控的生意所带来的利润。
也正是因为运转司的蓬勃发展,卫允才敢让黑甲军如此大肆扩张,若是光凭着雪花精盐这一项收入的话,还真不一定养得起黑甲军的三十多万大军。
除了运转司提供相应的钱财和粮草之外,卫允还鼓励黑甲军的将士们把家也迁至庆州,这三十多万大军肯定不可能龟缩在庆州的黑甲军大营,每日除了正常的训练之外什么都不做。
通政使司下达了政令,那些个还没有成家的将士们,便让他们在边境处安家,已经成了家的,便将家中的媳妇和儿女接过来。
同时呢,陕西全境改革军户制度。
军户一说,自南北朝时便有了,是由官府指定的人家出人参军,军户们的社会地位低下,连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之中最低的商人都不如,而且一入军户,便世世代代都是军户。
大周立国之后,太祖皇帝便废除了军户制度,改从民间征兵,阵亡者皆有抚恤,伤重残疾者,朝廷免除其徭役丁税等多项税收,只需缴纳田地产出的赋税即可。
而陕西重提的军户制度,却与先朝之军户制度大为不同。
首先第一点,肯定军户的社会地位,从军者光荣,衙门会给出相应的褒奖,若是遇上了灾年、荒年,百姓们家中没有吃食,朝廷的救济粮食下来了之后,首先供应军户。
其次,凡为军户者,皆可免除徭役、丁税等杂税,只需向朝廷缴纳田亩赋税。
再者,军户向朝廷购买田地,价格要比市价低上三成,而且军户自朝廷手中购买的田地,第一年是不用交赋税的。
当然了,军户想要向朝廷购买土地也是有条件的,首先就是成为军户的时间要超过五年,其次,军户们向朝廷购买田地也是有上限的,同样是每人五亩的上限,每户不能超过三十亩。
还有,军户家中凡是年过六旬者,每人每月可从衙门领取稻谷或者小麦三斤,是衙门专门补给这些老人们养老的粮食。
而且衙门还和社会教进行了合作,每一个由军户组成的村落之中,便会有社会教的使者坐镇,免费的教授十五岁以下的孩子读书识字。
···········
大周立国已然有百余年,人们对于军户这个词早已经陌生了,除了些许饱读史书的文人指导之外,旁人哪里还知道南北朝时期军户们的地位是何等的递件。
这一系列的政策让老百姓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实惠,黑甲军之中的士卒们纷纷将自己得家迁至陕西,迁至庆州、延州、渭州以及刚刚纳入大周版图的六州之地附近。
这些地方大多是靠近边境,地广人稀,土地虽不如关中肥沃,更不如江南高产,但只要管理得当,耕种的勤快的话,每年的收获可半点都不少。
至于说朝廷哪里来的这么多地让军户们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