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便是五日一次的早朝。
    卫允也早早起来,换上了朝服,骑着黑风,朝着皇宫而去。
    算起来卫允也有三个多月没有上朝了,如今再一次来到太和殿,竟生出几分重临旧地之感,卫允摇了摇头,颇有几分苦笑不得。
    早朝自然要商议国事,而现如今再也没有比西北的战事更重要的事情了,虽然如今西夏已然投向,选择了割地赔款,乞求和平,大战也已经停了下来。
    可大战之后的那些后续事宜,才是真正的麻烦,那些个领兵大将们打完了仗,把剩下的兵往回一带,就什么都不管了。
    一切的抚恤、安置,战后的重建,还有刚刚纳入国境的版图,重新划定的疆域也需要派人去接受治理,这些所有的事情,其中有一些虽说上一次永安帝下了圣旨,让地方三司先行安置,但最后做出的决定的,还得是中央。
    而且经过这一战,陕西路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府库也早已消耗一空了,如今陕西境内的数百万军民,可都需要朝廷去安抚的。
    上次卫允提议的以工代赈的法子倒是不错,今日的朝会之上,又被大相公韩章拿出来说了,准备对新纳入大周版图和原先因为战事而颠沛流离的那些百姓们施行这一政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法确实颇具成效,此番西北边境能够这么长时间不出乱子,卫卿献出此法确实功不可没,如今西北疆域重定,若行此法,定能为朝廷省下无数钱粮!日后若是地方再遇天灾,亦可行此法安抚百姓!”
    以前若是发生了什么天灾,如地震、干旱、洪水之类的,百姓们皆是死伤惨重,或是迁往别处,俗称逃荒、逃难,或是就地等待朝廷赈灾。
    如今卫允献出的这条以工代赈,将那些个受灾的百姓合理利用起来,既替朝廷减轻了赈灾的压力,又替赈灾增添了人手助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殿中众臣纷纷表示赞同。
    紧接着永安帝又让户部,吏部和礼部还有两位大相公一起商议对此番西北大胜的功臣们的封赏事宜。
    没办法,永安帝虽然也想直接把顾廷烨和沈从兴这两个亲信直接重赏,可若是当真如此的话,未免会惹人非议,说他这个皇帝有失公允,再加上如今曹太后垂帘听政,手握玉玺,永安帝想要将朝政大权从曹太后的手中拿回来,便不能让其抓到半点把柄。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也逐步被定了下来。
    玉阶之上,永安帝龙椅旁的赵内官又站了出来,用他那独特的声音吼了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
    一声爽朗清亮的声音忽然响起,之间左侧的文官堆中,靠前的位置,一个年轻的官员手持笏板,走至殿中,冲着玉阶之上的永安帝和帘后的曹太后躬身一礼。
    高声说道:“微臣户部侍郎卫允,有事启奏!”
    永安帝看着殿中的年轻官员,脸上露出个笑容,说道:“原来是卫卿呀!不知卫卿有何事启奏?”
    卫允道:“回陛下,回大娘娘,微臣昨夜凌晨收到一封来自北镇抚司谍报司三处的信报,信中言及,半月之前,西南大理国出现叛乱,叛乱首领乃是大理杨氏一族的家住杨允贤,大理国与我朝交界,微臣是担心此番大理内乱,或许有可能会波及广西路和贵州路与大理交界之处!”
    永安帝还没发话,便有人站出来反驳卫允:“陛下,微臣认为,卫侍郎此言差矣!大理地处西南,疆域狭小,国力衰微,我朝又有大败西夏与吐蕃之势,任凭大理境内如何叛乱,他们也绝不敢犯我大周虎威!”
    此言一出,自然获得了无数支持。
    卫允却笑着道:“陛下,韩侍郎所言,臣亦觉得很有道理,不过臣以为,若是大理国内双方实力僵持不下,其手下士卒皆有上官约束,自然不敢进犯我朝,可若是有一方战败,势必便会造成溃逃之势,彼时,我大周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那些溃兵没了上官的约束,便等同于脱了缰的野马,再也没有束缚,陛下,彼时溃兵若是成为流寇,袭扰我朝边境百姓,对于边境之处的百姓而言,无异于是灭顶之灾呀陛下!”
    “只要是我大周百姓,便该受到朝廷的庇佑,以显陛下之圣明,太后大娘娘之仁德”卫允直接开始戴高帽了!
    永安帝还没说话,帘后的曹太后却先开口了:“卫卿所言有理,凡我大周百姓,皆当受到朝廷庇佑!”
    玉阶之下,大殿之中,兵部侍郎也站了出来:“西南边境自有边军驻扎,陛下只需向西南边军主帅下一道圣旨,令其密切关注大理内乱,防备有溃兵越过边境,进入到我朝境内即可!”
    韩大相公也道:“再令广西和贵州的通政使司通知靠近西南边境的各州府,近期加强防范,密切关注陌生之人即可!”
    卫允却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边境绵延数百里,边军纵使再多,又如何能防得住,再说了,依韩大相公所言,州府县城所在自然能够避免流寇袭扰,可村寨之中呢?若有流寇袭扰,百姓们又该如何自保?咱们总不能让百姓自己去与贼人拼杀吧!”
    卫允的师伯秦尚书亦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赞同卫侍郎的说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理与我朝接壤,此事确实因当早做防范,免得事到临头了,咱们再去想办法!”
    永安帝亦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爱卿说的是!”忽有看向殿中的卫允,问道:“听卫卿所言,似乎心中早有成算?”
    卫允道:“回陛下,臣以为韩大相公方才所言,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不过若只是如此自然不够!”
    永安帝追问:“那依卫卿所言,还需如何?”
    卫允道:“方才兵部侍郎所言,臣亦非常赞同,如今我朝携击败西夏与吐蕃之大胜,定能威慑周边诸国,使其对我朝不敢有丝毫进犯!
    微臣以为,只要派出一大将,前往西南边境,统摄西南边军,震慑大理,令其临机决断,若是情况危急,便是出兵大理亦无不可!只要咱们师出有名,彼时便有了和大理国君讨价还价的本钱!”
    “派出大将?”永安帝愣了一下,随即嘴角轻扬,露出个笑意:“不知卫卿认为朕应当让哪位将军去呢?”
    永安帝心中已然意动了,虽说西南边军不似西北和蜀地那般势大,却也有着四五万的人马,若是能够将西南边军握在自己手中,那他的腰杆子岂非更硬了,便是在曹太后和满朝诸公面前,说话也能更有底气一些。
    虽说大周以文治国,但军权才是王道,历朝历代,为什么那些个争储夺嫡的皇子王爷们,都要极力的拉拢统兵大将,因为掌握了兵权,便等同于掌握了话语权,才有上桌谈判的资本。
    “陛下,顾指使和沈将军、张少将军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可若是此等小事,若是动用他们的话,未免太过大材小用了些!”卫允沉声说道。
    永安帝亦深以为然的说道:“不错,大理区区西南边陲小国,顾爱卿和沈爱卿还有张爱卿,皆是我朝栋梁之臣,若是因此便将他们派去西南的话,未免显得有些风声鹤唳!”
    卫允道:“微臣倒是有一个人选!就是不知合适不合适!”
    “哦?卫卿不妨说来听听!”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的,好似提前演练过无数遍似的。
    卫允笑着道:“陛下,西北一战,顾指使屡出奇谋,先破兰州,之后又在半月之内,连下西夏数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名远拨!
    而顾指使出身宁远侯府,臣听闻顾指使有一嫡亲三弟,名唤顾廷炜,今年已有十八之龄,同样是文武双全,少年英杰!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顾指使这般文韬武略,用兵如神,想必顾廷炜亦不会差,若是能够让顾廷炜前往西南军中坐镇,上有宁远侯府威名,下有顾指使之声势,定能够对大理起到震慑之用!”
    “陛下不可!”卫允话音刚落,顾廷烨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弟尚且年幼,心性未定,此前又是白身,从未有过统兵的经验,恐怕不能胜任!”
    卫允却道:“顾指使此言差矣,顾指使在此番出征西北之前,亦从未有过统兵的经验,却也不是攻城拔寨,百战百胜吗!顾廷炜乃是指使嫡亲三弟,定然也如指使一般,继承了先宁远侯之勇武。
    再者说了,此番派遣将领前往西南,并非是为了打仗,只不过是为了威慑大理,防备大理大乱之后,有溃兵化作流寇,潜入我朝境内,袭扰我朝百姓。”
    说着,卫允又冲着龙椅上的永安帝躬身礼道:“请陛下和大娘娘明鉴!”

章节目录

从大周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混乱不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混乱不堪并收藏从大周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