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刘协将兖州托负给宋濂蔡邕等人,亲率强兵猛将,自陈留而南下豫州颍川。经过几日的跋涉行军,刘协总算如愿到达了颍川郡。
豫州刺史孔伷早就有所准备,已经为各路义军选好了扎营之处,甚至练一些粮草物资也都有所提供。
刘协身份尊贵,乃是现在大汉唯一的正统皇室血脉,孔伷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带着左右出营迎接刘协大军的到来。
刘协远远低就看见前方有一处大营,现在还算不得热闹紧密,想来是他隔得近又来得早,其他各路诸侯尚未赶到。
大营之外有有一个白发官衣的老头,正带着一大群人在那里张望等候,此人正是孔伷,他一看见黑面红边的兖州军旗和刘字帅旗,一个激灵,马上就冲上来恭敬行礼道:“老臣孔伷见过陈留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这么一跪,后面的人也都有样学样的跟着跪了下去,口中同样高声呼着“殿下千岁”。
刘协倒是有点意外,这孔伷竟然对汉室还抱有几分希望幻想,真不知道是应该称赞他忠心耿耿还是该说他昏庸无谋。
刘协连忙翻身下马,一副平易近人的贤王样,亲自上前将他扶起,道:“孔刺史何必行此大礼,孤往日还在父皇膝下受读之时,就常常听他称颂孔刺史乃是大汉忠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如今诸侯会盟于豫州,多有麻烦操劳,还请孔刺史务必尽力。”
孔伷眼里几滴浊泪流出,一边用袖子擦拭一边哀声叹道:“董卓弑帝,祸乱苍生,此乃千古未有之大逆不道之举,老臣身为汉臣,世受皇恩,岂敢不思报国之道?豫州兵事不兴,如今能为各路义军提供休憩补给,孔伷又怎敢不尽力而为?”
“好,孔刺史不愧是大汉的肱骨之臣,当为群臣楷模,万民表率。”刘协称赞一句,不再啰嗦,在孔伷的带领之下,就近挑了一处合适的营地。
这处营地既不在大营中心,也不在大营外侧,恰到适中,不露锋芒,不显猥琐。
这是刘协来之前就和虞允文商量好的,他是诸侯当中身份最为特殊的,本就足够显眼引人注目了,刚过易折,如果还太过强势吸引注意的话反而不好。但也不能远离中心显得太过怯弱,丢了身份受人挤兑。
不单如此,这一次联军盟主之位,他也不打算参与争取。这次讨董多半会无功而返,这个盟主其实就是个鸡肋,听着好听,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别人愿不愿意听你指挥,还真不一定。而且处于风暴中心,不但会招惹董卓的仇恨,还容易在指挥调度之间,和别的诸侯产生矛盾,纯粹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名头。
孔伷自然不同意刘协选这么一个不偏不倚,不上不下的位置,反复劝说,执意要把最中间的营地留给刘协以彰其位,但耐不住刘协抵死不从,只好为他多准备一些粮草物资来表示心意。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自己不收还不是给了别的诸侯。”刘协虽然自己带有充足的粮草,但他没有半点推辞,当即就收下了孔伷的盛情相赠。
等兖州大军安定驻扎下来,刘协把身边文武全都召集在一起,向负责情报探查的韩侂胄问道:“节夫,如今各路诸侯的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如今各路诸侯都在不断赶来的路上,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等或借道青徐二州,或由朝歌南下向颍川而来;徐州刺史陶谦,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等人,西进的西进,北上的北上,相信一月之内都能赶到。目前来到颍川的,除了我们兖州军外,就只有本地的豫州刺史孔伷以及这次会盟的发起人,典军校尉曹操了。”
“哦?曹操现在何处,怎么不见他本人和大军踪影?”刘协有点纳闷,他还以为曹操还在沛国,没想到他已经来了颍川了,这小子居然不来见自己,不像是他谨慎老练,不留话柄的风格啊?
“据孔刺史说,曹操已经领兵前往河南,防备董卓大军突袭颍川,保证联盟如约正常举行,是故先前迎接殿下中并无曹操此人,这里也没有他军队的大营。”
曹操真的会这么好心的率军前往河南为诸侯服务?刘协不太相信,自从他知道卫家早早地就和曹操有说不清的关系之后,他就从来都不相信曹操会是一个忠心于汉室,实在是因为大汉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才无奈走上争霸之路的形象。他此举,多半是在收敛人心民望。毕竟这样一来,他就成了唯一个在联盟之前就主动率兵抵御董卓的人。
大奸若忠,刘协觉得用来形容曹操再恰当不过。
“照你所说,我们还是来得太早了,恐怕会在这里空等几天。既然并无大事,孤打算这几日外出走走,听说颍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孤早就想好好看看了。”刘协哪里会有闲心去欣赏颍川的山水景色,他是想借机离开前往颍阴的颍川书院招揽人才,要不然他才不会这么积极地就率兵过来呢。
“你们放心,此行我会带上典韦许褚两员大将,有他们护卫,你们该安心了吧。”
刘协一见苏烈和虞允文都要开口劝谏,连忙补充道。
“殿下,殿下真要是想散心游历,我等自然不敢妄加阻拦,只是颍川不比兖州,如今又值此重要之机,殿下须得多带护卫以策万全才行啊。”虞允文还是不放心,刘协是兖州的根本,他一旦出事,兖州顷刻崩解,天下也会动乱。尽管知道刘协不一定能听进去,他还是硬着头皮强行说道。
“这样,孤再带上十名飞虎,这下你们该安心了吧。”刘协有点无奈,但他也知道虞允文是为他好,只好应了下来。
“殿下还需早去早回,不要误了大事。”虞允文这话的意思,显然是不再反对了。
“嗯,你们将孤离开的消息严加保密,孔伷若是求见,就推说孤偶感风寒,暂不接见任何人。”
“喏。”
豫州刺史孔伷早就有所准备,已经为各路义军选好了扎营之处,甚至练一些粮草物资也都有所提供。
刘协身份尊贵,乃是现在大汉唯一的正统皇室血脉,孔伷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带着左右出营迎接刘协大军的到来。
刘协远远低就看见前方有一处大营,现在还算不得热闹紧密,想来是他隔得近又来得早,其他各路诸侯尚未赶到。
大营之外有有一个白发官衣的老头,正带着一大群人在那里张望等候,此人正是孔伷,他一看见黑面红边的兖州军旗和刘字帅旗,一个激灵,马上就冲上来恭敬行礼道:“老臣孔伷见过陈留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这么一跪,后面的人也都有样学样的跟着跪了下去,口中同样高声呼着“殿下千岁”。
刘协倒是有点意外,这孔伷竟然对汉室还抱有几分希望幻想,真不知道是应该称赞他忠心耿耿还是该说他昏庸无谋。
刘协连忙翻身下马,一副平易近人的贤王样,亲自上前将他扶起,道:“孔刺史何必行此大礼,孤往日还在父皇膝下受读之时,就常常听他称颂孔刺史乃是大汉忠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如今诸侯会盟于豫州,多有麻烦操劳,还请孔刺史务必尽力。”
孔伷眼里几滴浊泪流出,一边用袖子擦拭一边哀声叹道:“董卓弑帝,祸乱苍生,此乃千古未有之大逆不道之举,老臣身为汉臣,世受皇恩,岂敢不思报国之道?豫州兵事不兴,如今能为各路义军提供休憩补给,孔伷又怎敢不尽力而为?”
“好,孔刺史不愧是大汉的肱骨之臣,当为群臣楷模,万民表率。”刘协称赞一句,不再啰嗦,在孔伷的带领之下,就近挑了一处合适的营地。
这处营地既不在大营中心,也不在大营外侧,恰到适中,不露锋芒,不显猥琐。
这是刘协来之前就和虞允文商量好的,他是诸侯当中身份最为特殊的,本就足够显眼引人注目了,刚过易折,如果还太过强势吸引注意的话反而不好。但也不能远离中心显得太过怯弱,丢了身份受人挤兑。
不单如此,这一次联军盟主之位,他也不打算参与争取。这次讨董多半会无功而返,这个盟主其实就是个鸡肋,听着好听,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别人愿不愿意听你指挥,还真不一定。而且处于风暴中心,不但会招惹董卓的仇恨,还容易在指挥调度之间,和别的诸侯产生矛盾,纯粹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名头。
孔伷自然不同意刘协选这么一个不偏不倚,不上不下的位置,反复劝说,执意要把最中间的营地留给刘协以彰其位,但耐不住刘协抵死不从,只好为他多准备一些粮草物资来表示心意。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自己不收还不是给了别的诸侯。”刘协虽然自己带有充足的粮草,但他没有半点推辞,当即就收下了孔伷的盛情相赠。
等兖州大军安定驻扎下来,刘协把身边文武全都召集在一起,向负责情报探查的韩侂胄问道:“节夫,如今各路诸侯的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如今各路诸侯都在不断赶来的路上,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等或借道青徐二州,或由朝歌南下向颍川而来;徐州刺史陶谦,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等人,西进的西进,北上的北上,相信一月之内都能赶到。目前来到颍川的,除了我们兖州军外,就只有本地的豫州刺史孔伷以及这次会盟的发起人,典军校尉曹操了。”
“哦?曹操现在何处,怎么不见他本人和大军踪影?”刘协有点纳闷,他还以为曹操还在沛国,没想到他已经来了颍川了,这小子居然不来见自己,不像是他谨慎老练,不留话柄的风格啊?
“据孔刺史说,曹操已经领兵前往河南,防备董卓大军突袭颍川,保证联盟如约正常举行,是故先前迎接殿下中并无曹操此人,这里也没有他军队的大营。”
曹操真的会这么好心的率军前往河南为诸侯服务?刘协不太相信,自从他知道卫家早早地就和曹操有说不清的关系之后,他就从来都不相信曹操会是一个忠心于汉室,实在是因为大汉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才无奈走上争霸之路的形象。他此举,多半是在收敛人心民望。毕竟这样一来,他就成了唯一个在联盟之前就主动率兵抵御董卓的人。
大奸若忠,刘协觉得用来形容曹操再恰当不过。
“照你所说,我们还是来得太早了,恐怕会在这里空等几天。既然并无大事,孤打算这几日外出走走,听说颍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孤早就想好好看看了。”刘协哪里会有闲心去欣赏颍川的山水景色,他是想借机离开前往颍阴的颍川书院招揽人才,要不然他才不会这么积极地就率兵过来呢。
“你们放心,此行我会带上典韦许褚两员大将,有他们护卫,你们该安心了吧。”
刘协一见苏烈和虞允文都要开口劝谏,连忙补充道。
“殿下,殿下真要是想散心游历,我等自然不敢妄加阻拦,只是颍川不比兖州,如今又值此重要之机,殿下须得多带护卫以策万全才行啊。”虞允文还是不放心,刘协是兖州的根本,他一旦出事,兖州顷刻崩解,天下也会动乱。尽管知道刘协不一定能听进去,他还是硬着头皮强行说道。
“这样,孤再带上十名飞虎,这下你们该安心了吧。”刘协有点无奈,但他也知道虞允文是为他好,只好应了下来。
“殿下还需早去早回,不要误了大事。”虞允文这话的意思,显然是不再反对了。
“嗯,你们将孤离开的消息严加保密,孔伷若是求见,就推说孤偶感风寒,暂不接见任何人。”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