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冬天,干冷,一阵风吹过城墙,刺骨。
从城下胡同的甜水井到城墙上,青壮们排成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尾,他们肩挑手提,小步快跑,把满当当的水桶顺着马道运上城头,城墙上,女墙后,垒砌着一排简陋而实用的灶台,下面柴火烧得通红,上面一口口大铁锅蒸汽腾腾,水花翻滚,看到哪里有西军士兵攻上来了,隆武军的士兵就会铁锅,把开水倒进巨大的竹制水槽,顺着城头倒下去。
桂林围城战已经打了两个月,还看不到任何结束的迹象,城里的物资渐渐匮乏,滚烫的火油虽然令西军闻风丧胆,但是仓库里的存量已经不多,西军攻城不太急迫的时候都用开水代替。
随着盔甲锁叶碰撞发出的哗啦啦响声,一队披甲劲卒登上城头,队伍前面一面黄色龙旗,身穿戎装的隆武帝来到女墙前,手扶垛口向城下看去,脸上略带病容。
这几个月,隆武帝心力交瘁。
见到皇帝亲临前线,城头上的士卒青壮纷纷山呼万岁,一个个面露喜色,士气振奋,隆武帝向周围摆摆手,面带和蔼从容的微笑,转过脸再看向城下西军营寨时,神色却变得异常凝重。
西军营寨连绵不断,配上几道壕沟、垒墙组成的防线,包围圈的纵深长度超过五里,在冬天的薄雾中透出一股肃杀之意。城南方向,清晰可闻的战鼓厮杀声不断传来,西军今天选择那里作为主攻方向,西门这边相对平静一些,文武大臣才同意隆武帝上城头视察,虽然暂时没有战斗,城上城下各种激战后的痕迹却清晰可见,还未湮没的血迹,城墙上破损的墙砖,田野里密集的箭杆,都充分说明前天最危险的时候战斗是多么激烈。
西军太能打了!
隆武帝投入血本编练新军,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都是最好的,练兵的法子也是从楚军那里照搬过来的,稍有小成的时候多次请专业军事人士看过,这支新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一般的大明官军,谁知真刀真枪的对上西军之后,还是明显的差了一截。
围城两个月,西军多次攻上城头,还有两次在城墙上凿开了一个大豁口,要不是城内预备队足够,说不定桂林已经被攻破……桂林的城墙还算坚固,但终归比不上武昌、杭州那样的坚城,城墙上的防御设施相对较为简陋,只要西军瞄准一点发起猛攻,十次有七次能攻上城头,只是因为后续部队跟不上来,才一次次又被隆武军赶下去。
只凭几锅开水,就想挡住连续不断的进攻,未免把当年纵横天下的大西军看得太简单了些。如果继续这样耗下去,万一哪里防护不周,或者反应稍慢,立刻就是城破兵败的结局。对于这里面的危险,朝廷里有很多有识之士看得很清楚,一面顶住西军的连续猛攻,一面积攒力量出城发起反击,试图夺回几个关键的外围据点,在西军的包围圈上打开一个口子,改善桂林城防的形势,但在野战中隆武军明显更逊一筹,接连几次被西军击败,反而损兵折将,现在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维持城池不失,再没有能力发起反击,桂林解围也就无从谈起。
隆武军没上过战场,哪怕练到极致,也比不上久经沙场的西军。
要想为桂林解围,只能寄希望于外援。
但是外援迟迟不到。
两广、江西和贵州的可用之兵,早就调到广西来了,要么折损在柳州之战中,要么守在桂林城里,随着西军对桂林发起进攻,隆武朝廷不惜从福建的东征前线抽调部队回援,但是大军长途奔波三千里而回,早就成了强弩之末,刘文秀只分出三五千西军人马,就在桂林以东挡住了福建来的勤王军,勤王军连败三阵,不得已退后一百五十里,才避免了被彻底击溃的危险。
三十里为一舍,一百五十里算“五舍”了,比退避三舍还多两舍。
楚军谭啸、周国栋所部驻扎在湘西南湘桂交界地带,距离桂林不到二百里,却一直按兵不动,隆武朝廷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舍近求远,紧急调四川官军回援桂林。四川总督揭重熙倒是个忠心耿耿的忠臣,立刻筹集粮饷,派郝摇旗、刘芳亮所部回广西勤王救驾,这两支部队虽然都是半独立的军阀,但是揭重熙本来就是一个光杆司令性质的四川总督,手下没有多少嫡系部队,能把郝摇旗和刘芳亮派来广西,已经是他的最大诚意,费了不少真金白银和人情脸面。
病急乱投医,隆武朝廷岌岌可危,也不在乎郝摇旗和刘芳亮的出身,只要能把西军赶走就行,隆武帝亲派使者赶往郝刘军中,许以丰厚赏赐,勉励二将奋勇建功,郝刘二将俱都慷慨应命,郝摇旗更是刀划掌心,歃血明誓,原为隆武朝廷赴汤蹈火,必将与刘文秀决一死战云云……郝刘二将麾下有三万多人马,都是出自大顺军的精锐,足可与西军匹敌,隆武帝接到回报后,对郝刘二将充满了期望,决心继续坚守桂林,但是坐等郝摇旗不来,右等刘芳亮不到,城外的刘文秀攻势不减,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干扰,终于斥候送来消息,郝刘二将走到贵州的时候,被孙可望派出的兵马拦截,郝刘二将打了败仗,面对大名鼎鼎的孙可望不敢直掠其锋,带着部队向东避走,进入了湖广境内。
这是要绕路来桂林吗?
好吧,再坚持一段时间,再等等。
这段时间里,刘文秀一边继续攻城,对隆武军不断保持压力,一边开始在城墙外堆砌修建土城,堆土城虽然是个笨办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是非常有效。紧挨着城墙的土城一旦堆好,一旦高过桂林城墙,西军就可以如履平地般跳上城头,再也无法阻挡。
眼看土城一点点的升高,隆武帝束手无策。
从城下胡同的甜水井到城墙上,青壮们排成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尾,他们肩挑手提,小步快跑,把满当当的水桶顺着马道运上城头,城墙上,女墙后,垒砌着一排简陋而实用的灶台,下面柴火烧得通红,上面一口口大铁锅蒸汽腾腾,水花翻滚,看到哪里有西军士兵攻上来了,隆武军的士兵就会铁锅,把开水倒进巨大的竹制水槽,顺着城头倒下去。
桂林围城战已经打了两个月,还看不到任何结束的迹象,城里的物资渐渐匮乏,滚烫的火油虽然令西军闻风丧胆,但是仓库里的存量已经不多,西军攻城不太急迫的时候都用开水代替。
随着盔甲锁叶碰撞发出的哗啦啦响声,一队披甲劲卒登上城头,队伍前面一面黄色龙旗,身穿戎装的隆武帝来到女墙前,手扶垛口向城下看去,脸上略带病容。
这几个月,隆武帝心力交瘁。
见到皇帝亲临前线,城头上的士卒青壮纷纷山呼万岁,一个个面露喜色,士气振奋,隆武帝向周围摆摆手,面带和蔼从容的微笑,转过脸再看向城下西军营寨时,神色却变得异常凝重。
西军营寨连绵不断,配上几道壕沟、垒墙组成的防线,包围圈的纵深长度超过五里,在冬天的薄雾中透出一股肃杀之意。城南方向,清晰可闻的战鼓厮杀声不断传来,西军今天选择那里作为主攻方向,西门这边相对平静一些,文武大臣才同意隆武帝上城头视察,虽然暂时没有战斗,城上城下各种激战后的痕迹却清晰可见,还未湮没的血迹,城墙上破损的墙砖,田野里密集的箭杆,都充分说明前天最危险的时候战斗是多么激烈。
西军太能打了!
隆武帝投入血本编练新军,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都是最好的,练兵的法子也是从楚军那里照搬过来的,稍有小成的时候多次请专业军事人士看过,这支新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一般的大明官军,谁知真刀真枪的对上西军之后,还是明显的差了一截。
围城两个月,西军多次攻上城头,还有两次在城墙上凿开了一个大豁口,要不是城内预备队足够,说不定桂林已经被攻破……桂林的城墙还算坚固,但终归比不上武昌、杭州那样的坚城,城墙上的防御设施相对较为简陋,只要西军瞄准一点发起猛攻,十次有七次能攻上城头,只是因为后续部队跟不上来,才一次次又被隆武军赶下去。
只凭几锅开水,就想挡住连续不断的进攻,未免把当年纵横天下的大西军看得太简单了些。如果继续这样耗下去,万一哪里防护不周,或者反应稍慢,立刻就是城破兵败的结局。对于这里面的危险,朝廷里有很多有识之士看得很清楚,一面顶住西军的连续猛攻,一面积攒力量出城发起反击,试图夺回几个关键的外围据点,在西军的包围圈上打开一个口子,改善桂林城防的形势,但在野战中隆武军明显更逊一筹,接连几次被西军击败,反而损兵折将,现在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维持城池不失,再没有能力发起反击,桂林解围也就无从谈起。
隆武军没上过战场,哪怕练到极致,也比不上久经沙场的西军。
要想为桂林解围,只能寄希望于外援。
但是外援迟迟不到。
两广、江西和贵州的可用之兵,早就调到广西来了,要么折损在柳州之战中,要么守在桂林城里,随着西军对桂林发起进攻,隆武朝廷不惜从福建的东征前线抽调部队回援,但是大军长途奔波三千里而回,早就成了强弩之末,刘文秀只分出三五千西军人马,就在桂林以东挡住了福建来的勤王军,勤王军连败三阵,不得已退后一百五十里,才避免了被彻底击溃的危险。
三十里为一舍,一百五十里算“五舍”了,比退避三舍还多两舍。
楚军谭啸、周国栋所部驻扎在湘西南湘桂交界地带,距离桂林不到二百里,却一直按兵不动,隆武朝廷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舍近求远,紧急调四川官军回援桂林。四川总督揭重熙倒是个忠心耿耿的忠臣,立刻筹集粮饷,派郝摇旗、刘芳亮所部回广西勤王救驾,这两支部队虽然都是半独立的军阀,但是揭重熙本来就是一个光杆司令性质的四川总督,手下没有多少嫡系部队,能把郝摇旗和刘芳亮派来广西,已经是他的最大诚意,费了不少真金白银和人情脸面。
病急乱投医,隆武朝廷岌岌可危,也不在乎郝摇旗和刘芳亮的出身,只要能把西军赶走就行,隆武帝亲派使者赶往郝刘军中,许以丰厚赏赐,勉励二将奋勇建功,郝刘二将俱都慷慨应命,郝摇旗更是刀划掌心,歃血明誓,原为隆武朝廷赴汤蹈火,必将与刘文秀决一死战云云……郝刘二将麾下有三万多人马,都是出自大顺军的精锐,足可与西军匹敌,隆武帝接到回报后,对郝刘二将充满了期望,决心继续坚守桂林,但是坐等郝摇旗不来,右等刘芳亮不到,城外的刘文秀攻势不减,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干扰,终于斥候送来消息,郝刘二将走到贵州的时候,被孙可望派出的兵马拦截,郝刘二将打了败仗,面对大名鼎鼎的孙可望不敢直掠其锋,带着部队向东避走,进入了湖广境内。
这是要绕路来桂林吗?
好吧,再坚持一段时间,再等等。
这段时间里,刘文秀一边继续攻城,对隆武军不断保持压力,一边开始在城墙外堆砌修建土城,堆土城虽然是个笨办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是非常有效。紧挨着城墙的土城一旦堆好,一旦高过桂林城墙,西军就可以如履平地般跳上城头,再也无法阻挡。
眼看土城一点点的升高,隆武帝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