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朱以江一行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来到位于燕子矶的郑成功军营。
郑成功本人不在营中,据留守的大将甘辉介绍,他带着主力部队从泰兴县一带登陆,正在江北到处打粮,已经接连攻占长江沿岸的几座县城,正在攻打扬州。江北清军大多被济尔哈朗抽调一空,兵力极为空虚,只能任由郑成功的海军陆战队攻城拔寨,把刚刚收割的夏粮全部抢走。
粮食,一直是郑成功的软肋,福建大多都是山地,粮食产出有限,他以数万大军蜗居厦门岛等东南沿海一带,靠着海贸生意筹措军费,却没有控制一个足够大的产粮区,所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后世里他出兵收复台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可靠的粮食基地。(郑成功的原话:‘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
张煌言和郑成功是老邻居,对他的情况当然很了解,听说他跑到江北打粮并不意外,江南战事激烈,清军明军前后几茬的征粮,郑成功再去插一脚也搞不到多少粮食,江北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去那里打粮事半功倍,从战略上来说,郑军骚扰江淮地区,把战线进一步往北推,对江南战局也有帮助。
虽然没见到郑成功,却意外的碰到了另一个大人物——钱谦益。
钱谦益投降满清后,很快辞官不做,暗中一直支持抗清斗争,算是半个“地下党”,而且他是江南士林泰斗,门生故旧遍布各省,在士绅中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所以隆武朝廷大张旗鼓的拜祭孝陵,他也被当做“统战人士”,被邀请前来观礼。
但是话说回来了,虽然是半个地下党,但他到底当过汉奸,身份还是很尴尬,当年率领南京文武官员向多铎献城投降,屈身仕清的经历让钱谦益威望大跌,“水太凉”、“头皮痒”的典故更让他成了士林民间耻笑的对象。隆武政权邀请他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更多的是为了千金买马骨,安抚江南各地的士绅……敌占区的士绅百姓都在屠刀下苟且偷生,向满清交粮纳税,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很多人都和满清官府有过程度不同的合作,有些人还把自家子弟送去参加满清的科举,并且取得了清廷的功名,隆武朝廷对钱谦益这个曾经的汉奸都能既往不咎,其他的士绅百姓就不用再有什么顾虑了。
事实上,钱谦益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已经完结,他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这次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他只是一件摆设罢了,并不意味着能在隆武朝廷得到重用……他本身是个懦弱的人,无论是摆设也好,小丑也罢,他都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汪克凡给他写了一封信,他立刻麻溜地赶来了。
“全当是赎罪好了。老夫大节有亏,原本早该自尽谢罪,但偏偏又贪生怕死,才苟活至今,我本无颜再见太祖高皇帝,此次拜祭孝陵不知要受多少唾骂,这张老脸再不打算要了。”
钱谦益推脱水太凉,不肯自尽殉国,还可以懦弱怕死来解释,毕竟一国战败之后,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当烈士,忍辱偷生也是人之常情,但他自称头皮痒第一个剃发,却是向清廷献媚,仕清助纣为孽,更是无法洗刷的污点……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到了钱谦益这种地位,一举一动都是士林表率,他投降满清后虽然没明显的恶行,但是头上的汉奸帽子一辈子也别想摘掉。
投降清廷后不久,钱谦益终于想明白了,哪怕归乡隐居,满清九成九也不会杀他,自己还能捞个好名声,可是多铎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被吓坏了,性格中懦弱的一面被无限放大,以至于丑态百出,以至于事后每次想起都追悔莫及。(钱谦益的性格有很强的代表性,就是那种典型的无骨文人,面对屠刀就尿裤子了,偏偏又无法像洪承畴那样把礼义廉耻全部抹杀,所以他的后半生一直很纠结。)
“哎,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我等都是丧国之人,只要能为复国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其他的事情都不足惜。”张煌言是鲁王政权的重要将领,钱谦益辞去满清的官职后,和鲁王政权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联系,双方算是一定意义上的盟友,比和隆武朝廷的关系更近些,不会去讽刺挖苦他,只在言语中非常隐晦地进行试探——要知道钱谦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代表着江南地区所有苟且偷生的士绅地主,唐王朱聿鐭要拜祭孝陵,他立刻颠颠地跑来了,只会更添隆武政权的声势,给鲁王政权造成巨大的压力。
张煌言就差明着问了,你来拜祭孝陵,是为了复国大业,还是为了给隆武朝廷站脚助威?
钱谦益听懂了他的言外之音,微微一笑说道:“苍水(张煌言字苍水)说得不错,只要能为复国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其他的事情都不足惜。”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怎么解释都不错,唐鲁联合是为了抗清复国,隆武政权如果吃掉鲁王这股势力,也可以说成为大局考虑,牺牲了少数人的利益……钱谦益淫浸官场多年,打这种不会被人抓住马脚的哑谜已经成为一种本能,想要明白他的真实含义,要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说话时的环境,某个关键词,甚至他的语气,他的表情等等来判断,有时候还得正话反听。
张煌言也是人尖子,盯着钱谦益的眼睛,就读懂了他的内心想法,直接问道:“依牧斋先生所见,我家监国应当退位归藩么?”
听他这么说,钱谦益表面神色如常,内心里却微微一惊,对张煌言这个年轻的后辈也高看了一眼,要知道张煌言是鲁王政权的重要将领,现在又在敏感的南京,亲口说出鲁王朱以海应当退位归藩的话,很容易让他自己陷入被动,但既然这么说了,要么是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要么是个不懂事理的愣头青。
张煌言像个不懂事理的愣头青吗?明显不像。
他既然把话挑明,钱谦益无官一身轻,再接着含糊其辞地打哑谜就落了下乘,当下坦然承认:“不错,唐鲁相争,唯有国家受害,唯有弱势一方妥协忍让,否则令亲者痛仇者快,断送北伐收复故土的大好良机!”
“这个……,还要从长计议。”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张煌言还是露出一丝苦笑,钱谦益说的是大实话,他却不能轻易附和。
鲁王政权自从竖起抗清大旗,一直处在最前线,无数抗清志士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前赴后继,十几万军民百姓为之流血牺牲,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仍然在坚持抗清斗争,拼着全部的身家性命,奋斗数年才打下这点基业,如果就这么拱手相赠的话,别说那些一向以鲁王政权为朝廷正朔的极端派,就是张煌言和张名振都不甘心。
在张煌言想来,唐鲁肯定是要谈和的,鲁王政权肯定也是要让步的,但必须要保留相对的自主权,好容易打下的这点家底如果被某个军阀莫名其妙的吞并了(比如说汪克凡),大家当初又何必提着脑袋坚持抗清?
不信任。
张煌言对隆武政权不信任。
对汪克凡这个大军阀更充满戒心。
隆武政权虽然实力很强,内部却军阀林立,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隆武帝是不是天命所归的中兴之主,能否担起打败满清的重任,张煌言还不敢确定……作为鲁王政权的重要将领,他和张名振要为牺牲的烈士负责,要为麾下的将士负责,要为整个鲁王政权负责,如果对隆武朝廷太过软弱,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那不是顾全抗清大局,而是极端的幼稚。
很纠结。
从个人感情来说,张煌言对隆武朝廷和汪克凡还是很欣赏的,他们一次次地打败清军,张煌言都为之振奋不已,但是隆武朝廷的势力扩张到浙江和福建后,唐鲁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回避,张煌言首先要维护鲁王政权的利益……对于唐鲁谈和,他和张名振抱有很大的诚意,却又担心隆武朝廷过于强势,引发鲁王政权的强烈反弹,如果最后真的刀兵相见,就像钱谦益说的那样令亲者痛仇者快,鲁王政权早晚必败,他和张名振也将面对左右为难的尴尬选择。
至于汪克凡这个大军阀,张煌言还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
自古每逢乱世,枭雄都层出不穷,虽然一时各领,最后却大多被历史淘汰,真正能修成正果的屈指可数。鲁王政权以大明正朔自居,可以和隆武朝廷谈判,却不能臣服于汪克凡之流的军阀,如果楚军想要吞并浙东,张煌言和张名振别无选择,只能与之誓死周旋!
“依牧斋先生看,唐鲁谈和有几分成算?”张煌言多半是试探,小半是请教。
“这个不好说,大致上五五对开吧。”钱谦益略微考虑了一下,给出一个答案。
“噢?没想到牧斋先生这么看好……”张煌言有些意外,钱谦益认为唐鲁和谈有五成把握,太乐观了吧?
钱谦益分析道:“和谈能否成功,一在势,二在人,当前大势下,唐鲁之间虽然已有冲突,却还没到不死不休的局面,反倒是汪克凡的态度难以琢磨……”
朱元璋和陈友琼、张士诚开战,是因为大家的实力都很强,亟需向外发展生存空间,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没有和谈的可能,眼下的形势却有所不同。隆武政权这几年发展的太快,对外还有很多地盘可以去抢,对内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只要鲁王政权做出让步,双方就有和谈的基础。
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也就是因势成事。
除了大势所趋之外,还有因人成事的因素。
隆武政权和鲁王政权的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各家政治势力都采取何种态度,对和谈的结果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这其中,实力最强的汪克凡究竟是什么态度,至关重要。
“牧斋先生有所不知,唐藩所谋,是要我家监国退位归藩,这实在是强人所难了。”张煌言又一次露出苦笑,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鲁王朱以海只要保持监国称号,和隆武朝廷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他和张名振都觉得谈和成功的希望很渺茫,只是在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这个嘛,也不算太过分吧。”钱谦益露出很不理解的表情,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唐鲁之争在于朝廷统继,如今唐强而鲁弱,鲁王殿下本该退让的,难道张名振、张肯堂都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道理?”
钱谦益说一句,留三句,有些话不方便说透,隐隐点上一句就是极限了。隆武朝廷刚刚打赢宁镇会战,正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时候,鲁王朱以海如果要争天下,也得暂避锋芒,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到将来实力发展起来了,再称监国只是一纸诏书的事情,又有什么难的?
“哦,牧斋先生说的是……”张煌言无言以对。
钱谦益不了解鲁王政权的内部情况,所以才认为唐鲁和谈有五成把握,鲁王政权里面的强硬派却越走越远,准备拥立朱以海称帝,这样发展下去,和谈必然破裂,就等着开战吧。
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隆武政权的内部矛盾,汪克凡、金声桓等实力派军阀到底是什么态度,在这次拜祭孝陵的过程中就会揭晓。
当天晚上,张煌言和钱谦益彻夜长谈,在讨论抗清形势的同时,针对收复江南后将要采取的各种军政措施交换意见,甩开唐鲁之争这个敏感问题,两个人都没了顾忌,态度开诚布公,相谈颇为投机……鲁王政权的根基在浙东,并辐射整个江南,和逃到两广的隆武帝相比,一直留在浙江的鲁王朱以海和江南士绅更为亲近,以钱谦益为代表的江南士绅地主到底支持谁,反对谁,关系到鲁王政权的生死存亡。
郑成功本人不在营中,据留守的大将甘辉介绍,他带着主力部队从泰兴县一带登陆,正在江北到处打粮,已经接连攻占长江沿岸的几座县城,正在攻打扬州。江北清军大多被济尔哈朗抽调一空,兵力极为空虚,只能任由郑成功的海军陆战队攻城拔寨,把刚刚收割的夏粮全部抢走。
粮食,一直是郑成功的软肋,福建大多都是山地,粮食产出有限,他以数万大军蜗居厦门岛等东南沿海一带,靠着海贸生意筹措军费,却没有控制一个足够大的产粮区,所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后世里他出兵收复台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可靠的粮食基地。(郑成功的原话:‘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
张煌言和郑成功是老邻居,对他的情况当然很了解,听说他跑到江北打粮并不意外,江南战事激烈,清军明军前后几茬的征粮,郑成功再去插一脚也搞不到多少粮食,江北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去那里打粮事半功倍,从战略上来说,郑军骚扰江淮地区,把战线进一步往北推,对江南战局也有帮助。
虽然没见到郑成功,却意外的碰到了另一个大人物——钱谦益。
钱谦益投降满清后,很快辞官不做,暗中一直支持抗清斗争,算是半个“地下党”,而且他是江南士林泰斗,门生故旧遍布各省,在士绅中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所以隆武朝廷大张旗鼓的拜祭孝陵,他也被当做“统战人士”,被邀请前来观礼。
但是话说回来了,虽然是半个地下党,但他到底当过汉奸,身份还是很尴尬,当年率领南京文武官员向多铎献城投降,屈身仕清的经历让钱谦益威望大跌,“水太凉”、“头皮痒”的典故更让他成了士林民间耻笑的对象。隆武政权邀请他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更多的是为了千金买马骨,安抚江南各地的士绅……敌占区的士绅百姓都在屠刀下苟且偷生,向满清交粮纳税,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很多人都和满清官府有过程度不同的合作,有些人还把自家子弟送去参加满清的科举,并且取得了清廷的功名,隆武朝廷对钱谦益这个曾经的汉奸都能既往不咎,其他的士绅百姓就不用再有什么顾虑了。
事实上,钱谦益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已经完结,他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这次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他只是一件摆设罢了,并不意味着能在隆武朝廷得到重用……他本身是个懦弱的人,无论是摆设也好,小丑也罢,他都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汪克凡给他写了一封信,他立刻麻溜地赶来了。
“全当是赎罪好了。老夫大节有亏,原本早该自尽谢罪,但偏偏又贪生怕死,才苟活至今,我本无颜再见太祖高皇帝,此次拜祭孝陵不知要受多少唾骂,这张老脸再不打算要了。”
钱谦益推脱水太凉,不肯自尽殉国,还可以懦弱怕死来解释,毕竟一国战败之后,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当烈士,忍辱偷生也是人之常情,但他自称头皮痒第一个剃发,却是向清廷献媚,仕清助纣为孽,更是无法洗刷的污点……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到了钱谦益这种地位,一举一动都是士林表率,他投降满清后虽然没明显的恶行,但是头上的汉奸帽子一辈子也别想摘掉。
投降清廷后不久,钱谦益终于想明白了,哪怕归乡隐居,满清九成九也不会杀他,自己还能捞个好名声,可是多铎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被吓坏了,性格中懦弱的一面被无限放大,以至于丑态百出,以至于事后每次想起都追悔莫及。(钱谦益的性格有很强的代表性,就是那种典型的无骨文人,面对屠刀就尿裤子了,偏偏又无法像洪承畴那样把礼义廉耻全部抹杀,所以他的后半生一直很纠结。)
“哎,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我等都是丧国之人,只要能为复国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其他的事情都不足惜。”张煌言是鲁王政权的重要将领,钱谦益辞去满清的官职后,和鲁王政权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联系,双方算是一定意义上的盟友,比和隆武朝廷的关系更近些,不会去讽刺挖苦他,只在言语中非常隐晦地进行试探——要知道钱谦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代表着江南地区所有苟且偷生的士绅地主,唐王朱聿鐭要拜祭孝陵,他立刻颠颠地跑来了,只会更添隆武政权的声势,给鲁王政权造成巨大的压力。
张煌言就差明着问了,你来拜祭孝陵,是为了复国大业,还是为了给隆武朝廷站脚助威?
钱谦益听懂了他的言外之音,微微一笑说道:“苍水(张煌言字苍水)说得不错,只要能为复国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其他的事情都不足惜。”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怎么解释都不错,唐鲁联合是为了抗清复国,隆武政权如果吃掉鲁王这股势力,也可以说成为大局考虑,牺牲了少数人的利益……钱谦益淫浸官场多年,打这种不会被人抓住马脚的哑谜已经成为一种本能,想要明白他的真实含义,要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说话时的环境,某个关键词,甚至他的语气,他的表情等等来判断,有时候还得正话反听。
张煌言也是人尖子,盯着钱谦益的眼睛,就读懂了他的内心想法,直接问道:“依牧斋先生所见,我家监国应当退位归藩么?”
听他这么说,钱谦益表面神色如常,内心里却微微一惊,对张煌言这个年轻的后辈也高看了一眼,要知道张煌言是鲁王政权的重要将领,现在又在敏感的南京,亲口说出鲁王朱以海应当退位归藩的话,很容易让他自己陷入被动,但既然这么说了,要么是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要么是个不懂事理的愣头青。
张煌言像个不懂事理的愣头青吗?明显不像。
他既然把话挑明,钱谦益无官一身轻,再接着含糊其辞地打哑谜就落了下乘,当下坦然承认:“不错,唐鲁相争,唯有国家受害,唯有弱势一方妥协忍让,否则令亲者痛仇者快,断送北伐收复故土的大好良机!”
“这个……,还要从长计议。”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张煌言还是露出一丝苦笑,钱谦益说的是大实话,他却不能轻易附和。
鲁王政权自从竖起抗清大旗,一直处在最前线,无数抗清志士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前赴后继,十几万军民百姓为之流血牺牲,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仍然在坚持抗清斗争,拼着全部的身家性命,奋斗数年才打下这点基业,如果就这么拱手相赠的话,别说那些一向以鲁王政权为朝廷正朔的极端派,就是张煌言和张名振都不甘心。
在张煌言想来,唐鲁肯定是要谈和的,鲁王政权肯定也是要让步的,但必须要保留相对的自主权,好容易打下的这点家底如果被某个军阀莫名其妙的吞并了(比如说汪克凡),大家当初又何必提着脑袋坚持抗清?
不信任。
张煌言对隆武政权不信任。
对汪克凡这个大军阀更充满戒心。
隆武政权虽然实力很强,内部却军阀林立,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隆武帝是不是天命所归的中兴之主,能否担起打败满清的重任,张煌言还不敢确定……作为鲁王政权的重要将领,他和张名振要为牺牲的烈士负责,要为麾下的将士负责,要为整个鲁王政权负责,如果对隆武朝廷太过软弱,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那不是顾全抗清大局,而是极端的幼稚。
很纠结。
从个人感情来说,张煌言对隆武朝廷和汪克凡还是很欣赏的,他们一次次地打败清军,张煌言都为之振奋不已,但是隆武朝廷的势力扩张到浙江和福建后,唐鲁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回避,张煌言首先要维护鲁王政权的利益……对于唐鲁谈和,他和张名振抱有很大的诚意,却又担心隆武朝廷过于强势,引发鲁王政权的强烈反弹,如果最后真的刀兵相见,就像钱谦益说的那样令亲者痛仇者快,鲁王政权早晚必败,他和张名振也将面对左右为难的尴尬选择。
至于汪克凡这个大军阀,张煌言还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
自古每逢乱世,枭雄都层出不穷,虽然一时各领,最后却大多被历史淘汰,真正能修成正果的屈指可数。鲁王政权以大明正朔自居,可以和隆武朝廷谈判,却不能臣服于汪克凡之流的军阀,如果楚军想要吞并浙东,张煌言和张名振别无选择,只能与之誓死周旋!
“依牧斋先生看,唐鲁谈和有几分成算?”张煌言多半是试探,小半是请教。
“这个不好说,大致上五五对开吧。”钱谦益略微考虑了一下,给出一个答案。
“噢?没想到牧斋先生这么看好……”张煌言有些意外,钱谦益认为唐鲁和谈有五成把握,太乐观了吧?
钱谦益分析道:“和谈能否成功,一在势,二在人,当前大势下,唐鲁之间虽然已有冲突,却还没到不死不休的局面,反倒是汪克凡的态度难以琢磨……”
朱元璋和陈友琼、张士诚开战,是因为大家的实力都很强,亟需向外发展生存空间,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没有和谈的可能,眼下的形势却有所不同。隆武政权这几年发展的太快,对外还有很多地盘可以去抢,对内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只要鲁王政权做出让步,双方就有和谈的基础。
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也就是因势成事。
除了大势所趋之外,还有因人成事的因素。
隆武政权和鲁王政权的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各家政治势力都采取何种态度,对和谈的结果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这其中,实力最强的汪克凡究竟是什么态度,至关重要。
“牧斋先生有所不知,唐藩所谋,是要我家监国退位归藩,这实在是强人所难了。”张煌言又一次露出苦笑,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鲁王朱以海只要保持监国称号,和隆武朝廷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他和张名振都觉得谈和成功的希望很渺茫,只是在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这个嘛,也不算太过分吧。”钱谦益露出很不理解的表情,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唐鲁之争在于朝廷统继,如今唐强而鲁弱,鲁王殿下本该退让的,难道张名振、张肯堂都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道理?”
钱谦益说一句,留三句,有些话不方便说透,隐隐点上一句就是极限了。隆武朝廷刚刚打赢宁镇会战,正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时候,鲁王朱以海如果要争天下,也得暂避锋芒,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到将来实力发展起来了,再称监国只是一纸诏书的事情,又有什么难的?
“哦,牧斋先生说的是……”张煌言无言以对。
钱谦益不了解鲁王政权的内部情况,所以才认为唐鲁和谈有五成把握,鲁王政权里面的强硬派却越走越远,准备拥立朱以海称帝,这样发展下去,和谈必然破裂,就等着开战吧。
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隆武政权的内部矛盾,汪克凡、金声桓等实力派军阀到底是什么态度,在这次拜祭孝陵的过程中就会揭晓。
当天晚上,张煌言和钱谦益彻夜长谈,在讨论抗清形势的同时,针对收复江南后将要采取的各种军政措施交换意见,甩开唐鲁之争这个敏感问题,两个人都没了顾忌,态度开诚布公,相谈颇为投机……鲁王政权的根基在浙东,并辐射整个江南,和逃到两广的隆武帝相比,一直留在浙江的鲁王朱以海和江南士绅更为亲近,以钱谦益为代表的江南士绅地主到底支持谁,反对谁,关系到鲁王政权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