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游舟合上双目, 以一种堪称从容的姿态等待着被激怒的昆山玉给他一剑或是直接用刑室里随处可得的刑具结果了他的性命。
可是许久之后,他半点声音都没有听到。
睁开眼睛时,才发现昆山玉不知何时又恢复了从前谦和温润的模样, 他理了衣袖, 站在一旁盯着赵游舟沉默不语,嘴角噙着淡淡然的笑,似是讥诮, 又仿佛带着高高在上的漠然。
“昆大人好气量——”赵游舟明白自己激怒昆山玉的计策失败了, 咬牙切齿的挤出了这几个字。
“我没有必要与你置气, 因为你方才说的那些,不过都是你自己的揣测而已。我若是杀了你,岂不正应验了你的妄想?”他甚是平和的说道。
“子非鱼, 安知鱼?赵游舟, 你笑我怜我讥讽我, 然实际上, 我与你都是同一种人。我对她有私欲, 这点我承认。但你也不能否认,你同样怀着私心。我只能说,我并不像你猜的那种龌龊,可你, 你也未必就如你自我认定的那般光风霁月。自端和五年开始,你我一同陪伴她的身侧,七年时间,足够我们互相认清彼此。你不必在我面前自作聪明, 事实上你想的东西, 我都清楚。”
前半段话是以坦然的态度否认了之前赵游舟对他的那一番指控, 后半段话, 则是在暗示赵游舟什么。
他转身而去,一身白袍的袍角在这污秽之地沾上了血与泥土,可他的背影却还是皎皎如明月,叫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自惭形秽。
赵游舟注视着他的背影,眼神阴森森的凉,他本就在严刑拷打之中受了内伤,之前一口气说了太多的话,等到昆山玉走后终于忍耐不住,一口血吐出。
**
乾清宫中站着数名太医及内阁的阁臣。
进入太医院的医者,从低阶医官开始一步步的熬资历,升至太医时多是须发皆白的老人;至于内阁的阁臣更是不用说,个个鸡皮鹤发,是辗转半百时光,历经岁月磋磨的年长者。
新帝坐在这群老人面前,时常会感到不自在。只觉得自己在这些人面前有如一个透明人一般,一举一动都被他们猜测的清清楚楚。
今日这群人齐聚在乾清宫,是为了太皇太后杜氏的病情。
这个女人身为开国皇帝的妻子,意义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后宅妇人那么简单。长业、端和两朝的风云都由她掌控,现在她快死了,一方面有人狂喜,以为头顶的一座大山终于将要倾倒;另一方面又有人害怕,害怕山崩地裂所引发的震动。
太医院禀报了太皇太后的病情,新帝毫无医理根基,听不懂他们说的都是些什么,只知道那位老妇人病的很重,很快就要死了。
内阁阁臣们则皱着花白的眉毛,肃然的分析太皇太后死后,朝局会有怎样的变化,那些由杜银钗一手扶持提拔的将领官吏会有怎样的反应,掌控了杜家大步势力的荣靖长公主究竟是不是诚心臣服于天子,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妇人在这个时节死去,会不会引发什么不必要的揣测。
新帝插不进话,有些烦躁的挠了挠头发,碰歪了头上戴着的善翼冠。
没有人理会他,他就当真就像个稚嫩孩童一般,人们会给孩童好衣好食,悉心爱护,却不会在意孩童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新帝此时想起的是自己才进宫时见到的杜银钗。
他只见过那个老妇人一次。从前在民间时他听过杜银钗的故事。乡下的说书先生、落第秀才将开国帝后的事迹改编成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传唱,那些故事是真是假也没人知道,总之他们这些农人、商贾都听得津津有味。
新帝年幼时,对本朝的太.祖自然是怀揣着憧憬与敬仰的,对太.祖皇帝那个同样了不得的妻子,更是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复杂心情。故事里的杜氏永远总是侠骨柔肠的巾帼豪杰形象,他们这些听了故事的乡下小子,偶尔做梦也会想,自己若干年后要做太.祖那样的伟丈夫,要有杜氏这般英丽的妻子。
后来忽然有一天,有官吏找到了他,告诉他,他就是太.祖皇帝的侄孙,他的人生便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被接入京城,换上龙袍,曾经被他仰望跪拜的官吏都跪在他的脚下,他有种身在梦中的错觉,脑子里轻飘飘的——直到他被簇拥着走动慈宁宫前。
慈宁宫的宫门紧闭,给了这个得意的年轻人一记当头棒喝。
宫人们告诉他,太皇太后病重,不能见他,可他还是从紧闭的宫门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冷漠,就好像是在提醒他,他虽然姓周却也仍旧是个外人,那个英雄一世皇帝,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他只是个无能且卑微的乡下小子而已。
后来直到他登基之后的许多日,慈宁宫的宫门才忽然打开,宦官传出懿旨,说太皇太后要见他。
当他整理好衣冠,郑重的前去慈宁宫之后,才发现慈宁宫的宫门依旧没有打开,杜银钗病中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医者叮嘱她出门透气,恰好那日天气晴朗,她便去了慈宁宫外的凉亭。
那座不大的六角亭内悬挂着珠帘与纱帐,亭内坐着夏朝最尊贵的女人,身边有数不清的侍者簇拥着她。新帝在凉亭之外朝她跪拜行礼,连上亭的资格都没有。杜银钗与他隔着数十步的距离遥遥相望,什么话也没说,等到新帝在忐忑中回过神来,这一行人正浩浩荡荡的离开凉亭,望慈宁宫方向而去。
新帝没有读过书,不懂贵胄的矜傲与骨气,但他却也意识到了自己受到了侮.辱,从那之后他深深的厌恶上了杜银钗,甚至一度梦里都想着要如何将这个老妇人踩在脚下出气。现在杜银钗要死了,他其实很开心,只不过当他收到一封从万寿宫递上来的上表之后,他忽然又开心不起来了。
当臣子们因为杜银钗将死而争来辩去的时候,新帝低头看着那封上表——纸上的文字他认不得,然而片刻前曾有识字的宦官将上头的内容读给他听过。这封奏表是万寿宫中,他的姑母周嘉禾所写,恳请离开万寿宫,前去探望自己病重的母亲。
万寿宫和慈宁宫隔得不远,同在紫禁城内。然而他身边的宦官都劝他,万万不能让周嘉禾离开湖心岛。
新帝原是巴不得杜银钗赶紧去死,周嘉禾会不会因母亲之丧而悲痛他也并不在意,可是嘉禾这封奏表言辞恳切,为了劝新帝放她去慈宁宫,甚至还提到了新帝的母亲。
新帝自幼失怙,由寡母抚养成人。他自小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母亲没少为他操心。前年一场疾病,他的母亲去世,当时他一贫如洗,买不起能够治病的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病亡,那份痛苦,他至今都还记得。
奏表中提到了他的母亲,说希望他将心比心,于是新帝不可避免的想起了自己含泪葬母时的悲伤,心中一软。
但他仍然没有同意周嘉禾探母的请求,他又不傻,不至于这样轻易就被说服。何况就算他同意了,他身边的臣子和宦官们也未必会同意——现在新帝意识到了,自己虽然是皇帝,可这个皇帝压根就不如戏文中说的那么风光。
恰此时有一名阁臣说起了荣靖长公主送上来的一份奏疏,说是请求修葺陵园,为太皇太后的葬礼早做准备。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算荣靖不说,礼部也早该去操持。
新帝心头正好被愧疚压着,又因为自己手中无权而苦闷,不等阁臣们说什么,便陡然站起拍板,“便依荣靖长主的要求,拨她几千工匠修陵。”
**
湖心岛,万寿宫。
苏徽被送走之后,这里便更加的冷清了。嘉禾坐在窗边吹着笛子,断断续续的曲调,说不上好听。
董杏枝走了过来,为她端上了今日的晚膳。正要离开,嘉禾却叫住了她,“你去哪了?”
董杏枝微笑,“奴还能去哪?”
“你以我的名义,给乾清宫写了一封奏表对不对?”嘉禾轻易的猜出了董杏枝瞒着她做了什么。
董杏枝也不否认,“奴也是为了您的大计……那皇帝性情软弱,天生愚钝,恰好能够利用。”
嘉禾却摇头,“你错了,那孩子并不傻,更不是什么软弱的人。你们呀,不过是仗着这人孤苦伶仃,所以肆意的欺负他罢了。内阁的臣子如是、宫内的宦官如是,连你亦如是。”
“他确实可怜,没有亲族、没有友人,更没有半点势力,带着空空如也的脑子,在懵懂之中被迎入了京师,这天下每个人都叫他皇帝,每个人都只将他当做傀儡。可是,长公主——您莫非是在同情他么?”董杏枝走到嘉禾跟前,紧紧的蹙着眉头。
“当然不是。”嘉禾擦拭着长笛,“这孩子不需要同情。我只是提醒你,别看轻了那孩子。”
董杏枝以为她在害怕,于是低声安慰道:“长公主放心,我们……不会输的。”
嘉禾抬眸看了看她,轻笑着摇头。
可是许久之后,他半点声音都没有听到。
睁开眼睛时,才发现昆山玉不知何时又恢复了从前谦和温润的模样, 他理了衣袖, 站在一旁盯着赵游舟沉默不语,嘴角噙着淡淡然的笑,似是讥诮, 又仿佛带着高高在上的漠然。
“昆大人好气量——”赵游舟明白自己激怒昆山玉的计策失败了, 咬牙切齿的挤出了这几个字。
“我没有必要与你置气, 因为你方才说的那些,不过都是你自己的揣测而已。我若是杀了你,岂不正应验了你的妄想?”他甚是平和的说道。
“子非鱼, 安知鱼?赵游舟, 你笑我怜我讥讽我, 然实际上, 我与你都是同一种人。我对她有私欲, 这点我承认。但你也不能否认,你同样怀着私心。我只能说,我并不像你猜的那种龌龊,可你, 你也未必就如你自我认定的那般光风霁月。自端和五年开始,你我一同陪伴她的身侧,七年时间,足够我们互相认清彼此。你不必在我面前自作聪明, 事实上你想的东西, 我都清楚。”
前半段话是以坦然的态度否认了之前赵游舟对他的那一番指控, 后半段话, 则是在暗示赵游舟什么。
他转身而去,一身白袍的袍角在这污秽之地沾上了血与泥土,可他的背影却还是皎皎如明月,叫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自惭形秽。
赵游舟注视着他的背影,眼神阴森森的凉,他本就在严刑拷打之中受了内伤,之前一口气说了太多的话,等到昆山玉走后终于忍耐不住,一口血吐出。
**
乾清宫中站着数名太医及内阁的阁臣。
进入太医院的医者,从低阶医官开始一步步的熬资历,升至太医时多是须发皆白的老人;至于内阁的阁臣更是不用说,个个鸡皮鹤发,是辗转半百时光,历经岁月磋磨的年长者。
新帝坐在这群老人面前,时常会感到不自在。只觉得自己在这些人面前有如一个透明人一般,一举一动都被他们猜测的清清楚楚。
今日这群人齐聚在乾清宫,是为了太皇太后杜氏的病情。
这个女人身为开国皇帝的妻子,意义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后宅妇人那么简单。长业、端和两朝的风云都由她掌控,现在她快死了,一方面有人狂喜,以为头顶的一座大山终于将要倾倒;另一方面又有人害怕,害怕山崩地裂所引发的震动。
太医院禀报了太皇太后的病情,新帝毫无医理根基,听不懂他们说的都是些什么,只知道那位老妇人病的很重,很快就要死了。
内阁阁臣们则皱着花白的眉毛,肃然的分析太皇太后死后,朝局会有怎样的变化,那些由杜银钗一手扶持提拔的将领官吏会有怎样的反应,掌控了杜家大步势力的荣靖长公主究竟是不是诚心臣服于天子,这位历经三朝的老妇人在这个时节死去,会不会引发什么不必要的揣测。
新帝插不进话,有些烦躁的挠了挠头发,碰歪了头上戴着的善翼冠。
没有人理会他,他就当真就像个稚嫩孩童一般,人们会给孩童好衣好食,悉心爱护,却不会在意孩童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新帝此时想起的是自己才进宫时见到的杜银钗。
他只见过那个老妇人一次。从前在民间时他听过杜银钗的故事。乡下的说书先生、落第秀才将开国帝后的事迹改编成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传唱,那些故事是真是假也没人知道,总之他们这些农人、商贾都听得津津有味。
新帝年幼时,对本朝的太.祖自然是怀揣着憧憬与敬仰的,对太.祖皇帝那个同样了不得的妻子,更是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复杂心情。故事里的杜氏永远总是侠骨柔肠的巾帼豪杰形象,他们这些听了故事的乡下小子,偶尔做梦也会想,自己若干年后要做太.祖那样的伟丈夫,要有杜氏这般英丽的妻子。
后来忽然有一天,有官吏找到了他,告诉他,他就是太.祖皇帝的侄孙,他的人生便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被接入京城,换上龙袍,曾经被他仰望跪拜的官吏都跪在他的脚下,他有种身在梦中的错觉,脑子里轻飘飘的——直到他被簇拥着走动慈宁宫前。
慈宁宫的宫门紧闭,给了这个得意的年轻人一记当头棒喝。
宫人们告诉他,太皇太后病重,不能见他,可他还是从紧闭的宫门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冷漠,就好像是在提醒他,他虽然姓周却也仍旧是个外人,那个英雄一世皇帝,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他只是个无能且卑微的乡下小子而已。
后来直到他登基之后的许多日,慈宁宫的宫门才忽然打开,宦官传出懿旨,说太皇太后要见他。
当他整理好衣冠,郑重的前去慈宁宫之后,才发现慈宁宫的宫门依旧没有打开,杜银钗病中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医者叮嘱她出门透气,恰好那日天气晴朗,她便去了慈宁宫外的凉亭。
那座不大的六角亭内悬挂着珠帘与纱帐,亭内坐着夏朝最尊贵的女人,身边有数不清的侍者簇拥着她。新帝在凉亭之外朝她跪拜行礼,连上亭的资格都没有。杜银钗与他隔着数十步的距离遥遥相望,什么话也没说,等到新帝在忐忑中回过神来,这一行人正浩浩荡荡的离开凉亭,望慈宁宫方向而去。
新帝没有读过书,不懂贵胄的矜傲与骨气,但他却也意识到了自己受到了侮.辱,从那之后他深深的厌恶上了杜银钗,甚至一度梦里都想着要如何将这个老妇人踩在脚下出气。现在杜银钗要死了,他其实很开心,只不过当他收到一封从万寿宫递上来的上表之后,他忽然又开心不起来了。
当臣子们因为杜银钗将死而争来辩去的时候,新帝低头看着那封上表——纸上的文字他认不得,然而片刻前曾有识字的宦官将上头的内容读给他听过。这封奏表是万寿宫中,他的姑母周嘉禾所写,恳请离开万寿宫,前去探望自己病重的母亲。
万寿宫和慈宁宫隔得不远,同在紫禁城内。然而他身边的宦官都劝他,万万不能让周嘉禾离开湖心岛。
新帝原是巴不得杜银钗赶紧去死,周嘉禾会不会因母亲之丧而悲痛他也并不在意,可是嘉禾这封奏表言辞恳切,为了劝新帝放她去慈宁宫,甚至还提到了新帝的母亲。
新帝自幼失怙,由寡母抚养成人。他自小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母亲没少为他操心。前年一场疾病,他的母亲去世,当时他一贫如洗,买不起能够治病的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病亡,那份痛苦,他至今都还记得。
奏表中提到了他的母亲,说希望他将心比心,于是新帝不可避免的想起了自己含泪葬母时的悲伤,心中一软。
但他仍然没有同意周嘉禾探母的请求,他又不傻,不至于这样轻易就被说服。何况就算他同意了,他身边的臣子和宦官们也未必会同意——现在新帝意识到了,自己虽然是皇帝,可这个皇帝压根就不如戏文中说的那么风光。
恰此时有一名阁臣说起了荣靖长公主送上来的一份奏疏,说是请求修葺陵园,为太皇太后的葬礼早做准备。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算荣靖不说,礼部也早该去操持。
新帝心头正好被愧疚压着,又因为自己手中无权而苦闷,不等阁臣们说什么,便陡然站起拍板,“便依荣靖长主的要求,拨她几千工匠修陵。”
**
湖心岛,万寿宫。
苏徽被送走之后,这里便更加的冷清了。嘉禾坐在窗边吹着笛子,断断续续的曲调,说不上好听。
董杏枝走了过来,为她端上了今日的晚膳。正要离开,嘉禾却叫住了她,“你去哪了?”
董杏枝微笑,“奴还能去哪?”
“你以我的名义,给乾清宫写了一封奏表对不对?”嘉禾轻易的猜出了董杏枝瞒着她做了什么。
董杏枝也不否认,“奴也是为了您的大计……那皇帝性情软弱,天生愚钝,恰好能够利用。”
嘉禾却摇头,“你错了,那孩子并不傻,更不是什么软弱的人。你们呀,不过是仗着这人孤苦伶仃,所以肆意的欺负他罢了。内阁的臣子如是、宫内的宦官如是,连你亦如是。”
“他确实可怜,没有亲族、没有友人,更没有半点势力,带着空空如也的脑子,在懵懂之中被迎入了京师,这天下每个人都叫他皇帝,每个人都只将他当做傀儡。可是,长公主——您莫非是在同情他么?”董杏枝走到嘉禾跟前,紧紧的蹙着眉头。
“当然不是。”嘉禾擦拭着长笛,“这孩子不需要同情。我只是提醒你,别看轻了那孩子。”
董杏枝以为她在害怕,于是低声安慰道:“长公主放心,我们……不会输的。”
嘉禾抬眸看了看她,轻笑着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