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气的常用理由:“不可能”
那些害怕失败的人,事先就在心里想象事情是不可能的,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正是这一点限制了他们自己。西方世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低估自己不是美德,而是一种罪恶。”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母鸡在孵鸡蛋时孵了一只鹰蛋。小鹰自出壳之日起便跟小鸡一起长大,从没有认为跟小鸡有什么不同。有一天,仰天而望,小鹰看到有只鸟凌空翱翔,于是问:“那是什么?”有只小鸡答道:“噢,那是一只鹰,百鸟之王。”“哇!但愿我也能像它那样飞翔!”小鹰满怀敬畏地说。“别妄想了,”小鸡说,“你不过是只母鸡,母鸡是飞不起来的。”闻此言,小鹰甚感沮丧和气馁,于是继续啄食,过母鸡般的生活。
生活中有实例。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有一次和同学们谈话,他突然问:“五加五等于几?”大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以为名望极高的校长所问必不寻常,一定有奥妙,一时间大家左顾右盼,都不敢应声作答。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小声而不无迟疑地嘀咕:“五加五等于十……”蔡元培望着这名学生笑,点点头,说:“对。大家不要盲目崇拜偶像,局限自己,要自信!”
杰出的权威科学家认为音障是不可能人为突破的。有些人甚至以为,在1马赫(飞行物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之比)时飞行员与飞机将同时毁亡,或者飞行员将失声,或饱受摧残。但是1947年10月14日,美国飞行者查克·叶慈驾着贝尔航空x-11飞机,达到每小时106马赫(700英里)的速度,三天后提高到135马赫,六天后更是高达当时不可思议的244马赫,粉碎了人类无法突破音障这堵“看不见的墙”的神话。美利坚民族崇尚自由,富有冒险精神,强调自我奋斗,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似乎从来没有统一过;但是美国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正如他们自己认为:american(美国人)一词最后四个字母拆开来便成为i can(我能)!
强劲的竞争对手会使我们进步。比如,几个孩子住在一栋楼里,又同在一所高中读书,同时准备迎接高考,各自憋足了劲。学习间隙散步放松一下,看见人家灯光耀眼,就会联想到“开夜车”等,于是会告诫自己赶快回去做功课。又如,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跑在“第一集团”的选手人数多,情况良好,你追我赶,往往可能出现好成绩,甚至刷新世界纪录。相反,选手实力差距较大,一人独自领跑,连运动场也不容易热闹起来。再如,一条繁华街路上,有几家规模大小差不多的饭店在营业,其中一家扩大规模,或者更新经营品种等,其他几家往往也会改变自己的规模和经营方向,最终可能推动经营水平的提高。
由此看来,敌人乃至竞争对手根本不足惧也不足恨。相反,他还会给予你刺激,促使你进步。于是,我们说,追求进步的人,抱着主动寻求良性竞争对手的心情,或者以主动的态度正视竞争对手,是有益无害的。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一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对于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环境和属类是一样的。
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到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只羚羊剩下了3只,那7只羚羊全被狼吃掉了。
这位动物学家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轻易地便可以跳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他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过一阵子以后,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除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那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而从未跳出过瓶口。
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
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已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住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办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们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可怕和最强大的敌人,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被别人打败了,而是自己被自己的失败心理打败了!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生活信念,不管遇到了多么严重的挫折,不论碰到了多么巨大的困难,都不会发生动摇。永不言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你能不断地突破自己已知的范围,进入到未知的领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断地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们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用尽,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机会、新的方法,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改变自我,永远都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从今天开始,就将“不可能”这个词从你的字典中抹去,没有“不可能”。“不可能”是安于现状者的借口,“不可能”绝非事实,而是观点;“不可能”绝非誓言,而是挑战。
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你可能渺小,也可能伟大,这都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取决于你的心理态度如何,取决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奋斗。
那些害怕失败的人,事先就在心里想象事情是不可能的,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正是这一点限制了他们自己。西方世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低估自己不是美德,而是一种罪恶。”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母鸡在孵鸡蛋时孵了一只鹰蛋。小鹰自出壳之日起便跟小鸡一起长大,从没有认为跟小鸡有什么不同。有一天,仰天而望,小鹰看到有只鸟凌空翱翔,于是问:“那是什么?”有只小鸡答道:“噢,那是一只鹰,百鸟之王。”“哇!但愿我也能像它那样飞翔!”小鹰满怀敬畏地说。“别妄想了,”小鸡说,“你不过是只母鸡,母鸡是飞不起来的。”闻此言,小鹰甚感沮丧和气馁,于是继续啄食,过母鸡般的生活。
生活中有实例。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有一次和同学们谈话,他突然问:“五加五等于几?”大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以为名望极高的校长所问必不寻常,一定有奥妙,一时间大家左顾右盼,都不敢应声作答。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小声而不无迟疑地嘀咕:“五加五等于十……”蔡元培望着这名学生笑,点点头,说:“对。大家不要盲目崇拜偶像,局限自己,要自信!”
杰出的权威科学家认为音障是不可能人为突破的。有些人甚至以为,在1马赫(飞行物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之比)时飞行员与飞机将同时毁亡,或者飞行员将失声,或饱受摧残。但是1947年10月14日,美国飞行者查克·叶慈驾着贝尔航空x-11飞机,达到每小时106马赫(700英里)的速度,三天后提高到135马赫,六天后更是高达当时不可思议的244马赫,粉碎了人类无法突破音障这堵“看不见的墙”的神话。美利坚民族崇尚自由,富有冒险精神,强调自我奋斗,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似乎从来没有统一过;但是美国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正如他们自己认为:american(美国人)一词最后四个字母拆开来便成为i can(我能)!
强劲的竞争对手会使我们进步。比如,几个孩子住在一栋楼里,又同在一所高中读书,同时准备迎接高考,各自憋足了劲。学习间隙散步放松一下,看见人家灯光耀眼,就会联想到“开夜车”等,于是会告诫自己赶快回去做功课。又如,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跑在“第一集团”的选手人数多,情况良好,你追我赶,往往可能出现好成绩,甚至刷新世界纪录。相反,选手实力差距较大,一人独自领跑,连运动场也不容易热闹起来。再如,一条繁华街路上,有几家规模大小差不多的饭店在营业,其中一家扩大规模,或者更新经营品种等,其他几家往往也会改变自己的规模和经营方向,最终可能推动经营水平的提高。
由此看来,敌人乃至竞争对手根本不足惧也不足恨。相反,他还会给予你刺激,促使你进步。于是,我们说,追求进步的人,抱着主动寻求良性竞争对手的心情,或者以主动的态度正视竞争对手,是有益无害的。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一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对于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环境和属类是一样的。
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到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只羚羊剩下了3只,那7只羚羊全被狼吃掉了。
这位动物学家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轻易地便可以跳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他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过一阵子以后,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除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那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而从未跳出过瓶口。
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
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已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住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办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们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可怕和最强大的敌人,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被别人打败了,而是自己被自己的失败心理打败了!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生活信念,不管遇到了多么严重的挫折,不论碰到了多么巨大的困难,都不会发生动摇。永不言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你能不断地突破自己已知的范围,进入到未知的领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断地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们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用尽,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机会、新的方法,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改变自我,永远都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从今天开始,就将“不可能”这个词从你的字典中抹去,没有“不可能”。“不可能”是安于现状者的借口,“不可能”绝非事实,而是观点;“不可能”绝非誓言,而是挑战。
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你可能渺小,也可能伟大,这都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取决于你的心理态度如何,取决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