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极伤心:生气的极端是绝望
当一个人遭遇尴尬、侮辱、被拒绝、不公正的时候,便会产生极大的愤怒,如果反抗未果,则会变成失望,最后变成绝望。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要数屈原了。
心怀政治理想的屈原,在内政上提倡变法,主张限制贵族特权,选贤举能,发展经济;在外交上,坚持联齐抗秦的合纵政策。屈原的政治主张符合楚国的长远利益,却触犯了某些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在楚国内部,以上官大夫公子兰为代表的贵族阶层,或出于妒贤嫉能,或出于维护自身政治或经济利益的目的,相继成为屈原的政敌。
公元前313年,秦国重臣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并欺骗楚怀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给楚国。”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强烈反对,与齐国断绝了关系,从而瓦解了合纵抗秦的联盟,并罢了屈原的官。
屈原很愤怒,愤怒楚怀王的昏庸。
当楚怀王知道张仪只是戏弄自己时,很生气,先后两次兴师伐秦,却因失去合作伙伴齐国的接应,被秦国打败了。此时的楚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屈原复出。
而此时,还是那个张仪,贿赂了楚国王后郑袖等贵族,他们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楚怀王竟与秦王结下婚姻关系。待出使齐国的屈原回来后,木已成舟。这次,屈原遭到了流放。屈原愈加愤怒。
公元前299年,秦国又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8座城市。趁此形势,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在武关相会。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他力劝楚怀王不要赴会,楚怀王不听。结果,楚怀王一进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并劫往咸阳。不久,楚襄王即位。
屈原斥责公子兰不该劝楚怀王进入秦国,以致楚怀王死在秦国,又斥责公子兰不该怂恿楚襄王向秦国屈膝投降。不甘处于政治下风的公子兰向楚襄王进谗言,楚襄王听信公子兰的话,屈原便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至此,屈原愤怒到了极点。
合纵抗秦,进而统一六国,是屈原胸中的政治理想。然而,残酷的现实将这一理想撞得粉碎。如果说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心中虽有愤怒,但对楚怀王还心存一丝幻想,那么到了第二次被流放时,这种愤怒已经演化为绝望。屈原觉得别无选择,于是投汨罗江而死。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当一个“成功人士”突然间发现自己拥有的一切都不再真实,所有在乎的人和事,随时都会化为灰烬,这时哪怕一个毫不相关的人漫不经心的一句话,都会刺伤他。他万念俱灰,自己生命中永远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那一部分,就会从此消失。留给自己的,只有无尽的悲伤、悔恨——为什么当时自己没有做出另一种选择:不要让儿子去参加这次比赛,不要去那个加油站,不要打开自己的远光灯……随后,在彻底的绝望中,诅咒这个世界,诅咒信仰的神明,诅咒自己。
翻翻报纸的社会新闻版我们会看到类似的故事:被解雇的职员闯进办公室,持刀刺伤自己的上司;看上去唯唯诺诺的丈夫,杀害自己的妻子之后自杀身亡;品学兼优的留学生,持枪袭击同胞,震惊校园……他们的亲朋好友总会在事后感叹:“他看起来是个很不错的人,真不敢相信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们没有看到,那些积压在人心里的愤怒,是如何在长期压抑中逐渐膨胀,最终变得不可收拾的。
内心压抑的愤怒始于否认、沉默和回避,积压久了会让人从心里面垮掉。在冲突之后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没有生气,只是挺失望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这话的人,确确实实是生气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但是否认并不能让怒气消失,他们更愿意躲开惹自己生气的那个人和那种场景,刻意保持距离。
这是被压抑的愤怒。郁积的愤怒通常会以一种被称为“消极攻击”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对别人的要求不理不睬——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你指东,他偏要打西。
愤怒是为了让人们能积极地去面对那个伤害了自己的人或事,如果人们没有这么做,愤怒就会累积。
心理学家称:“如果多年来我们一再遭遇委屈,我们情感的承受力就会耗尽。”这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我们会把多年来积压在心里的愤怒发泄在身边的人身上;其二就是变得抑郁,感情会渐渐枯萎,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变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第一种情况会产生破坏性的行为,第二种情况就是绝望了。
生活中,愤怒无处不在:夫妻间吵架拌嘴,员工对老板的抱怨指责,孩子顶撞父母或者父母责骂孩子,甚至下班路上的拥堵,也能让我们坐在车里,一边狂按喇叭一边破口大骂……
从小到大我们被一再告知发怒是不好的,那些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活经验也让我们知道,发怒的“破坏力”有多大——失去朋友,得罪亲人或者丢掉饭碗。可问题是,当我们“怒从心头起”的时候,如果没有适当的渠道发泄的话,我们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绝望。
因此,有了怒气的时候,不要憋在心里,而应当想办法进行疏导。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能做出的最好反应,就是承认自己受了委屈,并承认再与那个伤害自己的人争论也无济于事,于是决定接受这个事实,拒绝让已经发生的事情侵蚀自己的幸福感。这是处理愤怒的最佳方法。
当一个人遭遇尴尬、侮辱、被拒绝、不公正的时候,便会产生极大的愤怒,如果反抗未果,则会变成失望,最后变成绝望。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要数屈原了。
心怀政治理想的屈原,在内政上提倡变法,主张限制贵族特权,选贤举能,发展经济;在外交上,坚持联齐抗秦的合纵政策。屈原的政治主张符合楚国的长远利益,却触犯了某些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在楚国内部,以上官大夫公子兰为代表的贵族阶层,或出于妒贤嫉能,或出于维护自身政治或经济利益的目的,相继成为屈原的政敌。
公元前313年,秦国重臣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并欺骗楚怀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给楚国。”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强烈反对,与齐国断绝了关系,从而瓦解了合纵抗秦的联盟,并罢了屈原的官。
屈原很愤怒,愤怒楚怀王的昏庸。
当楚怀王知道张仪只是戏弄自己时,很生气,先后两次兴师伐秦,却因失去合作伙伴齐国的接应,被秦国打败了。此时的楚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屈原复出。
而此时,还是那个张仪,贿赂了楚国王后郑袖等贵族,他们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楚怀王竟与秦王结下婚姻关系。待出使齐国的屈原回来后,木已成舟。这次,屈原遭到了流放。屈原愈加愤怒。
公元前299年,秦国又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8座城市。趁此形势,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在武关相会。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他力劝楚怀王不要赴会,楚怀王不听。结果,楚怀王一进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并劫往咸阳。不久,楚襄王即位。
屈原斥责公子兰不该劝楚怀王进入秦国,以致楚怀王死在秦国,又斥责公子兰不该怂恿楚襄王向秦国屈膝投降。不甘处于政治下风的公子兰向楚襄王进谗言,楚襄王听信公子兰的话,屈原便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至此,屈原愤怒到了极点。
合纵抗秦,进而统一六国,是屈原胸中的政治理想。然而,残酷的现实将这一理想撞得粉碎。如果说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心中虽有愤怒,但对楚怀王还心存一丝幻想,那么到了第二次被流放时,这种愤怒已经演化为绝望。屈原觉得别无选择,于是投汨罗江而死。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当一个“成功人士”突然间发现自己拥有的一切都不再真实,所有在乎的人和事,随时都会化为灰烬,这时哪怕一个毫不相关的人漫不经心的一句话,都会刺伤他。他万念俱灰,自己生命中永远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那一部分,就会从此消失。留给自己的,只有无尽的悲伤、悔恨——为什么当时自己没有做出另一种选择:不要让儿子去参加这次比赛,不要去那个加油站,不要打开自己的远光灯……随后,在彻底的绝望中,诅咒这个世界,诅咒信仰的神明,诅咒自己。
翻翻报纸的社会新闻版我们会看到类似的故事:被解雇的职员闯进办公室,持刀刺伤自己的上司;看上去唯唯诺诺的丈夫,杀害自己的妻子之后自杀身亡;品学兼优的留学生,持枪袭击同胞,震惊校园……他们的亲朋好友总会在事后感叹:“他看起来是个很不错的人,真不敢相信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们没有看到,那些积压在人心里的愤怒,是如何在长期压抑中逐渐膨胀,最终变得不可收拾的。
内心压抑的愤怒始于否认、沉默和回避,积压久了会让人从心里面垮掉。在冲突之后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没有生气,只是挺失望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这话的人,确确实实是生气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但是否认并不能让怒气消失,他们更愿意躲开惹自己生气的那个人和那种场景,刻意保持距离。
这是被压抑的愤怒。郁积的愤怒通常会以一种被称为“消极攻击”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对别人的要求不理不睬——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你指东,他偏要打西。
愤怒是为了让人们能积极地去面对那个伤害了自己的人或事,如果人们没有这么做,愤怒就会累积。
心理学家称:“如果多年来我们一再遭遇委屈,我们情感的承受力就会耗尽。”这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我们会把多年来积压在心里的愤怒发泄在身边的人身上;其二就是变得抑郁,感情会渐渐枯萎,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变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第一种情况会产生破坏性的行为,第二种情况就是绝望了。
生活中,愤怒无处不在:夫妻间吵架拌嘴,员工对老板的抱怨指责,孩子顶撞父母或者父母责骂孩子,甚至下班路上的拥堵,也能让我们坐在车里,一边狂按喇叭一边破口大骂……
从小到大我们被一再告知发怒是不好的,那些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活经验也让我们知道,发怒的“破坏力”有多大——失去朋友,得罪亲人或者丢掉饭碗。可问题是,当我们“怒从心头起”的时候,如果没有适当的渠道发泄的话,我们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绝望。
因此,有了怒气的时候,不要憋在心里,而应当想办法进行疏导。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能做出的最好反应,就是承认自己受了委屈,并承认再与那个伤害自己的人争论也无济于事,于是决定接受这个事实,拒绝让已经发生的事情侵蚀自己的幸福感。这是处理愤怒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