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快冲上去!”
排长阿道夫.米勒中士催命的喊声响起,“反战人士”勃兰特抱起自己的mkb42自动卡宾枪,大口喘着气,拼命向前方大楼坍塌形成的碎石堆奔去。
他所在的连队在一天前接手的那栋大楼,现在已经被“斯大林之锤”给拆掉了。不过在房子倒塌前,整个连队都安全转移了出来。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房子可以塌,但是纳粹主义的万字红旗不能倒。勃兰特和他的战友们还必须为了一堆波兰人的碎石头和苏联杀过来的世界革命战士血战上一番。
“乌拉!乌拉!乌拉……”
勃兰特刚刚连滚带爬的上了碎石堆,耳边就传来了俄国人的呼喊声。
“准备战斗!”米勒中士紧接着大喊,“进入射击位置!”
一堆废墟上面还说什么射击位置?勃兰特在心里嘀咕了一番,但还是在磷峋的碎石间找到了一个比较安全和舒适的位子,然后把卡宾枪架了起来。
他的卡宾枪上安装了卡尔.蔡司的瞄准镜,透过瞄准镜,他看到了一张沾满硝烟的年轻的斯拉夫面孔,满脸都是神圣和庄严,嘴巴不停地张合,显然在高喊:“乌拉!”
“开火!”米勒中士的吼声又一次响起。
勃兰特机械的勾动扳机,打出了一个短点射,瞄准镜中,那张斯拉夫面孔仿佛一个被敲碎的西瓜一样突然爆裂开来,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同时开火的还有另外几十支步枪和自动卡宾枪以及几支mg42,子弹好像雨点一样扫过苏联人的躯体,将他们好像麦子一样,一片片割倒。
但是前面的同志倒下,后面的同志们却依旧毫无畏惧的冲锋!
就在同时,勃兰特突然发现1辆和步兵一起冲锋的kv-2坦克突然停车,然后炮塔咔咔转动,似乎想要用152mm的坦克炮开火轰击!这可是152mm大炮啊!勃兰特心想,要是挨上几发,这堆碎石头上的人没有一个能活……这下大概要死了!
轰轰……
两声炮响却是从勃兰特身后传来的。转眼间,位于勃兰特右前方大约300米的那辆kv-2就变成了一团火球!
救了勃兰特这个反纳粹分子一条性命的是纳粹党员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上尉,他的坦克连现在是国防军步兵第111师防区的支柱。用坦克打巷战仿佛是有违军事常识的做法,但要是没有这些4号,苏联的b-4早就把整个街区都铲平了。
“炮击!隐蔽!”
勃兰特还没来得及为纳粹的坦克兵欢呼,耳边就响起了他最害怕的喊声。话音未落,gc主义的炮弹已经从天而降了!
开火的是一个76.2mm加农炮群,它们是b-4突击群的一部分,除了可以用来掩护b-4榴弹炮前进,也能用来支援步兵攻坚,可以算得上是多面手。
在震耳的轰鸣声中,无处躲藏的勃兰特只能用双手死死抱着自己的脑袋,心中祈祷着自己不要被弹片击中。
不知道是上帝怜悯了他这个迫不得已上战场杀人的反战分子,还是苏联人的炮弹都钻到碎石堆中后才爆炸,爆炸的威力(包括弹片)都被碎石头吸收了。反正是没有一块要命的弹片落在勃兰特身上,倒是有很多小石块砸中他,虽然不致命,但是也疼的他一阵阵吸气儿。
好在苏联人的炮击没有维持太久,属于第111师的突击炮营就开火反击了。在党卫军第5坦克营的4号h型坦克上了一线后,3号突击炮和匈牙利人的兹利尼2型突击炮就成了自行火炮(它们本来就有这样的功能),在靠近前沿的地方布置。
因为这两种突击炮是有装甲的,不是很怕苏军的榴弹炮群反击,所以可以比较放心的使用,以75mm和105mm火炮支援一线的步兵防守。
……
“轰轰轰……”
索尔仁尼琴少尉的耳朵里面都是震天动地的炮声,这样的炮声对于战场上绝大部分的官兵而言,都是非常讨厌的。它意味着死亡、受伤和失眠。
不过身为炮兵声测排的排长,索尔仁尼琴少尉却知道炮声的价值——因为大炮发射和炮弹爆炸的声音会暴露炮群的位置!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炮兵就开始用声测方式寻找对手。而在间战期间这种炮兵侦察手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明了许多声测器材,总结出了更多的布阵方式(声测哨布阵)和数学公式,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发现敌方炮群的位置。
对索尔仁尼琴少尉而言,不断在他耳边轰鸣的炮声还意味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活着!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声测侦察大概是最安全的工作了。因为声测是一种被动侦测方式,不需要到第一线去用眼睛观察(这是炮兵观察员的活儿,他们是最危险的人),而是呆在战线后方的声测站里面,通过听音和计算发现敌方炮群的大概位置,因此他们几乎不可能被敌人发现。
另外,声测兵是炮群必不可少的耳朵(如果没有了他们,敌人的炮群就不怕炮反击了,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火),又是专业程度极高的工作,所以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会要求声测兵去和突破的敌人作战。
所以当己方防线被敌人突破的时候,声测兵也可以大明大方的跑路,不用担心政委的子弹。
正是因为没有随身送掉性命的危险,索尔仁尼琴才有多余的心思去观察和思考眼前的这场战争,后来他还用致命的纸和笔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他现在已经察觉到波兰人民原来的生活并不是在水深火热中的,至少波兰的农民生活的非常安逸。在被gc主义的大炮摧毁前,他们的房子都修得不错,几乎家家都有马,土地也比较平均,传说中的波兰农奴根本不存在,也没有背负沉重地租艰难生活的贫农——听那些被解放的波兰人说,在波兰是没有人需要这样悲惨的活着,因为波兰王国是欧共体国家,还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所以对波兰人而言,去德国、法国和比利时打工的大门是敞开的。好像也没有柏林户口、巴黎户口之类的限制……
至于华沙进步的工人阶级……如果这种人真的存在的话,估计等到红军解放华沙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被gc主义的大炮给打死了!
是的,现在的索尔仁尼琴虽然对“解放波兰人民”有所怀疑,但是他却非常肯定红军能够占领华沙。
因为红军的火力太强大了!作为一名声测排排长,索尔仁尼琴太知道双方在炮兵实力上相差多大了。德国人在华沙的大炮数量大约只有红军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完全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所以红军攻占华沙只是时间和损失的问题……
……
“好快啊!好高啊!”
“是啊,还……好大!”
就在华沙城的激战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时候,两个法国老头子正在德国东北乌瑟多姆岛佩内明德火箭实验场的看台上,仰着脖子观看a-5火箭的发射和升空。
这两个老头是法国国防部长魏刚上将和法国科学院院士朗之万。对于他们这样的人而言,火箭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法国也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十几米高那么大的火箭,而且还飞得那么快那么高,却是闻所未闻。
“帝国元帅,这种火箭可以飞多高?”
赫斯曼也仰着脖子在观看火箭飞升的场面——这可是历史性的发明!是人类征服宇宙的一大步!
听到法国科学家朗之万的问题,赫斯曼大声回答:“大约100公里!就快突破地心引力的牵制冲进太空了……我想下一代的a-6火箭就能实现这一目标,a-7火箭将会把人类送进太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或许还能看到人类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听上去像神话……”魏刚上将嘟囔了一句,然后看了眼赫斯曼。“或许a-6火箭、a7火箭可以用来将你们的核裂变炸弹送到纽约去吧?”
魏刚上将和朗之万院士已经见过约里奥.居里夫妇了。这对科学家夫妇现在正在从事核裂变动力堆的研究工作,虽然他们并不知道94号工程的存在,但是他们还是明确告诉朗之万,德国人一定拥有94号元素的生产堆!
而且参考到动力堆的研究进度,德国人的生产堆很可能已经建成了,这意味着德国人在2年后肯定会拥有可以把整个城市推平的炸弹。
这玩意儿可比毒气厉害啊!
虽然法国的化学家们一致认为沙林毒剂的毒性惊人,这种毒气只能对处于室外没有防毒面具或暴露皮肤的人造成杀伤。而且还要考虑到风向和风力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可能杀死一座城市的人口。
但是约里奥.居里夫妇和朗之万院士都认为核裂变炸弹可以摧毁整个城市!
赫斯曼突然哈哈笑了起来,然后看着魏刚说:“打到纽约的火箭在10年内是生产不出来的,不过可以从法国飞到纽约的远程轰炸机却很快就要试飞了!”
排长阿道夫.米勒中士催命的喊声响起,“反战人士”勃兰特抱起自己的mkb42自动卡宾枪,大口喘着气,拼命向前方大楼坍塌形成的碎石堆奔去。
他所在的连队在一天前接手的那栋大楼,现在已经被“斯大林之锤”给拆掉了。不过在房子倒塌前,整个连队都安全转移了出来。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房子可以塌,但是纳粹主义的万字红旗不能倒。勃兰特和他的战友们还必须为了一堆波兰人的碎石头和苏联杀过来的世界革命战士血战上一番。
“乌拉!乌拉!乌拉……”
勃兰特刚刚连滚带爬的上了碎石堆,耳边就传来了俄国人的呼喊声。
“准备战斗!”米勒中士紧接着大喊,“进入射击位置!”
一堆废墟上面还说什么射击位置?勃兰特在心里嘀咕了一番,但还是在磷峋的碎石间找到了一个比较安全和舒适的位子,然后把卡宾枪架了起来。
他的卡宾枪上安装了卡尔.蔡司的瞄准镜,透过瞄准镜,他看到了一张沾满硝烟的年轻的斯拉夫面孔,满脸都是神圣和庄严,嘴巴不停地张合,显然在高喊:“乌拉!”
“开火!”米勒中士的吼声又一次响起。
勃兰特机械的勾动扳机,打出了一个短点射,瞄准镜中,那张斯拉夫面孔仿佛一个被敲碎的西瓜一样突然爆裂开来,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同时开火的还有另外几十支步枪和自动卡宾枪以及几支mg42,子弹好像雨点一样扫过苏联人的躯体,将他们好像麦子一样,一片片割倒。
但是前面的同志倒下,后面的同志们却依旧毫无畏惧的冲锋!
就在同时,勃兰特突然发现1辆和步兵一起冲锋的kv-2坦克突然停车,然后炮塔咔咔转动,似乎想要用152mm的坦克炮开火轰击!这可是152mm大炮啊!勃兰特心想,要是挨上几发,这堆碎石头上的人没有一个能活……这下大概要死了!
轰轰……
两声炮响却是从勃兰特身后传来的。转眼间,位于勃兰特右前方大约300米的那辆kv-2就变成了一团火球!
救了勃兰特这个反纳粹分子一条性命的是纳粹党员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上尉,他的坦克连现在是国防军步兵第111师防区的支柱。用坦克打巷战仿佛是有违军事常识的做法,但要是没有这些4号,苏联的b-4早就把整个街区都铲平了。
“炮击!隐蔽!”
勃兰特还没来得及为纳粹的坦克兵欢呼,耳边就响起了他最害怕的喊声。话音未落,gc主义的炮弹已经从天而降了!
开火的是一个76.2mm加农炮群,它们是b-4突击群的一部分,除了可以用来掩护b-4榴弹炮前进,也能用来支援步兵攻坚,可以算得上是多面手。
在震耳的轰鸣声中,无处躲藏的勃兰特只能用双手死死抱着自己的脑袋,心中祈祷着自己不要被弹片击中。
不知道是上帝怜悯了他这个迫不得已上战场杀人的反战分子,还是苏联人的炮弹都钻到碎石堆中后才爆炸,爆炸的威力(包括弹片)都被碎石头吸收了。反正是没有一块要命的弹片落在勃兰特身上,倒是有很多小石块砸中他,虽然不致命,但是也疼的他一阵阵吸气儿。
好在苏联人的炮击没有维持太久,属于第111师的突击炮营就开火反击了。在党卫军第5坦克营的4号h型坦克上了一线后,3号突击炮和匈牙利人的兹利尼2型突击炮就成了自行火炮(它们本来就有这样的功能),在靠近前沿的地方布置。
因为这两种突击炮是有装甲的,不是很怕苏军的榴弹炮群反击,所以可以比较放心的使用,以75mm和105mm火炮支援一线的步兵防守。
……
“轰轰轰……”
索尔仁尼琴少尉的耳朵里面都是震天动地的炮声,这样的炮声对于战场上绝大部分的官兵而言,都是非常讨厌的。它意味着死亡、受伤和失眠。
不过身为炮兵声测排的排长,索尔仁尼琴少尉却知道炮声的价值——因为大炮发射和炮弹爆炸的声音会暴露炮群的位置!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炮兵就开始用声测方式寻找对手。而在间战期间这种炮兵侦察手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明了许多声测器材,总结出了更多的布阵方式(声测哨布阵)和数学公式,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发现敌方炮群的位置。
对索尔仁尼琴少尉而言,不断在他耳边轰鸣的炮声还意味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活着!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声测侦察大概是最安全的工作了。因为声测是一种被动侦测方式,不需要到第一线去用眼睛观察(这是炮兵观察员的活儿,他们是最危险的人),而是呆在战线后方的声测站里面,通过听音和计算发现敌方炮群的大概位置,因此他们几乎不可能被敌人发现。
另外,声测兵是炮群必不可少的耳朵(如果没有了他们,敌人的炮群就不怕炮反击了,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火),又是专业程度极高的工作,所以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会要求声测兵去和突破的敌人作战。
所以当己方防线被敌人突破的时候,声测兵也可以大明大方的跑路,不用担心政委的子弹。
正是因为没有随身送掉性命的危险,索尔仁尼琴才有多余的心思去观察和思考眼前的这场战争,后来他还用致命的纸和笔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他现在已经察觉到波兰人民原来的生活并不是在水深火热中的,至少波兰的农民生活的非常安逸。在被gc主义的大炮摧毁前,他们的房子都修得不错,几乎家家都有马,土地也比较平均,传说中的波兰农奴根本不存在,也没有背负沉重地租艰难生活的贫农——听那些被解放的波兰人说,在波兰是没有人需要这样悲惨的活着,因为波兰王国是欧共体国家,还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所以对波兰人而言,去德国、法国和比利时打工的大门是敞开的。好像也没有柏林户口、巴黎户口之类的限制……
至于华沙进步的工人阶级……如果这种人真的存在的话,估计等到红军解放华沙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被gc主义的大炮给打死了!
是的,现在的索尔仁尼琴虽然对“解放波兰人民”有所怀疑,但是他却非常肯定红军能够占领华沙。
因为红军的火力太强大了!作为一名声测排排长,索尔仁尼琴太知道双方在炮兵实力上相差多大了。德国人在华沙的大炮数量大约只有红军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完全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所以红军攻占华沙只是时间和损失的问题……
……
“好快啊!好高啊!”
“是啊,还……好大!”
就在华沙城的激战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时候,两个法国老头子正在德国东北乌瑟多姆岛佩内明德火箭实验场的看台上,仰着脖子观看a-5火箭的发射和升空。
这两个老头是法国国防部长魏刚上将和法国科学院院士朗之万。对于他们这样的人而言,火箭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法国也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十几米高那么大的火箭,而且还飞得那么快那么高,却是闻所未闻。
“帝国元帅,这种火箭可以飞多高?”
赫斯曼也仰着脖子在观看火箭飞升的场面——这可是历史性的发明!是人类征服宇宙的一大步!
听到法国科学家朗之万的问题,赫斯曼大声回答:“大约100公里!就快突破地心引力的牵制冲进太空了……我想下一代的a-6火箭就能实现这一目标,a-7火箭将会把人类送进太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或许还能看到人类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听上去像神话……”魏刚上将嘟囔了一句,然后看了眼赫斯曼。“或许a-6火箭、a7火箭可以用来将你们的核裂变炸弹送到纽约去吧?”
魏刚上将和朗之万院士已经见过约里奥.居里夫妇了。这对科学家夫妇现在正在从事核裂变动力堆的研究工作,虽然他们并不知道94号工程的存在,但是他们还是明确告诉朗之万,德国人一定拥有94号元素的生产堆!
而且参考到动力堆的研究进度,德国人的生产堆很可能已经建成了,这意味着德国人在2年后肯定会拥有可以把整个城市推平的炸弹。
这玩意儿可比毒气厉害啊!
虽然法国的化学家们一致认为沙林毒剂的毒性惊人,这种毒气只能对处于室外没有防毒面具或暴露皮肤的人造成杀伤。而且还要考虑到风向和风力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可能杀死一座城市的人口。
但是约里奥.居里夫妇和朗之万院士都认为核裂变炸弹可以摧毁整个城市!
赫斯曼突然哈哈笑了起来,然后看着魏刚说:“打到纽约的火箭在10年内是生产不出来的,不过可以从法国飞到纽约的远程轰炸机却很快就要试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