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同志,我和叶戈罗夫同志都认为德国人的这份《黑色方案》制定得过于保守,德国人过高估计了波兰的力量……不过还是可以达到战胜白色波兰的目的。”
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向斯大林报告的时候,这位苏联的伟大领袖同时也在看一份让他心情愉悦的报告——是别尔津从克里米亚发来的。
大约560吨黄金已经运到了苏联!
而且别尔津还让他手底下的特工把相关的收据偷了回来——用了调包计,西班牙人根本没有发觉。
“这下西班牙人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黄金了,就好像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耳朵一样。”斯大林用一支铅笔在别尔津的报告上这样写道。
这真是个让人忍不住要开怀大笑的笑话。
“保守?这是德国人的风格,他们一向如此。”斯大林一边用铅笔涂掉了自己写下的“笑话”,一边说,“不过只要能赢,保守一点也没问题。那么,你们觉得按照他们的办法打,多少时间内能收复右岸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德国人准备要用6个月打败波兰,”叶戈罗夫说,“不过红军总参谋部根据《黑色方案》的总纲进行了推演,波兰人哪怕不犯一点错误,3个月也是他们的极限了。”
在《黑色方案》中,德军将出动150万大军,同时赫斯曼建议苏联动员同样多的军队。而波兰目前保持着近150万人的常备军。一旦战争爆发,波兰人有能力在3个月内将军队数量还可以再翻一倍达到300万人,也就是和苏德联军的总数相当——比历史上多了近一倍,主要是因为波兰在合并了右岸乌克兰和立陶宛后,人口数量也增加了不少。而在英法的援助下,波兰也能力给这么多军队装备上比较精良的武器。另外,《黑色方案》计划用6个月而不是1个月打垮波兰,所以波兰人理论上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动员。
但是波兰人的空军太弱小,根本抵挡不住苏德两国上万架军用飞机的攻击。失去空优之后,波兰军队纵使达到300万,也只有挨打的份了。
“3个月就够了?”斯大林的目光从别尔津的报告上转移到了叶戈罗夫那张严肃认真的面孔上。
“足够了,”图哈切夫斯基说,“如果他们愿意采取更加冒险的打法,比如用机械化部队进行大纵深突击,或许1个月就能大获全胜了。”
“或许1个月,或许赢不了!”斯大林摇摇头,“大纵深突击的军事演习和兵棋推演搞过很多次了,但是问题很大,是吗?”
理论是一回事儿,实践有时候是另一回事儿。历史上苏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犹豫是否要集中运用坦克——这并不仅仅是思想保守的问题,而是在实际运用中遇到了太多太多的问题。
不仅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而且装备数量和治理也严重不足——苏联拥有的坦克数量倒是不少,但是大纵深进攻作战不是光集中坦克就能搞起来的。还需要足够的装甲车辆和卡车让跟随坦克行动的步兵也实现机械化或摩托化。
“你们这些当副国防人民委员,当总参谋长的人就知道机械化,就知道坦克军,就知道追求最大的战斗力。”斯大林用不大耐烦的语调说,“可是你们什么时候能体谅一下国家和人民的难处?坦克军好,机械化好,谁不知道?
可是我们的国家一年才十二三万辆汽车的总产量,其中的两三万辆质量还很差。现在工农红军全军总共才多少台汽车?都集中起来能装备多少机械化部队?那么别的部队怎么办?后勤部门怎么办?就算用马车替代也不可能,那需要一百万辆马车,几百万匹马……可我们有多少养马场,要上哪儿弄那么多马?”
以如今德国一年五十万台以上的汽车产量,都没有能力将150万军队完全机械化,何况只有十二三万台汽车产量的苏联?所以在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除了集中运用机械化之外,也提到了集中运用骑兵。可问题是集中运用机械化于少数部队,就会让大部分军队失去机动能力——苏联红军陆军都是重装部队,大炮辎重多得要死,所以哪怕是步兵师也装备了很多卡车。如果要把这些卡车拿走,部队就只能靠骡马来实现机动。
可是马的生产在农业集体化后就是个难题了,苏联没有那么多马。因为集体农庄不会养多余的马,所以军队需要的马不能靠整个国家的农业支持,只能依靠国营养马场提供。而要国营牧场增加马的产量,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涉及到草场、饲料、人工和大量的投资,以及整个五年计划的调整,甚至还要为了喂饱多出来的马去减少苏联人民的口粮供应……
斯大林一说起“机械化”,心情都变得有些差了,也不想再看见两个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贵族军官”的嘴脸。正想着把他们赶紧打发了,图哈切夫斯基又不开眼的说话了。
“斯大林同志,”图哈切夫斯基紧皱着眉头,“我认为德国人有可能在欺骗我们!”
“欺骗?”斯大林抬头看着图哈切夫斯基,“你认为他们不会进攻波兰?”
“不,他们一定会进攻,”图哈切夫斯基说,“因为只有打败和控制波兰,德国本土才能和波罗的、东普鲁士连成一片。而且,德国的农产品无法自给,即使合并了波罗的共和国,每年仍然需要进口两百多万吨农产品,而波兰则是农产品出口大国。”
“那他们会把西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一起吞下?”
“这不可能,西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离德国本土太远。”图哈切夫斯基说,“总书记同志,我的意思是,德国人给我们的《黑色方案》很有可能是虚假的。《黑色方案》中的打法和德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军队机械化方针完全相反……”
“好了,好了,”斯大林非常不耐烦,“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还是认为党的军事路线是错误的,没有按照法国资产阶级军事家戴高乐的意见,去建立少而精的机械化职业军,而是走了一条大规模人民军队的路线!”
“这……”图哈切夫斯基愣了愣,还想解释两句。一旁的叶戈罗夫却已经脸色大变——斯大林提到了“党的路线”,这在苏联可是要出人命的大事!
“斯大林同志,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是拥护党的军事路线的,他只是,只是觉得德国人在欺骗我们……”叶戈罗夫说着话,心里面突然升起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斯大林本来就不喜欢自己和图哈切夫斯基这样的“军事专家”,现在又拿“党的路线”说事……
“那又怎么样?”斯大林瞪了叶戈罗夫一眼,“我要西白俄罗斯,我要右岸乌克兰,列宁同志还要消灭白色波兰!德国人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就没有欺骗我们!至于他们要怎么打,又有什么关系?”
斯大林加重了语气,“就算德国人用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踏平了波兰,也不等于党的军事路线是错的!因为苏联有苏联的国情!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可以让军队机械化!没有就是没有!”
……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我们还是去向斯大林同志认个错吧,在军队机械化问题上,我们有点急于求成了。”
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一起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图哈切夫斯基倒没怎么样,可叶戈罗夫却仿佛火烧眉毛似的。刚一坐进汽车,就低声对图哈切夫斯基说。
“认错?”图哈切夫斯基把眉毛一横,“我们没有错!工农红军必须要建立起强大的机械化突击力量,否则我们很可能在波兰灭亡后遭到德国的攻击!这关系到苏维埃国家的存亡,在这个问题上,我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路线!”
“天哪,你在说什么啊?”叶戈罗夫眉头紧紧拧了起来。
“********”对布尔什维克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凡是“错误路线”的制定者和拥护者,就没有不下台的……而在大清洗的时代,一个“拥护反动军事路线”的罪名,就足够让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变成阶下之囚甚至丢掉性命。
“这不是路线的问题,这不是路线问题!”叶戈罗夫语气凝重地说,“斯大林同志并没有否定机械化的好处,问题是不能急于求成。国家有困难,我们身为军人应该体谅。”
图哈切夫斯基说:“怎么不急?最多两年,波兰这个苏德之间的缓冲国就会消失,到时候我们就要和机械化并且拥有空中优势的德国军队面对面了!如果我们不能排除万难,及时建立一支强大的机械化军队,我们的事业就将面临失败的危险!身为一名布尔什维克的军事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实事求是!”
两个正在对话的苏联元帅当然不曾想到,他们说的话已经被他们的司机记了下来,斯大林同志很快就能看到报告……
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向斯大林报告的时候,这位苏联的伟大领袖同时也在看一份让他心情愉悦的报告——是别尔津从克里米亚发来的。
大约560吨黄金已经运到了苏联!
而且别尔津还让他手底下的特工把相关的收据偷了回来——用了调包计,西班牙人根本没有发觉。
“这下西班牙人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黄金了,就好像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耳朵一样。”斯大林用一支铅笔在别尔津的报告上这样写道。
这真是个让人忍不住要开怀大笑的笑话。
“保守?这是德国人的风格,他们一向如此。”斯大林一边用铅笔涂掉了自己写下的“笑话”,一边说,“不过只要能赢,保守一点也没问题。那么,你们觉得按照他们的办法打,多少时间内能收复右岸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德国人准备要用6个月打败波兰,”叶戈罗夫说,“不过红军总参谋部根据《黑色方案》的总纲进行了推演,波兰人哪怕不犯一点错误,3个月也是他们的极限了。”
在《黑色方案》中,德军将出动150万大军,同时赫斯曼建议苏联动员同样多的军队。而波兰目前保持着近150万人的常备军。一旦战争爆发,波兰人有能力在3个月内将军队数量还可以再翻一倍达到300万人,也就是和苏德联军的总数相当——比历史上多了近一倍,主要是因为波兰在合并了右岸乌克兰和立陶宛后,人口数量也增加了不少。而在英法的援助下,波兰也能力给这么多军队装备上比较精良的武器。另外,《黑色方案》计划用6个月而不是1个月打垮波兰,所以波兰人理论上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动员。
但是波兰人的空军太弱小,根本抵挡不住苏德两国上万架军用飞机的攻击。失去空优之后,波兰军队纵使达到300万,也只有挨打的份了。
“3个月就够了?”斯大林的目光从别尔津的报告上转移到了叶戈罗夫那张严肃认真的面孔上。
“足够了,”图哈切夫斯基说,“如果他们愿意采取更加冒险的打法,比如用机械化部队进行大纵深突击,或许1个月就能大获全胜了。”
“或许1个月,或许赢不了!”斯大林摇摇头,“大纵深突击的军事演习和兵棋推演搞过很多次了,但是问题很大,是吗?”
理论是一回事儿,实践有时候是另一回事儿。历史上苏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犹豫是否要集中运用坦克——这并不仅仅是思想保守的问题,而是在实际运用中遇到了太多太多的问题。
不仅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而且装备数量和治理也严重不足——苏联拥有的坦克数量倒是不少,但是大纵深进攻作战不是光集中坦克就能搞起来的。还需要足够的装甲车辆和卡车让跟随坦克行动的步兵也实现机械化或摩托化。
“你们这些当副国防人民委员,当总参谋长的人就知道机械化,就知道坦克军,就知道追求最大的战斗力。”斯大林用不大耐烦的语调说,“可是你们什么时候能体谅一下国家和人民的难处?坦克军好,机械化好,谁不知道?
可是我们的国家一年才十二三万辆汽车的总产量,其中的两三万辆质量还很差。现在工农红军全军总共才多少台汽车?都集中起来能装备多少机械化部队?那么别的部队怎么办?后勤部门怎么办?就算用马车替代也不可能,那需要一百万辆马车,几百万匹马……可我们有多少养马场,要上哪儿弄那么多马?”
以如今德国一年五十万台以上的汽车产量,都没有能力将150万军队完全机械化,何况只有十二三万台汽车产量的苏联?所以在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除了集中运用机械化之外,也提到了集中运用骑兵。可问题是集中运用机械化于少数部队,就会让大部分军队失去机动能力——苏联红军陆军都是重装部队,大炮辎重多得要死,所以哪怕是步兵师也装备了很多卡车。如果要把这些卡车拿走,部队就只能靠骡马来实现机动。
可是马的生产在农业集体化后就是个难题了,苏联没有那么多马。因为集体农庄不会养多余的马,所以军队需要的马不能靠整个国家的农业支持,只能依靠国营养马场提供。而要国营牧场增加马的产量,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涉及到草场、饲料、人工和大量的投资,以及整个五年计划的调整,甚至还要为了喂饱多出来的马去减少苏联人民的口粮供应……
斯大林一说起“机械化”,心情都变得有些差了,也不想再看见两个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贵族军官”的嘴脸。正想着把他们赶紧打发了,图哈切夫斯基又不开眼的说话了。
“斯大林同志,”图哈切夫斯基紧皱着眉头,“我认为德国人有可能在欺骗我们!”
“欺骗?”斯大林抬头看着图哈切夫斯基,“你认为他们不会进攻波兰?”
“不,他们一定会进攻,”图哈切夫斯基说,“因为只有打败和控制波兰,德国本土才能和波罗的、东普鲁士连成一片。而且,德国的农产品无法自给,即使合并了波罗的共和国,每年仍然需要进口两百多万吨农产品,而波兰则是农产品出口大国。”
“那他们会把西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一起吞下?”
“这不可能,西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离德国本土太远。”图哈切夫斯基说,“总书记同志,我的意思是,德国人给我们的《黑色方案》很有可能是虚假的。《黑色方案》中的打法和德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军队机械化方针完全相反……”
“好了,好了,”斯大林非常不耐烦,“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还是认为党的军事路线是错误的,没有按照法国资产阶级军事家戴高乐的意见,去建立少而精的机械化职业军,而是走了一条大规模人民军队的路线!”
“这……”图哈切夫斯基愣了愣,还想解释两句。一旁的叶戈罗夫却已经脸色大变——斯大林提到了“党的路线”,这在苏联可是要出人命的大事!
“斯大林同志,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是拥护党的军事路线的,他只是,只是觉得德国人在欺骗我们……”叶戈罗夫说着话,心里面突然升起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斯大林本来就不喜欢自己和图哈切夫斯基这样的“军事专家”,现在又拿“党的路线”说事……
“那又怎么样?”斯大林瞪了叶戈罗夫一眼,“我要西白俄罗斯,我要右岸乌克兰,列宁同志还要消灭白色波兰!德国人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就没有欺骗我们!至于他们要怎么打,又有什么关系?”
斯大林加重了语气,“就算德国人用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踏平了波兰,也不等于党的军事路线是错的!因为苏联有苏联的国情!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可以让军队机械化!没有就是没有!”
……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我们还是去向斯大林同志认个错吧,在军队机械化问题上,我们有点急于求成了。”
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一起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图哈切夫斯基倒没怎么样,可叶戈罗夫却仿佛火烧眉毛似的。刚一坐进汽车,就低声对图哈切夫斯基说。
“认错?”图哈切夫斯基把眉毛一横,“我们没有错!工农红军必须要建立起强大的机械化突击力量,否则我们很可能在波兰灭亡后遭到德国的攻击!这关系到苏维埃国家的存亡,在这个问题上,我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路线!”
“天哪,你在说什么啊?”叶戈罗夫眉头紧紧拧了起来。
“********”对布尔什维克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凡是“错误路线”的制定者和拥护者,就没有不下台的……而在大清洗的时代,一个“拥护反动军事路线”的罪名,就足够让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变成阶下之囚甚至丢掉性命。
“这不是路线的问题,这不是路线问题!”叶戈罗夫语气凝重地说,“斯大林同志并没有否定机械化的好处,问题是不能急于求成。国家有困难,我们身为军人应该体谅。”
图哈切夫斯基说:“怎么不急?最多两年,波兰这个苏德之间的缓冲国就会消失,到时候我们就要和机械化并且拥有空中优势的德国军队面对面了!如果我们不能排除万难,及时建立一支强大的机械化军队,我们的事业就将面临失败的危险!身为一名布尔什维克的军事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实事求是!”
两个正在对话的苏联元帅当然不曾想到,他们说的话已经被他们的司机记了下来,斯大林同志很快就能看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