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55岁才晋升少将的军人来说,他的大半生都荒废在了军营之中。
另外也说明他在某些方面并不够优秀。
虽说,在美军之中,没有战争军队晋升并不容易。但如果真的是最出色的指挥官,还是会获得一些机会的。
早在三年前,史迪威就认识到他的机会来了。
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让他感受到了大战的氛围,当时他还不过是一个中校,穿梭在战场的战壕中,想要获得第一手的中日两国的军事资料。在徐州,他亲身目睹大战中的军人,那种钢铁般的意志,让他激动不已。
不仅仅是中国军队,还有日军。
在史迪威的眼中,日本陆军装备着在欧洲算来是二流的武器,但是每一个士兵都迸发着生命的烟火一般,在战场上冲锋,冲锋,再中锋……
徐州会战中,台儿庄战役,那场惨烈的战役让他见识到了什么才是最疯狂的战斗。
最血腥的白刃战,最悲壮的死亡。
在方圆数十公里的战场上,随处可见,这给史迪威的心中埋下了一个不好的阴影。因为他明白,在武器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美军是无法战胜日军的,并不是士兵训练不足,也不是士兵没有奉献精神,而是在日军中,士兵眼中只有困难,和倒在克服困难的路途中。
明知是送死,也会毅然从战壕中跳出来,冲锋。
在中国军队也同样拥有这种品质,尤其是装备比日军更差,弹药缺乏的杂牌军中,最原始的战场勇气,让他这个美国军人不由感慨。
随着战争的一步步升级,史迪威意识到他站到历史舞台上的机会来临了。
中国战场!
对于很多美国军人来说,东方还是比较陌生的环境,虽说美国在北洋时期的天津驻扎过一个步兵团的兵力,不少美军军官的部队生涯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如果真要评论中日两国的具体战力,从武器到士兵的素养,从战术到地域的变化,零零散散的问题会让一个最老道的参谋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但史迪威却能够清晰的排出中日两国军队中各种优势,并逐一化解。
当然,这种做法仅限于纸面的假设,没有实践的第一手资料。
这次史迪威代表美国抵达中国,他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和中共方面的谈判,毕竟在北方,国民政府的主力作战部队已经形同虚设,除了晋绥军一部分之外,就剩下1战区的卫立煌部,兵力看起来不少,但已经没有了战略进攻的可能。
反而是中共指挥下的第18集团军,第40军,新4军,各大主力盘踞山东山西和河北热河一带,其作战半径涵盖日军在华北最重要的铁道线路。这种局面下,只要中共的军队获得足够的军事和物资援助,就能够在短期内从东北、华北,两个战场同时对日发动攻击,并切断日军的交通线,甚至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好驱赶日军离开这片战场的可能。史迪威甚至一度认为,这场战役应该由他来指挥。
秘密出访的史迪威,竟然没有想到,他抵达重庆才不到一天,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盟军特使的身份,磋商中国战场上的各方抗战势力和美国对华援助物资。
电台中,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消息,就像是一则喜讯般播报着。
不少刚刚躲过日军空袭的重庆市民申请木讷的抬头仰望街头的喇叭,这年头,除了是坏消息,还是坏消息。
对于一个生活在地狱边上的城市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好消息。
不过今天,不少人都在纳闷,这个播音员是怎么了?
佯装沉痛的别扭味道全然一变,声音中带着节日般的喜悦和跳动。
“……日本联合舰队在昨日上午8点,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偷袭,除3艘航母执行任务之外,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主力战舰全部停泊在港口之内,其中包括8艘战列舰……”
很多人都仰着头,不明所以的听着。
除了鬼子打了美国佬之外,很多事都弄不明白,什么战列舰,航空母舰的。
忽然重庆街头一群青年学生,手中挥舞着标语,纸张上湿漉漉的浆糊,像是匆忙间才准备起来的一次游行。
史迪威诧异的看着这一切,他屏息凝神,或许是距离最近的喇叭太远了。从院子里走出门,在拒绝秘书的陪同之后,孤身一人向最近的广场喇叭下走去,迎面而来的是一群学生。都很年轻,稚嫩的脸上让人不免怀疑,他们有多少见过真正的侵略者?
史迪威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得益于他中国生活过四五年的经历。
拉住一个过往的路人,史迪威悄声问去:“发生了什么事?”
路人显得很兴奋,张牙舞爪的比划着:“东洋鬼子和西洋鬼子掐起来了,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放过这位严重不靠谱路人,史迪威的眼神不由的一紧。路边不知不觉之间多了很多穿着中山装的人,不少人腰间都像是藏着武器。一个看着像是他们的头的年轻人,正从一个手下的手中接过刚买的香烟。
神色倨傲的那个年轻人,看上去像是久居上位的,怎么会是街头特工的头子呢?
史迪威摇了摇脑袋,胡思乱想着。
正在他好奇的看着游行队伍从身边一点点过去,那个你年轻人却往史迪威站着的地方走来,年轻人那眼神打量了一番史迪威,这会儿工夫,大队人马已然匆匆过去,只留下零星看热闹的还远远的跟在身后。
“如果我是你,我会第一时间呆在房间里。”年轻的英语口语有些生硬,但还不至于让史迪威听不懂。
史迪威回头向四周望了一圈,这才意识到年轻人是在和他说话,不过口气中带着忠告的味道,让人不免有些不快:“你在和我说话?”
“这里没别人了,一个外国人在街头出现,又是战乱时节,很容易受到攻击。我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才这么劝你的。”年轻人的眼神很透彻,让人不忍拒绝。
就像是善意的忠告一样,史迪威即便心中不快,却也无法拒绝对方的好意。
“先生……”
远远的,有人向史迪威的方向喊着,似乎很紧张的样子。匆忙的跑到史迪威的身边,语气中带着恭敬道:“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考虑,我希望你能配合我的工作。”
“不用担心,街头上发生的那一幕我很熟悉。那些都是心地善良的孩子,有着良好的愿望和憧憬,他们需要情感的宣泄,就那么简单。”史迪威笑着回答道。
游行队伍当然没什么可怕的。
大部分游行的成员都是学生和教师,凭借胸中的一点爱国热情,就能够忘记危险的普通人。不过街上可不仅仅只有爱国游行的队伍,还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街头游荡着。
重庆被称为陪都已经是第3个年头了,收拢了几十万的逃荒者,军队和政府后勤之后,这座城市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大部分人都一无所有,逃难时携带的那些积蓄也在疯狂的物价面前,被盘剥的一点不剩,很多人都为了能找到一口吃的,而不惜冒险。
在这个城市内,黑暗随处可见。
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会被遗忘。
史迪威的金丝边眼镜就足够让人抢他一把的了,在生存面前,任何道理和法律都是苍白的。这也是政府接待人员担心的原因了,如果美国特使在重庆出了事,作为政府接待人员,他是要倒霉的。
虽说,蒋介石对史迪威的印象并不好,甚至有些厌烦的样子。
不过,史迪威的身后站着的是美国政府,更贴切的说,是巨大的美国援助。中央军和日军也打了四年仗,原先的那点家底早就告罄,从苏联买来的武器也都挥霍一空,如果没有美援的话,华中战场迟早是一场惨败。
和华北的中共部队不同,中央军作战的是正面战场。
都是拼消耗的战役,虽说日军也损失不小,但是对于蒋介石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家底可以挥霍的他更清晰的认识到,没有美国的军事援助,这个国民政府也要维持不下去的。
所以,蒋介石只能忍,忍受一个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美国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挑衅他的权威。
蒋介石毕竟是一国首脑,并不能将自己的喜好时刻放在脸上,更不可能在外交事务上让人抓住把柄。对于史迪威想要和中共商谈的建议,蒋介石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的,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
这天下午,史迪威突然接到侍从室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出席邀请中共方面谈判人员的晚宴。
晚上五点,天空已经黑了下来,史迪威乘坐的汽车缓缓的驶入了蒋介石在曾家岩的官邸。
汽车穿过蜿蜒的花园小路,忽然间前沿宽阔了起来,一个不大的停车场出现在眼前,再往前就是门庭。史迪威抵达的时候,停车场上多了几辆汽车,显然客人已经抵达了。
“美国总统特使,史迪威将军到——”
虽说史迪威对中国很了解,但是对这种唱名式的接待方式,还是显得不太习惯。
好在主人很热情,迎接了出来。
沙发上坐着的中年男子史迪威认识,正是中共在重庆的最高领导人,而边上的那个年轻人让史迪威有些恍惚,这不是昨天他在街头遇到的那个特工吗?(未完待续。如果您
另外也说明他在某些方面并不够优秀。
虽说,在美军之中,没有战争军队晋升并不容易。但如果真的是最出色的指挥官,还是会获得一些机会的。
早在三年前,史迪威就认识到他的机会来了。
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让他感受到了大战的氛围,当时他还不过是一个中校,穿梭在战场的战壕中,想要获得第一手的中日两国的军事资料。在徐州,他亲身目睹大战中的军人,那种钢铁般的意志,让他激动不已。
不仅仅是中国军队,还有日军。
在史迪威的眼中,日本陆军装备着在欧洲算来是二流的武器,但是每一个士兵都迸发着生命的烟火一般,在战场上冲锋,冲锋,再中锋……
徐州会战中,台儿庄战役,那场惨烈的战役让他见识到了什么才是最疯狂的战斗。
最血腥的白刃战,最悲壮的死亡。
在方圆数十公里的战场上,随处可见,这给史迪威的心中埋下了一个不好的阴影。因为他明白,在武器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美军是无法战胜日军的,并不是士兵训练不足,也不是士兵没有奉献精神,而是在日军中,士兵眼中只有困难,和倒在克服困难的路途中。
明知是送死,也会毅然从战壕中跳出来,冲锋。
在中国军队也同样拥有这种品质,尤其是装备比日军更差,弹药缺乏的杂牌军中,最原始的战场勇气,让他这个美国军人不由感慨。
随着战争的一步步升级,史迪威意识到他站到历史舞台上的机会来临了。
中国战场!
对于很多美国军人来说,东方还是比较陌生的环境,虽说美国在北洋时期的天津驻扎过一个步兵团的兵力,不少美军军官的部队生涯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如果真要评论中日两国的具体战力,从武器到士兵的素养,从战术到地域的变化,零零散散的问题会让一个最老道的参谋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但史迪威却能够清晰的排出中日两国军队中各种优势,并逐一化解。
当然,这种做法仅限于纸面的假设,没有实践的第一手资料。
这次史迪威代表美国抵达中国,他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和中共方面的谈判,毕竟在北方,国民政府的主力作战部队已经形同虚设,除了晋绥军一部分之外,就剩下1战区的卫立煌部,兵力看起来不少,但已经没有了战略进攻的可能。
反而是中共指挥下的第18集团军,第40军,新4军,各大主力盘踞山东山西和河北热河一带,其作战半径涵盖日军在华北最重要的铁道线路。这种局面下,只要中共的军队获得足够的军事和物资援助,就能够在短期内从东北、华北,两个战场同时对日发动攻击,并切断日军的交通线,甚至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好驱赶日军离开这片战场的可能。史迪威甚至一度认为,这场战役应该由他来指挥。
秘密出访的史迪威,竟然没有想到,他抵达重庆才不到一天,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盟军特使的身份,磋商中国战场上的各方抗战势力和美国对华援助物资。
电台中,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消息,就像是一则喜讯般播报着。
不少刚刚躲过日军空袭的重庆市民申请木讷的抬头仰望街头的喇叭,这年头,除了是坏消息,还是坏消息。
对于一个生活在地狱边上的城市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好消息。
不过今天,不少人都在纳闷,这个播音员是怎么了?
佯装沉痛的别扭味道全然一变,声音中带着节日般的喜悦和跳动。
“……日本联合舰队在昨日上午8点,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偷袭,除3艘航母执行任务之外,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主力战舰全部停泊在港口之内,其中包括8艘战列舰……”
很多人都仰着头,不明所以的听着。
除了鬼子打了美国佬之外,很多事都弄不明白,什么战列舰,航空母舰的。
忽然重庆街头一群青年学生,手中挥舞着标语,纸张上湿漉漉的浆糊,像是匆忙间才准备起来的一次游行。
史迪威诧异的看着这一切,他屏息凝神,或许是距离最近的喇叭太远了。从院子里走出门,在拒绝秘书的陪同之后,孤身一人向最近的广场喇叭下走去,迎面而来的是一群学生。都很年轻,稚嫩的脸上让人不免怀疑,他们有多少见过真正的侵略者?
史迪威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得益于他中国生活过四五年的经历。
拉住一个过往的路人,史迪威悄声问去:“发生了什么事?”
路人显得很兴奋,张牙舞爪的比划着:“东洋鬼子和西洋鬼子掐起来了,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放过这位严重不靠谱路人,史迪威的眼神不由的一紧。路边不知不觉之间多了很多穿着中山装的人,不少人腰间都像是藏着武器。一个看着像是他们的头的年轻人,正从一个手下的手中接过刚买的香烟。
神色倨傲的那个年轻人,看上去像是久居上位的,怎么会是街头特工的头子呢?
史迪威摇了摇脑袋,胡思乱想着。
正在他好奇的看着游行队伍从身边一点点过去,那个你年轻人却往史迪威站着的地方走来,年轻人那眼神打量了一番史迪威,这会儿工夫,大队人马已然匆匆过去,只留下零星看热闹的还远远的跟在身后。
“如果我是你,我会第一时间呆在房间里。”年轻的英语口语有些生硬,但还不至于让史迪威听不懂。
史迪威回头向四周望了一圈,这才意识到年轻人是在和他说话,不过口气中带着忠告的味道,让人不免有些不快:“你在和我说话?”
“这里没别人了,一个外国人在街头出现,又是战乱时节,很容易受到攻击。我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才这么劝你的。”年轻人的眼神很透彻,让人不忍拒绝。
就像是善意的忠告一样,史迪威即便心中不快,却也无法拒绝对方的好意。
“先生……”
远远的,有人向史迪威的方向喊着,似乎很紧张的样子。匆忙的跑到史迪威的身边,语气中带着恭敬道:“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考虑,我希望你能配合我的工作。”
“不用担心,街头上发生的那一幕我很熟悉。那些都是心地善良的孩子,有着良好的愿望和憧憬,他们需要情感的宣泄,就那么简单。”史迪威笑着回答道。
游行队伍当然没什么可怕的。
大部分游行的成员都是学生和教师,凭借胸中的一点爱国热情,就能够忘记危险的普通人。不过街上可不仅仅只有爱国游行的队伍,还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街头游荡着。
重庆被称为陪都已经是第3个年头了,收拢了几十万的逃荒者,军队和政府后勤之后,这座城市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大部分人都一无所有,逃难时携带的那些积蓄也在疯狂的物价面前,被盘剥的一点不剩,很多人都为了能找到一口吃的,而不惜冒险。
在这个城市内,黑暗随处可见。
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会被遗忘。
史迪威的金丝边眼镜就足够让人抢他一把的了,在生存面前,任何道理和法律都是苍白的。这也是政府接待人员担心的原因了,如果美国特使在重庆出了事,作为政府接待人员,他是要倒霉的。
虽说,蒋介石对史迪威的印象并不好,甚至有些厌烦的样子。
不过,史迪威的身后站着的是美国政府,更贴切的说,是巨大的美国援助。中央军和日军也打了四年仗,原先的那点家底早就告罄,从苏联买来的武器也都挥霍一空,如果没有美援的话,华中战场迟早是一场惨败。
和华北的中共部队不同,中央军作战的是正面战场。
都是拼消耗的战役,虽说日军也损失不小,但是对于蒋介石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家底可以挥霍的他更清晰的认识到,没有美国的军事援助,这个国民政府也要维持不下去的。
所以,蒋介石只能忍,忍受一个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美国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挑衅他的权威。
蒋介石毕竟是一国首脑,并不能将自己的喜好时刻放在脸上,更不可能在外交事务上让人抓住把柄。对于史迪威想要和中共商谈的建议,蒋介石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的,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
这天下午,史迪威突然接到侍从室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出席邀请中共方面谈判人员的晚宴。
晚上五点,天空已经黑了下来,史迪威乘坐的汽车缓缓的驶入了蒋介石在曾家岩的官邸。
汽车穿过蜿蜒的花园小路,忽然间前沿宽阔了起来,一个不大的停车场出现在眼前,再往前就是门庭。史迪威抵达的时候,停车场上多了几辆汽车,显然客人已经抵达了。
“美国总统特使,史迪威将军到——”
虽说史迪威对中国很了解,但是对这种唱名式的接待方式,还是显得不太习惯。
好在主人很热情,迎接了出来。
沙发上坐着的中年男子史迪威认识,正是中共在重庆的最高领导人,而边上的那个年轻人让史迪威有些恍惚,这不是昨天他在街头遇到的那个特工吗?(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