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兼政委项英,以及新四军军部9000多人被包围在皖南泾县。
……
一条震惊天下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上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书案。
不同的是,蒋介石早有准备。
接到消息的第一时刻,他就连着说了三个‘好’。好不好,只有当事人心里知道,但在蒋介石身边的人却心里明白,委座是高兴坏了。自从抗战一来,蒋介石总是脸绷着跟一面墙似的,根本就看不到一点样子的笑摸样。
而让新四军撤出江南,当时他指令军政部的陈诚给新四军划定的驻地是一个狭长地带。
一旦他想动手,随时都可以将新四军分割成数块小战区,分割包围。
而且,地域狭长,也不利于日军的扫荡迂回作战,新四军想要生存,就不得不开拓更广大的根据地。这点西北中央也是同意的,连新四军的撤退路线,都是新四军上报之后,中央批示的。
不存在,项英的个人喜好左右,临时改变行军路线,导致在江南的新四军主力被围歼。因为新四军撤离的行军路线都是先期拟定好,并向三战区报备的,属于两党协商的结果。
问题的关键就在曹甸战役的爆发,正好赶上新四军军部渡江的关键时刻,让三战区的顾祝同找了口实。其实,韩德勤还是在云里雾里,日军不管89军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双方既没有仗打,各自的防区也都相安无事。
忽然之间,新四军部分主力渡江之后,开始在苏北发展根据地,手伸到了他的地盘,自然让他不能满意了。
双方的矛盾也就是这样闹起来了。
其中的关键就是,蒋介石希望借日本人的手消灭新四军的力量没有得逞,又但心新四军的扩编对其在江南一带的控制超过国民政府,所以才用一处调兵的计策来谋夺新四军。
抵达重庆北岸的蒋介石秘密入住曾家岩官邸,其间谢绝一切的公事。
而在重庆的张群,陈方,陈诚等人也被他召集起来,商讨事变之后,对中共的相关策略,已经可能发生的变故等。
“辞修,现在上官云相已经将新四军江南主力围在皖南茂林一带,这仗不想打,也要坚持打下去了。”蒋介石先开口,这是个人的习惯,一般开会也是如此,习惯了主事人,总习惯将开场白从他这里开始。
“委座,上官云相的兵力足以围歼新四军,但是就怕新四军决心突围。虽说墨三在新四军转移之前扣留了大部分的军用物资,但新四军的补给有不少是从上海获得的,墨三也无能为力。”陈诚小心的应答着,新四军补给对于日军来说一直是个迷。但国军这边多少了解一些,上海的帮派也帮了不少的忙。
杜月笙抗日义无反顾,只要是打鬼子的部队他多少支持一些。
加上中共深入人心的基层党组建设,已经颇具成效,新四军继续的药品,部分武器都是从上海起运的。而这些物资,对于国军来说,根本就无从统计,新四军手上还有多少弹药,足够突围出上官云相的包围圈吗?
都是一个未知数。
“茂林这个地方地处三省交界,当初方志敏指挥的红10军团就将其当成外围的游击区作战。其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山林之间,往东是天目山、往南是福建,往北是罗霄山脉,中间还有一个玉儿山。一旦新四军突围成功,走入任何一片山林,顾祝同都将回天无力。”陈诚走到地图上,将战场周围的整个情况都复述了一边。其他是在给蒋介石提醒,不过用的很巧妙罢了。
陈诚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上官云相的手中虽然有25军是中央军,战斗力不俗。
但是打攻坚战,不见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新四军吃下来。
时间拖得越长,对国民政府越不利,这是在座的都非常清楚的。
“你的意思是希夷会选择突围?”
陈诚淡然一笑,心说叶挺壮志酬筹,但在新四军中却并不得志,原因很多,造成很深的芥蒂,尤其是和副军长项英。项英并不信任叶挺,按理说,叶挺是军长,项英是副军长,但奇怪的是,项英还是政委,东南局书记。
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新四军的指挥机构中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状,军长要听副军长的。而叶挺这个军长,做的最多的更像是一个军部的高级参议,做的是协调战区和友军的沟通。
“叶希夷如何应对我不知,但如果是项英指挥部队,一定是突围。”陈诚说道这里显得非常自信。
蒋介石闻言一惊,匆忙站起来,冲到地图边上,口中念叨有词的样子,却在地图上不断的比对着,久久没有答案。如果他一直呆在军队中,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将军,但是自从陆士学成后,他一直没有正经的带兵打仗,一下子就被供到了统帅的位置上,对作战指挥早就生疏了起来。
陈诚那里能够眼见蒋介石出丑?立刻补充道:“我建议急调集在赣的湘军李觉部第19师补充到皖浙交界区域,防止新四军从浙西进入天目山。”
“你办事我放心,着令军政部立刻去办。”蒋介石老脸微红,专业上吃瘪,这让他很不好受。
陈诚补充道:“委座,军令部不适合出面。”
“那就让侍从室办。”蒋介石想想也对,军令部也好,军政部也罢,不少人都是失势的一方大佬,不少和周公馆走的很近,难免不出点幺蛾子。
“星亭,你怎么看?”蒋介石一转头,偏向了张群。
和陈诚不同,张群和蒋介石的关系更加深厚,早在日本振武学校时期,他们就是同学并一见如故。之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完毕之后,又同期回国,并在陈其美的沪中担任军官。
之后弃军从政,其施政手腕也非常高明,他是蒋介石身边最倚重的要员之一。
能文能武的张群刚刚担任四川省主席,此次抵达重庆是因为协调后方运输,被蒋介石召来的时候,也不知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听到这里,他才明白,是对新四军下手了。其实张群早就心知,蒋介石必然不能容忍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扩张,下手之早晚的事。
打了腹稿之后,张群这才不急不慢的说道:“我认为军队作战,大意为先。上官云相是正义之师,代表国家去剿灭叛军。任何结果都是合情合理的。”
张群的话让蒋介石眼前顿时一亮,心中暗忖:“没错啊!打新四军不正是名正言顺的事吗?曹甸之战,黄桥战役,都是事实,只要三战区站在大义这边,新四军就是叛军。剿灭不过是履行职责而已。”
不仅国民政府上下乱成一团。
就是西北中共中央驻地,也被顾祝同的胆大妄为吓了一跳。
这已经超越摩擦的范畴,绝对是要放手开战的架势啊!
抗战打到这个份上,日军想要有所为,短时间内也无法办到。唯一的变数就是中国国内的抗战阵营不要出现大的变化。
第二天,周公馆内先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重庆的街头先期报道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时间,但是正反声音都很尖锐。各执一词的局面依然出现。
最担心的莫过于期盼抗战胜利的普通民众,要求和平解决的呼声很高。而周公也多次拜访军政要员,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这次事变。
但是紧接着,国民政府颁布了新四军为叛军,并刊登了取缔其番号的军令。
这才让周公感觉到了蒋介石已经忍无可忍,决心用屠刀解决新四军的问题。
消息公布之后,立刻引起他高度重视,思前想后对谈判解决矛盾的心情越来越迫切起来。关键是番号的问题,新四军有7个师,虽然都不属于战斗序列的番号,但是如果连新四军的番号都不用了,那么对于已有的抗日根据地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一时间,消息也传到了东北。
和新四军一样,40军同样是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
但所处环境不同,控制了北满大部地区的曾一阳,宛然成了游戏的制定者。反而是西南政府派来的宣铁吾和沈醉等人的身份立刻敏感了起来。
一旦,曾一阳想要消灭沈醉所部。
根本就不用他动手,将已有的情报透露出去,鬼子自然会找上前去。即便不这么做,已经答应宣铁吾的接应部队只要晚到几天,宣铁吾的境遇也非常不好说。
最理想,是被鬼子逼入山林,先当一段时间土匪再说。
要是运气差点,被鬼子围住,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覆灭。除非,宣铁吾受不住鬼子的威逼,投靠关东军,但这种可能也不大。
在总指驻地。
陈光正脸红脖子粗的和谢维俊争执着,争执的原因是,谢维俊认为嫩江以西人口稀薄,战略意义不大,尤其是北拦在关东军驻有重兵的南北铁路大动脉上,部队缺乏发展的空间。
让不让给国军,意义都不大。
而陈光却认为不能给宣铁吾发展的空间,要么人接过来,直接送出境,要么就派兵控制。
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官司就闹到了曾一阳的面前。
“老刘,是否请示一下中央,作为皖南之后,重庆谈判的筹码?”曾一阳转身向刘先河寻求意见。
刘先河颔首答道:“我虽然也不赞成东北出现中央军的影子,再说就是一群伪军,也不是中央军。但如果将其作为筹码,让重庆那边的谈判顺利一些,我个人认为,不失为一步好棋。”(未完待续。如果您
……
一条震惊天下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上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书案。
不同的是,蒋介石早有准备。
接到消息的第一时刻,他就连着说了三个‘好’。好不好,只有当事人心里知道,但在蒋介石身边的人却心里明白,委座是高兴坏了。自从抗战一来,蒋介石总是脸绷着跟一面墙似的,根本就看不到一点样子的笑摸样。
而让新四军撤出江南,当时他指令军政部的陈诚给新四军划定的驻地是一个狭长地带。
一旦他想动手,随时都可以将新四军分割成数块小战区,分割包围。
而且,地域狭长,也不利于日军的扫荡迂回作战,新四军想要生存,就不得不开拓更广大的根据地。这点西北中央也是同意的,连新四军的撤退路线,都是新四军上报之后,中央批示的。
不存在,项英的个人喜好左右,临时改变行军路线,导致在江南的新四军主力被围歼。因为新四军撤离的行军路线都是先期拟定好,并向三战区报备的,属于两党协商的结果。
问题的关键就在曹甸战役的爆发,正好赶上新四军军部渡江的关键时刻,让三战区的顾祝同找了口实。其实,韩德勤还是在云里雾里,日军不管89军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双方既没有仗打,各自的防区也都相安无事。
忽然之间,新四军部分主力渡江之后,开始在苏北发展根据地,手伸到了他的地盘,自然让他不能满意了。
双方的矛盾也就是这样闹起来了。
其中的关键就是,蒋介石希望借日本人的手消灭新四军的力量没有得逞,又但心新四军的扩编对其在江南一带的控制超过国民政府,所以才用一处调兵的计策来谋夺新四军。
抵达重庆北岸的蒋介石秘密入住曾家岩官邸,其间谢绝一切的公事。
而在重庆的张群,陈方,陈诚等人也被他召集起来,商讨事变之后,对中共的相关策略,已经可能发生的变故等。
“辞修,现在上官云相已经将新四军江南主力围在皖南茂林一带,这仗不想打,也要坚持打下去了。”蒋介石先开口,这是个人的习惯,一般开会也是如此,习惯了主事人,总习惯将开场白从他这里开始。
“委座,上官云相的兵力足以围歼新四军,但是就怕新四军决心突围。虽说墨三在新四军转移之前扣留了大部分的军用物资,但新四军的补给有不少是从上海获得的,墨三也无能为力。”陈诚小心的应答着,新四军补给对于日军来说一直是个迷。但国军这边多少了解一些,上海的帮派也帮了不少的忙。
杜月笙抗日义无反顾,只要是打鬼子的部队他多少支持一些。
加上中共深入人心的基层党组建设,已经颇具成效,新四军继续的药品,部分武器都是从上海起运的。而这些物资,对于国军来说,根本就无从统计,新四军手上还有多少弹药,足够突围出上官云相的包围圈吗?
都是一个未知数。
“茂林这个地方地处三省交界,当初方志敏指挥的红10军团就将其当成外围的游击区作战。其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山林之间,往东是天目山、往南是福建,往北是罗霄山脉,中间还有一个玉儿山。一旦新四军突围成功,走入任何一片山林,顾祝同都将回天无力。”陈诚走到地图上,将战场周围的整个情况都复述了一边。其他是在给蒋介石提醒,不过用的很巧妙罢了。
陈诚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上官云相的手中虽然有25军是中央军,战斗力不俗。
但是打攻坚战,不见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新四军吃下来。
时间拖得越长,对国民政府越不利,这是在座的都非常清楚的。
“你的意思是希夷会选择突围?”
陈诚淡然一笑,心说叶挺壮志酬筹,但在新四军中却并不得志,原因很多,造成很深的芥蒂,尤其是和副军长项英。项英并不信任叶挺,按理说,叶挺是军长,项英是副军长,但奇怪的是,项英还是政委,东南局书记。
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新四军的指挥机构中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状,军长要听副军长的。而叶挺这个军长,做的最多的更像是一个军部的高级参议,做的是协调战区和友军的沟通。
“叶希夷如何应对我不知,但如果是项英指挥部队,一定是突围。”陈诚说道这里显得非常自信。
蒋介石闻言一惊,匆忙站起来,冲到地图边上,口中念叨有词的样子,却在地图上不断的比对着,久久没有答案。如果他一直呆在军队中,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将军,但是自从陆士学成后,他一直没有正经的带兵打仗,一下子就被供到了统帅的位置上,对作战指挥早就生疏了起来。
陈诚那里能够眼见蒋介石出丑?立刻补充道:“我建议急调集在赣的湘军李觉部第19师补充到皖浙交界区域,防止新四军从浙西进入天目山。”
“你办事我放心,着令军政部立刻去办。”蒋介石老脸微红,专业上吃瘪,这让他很不好受。
陈诚补充道:“委座,军令部不适合出面。”
“那就让侍从室办。”蒋介石想想也对,军令部也好,军政部也罢,不少人都是失势的一方大佬,不少和周公馆走的很近,难免不出点幺蛾子。
“星亭,你怎么看?”蒋介石一转头,偏向了张群。
和陈诚不同,张群和蒋介石的关系更加深厚,早在日本振武学校时期,他们就是同学并一见如故。之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完毕之后,又同期回国,并在陈其美的沪中担任军官。
之后弃军从政,其施政手腕也非常高明,他是蒋介石身边最倚重的要员之一。
能文能武的张群刚刚担任四川省主席,此次抵达重庆是因为协调后方运输,被蒋介石召来的时候,也不知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听到这里,他才明白,是对新四军下手了。其实张群早就心知,蒋介石必然不能容忍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扩张,下手之早晚的事。
打了腹稿之后,张群这才不急不慢的说道:“我认为军队作战,大意为先。上官云相是正义之师,代表国家去剿灭叛军。任何结果都是合情合理的。”
张群的话让蒋介石眼前顿时一亮,心中暗忖:“没错啊!打新四军不正是名正言顺的事吗?曹甸之战,黄桥战役,都是事实,只要三战区站在大义这边,新四军就是叛军。剿灭不过是履行职责而已。”
不仅国民政府上下乱成一团。
就是西北中共中央驻地,也被顾祝同的胆大妄为吓了一跳。
这已经超越摩擦的范畴,绝对是要放手开战的架势啊!
抗战打到这个份上,日军想要有所为,短时间内也无法办到。唯一的变数就是中国国内的抗战阵营不要出现大的变化。
第二天,周公馆内先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重庆的街头先期报道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时间,但是正反声音都很尖锐。各执一词的局面依然出现。
最担心的莫过于期盼抗战胜利的普通民众,要求和平解决的呼声很高。而周公也多次拜访军政要员,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这次事变。
但是紧接着,国民政府颁布了新四军为叛军,并刊登了取缔其番号的军令。
这才让周公感觉到了蒋介石已经忍无可忍,决心用屠刀解决新四军的问题。
消息公布之后,立刻引起他高度重视,思前想后对谈判解决矛盾的心情越来越迫切起来。关键是番号的问题,新四军有7个师,虽然都不属于战斗序列的番号,但是如果连新四军的番号都不用了,那么对于已有的抗日根据地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一时间,消息也传到了东北。
和新四军一样,40军同样是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
但所处环境不同,控制了北满大部地区的曾一阳,宛然成了游戏的制定者。反而是西南政府派来的宣铁吾和沈醉等人的身份立刻敏感了起来。
一旦,曾一阳想要消灭沈醉所部。
根本就不用他动手,将已有的情报透露出去,鬼子自然会找上前去。即便不这么做,已经答应宣铁吾的接应部队只要晚到几天,宣铁吾的境遇也非常不好说。
最理想,是被鬼子逼入山林,先当一段时间土匪再说。
要是运气差点,被鬼子围住,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覆灭。除非,宣铁吾受不住鬼子的威逼,投靠关东军,但这种可能也不大。
在总指驻地。
陈光正脸红脖子粗的和谢维俊争执着,争执的原因是,谢维俊认为嫩江以西人口稀薄,战略意义不大,尤其是北拦在关东军驻有重兵的南北铁路大动脉上,部队缺乏发展的空间。
让不让给国军,意义都不大。
而陈光却认为不能给宣铁吾发展的空间,要么人接过来,直接送出境,要么就派兵控制。
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官司就闹到了曾一阳的面前。
“老刘,是否请示一下中央,作为皖南之后,重庆谈判的筹码?”曾一阳转身向刘先河寻求意见。
刘先河颔首答道:“我虽然也不赞成东北出现中央军的影子,再说就是一群伪军,也不是中央军。但如果将其作为筹码,让重庆那边的谈判顺利一些,我个人认为,不失为一步好棋。”(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