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铁吾纵情高喊,一扫在莫斯科处处碰壁的绝望情绪,油然而生的全是民族自强的傲然。
苏联人不帮中国怎么了?
中国人照样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将鬼子赶出中国的国土出去。
闻声跑出来的沈醉还以为发生了大事,毕竟他们这些人不受欢迎的程度,已经让他们对安全产生了怀疑,但他也不敢带着这些人回去,赖在东北,能够给他带来很高的声望,至少在军统中是如此。
“宣主任,您这是?”
军统和侍从室是两个分立的机构,相对于侍从室的全面,军统很多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
沈醉知道的秘密,宣铁吾大部分都能从侍从室的情报机构中获得,但是侍从室接收的机要文件和电报,每一份都是国家机密,关系到一个地,一个战区的抗战局势,有些甚至是国际形势的分析。
对此,沈醉虽然很想将宣铁吾手中将电报拿来一看究竟,但是看到其侍卫已经见火柴都摸出来了。似乎要准备将电报当场销毁,沈醉顿时迟疑了起来,是上去问?还是当做不知,就此别过?
就在沈醉迟疑不定的时候,宣铁吾看了他一眼。
眼神中缺少锐利的洞察,却多了一种复杂的感情,似乎像在说:“我能信任你们吗?”
这个‘你们’当然不是军统,而是沈醉个人。
要说沈醉也是玲珑剔透的人,哪里会猜不出对方的意图,显然宣铁吾也在犹豫,不过这种犹豫是对军统的一贯无赖作风的担心。
抗战时期,在敌占区的军统执行暗杀任务,当时在军队中,军统大量充斥着部队中参谋长一职,将军队往来的情报和文件控制在其手中,甚至军令都先发给军统在军中驻守的参谋人员,然后在告知军事主官。
那个将军愿意看到自己的部队连指挥权都被军统的人控制,而他全然成了一个摆设?
“宣将军,我还以为当地的老百姓又对我们驻地表现出敌视,而做出过激的行为来。”沈醉笑的有些怯怯,不言而喻的掩盖,让他很不自在。
“没有,你不要以为老百姓是敌视我们。东北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很多,最显著的是在,在这片土地上枪械不管制,当初少帅为了全民皆兵,将大量的武器流入民间。而且,东北还是一个匪患猖獗的区域,军、民、官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互相警惕。”宣铁吾毫不在意的述说东北的一些特色。清朝的黑龙江多半是发放囚犯的区域,而在民国,很多人聚众而起,成立了地方武装,说是土匪也而已,说是地方势力也行,但规模都不大,数量却众多,这也是张作霖能够整合东北,建立奉系军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听宣主任,这么一说,卑职心中顿时了然不少。”沈醉故作惊讶的奉承道。
宣铁吾见沈醉一副小心翼翼的摸样,不觉好笑,看来升官太快也不是好事,愚笨的人会不可一世,眼高于顶。但聪明人反而会小心翼翼,反而做人比以前更低调:“沈醉,你的晋升令是委座批准的,在我面前也不用如此小心,我可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对专门针对你。”
什么不是洪水猛兽?
“你可比洪水猛兽厉害多了。”沈醉不免腹诽着,就命令来看,宣铁吾很可能是蒋介石派来东北,掌管国民政府在东北全局的关键人物,虽说他不是军统的沈醉也不用怕对方。不过,将来很可能成为沈醉的上司,县官不如现管,这话沈醉还是弄得明白的。
宣铁吾既然点拨了一下,也不准备在事上多说,将手中的电报往沈醉面前一送,道:“既然来了,就看看吧。”
沈醉拿着电报,手微微有些发抖,是激动还是莫名的担心,他都说不出来。
突然沈醉的心脏像是被重锤击中了一般,浑身一震,仰起脸,年轻的脸上充满着对电报内容的质疑和不解,小心道:“主任,这电报上都是真的吗?”
东北的战局,自从九?一八之后,就一直断断续续的。
马占山的抗日义举虽然振奋人心,但回到国统区之后,给国民政府带来的情报价值非常稀少,而因为东北本来就是张学良的大后方,蒋介石也不想过分的越界,将情报的触手伸入东北各地。
在长城抗战之后,张学良受到史无前例的打击。
在热河的五万东北军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但是他还是手握雄兵二十万的一方大员,即使蒋介石要接受张学良在东北的各种眼线,他也不敢过分的强取豪夺。
如果放在现在,东北军各部都已经消耗成了一个空壳子。
蒋介石早就下手了,可惜的是,经过日军在东北的近9年统治,张学良在东北的情报组织已经被瓦解,想要重新建立,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宣铁吾和沈醉的出现,不过是蒋介石迈出的第一步。
试探的意味更加的强烈一些,不仅如此,蒋介石也希望通过情报机构的建立,能够直接从东北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来衡量整个中日战场上的实力对比,这对于他在西南指定战略非常有好处。尤其是湖南和湖北,薛岳部控制着大片的战略要冲地段。
要是能够将战线不断的往南推,对于西南所承受的压力必然会减少很多。
沈醉一来觉得自己失职,他人已经抵达东北,但是第一份曾一阳部的战报还是通过西南政府从南京汪伪政府获取的,时间上至少晚了两天。两天时间对于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战来说,是很短。但是如果在战役中途,作为战机来看,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可另外一方面呢?
沈醉又很迷茫,曾一阳仅仅凭借三个师多一点的兵力,就将14师团主力旅团给歼灭了?
不会是对曾一阳战役的神话吧?
“怎么,你不信?”
“不是不信,而是觉得事情太突然了一些。万家岭之战,74军艰苦卓绝的用伤亡换伤亡的战术,所说将日军106师团一万多日军歼灭,但担任主攻的74军,伤亡也超过一万多人,战斗异常的惨烈。当时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的第四军,第七十四军,第六十六军,第一八七师,第九十一师,新编第十三师,第一四二师,第六十师,预备第六师、第十九师,第一三九师的一个旅,新编第十五师的一个旅,,共十万余人。皆是我中央军精锐之师,可……”
沈醉不是没有研究过战役战术,不过他自觉对此没有天分。
而军统出身也限制了他在军界的发展,及时进入部队之中,也是担任军统情报工作的副参谋长。
指挥作战他无能为力,但是说到几个著名的战役,他还是耳熟能详的。
“你觉得无法置信是吗”
“确实如此。万家岭之战,我中央军精锐十万余众,想不到获得战果竟然和中共三万人持平,如何能够让人信服?”
被沈醉背地里做了不少功课的,他可不想好以一个密探的身份在东北遭人嫉恨,一心想有所作为。再说,他在军统的时候,上海站时期的多半是和帮派交往,不用考虑军事上的问题。
可后来在湖南和云南的任职,都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军事层面。
而且,很多案例,都有鲜明的特征。
就像是万家岭,长沙,都是一场场正面对决的结果,为此他还专门请教了一些军事参谋,眼界大为开火的同时,将自己变成了一个业余战略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却无法经得起懂行者的细致推敲。
宣铁吾因为一些不满,才没有真正的掌军,但他毕竟是黄埔一期,而且学业出众,虽然无法和黄埔三杰中蒋、陈两人相比,却也眼光独到,在众多杂乱的消息中,分析出事情大致的真相。
另外,宣铁吾还小小的鄙视了一把沈醉。
你一个不懂军事的小混混出身,却一口一个战略、战役的,这不是徒招人笑话吗?在东北,远了不说,王利发的几次作战指挥就可圈可点,当然背后有曾一阳的影子存在,但毋庸置疑,王利发已经成长为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
宣铁吾虽说不屑沈醉的挑剔质疑,不过这些心底最深处的东西,他还是没法说。
一说,就是撕破脸皮,两人说不定将来还要合作。
关系搞得太僵,日后还怎么相见?
宣铁吾爽朗的笑了笑,他发现只要一碰上喜事,人的精神头立刻就能起来,战争岁月在战场上虽说艰苦一些,但快意恩仇的驰骋疆场,又是何种心态可以形容?此时,宣铁吾对绥化的战场是无比的向往,而他也准备回去之后,让电台给曾一阳发一份电报,阐明自己是来看的,带来的只有眼睛,无意于在东北建立势力。
“希望自己的示好,曾一阳能够谅解,并满足他抵达前线的愿望。”宣铁吾心中暗忖。
回过神来,宣铁吾才语气郑重的说:“在东北,你的行动我不干涉,但绝对不要对军事结果产生质疑,一来我们没有这个资本……”话到一半,宣铁吾努了努嘴,示意手中的武装力量连自保都难,难道还能很曾一阳去叫板不成?不过他倒是没有留下玄机,反而接着说道:
“万家岭之战,确实是薛岳将军一战成名的大战,战前部署周密,防守得法,利用日军的轻敌,将106师团大部吸引进入包围伏击圈内,并一举歼灭。但是问题不能看表面,74军虽然强,而且使用的武器都是从苏联购买的苏制武器,火力猛,杀伤力大,和曾一阳手中精锐的装备几乎无二……”
“那为什么战果差别会如此之大呢?”沈醉不解。
“因为士兵……”
“士兵?”沈醉更迷糊了,难道从湖南征的兵就和东北的有什么不同吗?
宣铁吾不在意的摸出一支香烟,点上了之后,抬头看了一眼烟盒,俄文红星之下赫然印着‘东北抗日政府’这几个大字,心中顿时暗叹,曾一阳手段了得。接着说:“湘军骁勇,但是在训练成军之后。在此之前,74军也好,其他部队也罢,都在淞沪战场损失很大,74军更是伤亡过半,补充的是湘军,但是后方根本就没有训练过的新兵,只能先拉到部队,边打边训练。这样一来,伤亡就大的多,要是74军当时的士兵都是训练有素,有超过3年的战术素养的老兵,伤亡只要5000人,就能将106师团被围的主力歼灭在万家岭下,而且不要忘了,当时的106师团都是日军老兵组成的,又经历过大战,单兵和作战协同能力是非常强的。”
“这怎么可能?”沈醉差点连下巴都快被他给吓掉了。
难道鬼子这么不经打?
要真的入宣铁吾所说,那么抗战还用3年未分出结果,鬼子占领的地方还是那么多,反而是国民政府因为物资消耗的问题,日子过的紧巴巴。
“但是你看东北,冬季的气温最冷在零下三十多度,气候极端恶劣,能够在这里生活的人,身上具备的忍耐力就非常惊人。加上清末民初,东北全境几乎处处是匪,武装冲突非常普遍,直到日军占领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收敛,但是民风彪悍显而易见,当地人上山打猎枪械纯熟也很正常,短时间内,只要曾一阳武器足够,甚至能够组建起来几十万大军。而中共的军纪又是异常严明,士兵有战斗力,军纪好,装备又优良,你说鬼子有什么戏?”
“那么您说我们在东北也招兵,是否也能组建起来一支大军?”
宣铁吾平和的眼神突然锐利的起来,宛如两道金光直透沈醉的心底,无法感受这种气势的沈醉不免低头躲避其眼神,心中却再次将宣铁吾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一层。
良久,宣铁吾在凝望着远处一片苍茫之色,秋韵之下,万物皆黄,却又另外一番风味,似乎在自言自语的说:“想想可以,也仅仅是想想……”
宣铁吾绝对想不到,远在绥化前线的曾一阳确实想到了他。
还特意让电台发了一份电报,送到鹤岗,让包洪志和王明远两人,准备护送宣铁吾一行人去绥化。(未完待续。如果您
苏联人不帮中国怎么了?
中国人照样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将鬼子赶出中国的国土出去。
闻声跑出来的沈醉还以为发生了大事,毕竟他们这些人不受欢迎的程度,已经让他们对安全产生了怀疑,但他也不敢带着这些人回去,赖在东北,能够给他带来很高的声望,至少在军统中是如此。
“宣主任,您这是?”
军统和侍从室是两个分立的机构,相对于侍从室的全面,军统很多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
沈醉知道的秘密,宣铁吾大部分都能从侍从室的情报机构中获得,但是侍从室接收的机要文件和电报,每一份都是国家机密,关系到一个地,一个战区的抗战局势,有些甚至是国际形势的分析。
对此,沈醉虽然很想将宣铁吾手中将电报拿来一看究竟,但是看到其侍卫已经见火柴都摸出来了。似乎要准备将电报当场销毁,沈醉顿时迟疑了起来,是上去问?还是当做不知,就此别过?
就在沈醉迟疑不定的时候,宣铁吾看了他一眼。
眼神中缺少锐利的洞察,却多了一种复杂的感情,似乎像在说:“我能信任你们吗?”
这个‘你们’当然不是军统,而是沈醉个人。
要说沈醉也是玲珑剔透的人,哪里会猜不出对方的意图,显然宣铁吾也在犹豫,不过这种犹豫是对军统的一贯无赖作风的担心。
抗战时期,在敌占区的军统执行暗杀任务,当时在军队中,军统大量充斥着部队中参谋长一职,将军队往来的情报和文件控制在其手中,甚至军令都先发给军统在军中驻守的参谋人员,然后在告知军事主官。
那个将军愿意看到自己的部队连指挥权都被军统的人控制,而他全然成了一个摆设?
“宣将军,我还以为当地的老百姓又对我们驻地表现出敌视,而做出过激的行为来。”沈醉笑的有些怯怯,不言而喻的掩盖,让他很不自在。
“没有,你不要以为老百姓是敌视我们。东北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很多,最显著的是在,在这片土地上枪械不管制,当初少帅为了全民皆兵,将大量的武器流入民间。而且,东北还是一个匪患猖獗的区域,军、民、官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互相警惕。”宣铁吾毫不在意的述说东北的一些特色。清朝的黑龙江多半是发放囚犯的区域,而在民国,很多人聚众而起,成立了地方武装,说是土匪也而已,说是地方势力也行,但规模都不大,数量却众多,这也是张作霖能够整合东北,建立奉系军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听宣主任,这么一说,卑职心中顿时了然不少。”沈醉故作惊讶的奉承道。
宣铁吾见沈醉一副小心翼翼的摸样,不觉好笑,看来升官太快也不是好事,愚笨的人会不可一世,眼高于顶。但聪明人反而会小心翼翼,反而做人比以前更低调:“沈醉,你的晋升令是委座批准的,在我面前也不用如此小心,我可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对专门针对你。”
什么不是洪水猛兽?
“你可比洪水猛兽厉害多了。”沈醉不免腹诽着,就命令来看,宣铁吾很可能是蒋介石派来东北,掌管国民政府在东北全局的关键人物,虽说他不是军统的沈醉也不用怕对方。不过,将来很可能成为沈醉的上司,县官不如现管,这话沈醉还是弄得明白的。
宣铁吾既然点拨了一下,也不准备在事上多说,将手中的电报往沈醉面前一送,道:“既然来了,就看看吧。”
沈醉拿着电报,手微微有些发抖,是激动还是莫名的担心,他都说不出来。
突然沈醉的心脏像是被重锤击中了一般,浑身一震,仰起脸,年轻的脸上充满着对电报内容的质疑和不解,小心道:“主任,这电报上都是真的吗?”
东北的战局,自从九?一八之后,就一直断断续续的。
马占山的抗日义举虽然振奋人心,但回到国统区之后,给国民政府带来的情报价值非常稀少,而因为东北本来就是张学良的大后方,蒋介石也不想过分的越界,将情报的触手伸入东北各地。
在长城抗战之后,张学良受到史无前例的打击。
在热河的五万东北军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但是他还是手握雄兵二十万的一方大员,即使蒋介石要接受张学良在东北的各种眼线,他也不敢过分的强取豪夺。
如果放在现在,东北军各部都已经消耗成了一个空壳子。
蒋介石早就下手了,可惜的是,经过日军在东北的近9年统治,张学良在东北的情报组织已经被瓦解,想要重新建立,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宣铁吾和沈醉的出现,不过是蒋介石迈出的第一步。
试探的意味更加的强烈一些,不仅如此,蒋介石也希望通过情报机构的建立,能够直接从东北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来衡量整个中日战场上的实力对比,这对于他在西南指定战略非常有好处。尤其是湖南和湖北,薛岳部控制着大片的战略要冲地段。
要是能够将战线不断的往南推,对于西南所承受的压力必然会减少很多。
沈醉一来觉得自己失职,他人已经抵达东北,但是第一份曾一阳部的战报还是通过西南政府从南京汪伪政府获取的,时间上至少晚了两天。两天时间对于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战来说,是很短。但是如果在战役中途,作为战机来看,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可另外一方面呢?
沈醉又很迷茫,曾一阳仅仅凭借三个师多一点的兵力,就将14师团主力旅团给歼灭了?
不会是对曾一阳战役的神话吧?
“怎么,你不信?”
“不是不信,而是觉得事情太突然了一些。万家岭之战,74军艰苦卓绝的用伤亡换伤亡的战术,所说将日军106师团一万多日军歼灭,但担任主攻的74军,伤亡也超过一万多人,战斗异常的惨烈。当时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的第四军,第七十四军,第六十六军,第一八七师,第九十一师,新编第十三师,第一四二师,第六十师,预备第六师、第十九师,第一三九师的一个旅,新编第十五师的一个旅,,共十万余人。皆是我中央军精锐之师,可……”
沈醉不是没有研究过战役战术,不过他自觉对此没有天分。
而军统出身也限制了他在军界的发展,及时进入部队之中,也是担任军统情报工作的副参谋长。
指挥作战他无能为力,但是说到几个著名的战役,他还是耳熟能详的。
“你觉得无法置信是吗”
“确实如此。万家岭之战,我中央军精锐十万余众,想不到获得战果竟然和中共三万人持平,如何能够让人信服?”
被沈醉背地里做了不少功课的,他可不想好以一个密探的身份在东北遭人嫉恨,一心想有所作为。再说,他在军统的时候,上海站时期的多半是和帮派交往,不用考虑军事上的问题。
可后来在湖南和云南的任职,都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军事层面。
而且,很多案例,都有鲜明的特征。
就像是万家岭,长沙,都是一场场正面对决的结果,为此他还专门请教了一些军事参谋,眼界大为开火的同时,将自己变成了一个业余战略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却无法经得起懂行者的细致推敲。
宣铁吾因为一些不满,才没有真正的掌军,但他毕竟是黄埔一期,而且学业出众,虽然无法和黄埔三杰中蒋、陈两人相比,却也眼光独到,在众多杂乱的消息中,分析出事情大致的真相。
另外,宣铁吾还小小的鄙视了一把沈醉。
你一个不懂军事的小混混出身,却一口一个战略、战役的,这不是徒招人笑话吗?在东北,远了不说,王利发的几次作战指挥就可圈可点,当然背后有曾一阳的影子存在,但毋庸置疑,王利发已经成长为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
宣铁吾虽说不屑沈醉的挑剔质疑,不过这些心底最深处的东西,他还是没法说。
一说,就是撕破脸皮,两人说不定将来还要合作。
关系搞得太僵,日后还怎么相见?
宣铁吾爽朗的笑了笑,他发现只要一碰上喜事,人的精神头立刻就能起来,战争岁月在战场上虽说艰苦一些,但快意恩仇的驰骋疆场,又是何种心态可以形容?此时,宣铁吾对绥化的战场是无比的向往,而他也准备回去之后,让电台给曾一阳发一份电报,阐明自己是来看的,带来的只有眼睛,无意于在东北建立势力。
“希望自己的示好,曾一阳能够谅解,并满足他抵达前线的愿望。”宣铁吾心中暗忖。
回过神来,宣铁吾才语气郑重的说:“在东北,你的行动我不干涉,但绝对不要对军事结果产生质疑,一来我们没有这个资本……”话到一半,宣铁吾努了努嘴,示意手中的武装力量连自保都难,难道还能很曾一阳去叫板不成?不过他倒是没有留下玄机,反而接着说道:
“万家岭之战,确实是薛岳将军一战成名的大战,战前部署周密,防守得法,利用日军的轻敌,将106师团大部吸引进入包围伏击圈内,并一举歼灭。但是问题不能看表面,74军虽然强,而且使用的武器都是从苏联购买的苏制武器,火力猛,杀伤力大,和曾一阳手中精锐的装备几乎无二……”
“那为什么战果差别会如此之大呢?”沈醉不解。
“因为士兵……”
“士兵?”沈醉更迷糊了,难道从湖南征的兵就和东北的有什么不同吗?
宣铁吾不在意的摸出一支香烟,点上了之后,抬头看了一眼烟盒,俄文红星之下赫然印着‘东北抗日政府’这几个大字,心中顿时暗叹,曾一阳手段了得。接着说:“湘军骁勇,但是在训练成军之后。在此之前,74军也好,其他部队也罢,都在淞沪战场损失很大,74军更是伤亡过半,补充的是湘军,但是后方根本就没有训练过的新兵,只能先拉到部队,边打边训练。这样一来,伤亡就大的多,要是74军当时的士兵都是训练有素,有超过3年的战术素养的老兵,伤亡只要5000人,就能将106师团被围的主力歼灭在万家岭下,而且不要忘了,当时的106师团都是日军老兵组成的,又经历过大战,单兵和作战协同能力是非常强的。”
“这怎么可能?”沈醉差点连下巴都快被他给吓掉了。
难道鬼子这么不经打?
要真的入宣铁吾所说,那么抗战还用3年未分出结果,鬼子占领的地方还是那么多,反而是国民政府因为物资消耗的问题,日子过的紧巴巴。
“但是你看东北,冬季的气温最冷在零下三十多度,气候极端恶劣,能够在这里生活的人,身上具备的忍耐力就非常惊人。加上清末民初,东北全境几乎处处是匪,武装冲突非常普遍,直到日军占领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收敛,但是民风彪悍显而易见,当地人上山打猎枪械纯熟也很正常,短时间内,只要曾一阳武器足够,甚至能够组建起来几十万大军。而中共的军纪又是异常严明,士兵有战斗力,军纪好,装备又优良,你说鬼子有什么戏?”
“那么您说我们在东北也招兵,是否也能组建起来一支大军?”
宣铁吾平和的眼神突然锐利的起来,宛如两道金光直透沈醉的心底,无法感受这种气势的沈醉不免低头躲避其眼神,心中却再次将宣铁吾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一层。
良久,宣铁吾在凝望着远处一片苍茫之色,秋韵之下,万物皆黄,却又另外一番风味,似乎在自言自语的说:“想想可以,也仅仅是想想……”
宣铁吾绝对想不到,远在绥化前线的曾一阳确实想到了他。
还特意让电台发了一份电报,送到鹤岗,让包洪志和王明远两人,准备护送宣铁吾一行人去绥化。(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