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阳站在路边的一块高石上,对着蜿蜒而行的队伍,大喊道:“同志们,加把劲,汤原城里可给我们准备了早饭,别到时候错过了点。”
“哈哈……”
“首长,我们比您还急呢?”
“终于能够在屋子里好好睡上一觉了,可不用在山洞里听蝙蝠的吱吱怪叫了。”
“是啊!”
曾一阳也是非常高兴,他不时的嘱咐周围的人说:“注意脚下,我们不能点火把,一点鬼子的飞机总会赶来,大家身后照应着一点。”
“你这个当家人,好像根本就不为日军偷袭而担心。”能够在受到轰炸之后,还这么乐观,曾一阳的表现,让谢维俊非常诧异。难道这就是火山爆发前的征兆?还是曾一**本没放在心里去?
“如果我是梅津美治郎,遇到这样的局面,只要是个办法,我都会试试看,不管结果如何。而且,对于特种作战来说,突袭对手的指挥部,用一支小部队的代价,换取整个战役的主动,都是值得的。”
站在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的位置上。
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士兵的伤亡,更多的是看,用什么样的伤亡,换取胜利才是值得的。
战争,对于战士来说,或许非常残酷,他们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考验。但对于高级指挥官来说,就像是剑客的对决,即便用身体受伤为交代,只要能够将对手刺死,都应该执行。
梅津美治郎在担惊受怕半个多月后,最后11师团还是被扎入口袋中,成为关东军最大的软肋。
而吉林东部,复杂的山地,让关东军的重兵只能在外围苦苦打通进山通道。优势兵力,无法发挥应有的战斗力,反而被消耗在山间小路之中,大量的重武器失去了发挥的舞台,加上部队仰攻,即便是日军中最精锐的多门师团,也付出了大量的伤亡,却对10纵的工事无可奈何。
战场上,得势不得利。
眼看着战局不利,梅津美治郎自然也急切了起来,不过曾一阳颇感无奈,在这个时代。特种作战是非常奢侈的一种作战方式,其实伞兵已经算是特种部队了。
但是缺乏精准的进攻,空投兵力过于分散,还需要一个集结的时间过程。单兵武器大都是近战武器,缺乏攻击手段,补充困难等等。
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伞兵才能成为一支军人谈之色变的猛虎。
正是,因为基于特种部队发展还没有达到一个飞跃时期,或者说,是武器装备上的限制,让特种部队,这种人员编制小,行动迅捷的部队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舞台。
即便伞兵也不是东方战场所能够负担得起的,国际上有这个能力组建伞兵部队,并开始训练的也就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家。
德国在飞机制造上,领先了全世界,才会将这种作战方式,用在军事上。
而美国的整体实力要比德国强上很多,加上常备军数量不多,完全能够研究各种不同的兵种,包括伞兵。
在路上,曾一阳和谢维俊互相搀扶着,跟在司令部的队列中。毕竟在黑夜里,山里又比较黑,一脚深一脚浅的,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不过谢维俊还是很有兴趣的跟曾一阳聊着:“就我们来说,特战大队一直都是单兵消耗最大的部队。仅仅才一个营的兵力,每年的投入超过一个团的消耗。难道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所组建的部队,还不能胜任特战作战的需要?”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谢维俊这些高级干部心中有疑虑,连旅,纵队一级的干部心中也是有些不满。
下面的带兵将领,对于这种不满,更多的是眼热特战大队的装备。
德国通用机枪,小型流弹发射器,在部队中装备极少的阻击步枪,尤其是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步枪,更是让不少带兵的干部眼热。
德国毛瑟工厂生产的98k,苏联的m1891型莫辛-纳甘步枪,两种步枪,都是定型于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的步枪。不带瞄准镜的时候,不显山不漏水,但是真的带上了瞄准镜,这种步枪就变得了不得了。
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凭借手中的步枪,击杀在400米外的活体目标,就让很多战士趋之若鹜。
“远远还达不到标准。”曾一阳在心里也有一个标准,不过他的标准并不是定在这是时期,而是在后世。
特战部队,说的厉害一点,是无所不能的军队。
但说白了,部队人员少,精干。已经注定了特战部队只能执行特殊作战任务,而无法出现在正面战场上。
“单位成员来源标准高;直属高层单位指挥,执行高难度、高保密性与敏感性任务;单位人员高度精简、装备与后勤支援高度优先; 单位装备采购、训练课程与其他经费运用上较一般单位宽裕; 单位成员第二、三种专长训练与个人本职学能要求标准较高。”曾一阳说出了他心中,对特种部队的一点点认识。
他也知道,这样的部队,他是没有办法组建起来的。
而谢维俊听了曾一阳的说法之后,顿时吸了一口冷气,诧异道:“你这是选大学生呢?还是选战士?”
“一个合格特种部队的战士,可要比大学生精贵的多。一般要学识上有一定的基础,而且还要通过系统训练之后,才能成型。”曾一阳点头笑道:“其实,在德国,已经有了这种特种部队。成员都是拥有较高的学历,并会懂一到两门外语,每个成员,都擅长几种武器,并深谙小团队协同作战。适合潜伏,暗杀,敌后破坏,等等正面战场之外的作战技能。你现在才知道,一直以来,我都不愿意让‘尖刀’出现在战场了吧!虽然‘尖刀’在战场上出现过两次,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是这都是突发原因,任务执行的难度也小。”
尖刀的作战,一次在汉中,由支队长带队,渗透入敌防区,然后迅速占领军事要点,帮助主力部队夺取县城。
另外一次就是在鲁西。
当时的战场上,情况复杂。普通侦察部队人数太少,无法夺取重要军事目标的任务。才让特种大队上去,取得的结果很好,也让当时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谢维俊满意。
“那我们训练的特战大队,岂不是都不合格?”
谢维俊心底冒出一点无奈,还有些沮丧。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和精力,训练的都是一些不合格的部队,这让他这参谋长顿时有些深深的挫败感。
“对了,那两个逃走的特务已经抓到了吗?”
曾一阳貌似随口一问,他也知道,底下人对他命令的认真态度。要是抓不到,不但会给警卫旅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连作战部队都会指责警卫旅的保护不力。
“已经抓得到了。特战大队出马,当然是马到成功。不过可惜,让这两个特务逃走后,找到了隐蔽的电台,给关东军发出了密电。在特战大队抓获之后,其中的一个人竟然把电文销毁。”谢维俊一听这些,心情就轻松了起来,因为从情报渠道获悉,这个日军小分队,其实还包括一支白俄的特种部队。
在关东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是针对苏联的远东方面军的敌后的作战。
破坏经济和军事设施,谋杀重要人员,等等。
其任务和特种部队很相似,也都是潜伏破坏,从这一点来说,野司控制的特战大队,比关东军的要强一些。
“审问之后,把人送给远东苏军。”曾一阳一边走,一点说道。
“不留下吗?很多情报对我们也非常有用。”谢维俊有些着急道,即便是几个重要的苏联人口中,也透露出了很多让谢维俊非常感兴趣的情报,更何况是主犯。
“我们不留,送给远东方面军,等于是给了双方一个合作的平台。在情报上,苏联对满洲的情报匮乏,但在日本高层,苏联却获得很大的情报资源,所以苏联在大局上,对日情报是非常成功的。这和日本不一样,关东军在远东的情报活动,往往活动于基层。苏联想要打破这种不对等的状态,就不得不寻求和我们之间的合作。要知道,诺门坎战役的爆发,不过是关东军边防的一个哨所,三十多人引起的。”
曾一阳考虑的更多的是,苏联人在满洲请报上的匮乏。
而这一点正是他可以帮助苏联人完善,不过苏军想要这方面的情报,远东方面军一定要拿出来曾一阳感兴趣的东西。
“首长,前面的镇子,就是3纵给我们安排的临时驻地。”
包洪志小跑着从队伍中间找到了一边聊天,一边赶路的曾一阳等人。难走的山路终于是走到了尽头,只要走出山口,就是平原。
“警戒都安排了吗?”谢维俊问道。
“1团已经在沿线布置了境界的,2团沿着汤旺河布置河边警戒哨口,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包洪志小心道,昨天下午,就遇到了日军的小部队偷袭,已经让他很紧张了。
要是野司首长出了问题,最先枪毙的就是警卫旅长闵中原和政委包洪志。
所以,这两人也是有些如履薄冰的样子,旅长亲自带着通信连,在各个营的防区查看,务必让警卫工作布置的万无一失。
“闵中原呢?”一般情况,都是闵中原来报告,这时候怎么换成了包洪志,这让他有些奇怪。
“闵旅长下部队了,正在各个防区内巡视。”
包洪志的话,让曾一阳不过是平常的点了点头,正要走,却发现包洪志的脸色有些不好,于是宽慰道:“不要放在心上,鬼子的小部队,能够渗透进来,完全是各地都在打仗,防卫工作很难有成效。你们不要有思想负担,我和老谢不都挺好的吗?”
说完,曾一阳拉着谢维俊还笑了起来,神情轻松之极。
“首长……”
包洪志就觉得嗓子眼堵得厉害,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靠着黎明微弱的光线,队伍没有打一个火把,进入了镇子。周围都安静极了。要不是空气中,弥漫着食物在锅中沸腾而传来的香味,很多人都以为,是来到了一个被荒弃的镇子。
这样的镇子,在满洲十三省中很多。
在关东军占领东北之后,原先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几省,按照防区,被关东军分成了十三个省份。
其中很多都是没有多少人口,而是专门的边境防区。
而将小村子,迁移成一个大村寨,甚至中心镇的做法,却是让抗联的部队吃了很大的亏。而更多地是,东北各地,随处可见被废弃的村寨,有的只有十几户人家,有的多一些。
几年没有住人的房屋,连房顶都塌陷了下去。让人看了,心中都不觉升起一种破败的颓丧。
好在,在解放区中,这种颓败的情绪不会传染。因为这里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关东军建立的‘中心镇’,早就被打破,老百姓都回到了原来生活的村子。
没有土地的,也被建立的农场吸收了过去。成为开荒的主力。
跑了大半个晚上,能够在天亮的时候,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对于战士们来说,都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了。
随着担任警戒任务的战士,被派了出去,其余的战士,都准备开始休息。
而司令部内,曾一阳又却还在为东进兵团过江在伤神。
陈光指挥的三个纵队,打下了白城,景星等地,有了一定的迂回空间,但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摆在陈光的面前。
在松花江北岸,和嫩江西岸,部队想要接受补给困难。必须攻击满洲驻守伪军的重点防御城市,才能获得。时间一长,会让部队疲惫不堪,是时候派出部队接应这支主力部队了。
“1纵有没有消息?”曾一阳背身看着地图,一般情况下,谢维俊都会在接收各地总要的情报。
“半个小时前,我以司令部的名义,向东线指挥部去电。不过传回来的消息说……”谢维俊看了一眼曾一阳,他知道,曾一阳是在打心眼里着急。
“说什么?”
“日军11师团残部,2000余人,已经上到了老爷岭,正在和1纵队的围歼部队厮杀,战斗惨烈。”(未完待续。如果您
“哈哈……”
“首长,我们比您还急呢?”
“终于能够在屋子里好好睡上一觉了,可不用在山洞里听蝙蝠的吱吱怪叫了。”
“是啊!”
曾一阳也是非常高兴,他不时的嘱咐周围的人说:“注意脚下,我们不能点火把,一点鬼子的飞机总会赶来,大家身后照应着一点。”
“你这个当家人,好像根本就不为日军偷袭而担心。”能够在受到轰炸之后,还这么乐观,曾一阳的表现,让谢维俊非常诧异。难道这就是火山爆发前的征兆?还是曾一**本没放在心里去?
“如果我是梅津美治郎,遇到这样的局面,只要是个办法,我都会试试看,不管结果如何。而且,对于特种作战来说,突袭对手的指挥部,用一支小部队的代价,换取整个战役的主动,都是值得的。”
站在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的位置上。
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士兵的伤亡,更多的是看,用什么样的伤亡,换取胜利才是值得的。
战争,对于战士来说,或许非常残酷,他们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考验。但对于高级指挥官来说,就像是剑客的对决,即便用身体受伤为交代,只要能够将对手刺死,都应该执行。
梅津美治郎在担惊受怕半个多月后,最后11师团还是被扎入口袋中,成为关东军最大的软肋。
而吉林东部,复杂的山地,让关东军的重兵只能在外围苦苦打通进山通道。优势兵力,无法发挥应有的战斗力,反而被消耗在山间小路之中,大量的重武器失去了发挥的舞台,加上部队仰攻,即便是日军中最精锐的多门师团,也付出了大量的伤亡,却对10纵的工事无可奈何。
战场上,得势不得利。
眼看着战局不利,梅津美治郎自然也急切了起来,不过曾一阳颇感无奈,在这个时代。特种作战是非常奢侈的一种作战方式,其实伞兵已经算是特种部队了。
但是缺乏精准的进攻,空投兵力过于分散,还需要一个集结的时间过程。单兵武器大都是近战武器,缺乏攻击手段,补充困难等等。
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伞兵才能成为一支军人谈之色变的猛虎。
正是,因为基于特种部队发展还没有达到一个飞跃时期,或者说,是武器装备上的限制,让特种部队,这种人员编制小,行动迅捷的部队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舞台。
即便伞兵也不是东方战场所能够负担得起的,国际上有这个能力组建伞兵部队,并开始训练的也就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家。
德国在飞机制造上,领先了全世界,才会将这种作战方式,用在军事上。
而美国的整体实力要比德国强上很多,加上常备军数量不多,完全能够研究各种不同的兵种,包括伞兵。
在路上,曾一阳和谢维俊互相搀扶着,跟在司令部的队列中。毕竟在黑夜里,山里又比较黑,一脚深一脚浅的,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不过谢维俊还是很有兴趣的跟曾一阳聊着:“就我们来说,特战大队一直都是单兵消耗最大的部队。仅仅才一个营的兵力,每年的投入超过一个团的消耗。难道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所组建的部队,还不能胜任特战作战的需要?”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谢维俊这些高级干部心中有疑虑,连旅,纵队一级的干部心中也是有些不满。
下面的带兵将领,对于这种不满,更多的是眼热特战大队的装备。
德国通用机枪,小型流弹发射器,在部队中装备极少的阻击步枪,尤其是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步枪,更是让不少带兵的干部眼热。
德国毛瑟工厂生产的98k,苏联的m1891型莫辛-纳甘步枪,两种步枪,都是定型于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的步枪。不带瞄准镜的时候,不显山不漏水,但是真的带上了瞄准镜,这种步枪就变得了不得了。
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凭借手中的步枪,击杀在400米外的活体目标,就让很多战士趋之若鹜。
“远远还达不到标准。”曾一阳在心里也有一个标准,不过他的标准并不是定在这是时期,而是在后世。
特战部队,说的厉害一点,是无所不能的军队。
但说白了,部队人员少,精干。已经注定了特战部队只能执行特殊作战任务,而无法出现在正面战场上。
“单位成员来源标准高;直属高层单位指挥,执行高难度、高保密性与敏感性任务;单位人员高度精简、装备与后勤支援高度优先; 单位装备采购、训练课程与其他经费运用上较一般单位宽裕; 单位成员第二、三种专长训练与个人本职学能要求标准较高。”曾一阳说出了他心中,对特种部队的一点点认识。
他也知道,这样的部队,他是没有办法组建起来的。
而谢维俊听了曾一阳的说法之后,顿时吸了一口冷气,诧异道:“你这是选大学生呢?还是选战士?”
“一个合格特种部队的战士,可要比大学生精贵的多。一般要学识上有一定的基础,而且还要通过系统训练之后,才能成型。”曾一阳点头笑道:“其实,在德国,已经有了这种特种部队。成员都是拥有较高的学历,并会懂一到两门外语,每个成员,都擅长几种武器,并深谙小团队协同作战。适合潜伏,暗杀,敌后破坏,等等正面战场之外的作战技能。你现在才知道,一直以来,我都不愿意让‘尖刀’出现在战场了吧!虽然‘尖刀’在战场上出现过两次,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是这都是突发原因,任务执行的难度也小。”
尖刀的作战,一次在汉中,由支队长带队,渗透入敌防区,然后迅速占领军事要点,帮助主力部队夺取县城。
另外一次就是在鲁西。
当时的战场上,情况复杂。普通侦察部队人数太少,无法夺取重要军事目标的任务。才让特种大队上去,取得的结果很好,也让当时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谢维俊满意。
“那我们训练的特战大队,岂不是都不合格?”
谢维俊心底冒出一点无奈,还有些沮丧。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和精力,训练的都是一些不合格的部队,这让他这参谋长顿时有些深深的挫败感。
“对了,那两个逃走的特务已经抓到了吗?”
曾一阳貌似随口一问,他也知道,底下人对他命令的认真态度。要是抓不到,不但会给警卫旅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连作战部队都会指责警卫旅的保护不力。
“已经抓得到了。特战大队出马,当然是马到成功。不过可惜,让这两个特务逃走后,找到了隐蔽的电台,给关东军发出了密电。在特战大队抓获之后,其中的一个人竟然把电文销毁。”谢维俊一听这些,心情就轻松了起来,因为从情报渠道获悉,这个日军小分队,其实还包括一支白俄的特种部队。
在关东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是针对苏联的远东方面军的敌后的作战。
破坏经济和军事设施,谋杀重要人员,等等。
其任务和特种部队很相似,也都是潜伏破坏,从这一点来说,野司控制的特战大队,比关东军的要强一些。
“审问之后,把人送给远东苏军。”曾一阳一边走,一点说道。
“不留下吗?很多情报对我们也非常有用。”谢维俊有些着急道,即便是几个重要的苏联人口中,也透露出了很多让谢维俊非常感兴趣的情报,更何况是主犯。
“我们不留,送给远东方面军,等于是给了双方一个合作的平台。在情报上,苏联对满洲的情报匮乏,但在日本高层,苏联却获得很大的情报资源,所以苏联在大局上,对日情报是非常成功的。这和日本不一样,关东军在远东的情报活动,往往活动于基层。苏联想要打破这种不对等的状态,就不得不寻求和我们之间的合作。要知道,诺门坎战役的爆发,不过是关东军边防的一个哨所,三十多人引起的。”
曾一阳考虑的更多的是,苏联人在满洲请报上的匮乏。
而这一点正是他可以帮助苏联人完善,不过苏军想要这方面的情报,远东方面军一定要拿出来曾一阳感兴趣的东西。
“首长,前面的镇子,就是3纵给我们安排的临时驻地。”
包洪志小跑着从队伍中间找到了一边聊天,一边赶路的曾一阳等人。难走的山路终于是走到了尽头,只要走出山口,就是平原。
“警戒都安排了吗?”谢维俊问道。
“1团已经在沿线布置了境界的,2团沿着汤旺河布置河边警戒哨口,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包洪志小心道,昨天下午,就遇到了日军的小部队偷袭,已经让他很紧张了。
要是野司首长出了问题,最先枪毙的就是警卫旅长闵中原和政委包洪志。
所以,这两人也是有些如履薄冰的样子,旅长亲自带着通信连,在各个营的防区查看,务必让警卫工作布置的万无一失。
“闵中原呢?”一般情况,都是闵中原来报告,这时候怎么换成了包洪志,这让他有些奇怪。
“闵旅长下部队了,正在各个防区内巡视。”
包洪志的话,让曾一阳不过是平常的点了点头,正要走,却发现包洪志的脸色有些不好,于是宽慰道:“不要放在心上,鬼子的小部队,能够渗透进来,完全是各地都在打仗,防卫工作很难有成效。你们不要有思想负担,我和老谢不都挺好的吗?”
说完,曾一阳拉着谢维俊还笑了起来,神情轻松之极。
“首长……”
包洪志就觉得嗓子眼堵得厉害,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靠着黎明微弱的光线,队伍没有打一个火把,进入了镇子。周围都安静极了。要不是空气中,弥漫着食物在锅中沸腾而传来的香味,很多人都以为,是来到了一个被荒弃的镇子。
这样的镇子,在满洲十三省中很多。
在关东军占领东北之后,原先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几省,按照防区,被关东军分成了十三个省份。
其中很多都是没有多少人口,而是专门的边境防区。
而将小村子,迁移成一个大村寨,甚至中心镇的做法,却是让抗联的部队吃了很大的亏。而更多地是,东北各地,随处可见被废弃的村寨,有的只有十几户人家,有的多一些。
几年没有住人的房屋,连房顶都塌陷了下去。让人看了,心中都不觉升起一种破败的颓丧。
好在,在解放区中,这种颓败的情绪不会传染。因为这里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关东军建立的‘中心镇’,早就被打破,老百姓都回到了原来生活的村子。
没有土地的,也被建立的农场吸收了过去。成为开荒的主力。
跑了大半个晚上,能够在天亮的时候,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对于战士们来说,都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了。
随着担任警戒任务的战士,被派了出去,其余的战士,都准备开始休息。
而司令部内,曾一阳又却还在为东进兵团过江在伤神。
陈光指挥的三个纵队,打下了白城,景星等地,有了一定的迂回空间,但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摆在陈光的面前。
在松花江北岸,和嫩江西岸,部队想要接受补给困难。必须攻击满洲驻守伪军的重点防御城市,才能获得。时间一长,会让部队疲惫不堪,是时候派出部队接应这支主力部队了。
“1纵有没有消息?”曾一阳背身看着地图,一般情况下,谢维俊都会在接收各地总要的情报。
“半个小时前,我以司令部的名义,向东线指挥部去电。不过传回来的消息说……”谢维俊看了一眼曾一阳,他知道,曾一阳是在打心眼里着急。
“说什么?”
“日军11师团残部,2000余人,已经上到了老爷岭,正在和1纵队的围歼部队厮杀,战斗惨烈。”(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