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正是北平。
洋务运动的兴起,在中国大搞洋务运动的同时,建路,造路也成了一种改良经济的手段。以北平为中心,围绕的有三条铁路主线。
清末北洋大臣张之洞立主修建的平汉线,从北平到武汉;中国第一条由中国铁路设计师詹天佑设计的铁路——平绥线,从北平到包头;最后一条就是国人最熟悉的津浦铁路,从北平到南京对岸的浦口。
这三条铁路的中心,就是当时的北平。
而丰台和宛平正是在北方这三条铁路交汇的节点,就像东北军无法接受宛平城失守,将整个北平让出来一样,日本人也接受不了丰台的被围。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丰台被围不过是表面现象,在关东军第11旅团进入密云之后,东北军的攻势已经是强弩之末,东北军只能被动在三个地方集结,准备抗击日军的进攻。
在北平城中,集结的105师在建国门车站被日军重兵把守之后,就失去了先机。转而只能往宛平,长辛店防线撤离。
而南苑的东北军大营大部分兵力已经被抽空,夺取永定门车站已经不显示。
7月19日,日军20师团进入天津,华北驻屯军日军开始从守势开始转为进攻,北平危急,华北危急!!!
庐山蒋介石别院,蒋介石面前将星云集,所有人是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在华北正真战斗力强的中央军,就汤恩伯的第十三军,此军乃老蒋的看家部队之一,用不用汤恩伯,要看蒋介石的心情了。
“你们说,平津还能不能保得住,用什么去保。”蒋介石见众人都不说话,开始点名了:“辞修,你说……”
“委座,各位同僚,请看……”作战部连日来对日军的进攻态势进行了分析,知道东北军根本无法单独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但是援军从哪里来,就很成问题。
陈诚的整个分析情况来看,很不容乐观,从北到南防御,除了在徐州有一定的战机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无险可守。
日军的海上优势,让国民政府的海军,只能一再随守,成了整个国防中的软肋。只有在其他地方开辟新战场,才能让北方的压力削减,也为全国抗战拖入相持阶段创造条件。
早在两日前,蒋介石发表了《庐山宣言》:
“……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投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拚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现在,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和倭寇死拼。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只有齐心努力杀敌,驱逐万恶的倭寇。”
……
全国顿时沸腾,南京四千余名大学生涌上街头,支持蒋介石政府,各地的支援团体都在往南京的路上赶。这也让蒋介石看到了希望,国家是有救的,国民众志成城,还是能为国家赢取希望的。
此时信心满满的蒋介石,看上去就像是一面旗帜,挺拔的身姿站立在众人面前。威仪赫然,军容萧瑟。
相比,中共在卢沟桥事件的第二天,就发表了全面抗战,支援东北军的申明。蒋介石虽然晚了一些,但毕竟占了政府的威望,引起的反应要大的多,对国民的鼓舞也更为强烈。
“根据顾问团和参谋部的意见,从河南抽调部分兵力,对翼西北进行防御,主要是在怀来方向,对付可能在北平长城段来自日军的威胁,协防张家口等地……”陈诚在国军中的威望不高,因为他在北伐初期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团长,后来因为要回家守孝,又离开军队几年。
刘峙、蒋鼎文等人都认为他是小人,此时在众人面前,虽说有蒋介石的撑腰,但还是战战兢兢的。
这时候,刘峙坐不住了,从河南等地增兵,动用那支部队不是将他的老底掏空。虽然这些部队都是中央军嫡系,第4师、89师、95师等部队,在国军中也是一等一的主力部队。
“我说,陈诚……”刘峙阴阳怪气的声调,就差翻白眼来表示对陈诚的蔑视了:“你这么调动,河南就空了,中原腹地之重要,非河北可以比拟。于西有控制红军南进,于北有压制晋绥军的重任……”
此时,刘峙还兼任河南省主席一职,对于后院可是看得尤其重。河南兵力一空,那么西北红军方面就能轻易出关,进入河南,洛阳、南阳等地顿时不保。
刘峙还在叨叨絮絮大声说着西北威胁的言论,见蒋介石连阴冷了下来,顿时越发的高兴了,以为说到了点子上。其实刘峙根本就不想上前线,他的第二集团军、和商震的二十集团军、东北军万福麟53军、于学忠51军共同防御平汉线。
但是他的部队迟迟不见行动,就足以表明,他未战先怯了。
可惜,刘峙自己不这么看,以前让他带部队围剿西北红军,就说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晋绥军狼子野心,要防御吧!东北军势大,军壮,不得不为忧!这样那样,就是不想去打仗。
因为他知道,这手下的部队,也就是汤恩伯的13军稍微像样一点,其他的部队,根本就不这么样。张钫手下倒是有五万西北刀客,但是他们这些人哪里是刘峙敢招惹的。
而13军根本就不归他管,所以他也是乐得清静。现在,全国抗战一统,他又提出内战的口号,顿时让很多人大跌眼睛,瞅瞅刘峙,年纪也不大啊!才四十岁,也不是到了老眼昏花,脑子糊涂的年纪啊!
“哦,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你说说……”蒋介石顿时被气乐了,他可不想当一个亡国的领袖,虽然他视中共为眼中钉,肉中刺,但是在民族大义前,他不会退缩。
欧战,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前,蒋介石政府其实是孤军作战,对抗日军的疯狂进攻,其中的压力可谓之重了。
此时的日军,是举全国之力,对阵中国,战争的结局很不好说,蒋介石甚至已经做好了亡国之君的准备。
“经扶,少说两句吧!”顾祝同正好站在刘峙的身边,一拉刘峙的衣袖,小声说道。他是看在多年同僚的份上,不想刘峙这么没眼力界,和陈诚对阵下去,而且今天,蒋介石还收到了西北方面的重要电报。
看着蒋介石开战以来,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顾祝同就知道,中共的这份电报分量不轻。
陈诚出任宁沪战区司令一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论实力,你不过是一省之长?论军力,你才管多少人?论关系,人家是翁婿,你算什么?
刘峙斜眼一看,顾祝同正向他一努嘴,就是入老僧入定般,坐在蒋介石下首的白崇禧。刘峙心中恼怒,心说,白崇禧不过是桂系二号人物,根本就和他不是一个级别的,当上参谋总长又怎么了?
还不得看着我们的脸色过日子。
“委座,西北红军虎视眈眈,非良善之辈,我请示一支虎贲,守住西北红军之出关之要塞,为委座分忧。”
看着刘峙非但将自己的好意给误解了,还把更来劲了,顾祝同也支声了,反正,你要死,也别来拉我下水。
“糊涂……”蒋介石顿时被气乐了,从兜里拿出一张电报来。传给了白崇禧,然后依次给在座的给位传阅。
红军已经接受了南京政府的出兵提议,在如果战争进一步扩大,红军主力将度过黄河,进入华北,迎击日寇,为牵制日军主力做出应有的薄力。
第八路军,第四十军,赫然在目。
这两支部队都是红军主力,可以说,西北中共已经拿出来足够的诚意,两支部队相加的实力,更是达到了红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三。尤其是第八路军,更是一支有着六万大军的精锐部队。一半以上士兵,都是当过十年兵,并经历过长征的老兵。
这个刘峙这个家伙,福气是有的,北伐的时候,虽然开局不利,但是后来颇为顺利。往往他领兵打仗,明明是应该他的主力部队,对抗敌人的主力,临战每每能够主力打小股部队,或者是友军给面子,仗打的好,没等他赶到战场,战局就定了下来。
等到电报传到刘峙手中的时候,他脑子嗡的一声,就一晕,看来自己会错了墨三的意思,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嘴上还强辩道:“委座,这其中有诈啊!”
“好了——”蒋介石真的是发怒了,将面前的玻璃水杯重重的往桌子上一顿,喝止刘峙。四处飞溅的水滴,和水杯中不断摇晃的清水,让会场顿时一静,刘峙原来看来挺机灵的一个人,怎么现在蠢成这样?
这会没法开了,蒋介石带着侍卫离开了会场,这时候,不少人都摇着头进过刘峙的身边。
不知道,是羡慕对方肩章上的三颗金星,还是羡慕对方的好运气。总之,眼神中带着不屑。
翌日,蒋百里匆匆从南京赶来,递给蒋介石一份计划书,其中很重要的阐明了一点,北方失去平津之后,将无险可守,日寇一旦成南北夹击形势直取徐州,那么浦口就成了日寇的囊中之物,江南南京政府的诸多部队将成为孤军,不利于整个全国战局。
上海开辟新战场,形势不可容缓。
蒋介石是爱才之人,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军官,十年时间,就统一全国,成为一国领袖,这样的人要不是没有大量人才的辅佐,必然不可能成事。都蒋介石没有容人之量,这也是不妥当的说法,一个政府领袖,如果连容人的气度都没有,那是没有办法取得各方支持的。
而蒋百里正是被蒋介石这几年颇为倚重的军事理论家。
即便,蒋百里是他成功道路上,第一向他捅刀的人。当年,唐生智的湘军夺权,正是听取了蒋百里的建议,让蒋介石无奈之下黯然下台,不过后来唐生智自毁长城,才让他有了翻身之地。
也让蒋介石明白了,政治博弈的艰辛,唐生智倒台后,蒋百里本来存了死志。可是,蒋介石冰释前嫌,邀请他出任政府军事高参,才有了后来,蒋百里奔波世界,为蒋介石找寻强军、应战之法。
“百里兄一路幸苦。”蒋介石面色担忧的说道,从蒋百里脸色苍白的面相上看,深知养身之道的蒋介石知道对方身体已经有要垮掉的先兆。
“委座,你对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有何计议?”蒋百里问道。
“把握如何?”蒋介石还是定不下心来,因为他不知道这场战役,好消耗多少军队,才能抵挡住日军嚣张的气焰。
“八成。”蒋百里想了想,接着说:“日军已经在天津增派了两个师团,日本全面侵华之战略不会改变。上海长江口和黄浦江上,已经停留了超过三十艘军舰,再不准备,华北将在短时间内就丢失,江南也定然不能守。”
从整体上看,日军必须在本土放七到十个师团,在东北和朝鲜半岛至少要布置五个师团的防御。那么日军能够动员的兵力就会变得有限,就日军仅有的十八个师团,又紧急整编了五个师团,总兵力上,想要在华北占据绝对主动兵力上不够。
不然,在天津增兵三个常设师团,组成一个军,十万人,就能够四面出击,从廊坊迂回,将河北北部的东北军压缩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这样东北军最后能逃出多少人都成问题。
现在不多到了两个师团,虽然二十师团是常设师团,但到的也是一部。109师团更是匆忙组建的师团,两个师团兵力加起来才不过两万人。比不上一个满编制的常设师团,28000人的庞大编制。
见蒋介石默不作声,蒋百里急忙道:“从长远来看,国民政府迁都西南,依托云贵高原,和长江山峡,定然无法对国民政府构成最后的威胁。加上湖南,江西等地可以游击日军,袭扰日寇,只要撑过大战的前两年,日军必然无力进攻。我还是那句话,抗战,中国必胜。”
“你先看看这个吧!”蒋介石将案首的几分计划递给了蒋百里。
蒋百里看后,顿时拍腿叫好。其中的微妙只有他这种深知战略的人,才会看到其背后的意义。
蒋介石顿时有些失望,这两份计划都是中共提出的,针对的就是华北的战场。相对于,上海战场,如果两个战场一起开战,那么日军在兵力上,并就会出现不足的迹象。
就日军准备用四十万兵力,全部占领中国,显然到最后会成为他们的招魂幡。因为,对中国来说,开战之初,就是要消耗日军的这四十万精锐,因为这是日本陆军的种子,没有了这些部队,日军就会从一支一流军队,沦落为二流军队。
“委座这份计划出自何人之手,我看此人可为华北战区司令一职。”
蒋百里对此人评价极高,因为他已经从日军的增兵数量,和增兵方向分析,日军因为兵力上的不足,无法全力开辟数个大战场,只能先期在河北一地作战。
从战略上看,开辟两个大战场对中国有利,因为日军新组建的师团,战斗力上差一些,担任主攻显然不太可能。这有驳于日军大本营速胜的想法。
而两个战场开辟后,相互在进攻退守上有利支援,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消耗掉日军的锐气,转而进入战略防御的层面上。
“曾一阳。”蒋介石有些无奈的说道。从请报上,已经证实了,此份计划,正是曾一阳上交中共的情报,甚至连改动的地方都很少。
“委座的意思?”蒋百里担心道,由于两党敌对了十年,这层成见可谓深入骨髓。
从内心深处,蒋百里希望有曾一阳这样的人才,在华北战场上大放异彩,给日军以沉痛的打击,这才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用,而且要大用。”蒋介石宽大的长衫地下,攥紧拳头,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
过来一会儿,蒋介石看着蒋百里有些惊呆的样子,才说道:“正好汉卿哪里想要曾一阳,委任一个战区副司令我想他还是镇得住的。”
蒋介石从内心深处想要将曾一阳挖过来,他也知道,这其中的困难,但就他看来,曾一阳在东北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这有曾一阳在西北闪电般击溃王以哲部,并释放了大部分军官的结果。
也有曾一阳在对日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还有一个想法,蒋介石没有说,他就是想用曾一阳的四十军,来试试西北军红军的实力。
7月25日,全国一片抗日的呐喊声中,第一战区成立了,战区司令当仁不让的是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但战区的副总司令就有点意思了。
两个战区副总司令,一个是何柱国,很显然,在河北主要还是由东北军去打,这也要给予相应的待遇。
而两外一个副总司令正在待定,这具体是谁,就不知道了。外界猜测纷纷,认为第二集团军的司令,刘峙的可能性很大。也有猜测,十四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是众望所归。
不过,蒋介石发布了另外一条轰动的消息,就是西北中共领导的第八路军,八月之前进入山西太行,吕梁等地,帮助协防晋绥军侧翼,拱卫山西三大盆地。
第四十军,奉命将在八月中旬开进河北保定,防御平汉线延伸段。
国民总算能够送一口气了,对于中共的抗日热情国人都是知道的,但是一旦在大战前,中共会不会听从南京的指挥,让很多民主人士颇为担忧。
此时,中共的举动,等于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洋务运动的兴起,在中国大搞洋务运动的同时,建路,造路也成了一种改良经济的手段。以北平为中心,围绕的有三条铁路主线。
清末北洋大臣张之洞立主修建的平汉线,从北平到武汉;中国第一条由中国铁路设计师詹天佑设计的铁路——平绥线,从北平到包头;最后一条就是国人最熟悉的津浦铁路,从北平到南京对岸的浦口。
这三条铁路的中心,就是当时的北平。
而丰台和宛平正是在北方这三条铁路交汇的节点,就像东北军无法接受宛平城失守,将整个北平让出来一样,日本人也接受不了丰台的被围。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丰台被围不过是表面现象,在关东军第11旅团进入密云之后,东北军的攻势已经是强弩之末,东北军只能被动在三个地方集结,准备抗击日军的进攻。
在北平城中,集结的105师在建国门车站被日军重兵把守之后,就失去了先机。转而只能往宛平,长辛店防线撤离。
而南苑的东北军大营大部分兵力已经被抽空,夺取永定门车站已经不显示。
7月19日,日军20师团进入天津,华北驻屯军日军开始从守势开始转为进攻,北平危急,华北危急!!!
庐山蒋介石别院,蒋介石面前将星云集,所有人是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在华北正真战斗力强的中央军,就汤恩伯的第十三军,此军乃老蒋的看家部队之一,用不用汤恩伯,要看蒋介石的心情了。
“你们说,平津还能不能保得住,用什么去保。”蒋介石见众人都不说话,开始点名了:“辞修,你说……”
“委座,各位同僚,请看……”作战部连日来对日军的进攻态势进行了分析,知道东北军根本无法单独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但是援军从哪里来,就很成问题。
陈诚的整个分析情况来看,很不容乐观,从北到南防御,除了在徐州有一定的战机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无险可守。
日军的海上优势,让国民政府的海军,只能一再随守,成了整个国防中的软肋。只有在其他地方开辟新战场,才能让北方的压力削减,也为全国抗战拖入相持阶段创造条件。
早在两日前,蒋介石发表了《庐山宣言》:
“……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投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拚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现在,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和倭寇死拼。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只有齐心努力杀敌,驱逐万恶的倭寇。”
……
全国顿时沸腾,南京四千余名大学生涌上街头,支持蒋介石政府,各地的支援团体都在往南京的路上赶。这也让蒋介石看到了希望,国家是有救的,国民众志成城,还是能为国家赢取希望的。
此时信心满满的蒋介石,看上去就像是一面旗帜,挺拔的身姿站立在众人面前。威仪赫然,军容萧瑟。
相比,中共在卢沟桥事件的第二天,就发表了全面抗战,支援东北军的申明。蒋介石虽然晚了一些,但毕竟占了政府的威望,引起的反应要大的多,对国民的鼓舞也更为强烈。
“根据顾问团和参谋部的意见,从河南抽调部分兵力,对翼西北进行防御,主要是在怀来方向,对付可能在北平长城段来自日军的威胁,协防张家口等地……”陈诚在国军中的威望不高,因为他在北伐初期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团长,后来因为要回家守孝,又离开军队几年。
刘峙、蒋鼎文等人都认为他是小人,此时在众人面前,虽说有蒋介石的撑腰,但还是战战兢兢的。
这时候,刘峙坐不住了,从河南等地增兵,动用那支部队不是将他的老底掏空。虽然这些部队都是中央军嫡系,第4师、89师、95师等部队,在国军中也是一等一的主力部队。
“我说,陈诚……”刘峙阴阳怪气的声调,就差翻白眼来表示对陈诚的蔑视了:“你这么调动,河南就空了,中原腹地之重要,非河北可以比拟。于西有控制红军南进,于北有压制晋绥军的重任……”
此时,刘峙还兼任河南省主席一职,对于后院可是看得尤其重。河南兵力一空,那么西北红军方面就能轻易出关,进入河南,洛阳、南阳等地顿时不保。
刘峙还在叨叨絮絮大声说着西北威胁的言论,见蒋介石连阴冷了下来,顿时越发的高兴了,以为说到了点子上。其实刘峙根本就不想上前线,他的第二集团军、和商震的二十集团军、东北军万福麟53军、于学忠51军共同防御平汉线。
但是他的部队迟迟不见行动,就足以表明,他未战先怯了。
可惜,刘峙自己不这么看,以前让他带部队围剿西北红军,就说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晋绥军狼子野心,要防御吧!东北军势大,军壮,不得不为忧!这样那样,就是不想去打仗。
因为他知道,这手下的部队,也就是汤恩伯的13军稍微像样一点,其他的部队,根本就不这么样。张钫手下倒是有五万西北刀客,但是他们这些人哪里是刘峙敢招惹的。
而13军根本就不归他管,所以他也是乐得清静。现在,全国抗战一统,他又提出内战的口号,顿时让很多人大跌眼睛,瞅瞅刘峙,年纪也不大啊!才四十岁,也不是到了老眼昏花,脑子糊涂的年纪啊!
“哦,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你说说……”蒋介石顿时被气乐了,他可不想当一个亡国的领袖,虽然他视中共为眼中钉,肉中刺,但是在民族大义前,他不会退缩。
欧战,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前,蒋介石政府其实是孤军作战,对抗日军的疯狂进攻,其中的压力可谓之重了。
此时的日军,是举全国之力,对阵中国,战争的结局很不好说,蒋介石甚至已经做好了亡国之君的准备。
“经扶,少说两句吧!”顾祝同正好站在刘峙的身边,一拉刘峙的衣袖,小声说道。他是看在多年同僚的份上,不想刘峙这么没眼力界,和陈诚对阵下去,而且今天,蒋介石还收到了西北方面的重要电报。
看着蒋介石开战以来,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顾祝同就知道,中共的这份电报分量不轻。
陈诚出任宁沪战区司令一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论实力,你不过是一省之长?论军力,你才管多少人?论关系,人家是翁婿,你算什么?
刘峙斜眼一看,顾祝同正向他一努嘴,就是入老僧入定般,坐在蒋介石下首的白崇禧。刘峙心中恼怒,心说,白崇禧不过是桂系二号人物,根本就和他不是一个级别的,当上参谋总长又怎么了?
还不得看着我们的脸色过日子。
“委座,西北红军虎视眈眈,非良善之辈,我请示一支虎贲,守住西北红军之出关之要塞,为委座分忧。”
看着刘峙非但将自己的好意给误解了,还把更来劲了,顾祝同也支声了,反正,你要死,也别来拉我下水。
“糊涂……”蒋介石顿时被气乐了,从兜里拿出一张电报来。传给了白崇禧,然后依次给在座的给位传阅。
红军已经接受了南京政府的出兵提议,在如果战争进一步扩大,红军主力将度过黄河,进入华北,迎击日寇,为牵制日军主力做出应有的薄力。
第八路军,第四十军,赫然在目。
这两支部队都是红军主力,可以说,西北中共已经拿出来足够的诚意,两支部队相加的实力,更是达到了红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三。尤其是第八路军,更是一支有着六万大军的精锐部队。一半以上士兵,都是当过十年兵,并经历过长征的老兵。
这个刘峙这个家伙,福气是有的,北伐的时候,虽然开局不利,但是后来颇为顺利。往往他领兵打仗,明明是应该他的主力部队,对抗敌人的主力,临战每每能够主力打小股部队,或者是友军给面子,仗打的好,没等他赶到战场,战局就定了下来。
等到电报传到刘峙手中的时候,他脑子嗡的一声,就一晕,看来自己会错了墨三的意思,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嘴上还强辩道:“委座,这其中有诈啊!”
“好了——”蒋介石真的是发怒了,将面前的玻璃水杯重重的往桌子上一顿,喝止刘峙。四处飞溅的水滴,和水杯中不断摇晃的清水,让会场顿时一静,刘峙原来看来挺机灵的一个人,怎么现在蠢成这样?
这会没法开了,蒋介石带着侍卫离开了会场,这时候,不少人都摇着头进过刘峙的身边。
不知道,是羡慕对方肩章上的三颗金星,还是羡慕对方的好运气。总之,眼神中带着不屑。
翌日,蒋百里匆匆从南京赶来,递给蒋介石一份计划书,其中很重要的阐明了一点,北方失去平津之后,将无险可守,日寇一旦成南北夹击形势直取徐州,那么浦口就成了日寇的囊中之物,江南南京政府的诸多部队将成为孤军,不利于整个全国战局。
上海开辟新战场,形势不可容缓。
蒋介石是爱才之人,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军官,十年时间,就统一全国,成为一国领袖,这样的人要不是没有大量人才的辅佐,必然不可能成事。都蒋介石没有容人之量,这也是不妥当的说法,一个政府领袖,如果连容人的气度都没有,那是没有办法取得各方支持的。
而蒋百里正是被蒋介石这几年颇为倚重的军事理论家。
即便,蒋百里是他成功道路上,第一向他捅刀的人。当年,唐生智的湘军夺权,正是听取了蒋百里的建议,让蒋介石无奈之下黯然下台,不过后来唐生智自毁长城,才让他有了翻身之地。
也让蒋介石明白了,政治博弈的艰辛,唐生智倒台后,蒋百里本来存了死志。可是,蒋介石冰释前嫌,邀请他出任政府军事高参,才有了后来,蒋百里奔波世界,为蒋介石找寻强军、应战之法。
“百里兄一路幸苦。”蒋介石面色担忧的说道,从蒋百里脸色苍白的面相上看,深知养身之道的蒋介石知道对方身体已经有要垮掉的先兆。
“委座,你对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有何计议?”蒋百里问道。
“把握如何?”蒋介石还是定不下心来,因为他不知道这场战役,好消耗多少军队,才能抵挡住日军嚣张的气焰。
“八成。”蒋百里想了想,接着说:“日军已经在天津增派了两个师团,日本全面侵华之战略不会改变。上海长江口和黄浦江上,已经停留了超过三十艘军舰,再不准备,华北将在短时间内就丢失,江南也定然不能守。”
从整体上看,日军必须在本土放七到十个师团,在东北和朝鲜半岛至少要布置五个师团的防御。那么日军能够动员的兵力就会变得有限,就日军仅有的十八个师团,又紧急整编了五个师团,总兵力上,想要在华北占据绝对主动兵力上不够。
不然,在天津增兵三个常设师团,组成一个军,十万人,就能够四面出击,从廊坊迂回,将河北北部的东北军压缩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这样东北军最后能逃出多少人都成问题。
现在不多到了两个师团,虽然二十师团是常设师团,但到的也是一部。109师团更是匆忙组建的师团,两个师团兵力加起来才不过两万人。比不上一个满编制的常设师团,28000人的庞大编制。
见蒋介石默不作声,蒋百里急忙道:“从长远来看,国民政府迁都西南,依托云贵高原,和长江山峡,定然无法对国民政府构成最后的威胁。加上湖南,江西等地可以游击日军,袭扰日寇,只要撑过大战的前两年,日军必然无力进攻。我还是那句话,抗战,中国必胜。”
“你先看看这个吧!”蒋介石将案首的几分计划递给了蒋百里。
蒋百里看后,顿时拍腿叫好。其中的微妙只有他这种深知战略的人,才会看到其背后的意义。
蒋介石顿时有些失望,这两份计划都是中共提出的,针对的就是华北的战场。相对于,上海战场,如果两个战场一起开战,那么日军在兵力上,并就会出现不足的迹象。
就日军准备用四十万兵力,全部占领中国,显然到最后会成为他们的招魂幡。因为,对中国来说,开战之初,就是要消耗日军的这四十万精锐,因为这是日本陆军的种子,没有了这些部队,日军就会从一支一流军队,沦落为二流军队。
“委座这份计划出自何人之手,我看此人可为华北战区司令一职。”
蒋百里对此人评价极高,因为他已经从日军的增兵数量,和增兵方向分析,日军因为兵力上的不足,无法全力开辟数个大战场,只能先期在河北一地作战。
从战略上看,开辟两个大战场对中国有利,因为日军新组建的师团,战斗力上差一些,担任主攻显然不太可能。这有驳于日军大本营速胜的想法。
而两个战场开辟后,相互在进攻退守上有利支援,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消耗掉日军的锐气,转而进入战略防御的层面上。
“曾一阳。”蒋介石有些无奈的说道。从请报上,已经证实了,此份计划,正是曾一阳上交中共的情报,甚至连改动的地方都很少。
“委座的意思?”蒋百里担心道,由于两党敌对了十年,这层成见可谓深入骨髓。
从内心深处,蒋百里希望有曾一阳这样的人才,在华北战场上大放异彩,给日军以沉痛的打击,这才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用,而且要大用。”蒋介石宽大的长衫地下,攥紧拳头,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
过来一会儿,蒋介石看着蒋百里有些惊呆的样子,才说道:“正好汉卿哪里想要曾一阳,委任一个战区副司令我想他还是镇得住的。”
蒋介石从内心深处想要将曾一阳挖过来,他也知道,这其中的困难,但就他看来,曾一阳在东北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这有曾一阳在西北闪电般击溃王以哲部,并释放了大部分军官的结果。
也有曾一阳在对日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还有一个想法,蒋介石没有说,他就是想用曾一阳的四十军,来试试西北军红军的实力。
7月25日,全国一片抗日的呐喊声中,第一战区成立了,战区司令当仁不让的是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但战区的副总司令就有点意思了。
两个战区副总司令,一个是何柱国,很显然,在河北主要还是由东北军去打,这也要给予相应的待遇。
而两外一个副总司令正在待定,这具体是谁,就不知道了。外界猜测纷纷,认为第二集团军的司令,刘峙的可能性很大。也有猜测,十四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是众望所归。
不过,蒋介石发布了另外一条轰动的消息,就是西北中共领导的第八路军,八月之前进入山西太行,吕梁等地,帮助协防晋绥军侧翼,拱卫山西三大盆地。
第四十军,奉命将在八月中旬开进河北保定,防御平汉线延伸段。
国民总算能够送一口气了,对于中共的抗日热情国人都是知道的,但是一旦在大战前,中共会不会听从南京的指挥,让很多民主人士颇为担忧。
此时,中共的举动,等于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