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收复了戈梅利,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看,这场战役有重要的意义。从戈梅利的战斗开始,红军全盘扭转了前期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失误所产生的被动,由防守转入进攻。确切的说,是由防御转入攻坚。
随着德军在东线贯彻元首的最高指示,用堡垒和要塞战术对抗红军的优势兵团开始,德军在东线已然陷入了被动挨打的态势。当然,一开始这种态势还不明显,希特勒还隔三差五的试图反击一下,但是随着红军的优势越来越大,德军反击的频率和力度是越来越低,也越来越不能给红军制造麻烦。
也就是说从戈梅利的战斗开始,德军的失败已然是注定了,当他们生产和补充的武器装备和人员跟不上前线的消耗时,只有死路一条。
而红军军.委也发现了这种趋势,所以除了命令前线的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一干猛人往死里削德国人之外,再一次加强了对德国腹地的战略轰炸。军.委发现用战略轰炸足以抵消德军25%以上的生产能力,而想要将这25%的敌人消灭在一线无疑代价高得多。
所以从1943年5月开始,军.委调整空军武器的生产比例,远程航空兵从在此之前的仅占空军20%的份额,提高到了30%,而且再一次要求图波列夫用最快的速度拿出新的载弹量更大航程更远的远程轰炸机。
而随着红军加强战略轰炸,一场围绕远程轰炸机的攻防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为了抵御红军的战略轰炸,德军不断的增强截击机和防空火力,力求打下更多地重型轰炸机。而红空军则围绕护航和减少损失大作文章,后来被证明非常管用的护航体制和制导武器就是在那个背景下不断完善的。
当然,除了硬杀伤手段之外,德国人还不断地试图用软杀伤的手段瓦解和削弱红军的战略轰炸威胁。而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主要故事——电子战!
同志们对电子战应该是不陌生的,实际上红军之前为了轰炸普洛耶什蒂就使用过电子战手段,而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子战却不属于苏联,而是苏联的死地美帝的杰作。同志们可能更熟悉沙漠风暴行动中的电子战,但是我们首要要从越南讲起。
历史上的1965年7月24日,随着苏联将大批的s75m(也就是萨姆2)地空导弹交付给北越,美国空军在轰炸北越的行动中损失直线上升。到了1965年年底,美国空军驻泰国基地的5个中队的90架战机损失了近三分之一。
超高的战损率让美国人坐不住了,立刻针对s75m系统进行了研究,经过几个月的侦察,搞清楚了s75m的技术性能和战术运用之后,美军在刚刚研发的qrc-160型电子干扰吊舱的基础上紧急改进出了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
按道理说,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应该很欢迎这种新式装备才对,因为经过测试,这种吊舱确实能极大的降低s75m的威胁。但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美国飞行员却拒绝在自己的飞机上安装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理由是:“我们没时间学这种新玩意儿,我们得把钢铁丢到目的上去!”
是的,美国空军飞行员以任务繁忙和电子干扰吊舱占据宝贵的炸弹挂架为借口拒绝了这种新装备。飞行员们从根本上怀疑这种干扰吊舱的实际作用,他们不了解电子战的重要性,怕装上吊舱之后影响机动和少装几颗炸弹。这直接造成配发给一线的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被锁进了仓库发霉,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飞行员愿意带着它升空作战。
不过美国飞行员很快就受到了教训,在1966年七八月间,随着越南的防空导弹数量越来越多,第355战术战斗机联队的战损率达到了顶峰。在这灾难性的两个月里,该联队一共损失了27架f105,占其飞机总数的一半。
严酷的战斗环境让一线飞行员改变了想法,他们终于愿意按照条例安装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升空作战。那么效果如何呢?好得惊人。10月8日,美军攻击越南原溪的储油区。在这次具有极高危险性的作战行动中,越南的地空导弹部队从不攻击挂有吊舱并实施干扰的飞机,而是集中火力攻击没有干扰能力的编队。
经此一役,美国飞行员顿悟了,那是抢着要给自己的飞机装上干扰吊舱,没有干扰吊舱甚至拒绝升空执行任务。有一个数据也能说明电子干扰吊舱的成功,在使用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之前的六个月,美军被击落了72架f105,而在使用吊舱之后的六个月,哪怕是北越的防空导弹数量直线上升,美军依然只损失了23架f105。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除了说明电子战的重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阐明一个观点,先进的战术思想和先进的武器同样重要,光有后者,前者跟不上也是白搭。
要知道,美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进行了卓越的电子战,并编制出了一批相应的战法。在对德日的战略轰炸中,美国空军可以说经历了全面的、高强度的电子战。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在越战中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对电子战的重要性认识依然很薄弱,其观念之陈旧令人咋舌。
《美国电子战史》的作者阿尔弗雷德.普莱斯在总结道:“不管电子战在任何关键时刻的作用有多么巨大,不出十年,就会出现一大批相信靠飞机性能和驾驶技术就能保证飞机生存的新一代傻鸟飞行员。”他又道:“经过一定时间,陆海空三军的组成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有经验的老一代人已经退休或转到其他工作岗位,没有机会再使用他在战斗中获得的知识。而代替他们的人,除非参加战斗,否则就根本不会拥有这些经验!一切又都要从零开始!”
请注意,这还是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帝,苏联又是个什么状态?实话实说,除了李晓峰为首的一批高层重视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中低层,尤其是那些基层飞行员,根本就对电子战没有任何概念,甚至不认为这有作用和有必要!
其实电子战并不高冷,也不是二战中才出现,早在无线电出现不久,最早的“电子战”就诞生了。不过这种最早的“电子战”首先应用于商业竞争(果然还是金钱才是第一推动力)。
1901年9月,在美国举行了公众很感兴趣的美国杯帆船竞赛,当时谁能抢先报道比赛的情况,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马可尼公司和美国无线电公司都与相关单位签订了合同,用无线电报道比赛情况。
为了抢占商机,美国无线电公司想出了歪招,该公司研发了一款比其他竞争对手功率大许多的发射机。每隔一段时间就发送一个长达十秒的“长划”,这表示美国哥伦比亚号领先,而发射两个这样的“长划”则表示英国帆船沙姆洛克号领先,发送三个“长划”表示双方并驾齐驱。
似乎有同志说,这跟电子战没关系哈!别急,开头不是说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发了一款更大功率的发射机吗?电子战的秘密就跟这台发射机有关系。要知道,无线电火花发射机发射的信号频谱范围很宽,很快就有人发现在发射电文时,信号在各个接收机中互相干扰。
功率大的发射机天然的就比功率小的发射机有优势,所以美国无线电公司为了保持报道领先,在自己发送电文之后,故意继续死死地按住发射机电源,持续的发射无线电波,这直接导致其他各家的无电线接收机全部歇菜。
而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应用电子战,其实跟俄国息息相关。1904年的俄日战争中,日军的春日和日进号装甲巡洋舰准备炮击旅顺军港中的俄军军舰。但是俄舰躲在港内,春日号和日进号观测困难,只能派一艘小型驱逐舰靠近军港观测和引导炮击。
而日军驱逐舰第一次用无线电指示自己的巡洋舰时,就被俄军无线电报务员截获了,该报务员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信号的重要性,因而立刻打开无线电发射机对其进行干扰。日军巡洋舰因为无法获得目标指示,只能盲目射击,结果自然是没有啥战果。
到了二战中,随着无线电设备极大的军用价值,电子战也就显得越来越必要了。二战中的电子战首先在英德之间展开,1940年7月,伦敦大轰炸开始后,德国人很快就意识到了必须首先摧毁英国的本土链雷达网络。
高大笨重显目的本土链雷达很快就在德军的闪电空袭中遭到严重损失,眼瞧着德军就要得逞,英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英国人想出了一个高招。英国人让雷达的发射机继续工作,让德军误以为空袭并没有奏效,连续几次之后,德国人也就放弃了继续对本土链雷达进行大规模轰炸。
实际上呢?
实际上这就是个骗局,本土链雷达相当一部分仅有发射机是完好的,而接收机则在轰炸中被摧毁了,也就是说这些雷达光能发射电波而无法接收,自然无法发现任何目标。
当然,德国人也不是二百五,发现用硬杀伤的手段“不奏效”之后,他们开始寻求软杀伤手段了。在1940年9月,他们在俯临加来市的普库尔山上建立了一个地面雷达干扰站,配置了几部布雷劳斯干扰机。
这些干扰机的天线面向海峡对面,发射功率达到一千瓦,工作在本土链雷达的使用的22到50兆赫频段上,用于干扰本土链雷达。当然,德国人的活计还是有点糙,因为他们对本土链雷达的性能并不了解,更不清楚英国人早在1938年就测试过如何干扰本土链雷达,而且早就加装了反干扰装置,所以德国人一开始的干扰行动并不太成功。
直到一年之后,通过大量的无电线侦察,基本摸清了本土链的性能之后,德国才制造出了好用的干扰机,成功的帮助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欧根亲王穿越多佛海峡返回德国本土。
说了这么多历史故事,现在让我们正是回到正题,那就是红军和德军之间的电子战。在卫国战争爆发时,红军已经建立了基本能覆盖西线国境的雷达站,这些雷达为1941年的空中作战提供了极大的支援,如果没有他们,红军的损失恐怕会更加惨重。
但是到了1942年,随着德军深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雷达站要么被转移,要么被迫自我摧毁。这么说吧,在1942年上半年,红军的天空防线开了一个大窟窿,幸亏德国人并没有多少战略轰炸能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1942年下半年,随着新的雷达站在俄罗斯一线建立,红军才基本堵上了西线的窟窿。只不过这个窟窿堵得并不严实,因为德国在同英国进行的电子战中汲取了经验,而这些相关经验也被用来对付红军的防空预警雷达。
苏联幸运的是拥有一个穿越来的仙人,李晓峰在战前就指示诺基亚公司加强雷达和无线电设备的研发。所以,在1942年下半年提供了新式的可机动的预警雷达p12。这种新式雷达弥补了老式雷达的缺陷,让德军的干扰并没有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红军也不是一味的被动挨打,为了挫败德国的防空系统,保护己方的攻击机和轰炸机。红军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为了对付德国的弗雷亚对空警戒雷达,诺基亚正产出了一种专门的干扰设备“巨浪”。这是一种机载脉冲转发器,工作在弗雷亚所在的125兆赫频率上。当“巨浪”接收到弗雷亚的电波时,立刻就会回复一个宽脉冲信号。而这个信号在雷达显示器上显示为纵深七公里、带有幅度调制的有节律跳动波形。反正看上去就是一大波以密集编队飞行的战机。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战术欺骗,装备了巨浪系统的电子战飞机能将德国的战斗机引诱到错误的方向,从而降低真正的轰炸机群的损失。
这还不是全部,因为仅仅干扰警戒雷达还不够。当轰炸机飞临目标上空时,必然要面对德军的地面防空网。德军的高炮部队配备的维尔茨堡炮瞄雷达可不在125兆赫频率上,巨浪系统对其没有用。这也就意味着,轰炸机依然会被敌人的雷达跟踪并瞄准,德军依然可以用其引导战斗机和高射炮对轰炸机群进行攻击。
一开始红军对维尔茨堡雷达办法不多,直到kgb神通广大的派出信号旗特种部队从德国雷达站抢来了一台维尔茨堡雷达之后,问题才被解决。
诺基亚又紧急研发了一款专门干扰维尔茨堡的干扰机——闪电。不光是研发了闪电,诺基亚还建议红军生产大量的干扰箔条,配合闪电一起使用将效果最佳。
一开始红军对此是很抗拒的,倒不是抗拒闪电系统,而是抗拒使用干扰箔条,原因是红军觉得现在还不是使用这种“大杀器”的时候。是的,你没有看错,红军确实将干扰箔条当成了大杀器,将其作为保密等级很高的秘密武器储藏在仓库里,只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才能投入使用。
原因自然是干扰箔条的效果太好了,红军很担心一旦使用这种大杀器,很快就会被德国人仿制,德国人转而就能用来对付苏联的雷达。说实话,这个想法让李晓峰哭笑不得,因为他很清楚,干扰箔条对德国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历史上德国、英国和美国几乎是同一时间研发了无源干扰箔条,而且大家伙在对待这种武器上出乎意料的保持一致——那就是藏起来,当成杀手锏,绝不轻易使用。
历史上,到了1943年7月底,经过丘吉尔特批,盟军才首先使用这种武器。当然,在这个时空不用等那么久了,在轰炸普洛耶什蒂时,在李晓峰的建议下,红军首先使用了干扰箔条,效果非常不错。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首先发明无源干扰箔条的德国,在普洛耶什蒂被炸成废墟的时候,从最普通的士兵到高级将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种晃晃悠悠飘落的金属条是什么,甚至还下令:“不要触碰那些东西,他们很可能有毒!”
可怜的汉斯,真是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了,不过当红军的战略轰炸越来越猛烈,而且越来越多的使用干扰箔条之后,德国人开始想办法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了……
随着德军在东线贯彻元首的最高指示,用堡垒和要塞战术对抗红军的优势兵团开始,德军在东线已然陷入了被动挨打的态势。当然,一开始这种态势还不明显,希特勒还隔三差五的试图反击一下,但是随着红军的优势越来越大,德军反击的频率和力度是越来越低,也越来越不能给红军制造麻烦。
也就是说从戈梅利的战斗开始,德军的失败已然是注定了,当他们生产和补充的武器装备和人员跟不上前线的消耗时,只有死路一条。
而红军军.委也发现了这种趋势,所以除了命令前线的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一干猛人往死里削德国人之外,再一次加强了对德国腹地的战略轰炸。军.委发现用战略轰炸足以抵消德军25%以上的生产能力,而想要将这25%的敌人消灭在一线无疑代价高得多。
所以从1943年5月开始,军.委调整空军武器的生产比例,远程航空兵从在此之前的仅占空军20%的份额,提高到了30%,而且再一次要求图波列夫用最快的速度拿出新的载弹量更大航程更远的远程轰炸机。
而随着红军加强战略轰炸,一场围绕远程轰炸机的攻防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为了抵御红军的战略轰炸,德军不断的增强截击机和防空火力,力求打下更多地重型轰炸机。而红空军则围绕护航和减少损失大作文章,后来被证明非常管用的护航体制和制导武器就是在那个背景下不断完善的。
当然,除了硬杀伤手段之外,德国人还不断地试图用软杀伤的手段瓦解和削弱红军的战略轰炸威胁。而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主要故事——电子战!
同志们对电子战应该是不陌生的,实际上红军之前为了轰炸普洛耶什蒂就使用过电子战手段,而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子战却不属于苏联,而是苏联的死地美帝的杰作。同志们可能更熟悉沙漠风暴行动中的电子战,但是我们首要要从越南讲起。
历史上的1965年7月24日,随着苏联将大批的s75m(也就是萨姆2)地空导弹交付给北越,美国空军在轰炸北越的行动中损失直线上升。到了1965年年底,美国空军驻泰国基地的5个中队的90架战机损失了近三分之一。
超高的战损率让美国人坐不住了,立刻针对s75m系统进行了研究,经过几个月的侦察,搞清楚了s75m的技术性能和战术运用之后,美军在刚刚研发的qrc-160型电子干扰吊舱的基础上紧急改进出了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
按道理说,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应该很欢迎这种新式装备才对,因为经过测试,这种吊舱确实能极大的降低s75m的威胁。但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美国飞行员却拒绝在自己的飞机上安装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理由是:“我们没时间学这种新玩意儿,我们得把钢铁丢到目的上去!”
是的,美国空军飞行员以任务繁忙和电子干扰吊舱占据宝贵的炸弹挂架为借口拒绝了这种新装备。飞行员们从根本上怀疑这种干扰吊舱的实际作用,他们不了解电子战的重要性,怕装上吊舱之后影响机动和少装几颗炸弹。这直接造成配发给一线的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被锁进了仓库发霉,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飞行员愿意带着它升空作战。
不过美国飞行员很快就受到了教训,在1966年七八月间,随着越南的防空导弹数量越来越多,第355战术战斗机联队的战损率达到了顶峰。在这灾难性的两个月里,该联队一共损失了27架f105,占其飞机总数的一半。
严酷的战斗环境让一线飞行员改变了想法,他们终于愿意按照条例安装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升空作战。那么效果如何呢?好得惊人。10月8日,美军攻击越南原溪的储油区。在这次具有极高危险性的作战行动中,越南的地空导弹部队从不攻击挂有吊舱并实施干扰的飞机,而是集中火力攻击没有干扰能力的编队。
经此一役,美国飞行员顿悟了,那是抢着要给自己的飞机装上干扰吊舱,没有干扰吊舱甚至拒绝升空执行任务。有一个数据也能说明电子干扰吊舱的成功,在使用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之前的六个月,美军被击落了72架f105,而在使用吊舱之后的六个月,哪怕是北越的防空导弹数量直线上升,美军依然只损失了23架f105。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除了说明电子战的重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阐明一个观点,先进的战术思想和先进的武器同样重要,光有后者,前者跟不上也是白搭。
要知道,美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进行了卓越的电子战,并编制出了一批相应的战法。在对德日的战略轰炸中,美国空军可以说经历了全面的、高强度的电子战。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在越战中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对电子战的重要性认识依然很薄弱,其观念之陈旧令人咋舌。
《美国电子战史》的作者阿尔弗雷德.普莱斯在总结道:“不管电子战在任何关键时刻的作用有多么巨大,不出十年,就会出现一大批相信靠飞机性能和驾驶技术就能保证飞机生存的新一代傻鸟飞行员。”他又道:“经过一定时间,陆海空三军的组成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有经验的老一代人已经退休或转到其他工作岗位,没有机会再使用他在战斗中获得的知识。而代替他们的人,除非参加战斗,否则就根本不会拥有这些经验!一切又都要从零开始!”
请注意,这还是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帝,苏联又是个什么状态?实话实说,除了李晓峰为首的一批高层重视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中低层,尤其是那些基层飞行员,根本就对电子战没有任何概念,甚至不认为这有作用和有必要!
其实电子战并不高冷,也不是二战中才出现,早在无线电出现不久,最早的“电子战”就诞生了。不过这种最早的“电子战”首先应用于商业竞争(果然还是金钱才是第一推动力)。
1901年9月,在美国举行了公众很感兴趣的美国杯帆船竞赛,当时谁能抢先报道比赛的情况,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马可尼公司和美国无线电公司都与相关单位签订了合同,用无线电报道比赛情况。
为了抢占商机,美国无线电公司想出了歪招,该公司研发了一款比其他竞争对手功率大许多的发射机。每隔一段时间就发送一个长达十秒的“长划”,这表示美国哥伦比亚号领先,而发射两个这样的“长划”则表示英国帆船沙姆洛克号领先,发送三个“长划”表示双方并驾齐驱。
似乎有同志说,这跟电子战没关系哈!别急,开头不是说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发了一款更大功率的发射机吗?电子战的秘密就跟这台发射机有关系。要知道,无线电火花发射机发射的信号频谱范围很宽,很快就有人发现在发射电文时,信号在各个接收机中互相干扰。
功率大的发射机天然的就比功率小的发射机有优势,所以美国无线电公司为了保持报道领先,在自己发送电文之后,故意继续死死地按住发射机电源,持续的发射无线电波,这直接导致其他各家的无电线接收机全部歇菜。
而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应用电子战,其实跟俄国息息相关。1904年的俄日战争中,日军的春日和日进号装甲巡洋舰准备炮击旅顺军港中的俄军军舰。但是俄舰躲在港内,春日号和日进号观测困难,只能派一艘小型驱逐舰靠近军港观测和引导炮击。
而日军驱逐舰第一次用无线电指示自己的巡洋舰时,就被俄军无线电报务员截获了,该报务员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信号的重要性,因而立刻打开无线电发射机对其进行干扰。日军巡洋舰因为无法获得目标指示,只能盲目射击,结果自然是没有啥战果。
到了二战中,随着无线电设备极大的军用价值,电子战也就显得越来越必要了。二战中的电子战首先在英德之间展开,1940年7月,伦敦大轰炸开始后,德国人很快就意识到了必须首先摧毁英国的本土链雷达网络。
高大笨重显目的本土链雷达很快就在德军的闪电空袭中遭到严重损失,眼瞧着德军就要得逞,英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英国人想出了一个高招。英国人让雷达的发射机继续工作,让德军误以为空袭并没有奏效,连续几次之后,德国人也就放弃了继续对本土链雷达进行大规模轰炸。
实际上呢?
实际上这就是个骗局,本土链雷达相当一部分仅有发射机是完好的,而接收机则在轰炸中被摧毁了,也就是说这些雷达光能发射电波而无法接收,自然无法发现任何目标。
当然,德国人也不是二百五,发现用硬杀伤的手段“不奏效”之后,他们开始寻求软杀伤手段了。在1940年9月,他们在俯临加来市的普库尔山上建立了一个地面雷达干扰站,配置了几部布雷劳斯干扰机。
这些干扰机的天线面向海峡对面,发射功率达到一千瓦,工作在本土链雷达的使用的22到50兆赫频段上,用于干扰本土链雷达。当然,德国人的活计还是有点糙,因为他们对本土链雷达的性能并不了解,更不清楚英国人早在1938年就测试过如何干扰本土链雷达,而且早就加装了反干扰装置,所以德国人一开始的干扰行动并不太成功。
直到一年之后,通过大量的无电线侦察,基本摸清了本土链的性能之后,德国才制造出了好用的干扰机,成功的帮助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欧根亲王穿越多佛海峡返回德国本土。
说了这么多历史故事,现在让我们正是回到正题,那就是红军和德军之间的电子战。在卫国战争爆发时,红军已经建立了基本能覆盖西线国境的雷达站,这些雷达为1941年的空中作战提供了极大的支援,如果没有他们,红军的损失恐怕会更加惨重。
但是到了1942年,随着德军深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雷达站要么被转移,要么被迫自我摧毁。这么说吧,在1942年上半年,红军的天空防线开了一个大窟窿,幸亏德国人并没有多少战略轰炸能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1942年下半年,随着新的雷达站在俄罗斯一线建立,红军才基本堵上了西线的窟窿。只不过这个窟窿堵得并不严实,因为德国在同英国进行的电子战中汲取了经验,而这些相关经验也被用来对付红军的防空预警雷达。
苏联幸运的是拥有一个穿越来的仙人,李晓峰在战前就指示诺基亚公司加强雷达和无线电设备的研发。所以,在1942年下半年提供了新式的可机动的预警雷达p12。这种新式雷达弥补了老式雷达的缺陷,让德军的干扰并没有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红军也不是一味的被动挨打,为了挫败德国的防空系统,保护己方的攻击机和轰炸机。红军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为了对付德国的弗雷亚对空警戒雷达,诺基亚正产出了一种专门的干扰设备“巨浪”。这是一种机载脉冲转发器,工作在弗雷亚所在的125兆赫频率上。当“巨浪”接收到弗雷亚的电波时,立刻就会回复一个宽脉冲信号。而这个信号在雷达显示器上显示为纵深七公里、带有幅度调制的有节律跳动波形。反正看上去就是一大波以密集编队飞行的战机。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战术欺骗,装备了巨浪系统的电子战飞机能将德国的战斗机引诱到错误的方向,从而降低真正的轰炸机群的损失。
这还不是全部,因为仅仅干扰警戒雷达还不够。当轰炸机飞临目标上空时,必然要面对德军的地面防空网。德军的高炮部队配备的维尔茨堡炮瞄雷达可不在125兆赫频率上,巨浪系统对其没有用。这也就意味着,轰炸机依然会被敌人的雷达跟踪并瞄准,德军依然可以用其引导战斗机和高射炮对轰炸机群进行攻击。
一开始红军对维尔茨堡雷达办法不多,直到kgb神通广大的派出信号旗特种部队从德国雷达站抢来了一台维尔茨堡雷达之后,问题才被解决。
诺基亚又紧急研发了一款专门干扰维尔茨堡的干扰机——闪电。不光是研发了闪电,诺基亚还建议红军生产大量的干扰箔条,配合闪电一起使用将效果最佳。
一开始红军对此是很抗拒的,倒不是抗拒闪电系统,而是抗拒使用干扰箔条,原因是红军觉得现在还不是使用这种“大杀器”的时候。是的,你没有看错,红军确实将干扰箔条当成了大杀器,将其作为保密等级很高的秘密武器储藏在仓库里,只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才能投入使用。
原因自然是干扰箔条的效果太好了,红军很担心一旦使用这种大杀器,很快就会被德国人仿制,德国人转而就能用来对付苏联的雷达。说实话,这个想法让李晓峰哭笑不得,因为他很清楚,干扰箔条对德国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历史上德国、英国和美国几乎是同一时间研发了无源干扰箔条,而且大家伙在对待这种武器上出乎意料的保持一致——那就是藏起来,当成杀手锏,绝不轻易使用。
历史上,到了1943年7月底,经过丘吉尔特批,盟军才首先使用这种武器。当然,在这个时空不用等那么久了,在轰炸普洛耶什蒂时,在李晓峰的建议下,红军首先使用了干扰箔条,效果非常不错。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首先发明无源干扰箔条的德国,在普洛耶什蒂被炸成废墟的时候,从最普通的士兵到高级将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种晃晃悠悠飘落的金属条是什么,甚至还下令:“不要触碰那些东西,他们很可能有毒!”
可怜的汉斯,真是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了,不过当红军的战略轰炸越来越猛烈,而且越来越多的使用干扰箔条之后,德国人开始想办法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