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晓峰收获意外之喜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很郁闷,不是托洛茨基也不是斯维尔德洛夫,而是阿尔克斯尼斯。那么红色空军的元帅究竟为什么而头疼呢?
    依然是为了他所喜爱的远程航空兵。众所周知,在图哈切夫斯基时代,阿尔克斯尼斯就因为优先发展远程航空兵还是优先发展前线航空兵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各退一步,远程航空兵有了比历史上更好的生存空间,但是优先级别始终是不如前线航空兵的。
    尤其是卫国战争爆发之后,一度红军严重依赖前线航空兵,如果不是前线航空兵冒死出击,狠狠地打击了追击中的德军坦克集群,恐怕战场上的形势会更加难看。
    与此同时,阿尔克斯尼斯一直鼓吹的战略轰炸,企图将敌机歼灭在机场上的作战企图却断然宣告失败。笨重的四发轰炸机在灵巧的德军战斗机面前吃尽了苦头,而红军又高度缺乏可以为这些四发轰炸机护航的远程战斗机,这就让轰炸敌人纵深以及机场的行动变成了自杀式的攻击。反正是损兵折将而战果寥寥。
    这让军 委当中反对远程航空兵的势力是找到了由头,不断地抨击这些耗费大量资源,但实际上却没太多用处的飞机是废物。一时间,阿尔克斯尼斯是压力山大,他不得不一方面紧急要求上马新的远程护航战斗机项目,另一方面也像之前的某仙人一样,想办法证明远程航空兵的价值。
    新的远程护航战斗机项目说实话一开始进行得就十分艰难,主要是当时各大设计局和生产厂家的能力都趋于饱和了,大批量的生产和改进计划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实在没能力上马一款全新的战斗机项目。
    所以个设计院所在接到空军的要求之后,更倾向于在原有设计上进行改进。当时主要有三个方案,一个是在pe-2战斗机上加以改进,比如增大油箱;另一个则是米格设计局搞出的米格-5;最后一个则是全金属化且增大油箱版本的拉-5。
    这三款战斗机中成熟度最高的是pe-2,之前已经改进到了pe-2m2,再次改进为m3工作量很小,投入生产也很快。但是这个很容易实现的方案阿尔克斯尼斯并不喜欢,因为pe-2作为高空高速战斗机,本身更适合去当截击机而不是强调格斗性能的战斗机。对于防空军来说pe-2很好用,拦截德军的轰炸机效果很好。但是对于空军来说,笨拙的截击机实在不能同敌人灵巧的战斗机格斗,会被虐得很惨。
    所以,改进pe-2虽然简单,但是阿尔克斯尼斯和远程航空兵并不买账。他们希望拥有性能更好的战斗机而不是截击机。
    同样的道理,米格设计局的米格-5很快也被宣判出局,原因很简单,这货也是高空高速战斗机,其实就是截击机。甚至米格-5项目一开始就是同pe-2竞争的存在,只不过之前米格设计局工作重点放在了米格-1和米格-3上,对米格-5关注度不高。等pe-2投产之后,米格-5自然也是没戏了。
    这一次,听闻空军要进行新的远程护航战斗机招标,已经处于生死存亡时刻的米格设计局紧急从故纸堆中将米格-5的设计翻了出来,经过一番新创造之后,就投递给了空军。可以想象,跟pe-2一个路数的米格-5自然不可能进入空军的法眼,所以米格设计局又悲剧了。
    实际上阿尔克斯尼斯最中意的还是基于拉-5改进的新式拉式战斗机项目。因为拉-5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将金木结构替换为全金属结构,省下的重量完全可以增大机身油箱。而且拉-5的性能算是比较理想的,至少更合适参加空中狗斗。由拉-5为远程轰炸机护航,必然可以减少相当的损失。
    而且阿尔克斯尼斯中意拉-5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其风冷星型发动机结构比v型水冷发动机简单,造价低也更耐用。其实就是便宜,这样不用占据太多的资源,也就不会遭自其它军种的反对。
    应该说,阿尔克斯尼斯的想法还是不错的,全金属化的拉系列战斗机也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前线航空兵却对此很有意见。
    原因很简单,就出在了那个全金属化上。这个时空因为某仙人的干涉,苏联的航空铝材虽然不像历史上那么紧张,但作为战略资源,它的使用还是很受限制的。对于前线航空兵来说,宝贵的铝合金首先必须满足最重要的战斗机也就是雅克-3的生产,雅克-3的优先级大大高于拉-5,虽然雅克-3因为强调敏捷性和速度机身被设计得很小,这导致其航程并不好看。但是对于前线航空兵来说,航程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拉-5、拉-7的航程也不大)。
    而现在,为了满足远程航空兵的需求,竟然要跟宝贵的雅克-3抢资源,这就是绝对不能忍耐了!所以阿尔克斯尼斯的设想一开始就遭到了空军内部的强烈反对,一开始这个设想就腹死胎中了。
    那么阿尔克斯尼斯的远程护航战斗机就这么完蛋了吗?没有,最后还是李晓峰想办法帮他解决了问题,而且解决的办法也很有特点,有点攒机的意思。
    具体的办法就是改进红军中最低档战斗机雅克-7,给雅克-7更换金属机翼(机身和机尾依然是木头的),并加大机身油箱,将载油量提升到880升的水平。
    仅仅是经过这样一番改进,这种被最开始被称为远程型雅克-7的战斗机航程就达到了2200公里。初步具备了给pe-8和图-3护航的能力。
    不过只做这样的改进,其实并不能完全满足阿尔克斯尼斯的需求。毕竟雅克-7的速度太慢了,哪怕是用全金属机翼减轻了部分重量,但是增大的油箱也能抵消不少这种减重优势。以雅克-7的性能给远程轰炸机护航,恐怕也不是德国最新型号的bf-109和fw-190的对手。
    所以增强雅克-7的性能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增加发动机功率,给雅克-7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只不过这一点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更大功率的vk-105p或者vk-105cp-2以及vk-107都只能有限保障雅克-3的生产,根本就轮不到低档的雅克-7。
    至于am-34系列,那是伊尔-2的标配,作为前线航空兵的心头肉,这个也不可能给低档的炮灰机雅克-7用。至于换装星型风冷发动机,那啥,虽然ash-82fn系列功率高达1850马力,当时那风阻也不是一般的大。给流线型的雅克-7装风冷发动机,性能会大打折扣不说,这个改进工作量也等于重新设计一架全新的战斗机了。
    所以,这个事儿似乎又走进了死胡同。不过谁让李晓峰办法多呢?很快,他就从英国人那里想到了办法,通过反潜舰换发动机方案,他引进了罗罗的梅林xx发动机,这种原本装在飓风战斗机上的发动机比喷火用的梅林61确实差不少,但是比雅克-7使用的vk-105还是强不少。甚至比后来用在雅克-9上的vk-105pf-3还强点。
    使用了梅林xx发动的雅克-7被命名为雅克-7dd,也就是daldego deysvija(超远程)的缩写。经过合理的设计,该机在拥有大航程的同时,其速度也能达到610公里每小时的水平。虽说跟最新式的bf-109和fw-190相比仍然显得不足,但这已经是当时条件下苏联能拿出的最优方案了。
    而且在吸收雅克-7dd的改进经验之后,雅克-7很快被改进为雅克-9,而在雅克-9基础上发展出的雅克-9d和雅克-9dd,航程进一步增大,而且随着苏联发动机产能的增大,vk-107和am-38开始能用于更多的战斗机,这也让雅克-9的远程型号性能变得更好。
    当然,发展远程护航战斗机仅仅是阿尔克斯尼斯关注的一个方向,真正要拓展远程航空兵的生存空间,最关键的还是要用战果说话。而开战以来,远程航空兵除了在挪威干了一票大的,之后能拿出手的战果实在不多。
    所以阿尔克斯尼斯必须要做点什么了,而他的目光很快就盯上了罗马尼亚。
    瓦拉几亚平原位于罗马尼亚的东南方。多瑙河、巴尔喀阡山、黑海赋予了这个国家迷人环境和诱人的财富。在中世纪,这里就以众多的金矿而被称之为“幸福的达契亚”。而这座蕴藏着宝藏的巴尔喀阡山也被罗马尼亚人亲切地称为“绿金宝库”和“罗马尼亚的脊梁”。
    当然,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经过勘探我们能知道,巴尔喀阡山蕴藏的这些宝藏并不是特别丰厚。倒是这里的阳光和空气以及水特别适宜葡萄的生长。作为世界著名的几大葡萄酒产地,瓦拉几亚的葡萄酒几乎成为了罗马尼亚人最重要的财富。
    然而,罗马尼亚人并不知道,瓦拉几亚平原并不仅仅是有葡萄,另一种巨大的、前所未有的财富正静静的躺在他们的脚下。1856年的夏季,位于瓦拉几亚平原中部的普洛耶什蒂地区的布库雷什蒂镇上发生了骚动。
    原来,镇上的工匠用一只蒸馏釜炼出了罗马尼亚第一桶灯用煤油。这样一来,镇上的人家和街道都能用煤油灯照明了,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普洛耶什蒂地区。
    而当地的人这才发现,原来他们的家乡早就有关于出产石油的记载。大约在两个世纪以前,一名叫巴迪纳斯的传教士就曾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普洛耶什蒂的一些地方,当地人挖坑捞取石油。”同样的记载还出现在1716年,一位摩尔多瓦亲王写道:“莫伊内什蒂附近的塔斯劳河两岸有油苗,当地人用溢出地表的石油润滑他们的马车轴!”
    普洛耶什蒂这个名字注定要闻名世界,因为石油这种东西,在工业中的价值,已经绝不可能仅仅是“润滑马车轴”了。
    在1857年,普洛耶什蒂就建成了第一座炼油厂,当年就出产原油275吨。要知道直到两年之后,美国人才打出全国的第一口油井。很快,发现了商机的投机者就蜂拥而至。而其中动作最快的就是英国人了。他们率先出资700万列伊(罗马尼亚货币)创立了罗马尼亚第一家石油公司沃莱钦石油公司。此外另一家石油公司索伊兹石油公司也拥有英国背景。
    当然,其中影响力最大的石油公司来自于德意志,这家叫做斯泰瓦.罗马纳的石油公司占据了罗马尼亚石油产业份额的60%!
    而外国资本的注入,直接刺激了普洛耶什蒂的石油产能。1896年,罗马尼亚全国一年仅仅生产了八万吨原油,而到了1900年,就达到了24.7万吨,使罗马尼亚成为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产油国。
    只不过罗马尼亚人绝对没有想到,成也萧何败萧何,1915年出产了158万吨原油的她变成了香饽饽。迫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威胁,罗马尼亚加入了协约国阵营,而这也导致其遭到了德国的直接入侵。为了避免德国获得宝贵的石油资源,在英国的帮助下,罗马尼亚几乎摧毁了自己所有的石油产业。到1917年,罗马尼亚的石油产能才恢复到1914年的三分之一。
    一战结束之后,罗马尼亚的石油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1923年,该国就拥有178家石油公司和63家炼油厂,原油产能也达到了186万吨。而到了1936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该国原油产量高达870万吨。而且其阿斯特拉.罗马纳炼油厂也成为全欧洲首屈一指的炼油厂。
    可以想象在未来,七十公里长,二十五公里宽的普洛耶什蒂地区将成为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重点关注目标。尤其是当罗马尼亚被迫登上德意志战车之后,这里就成为了英国和苏联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就曾经急切地询问皇家空军参谋长查尔斯.波特尔子爵:“关于空袭罗马尼亚油田,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老烟鬼的判断力是相当高明的,他很清楚,燃油是德国将战争持续下去的关键因素。而德国本身并没有石油资源,大部分原油都依赖罗马尼亚进口。
    实际上早在战争爆发之前,英国人就竭尽全力地避免罗马尼亚的油田落入德国人之手。英法两国在1939年给予罗马尼亚政府经济援助以及军事援助,从而压制罗马尼亚国内逐渐抬头的民 族主义思潮和越来越猛烈的要求外国资本退出本国石油开采的呼声。
    当时的张伯伦和达拉第以为,通过金钱收买以及军事扶持就可以保证罗马尼亚不再畏惧飞快纳粹化的德国,从而乖乖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走。
    但是这两位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的罗马尼亚其实并不畏惧纳粹德国,恰恰相反,民 族主义思潮泛滥的罗马尼亚对纳粹的那一套相当的有好感。而真正让罗马尼亚人如坐针毡的却是东部的苏联,后者当时正在施压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其归还得自上次世界大战的原本属于沙俄的领土(比萨拉比亚,也就是摩尔多瓦)。
    苏联的压力无形中抵消了英法的努力,罗马尼亚人在百万苏联红军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向德国靠拢,随着罗马尼亚很快的法西斯化,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势力很快被挤出了罗马尼亚石油产业。
    在苏联的“帮助”下,希特勒兵不血刃的获得了罗马尼亚的油田,而且这一次小胡子完全不用担心罗马尼亚人像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摧毁自己的油田了。
    而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英国人竟然异想天开的试图说服罗马尼亚人摧毁自己的石油产业,为此他们愿意“慷慨”的付出6000万美金作为补偿。当然,罗马尼亚对此是嗤之以鼻。
    之后,英国依然没有死心,又试图派遣间谍潜入罗马尼亚破坏其石油设施,但是让大英帝国非常没面子的是,这项计划还没实施就被罗马尼亚人发觉了,结果自然就没有结果了。
    在此之后,英国人也不是没打算出动空军去摧毁普洛耶什蒂的油田和炼油设施,但是很遗憾的是,英国人没有航程足够的远的轰炸机,所以依然只能对普洛耶什蒂干瞪眼没办法……

章节目录

天兵在1917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马口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口铁并收藏天兵在1917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