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北执也不是个善茬子,怎么说也穿越过那么多世界了,什么都当过,其中也包括将军,所以带兵打仗这种事儿还真的难不住顾北执。
要不是二皇子给他拖后腿,又是断粮草,又是断军需,还没有援兵可以补充他的兵力,他早就把外族打得屁滚尿流了。
但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后面有个拼命扯后腿的,他再怎么牛掰也没用,手底下的兵吃不饱饭,穿不上当季的衣服,没有合适的武器,跟谁打仗去呀?
所以说樊期期这一手来得刚刚好。
那些上了贼船的,也开始一反刚开始一脸为难的样子,开始有劲儿出劲,没劲儿硬憋,毕竟表现最好的才能够拿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
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也是相对而言最好的,就是管钱的,而且是管着天底下所有钱的,可以说是皇帝的心腹,一般人绝对做不了。
那才是真正的一步登天呢。
所以被送过去的东西里面,除了一些粮草以外,还有许多许多的军需。
说白了铁这种东西,在古代的时候跟盐一样,私人贩卖是会被抓起来砍脑袋的,但是他们硬生生是凑了够整个军队一批用的铁器,偷偷的送了过去。
其他军需也一样不差,这几个人绝对是下了本钱了,一般人真的做不出这样的决定,要是一旦失败的话,那就是造反,造反是要全家掉脑袋的。
所以这差事要么不接,一旦接下来,就要卯足了劲儿,用十二分的精力去做。
机智的某个皇商,还派人在路上的时候打猎,弄了不少肉食,给那些兵将加餐呢。
这是证明,只要能够讨好顾北执,就顺便讨好了樊期期,到时候还愁不会给一个好官职吗?就算拿不到户部尚书,那还有侍郎呢?还有其他官职呢?
总有一个适合他们!
还有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因此受益。
这么一想突然就更有干劲了呢。
差不离接到粮草的第二天,哦不,当天晚上的时候,顾北执就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反击了。
硬来的话也没问题,但是他更喜欢用最低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
那么不如就先示敌以弱吧,赶紧搞定这群野蛮人,然后回家看着未来媳妇儿去,万一被人拐走了,他哭都没地方哭。
这么合心意的一个媳妇儿,不但能够跟着他在各个世界穿梭,还跟他这么默契,两个人搭档完成任务这么方便,长得又漂亮,性格又合他胃口。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樊期期更适合他的女人了吗?
没有!
就算有,那个人也不是樊期期!
顾北执掳了袖子开始干活儿的时候,樊期期也没有闲着,她正在偷偷的派人,在百姓中间传谣言。
刚开始的谣言是比较避讳的,无非是说顾北执在外抗敌,无数的战士血流成河,就是为了保护这些百姓,而太子
却下令,断绝他们的粮草,还有援兵,分明是准备让这八万大军,全都死在关外。
而顾北执做错了什么?
这群战士做错了什么?
那些兵也都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三户人家里就有一两户的人家,儿子当了兵,谁不希望看到自家的孩子活着,安全的从沙场上走下来?
可是太子呢,就算是皇帝,也不该置这么多人的性命于不顾吧?
这完全是准备让这8万人去送死呀!谁家没有孩子,有几个家里的孩子没当过兵,听完了以后全都十分的愤怒,昏君!这是一个妥妥的昏君!
还没当上皇帝就已经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了,要是真的做了皇帝,百姓们还有活路吗?
谣言越传越广,慢慢的也变了样子,连说书的都开始讲顾北执在外抵抗外敌的故事。
虽然每个说书人的版本都不同,但是表达出来的东西都大同小异,在故事当中顾北执必然是英勇无敌的,什么一个打十个都是小事,必须是一个打好几百那种,什么千人敌万人屠……
反正樊期期听了之后都觉得替顾北执脸红。
然后就是讲那些战士们,腹背受敌,还英勇奋战,讲的特别凄凉,特别有英雄气概,让听者流泪,见者伤心。
樊期期当时就觉得,这些说书的都是人才,放在21世纪这叫什么呀?这叫舆论导向,活脱脱的媒体狗仔啊。
舆论导向这东西是最好用的了,尤其是当你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时候。
看来她得准备养几个自家的说书人,以后专门用来引导舆论,尤其是在古代,唾沫星子都是能吐死人的。
顾北执要真当了皇帝,就必须有一批这样的人,帮助他引导社会舆论,跟皇帝作对的人少了,什么事儿都好办。
君不见历史上多少昏君,都是活生生被大臣被底下的人,给气成昏君的。
可凄惨了。
比如说那个特别出名的纣王,今天被这一个大臣指着鼻子骂,明天被那个指着鼻子骂,脾气不暴躁才奇怪了呢。
等舆论发酵的差不多了,马上就要传入最近十分忙碌的二皇子耳朵的时候,樊期期和顾北执也最后通好了信儿。
顾北执大胜了一场,用了类似空城计的计谋,但却是是敌以弱,把对方引进城,一网打尽,主力几乎尽灭的情况下,那些外族不得不选择了后退。
顾北执留下了一部分人在边疆,守着边关,带着剩下的三万人,一路往着京都赶了过来。
三万人可能看起来不多,但是这三万可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是真正见过血的,是在战场上厮杀到如今的,是经历了被国家背叛,被围困,绝望,又绝处逢生的兵。
哪怕是刚进队伍的新兵,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练,也已经浑身的血气。
更何况……樊将军也回来了呀!
樊期期合上信,缓缓的点燃,成败……在此一举了呢。
要不是二皇子给他拖后腿,又是断粮草,又是断军需,还没有援兵可以补充他的兵力,他早就把外族打得屁滚尿流了。
但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后面有个拼命扯后腿的,他再怎么牛掰也没用,手底下的兵吃不饱饭,穿不上当季的衣服,没有合适的武器,跟谁打仗去呀?
所以说樊期期这一手来得刚刚好。
那些上了贼船的,也开始一反刚开始一脸为难的样子,开始有劲儿出劲,没劲儿硬憋,毕竟表现最好的才能够拿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
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也是相对而言最好的,就是管钱的,而且是管着天底下所有钱的,可以说是皇帝的心腹,一般人绝对做不了。
那才是真正的一步登天呢。
所以被送过去的东西里面,除了一些粮草以外,还有许多许多的军需。
说白了铁这种东西,在古代的时候跟盐一样,私人贩卖是会被抓起来砍脑袋的,但是他们硬生生是凑了够整个军队一批用的铁器,偷偷的送了过去。
其他军需也一样不差,这几个人绝对是下了本钱了,一般人真的做不出这样的决定,要是一旦失败的话,那就是造反,造反是要全家掉脑袋的。
所以这差事要么不接,一旦接下来,就要卯足了劲儿,用十二分的精力去做。
机智的某个皇商,还派人在路上的时候打猎,弄了不少肉食,给那些兵将加餐呢。
这是证明,只要能够讨好顾北执,就顺便讨好了樊期期,到时候还愁不会给一个好官职吗?就算拿不到户部尚书,那还有侍郎呢?还有其他官职呢?
总有一个适合他们!
还有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因此受益。
这么一想突然就更有干劲了呢。
差不离接到粮草的第二天,哦不,当天晚上的时候,顾北执就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反击了。
硬来的话也没问题,但是他更喜欢用最低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
那么不如就先示敌以弱吧,赶紧搞定这群野蛮人,然后回家看着未来媳妇儿去,万一被人拐走了,他哭都没地方哭。
这么合心意的一个媳妇儿,不但能够跟着他在各个世界穿梭,还跟他这么默契,两个人搭档完成任务这么方便,长得又漂亮,性格又合他胃口。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樊期期更适合他的女人了吗?
没有!
就算有,那个人也不是樊期期!
顾北执掳了袖子开始干活儿的时候,樊期期也没有闲着,她正在偷偷的派人,在百姓中间传谣言。
刚开始的谣言是比较避讳的,无非是说顾北执在外抗敌,无数的战士血流成河,就是为了保护这些百姓,而太子
却下令,断绝他们的粮草,还有援兵,分明是准备让这八万大军,全都死在关外。
而顾北执做错了什么?
这群战士做错了什么?
那些兵也都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三户人家里就有一两户的人家,儿子当了兵,谁不希望看到自家的孩子活着,安全的从沙场上走下来?
可是太子呢,就算是皇帝,也不该置这么多人的性命于不顾吧?
这完全是准备让这8万人去送死呀!谁家没有孩子,有几个家里的孩子没当过兵,听完了以后全都十分的愤怒,昏君!这是一个妥妥的昏君!
还没当上皇帝就已经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了,要是真的做了皇帝,百姓们还有活路吗?
谣言越传越广,慢慢的也变了样子,连说书的都开始讲顾北执在外抵抗外敌的故事。
虽然每个说书人的版本都不同,但是表达出来的东西都大同小异,在故事当中顾北执必然是英勇无敌的,什么一个打十个都是小事,必须是一个打好几百那种,什么千人敌万人屠……
反正樊期期听了之后都觉得替顾北执脸红。
然后就是讲那些战士们,腹背受敌,还英勇奋战,讲的特别凄凉,特别有英雄气概,让听者流泪,见者伤心。
樊期期当时就觉得,这些说书的都是人才,放在21世纪这叫什么呀?这叫舆论导向,活脱脱的媒体狗仔啊。
舆论导向这东西是最好用的了,尤其是当你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时候。
看来她得准备养几个自家的说书人,以后专门用来引导舆论,尤其是在古代,唾沫星子都是能吐死人的。
顾北执要真当了皇帝,就必须有一批这样的人,帮助他引导社会舆论,跟皇帝作对的人少了,什么事儿都好办。
君不见历史上多少昏君,都是活生生被大臣被底下的人,给气成昏君的。
可凄惨了。
比如说那个特别出名的纣王,今天被这一个大臣指着鼻子骂,明天被那个指着鼻子骂,脾气不暴躁才奇怪了呢。
等舆论发酵的差不多了,马上就要传入最近十分忙碌的二皇子耳朵的时候,樊期期和顾北执也最后通好了信儿。
顾北执大胜了一场,用了类似空城计的计谋,但却是是敌以弱,把对方引进城,一网打尽,主力几乎尽灭的情况下,那些外族不得不选择了后退。
顾北执留下了一部分人在边疆,守着边关,带着剩下的三万人,一路往着京都赶了过来。
三万人可能看起来不多,但是这三万可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是真正见过血的,是在战场上厮杀到如今的,是经历了被国家背叛,被围困,绝望,又绝处逢生的兵。
哪怕是刚进队伍的新兵,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练,也已经浑身的血气。
更何况……樊将军也回来了呀!
樊期期合上信,缓缓的点燃,成败……在此一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