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英雄
用人如器
总结刘邦的一生,其成功之处在于能用人。
知人善任。中国有句俗话,谓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实现“尽其用”、“尽其才”,关键在于把物放在适当的地方,把人摆在适当的岗位。知人善任的重点在于知人,然后就是善任。
知人、知己、知彼,其中知己意味着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人聪明的地方就是有自知之明。这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比较难。而刘邦恰恰是一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帝王最重要的能力是如何调动将士们的积极性,他很清楚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能耐,并且知道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最为适合,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知人善任,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把它运用得非常好,这就是刘邦他为什么会成就这样一个汉朝集团。
孔子有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就是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在茫茫苍穹中,或许北极星不是最明亮的,但它永远指向北方,指向思想与灵魂前进的地方。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而北斗七星永远都围绕着北极星运动。不难看出在大汉的革命军队中,刘邦就是那个亘古不变的北极星。而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这些人就是北斗七星,刘邦一直在领导着他们的方向。这就是刘邦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的很重要原因。
选人不拘一格,用人用其所长。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用人之道。用人最忌按框框、杠杠取才,有的人学识很高,由于不知变通,办事却很低能。有的人经历很丰富,由于悟性太差,始终没有长进。重用这种人,就可能误事。成功的帝王取才,首重能力,绝不存世俗偏见。所以,他们手下总是人才济济。古代明君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就是敢于打破门第学历观念。许多明智的帝王深深知道,有许多人才出自于普通百姓家里,出自于社会最底层。因此,他们积极到民间寻找人才,打破门第观念选用人才,如:五帝时期的帝舜是一个瞎子的儿子,商朝的伊尹是一个烧饭的奴隶,傅悦是一个砸夯的奴隶,成吉思汗手下有许多大将都是奴隶出身,北魏孝文帝的大将赵黑也是奴隶出身等等。
在刘邦这支革命的队伍中,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是他们是处于社会各个阶层,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什么人都有,可谓是一个杂牌军。但刘邦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都是从项羽营帐里来的,刘邦尽释前嫌的大度程度大的让人不可理解,大得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就成了“伟”。最根本的问题,刘邦抓大放小、不拘小节。招降纳叛,尽释前嫌,是气度;是用人之道,不是用人之术。
大海之所以这么宽广,是因为大海不仅容纳了江河湖泊带给它的水源,同时还接纳了江河湖泊带给它的泥沙和杂质。刘邦军队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海纳百川的胸襟。刘邦之强大正在与刘邦不仅接纳了人的优点,同时还接纳了人的缺点。
曾经在项羽麾下的人,都簇拥在刘邦的身边,就因为刘邦宽宏大量,一视同仁。比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人,韩信有才,但项羽看不起韩信,他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所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原来投奔了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陈平得不到项羽重视,郁郁不得志,直到上天安排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良禽择良木而栖,此后,才华横溢的他从项羽的军中逃了出来,经魏无知推荐,投靠了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
坦诚相待。有句名谚说:“一两重的坦诚,胜过一吨重的聪明。”人才,最需要的得到的是尊重。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坦诚相待,而不是信口雌黄或口蜜腹剑。重视人才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如果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
当然,刘邦就有这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有问题便跟刘邦谈,刘邦全部都是如实的解决,哪怕这样解决会让自己下不来台。
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刘邦,以自己的实力,是否打得过项羽;刘邦如实回答“固不如也”。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了这样的问题,说大王你的能力、魅力比得过项羽吗?刘邦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
这些人能够为刘邦出谋划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刘邦做每件事情都是如实相告,绝不隐瞒。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帮刘邦出谋划策。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中国传统的信任方式,也是自古以来为人称道的一条原则。在革命中最忌讳怀疑别人,刘邦就有这个魄力,一旦决定用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部下不满意的,我们跟着刘邦跟那么长时间,建功立业,出生入死,也不过就混到现在这个位置,陈平这个小子一来,就给他那么高的职务,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他们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也就是后人有时提起的“昧金”“盗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
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说:“对不起。我慢待先生了,请先生继续留在军中。”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有了刘邦的信任,陈平终于可以施展手脚,大干一番了。之后不久,刘邦被项羽围困,向陈平讨主意,陈平说:“原来我在项羽手下当差,很了解项羽。项羽这个人出身于贵族的家庭,待人接物,都是按照贵族的那一套,平常都是恭恭敬敬、彬彬有礼,所以很讲道德和礼数,而且非常看重自己身份名誉。爱惜羽毛,守护着以为万古不变的圣洁与美丽。 一根羽毛的伤痛,也可以成为逃遁努力的借口。所以这些人都集结在项羽的麾下。这些人虽然对项羽忠心耿耿,但是项羽多疑。他的忠实部下不过几人,只要大王拿出数万金,让臣实施反间计,使其君臣离心,自然可破。”
于是刘邦出黄金四万金交给陈平,让他随意使用,不问他的出入。陈平出重金派人到项羽军营,散布消息,果然项羽起了疑心。
当然,这是当时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措施,表示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论功行赏。论功行赏又可以说是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赏。奖励是对一个人才贡献的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奖赏这些功臣们。
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酆侯,食邑最多。许多功臣心里愤愤不平,私下里议论不休。他们说自己跟随刘邦辗转南北,身经百战,而萧何只不过坐在家里发发议论,做做文字工作而已,毫无战功,为什么他的食邑反而比我们多呢?
刘邦闻知此事后,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猎人吗?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指示行踪,放狗追兽的是人。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况且你们只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带两三个家里人,而萧何却是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这些功劳怎么能抹杀呢?”
众人听罢,都无言以答。
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排位次。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七十余处战伤,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刘邦已经压过大家一次,重封了萧何,对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萧何应该排在第一位。
这时,关内侯鄂君说:“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像曹参等人只是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
鄂君的这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顺水推舟,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封了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暗中控制。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萧何在政府中的地位仅次于刘邦,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我们这样打一个比方,如果刘邦集团是一家公司的话,刘邦是董事长,萧何就是总经理。即使刘邦给予萧何极大的信任,但是也在暗中控制、监视着萧何。不过刘邦控制、监视不像项羽,他总是不动声色的,也不把“怀疑”两字写在脸上。
汉十二年秋,黥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守京城。在这个战争的过程中,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没回来一次就必定去见萧何,而且传话说皇上问萧相国最近在干什么,非常关心体恤,所以萧何很感动,尽心尽力地为刘邦的作战做好后勤保障。
这时,一个门客跟萧何说:“丞相觉得陛下对你怎么样?”
萧何说:“皇上对我很信任,频频派使者来,关怀我,问我最近好不好,在干什么。”
门客冷笑一声:“丞相,您离灭九族的大祸不远了。”
萧何不解,门客说:“你以为皇上是关心你吗?他是不放心,所以不断地派人回来看你在干什么。你自入关十几年来一直深得民心,民众都愿意归附于您,皇上屡次派人回来询问近况,就是怕你在关中挑起民众造反。你是大汉第一功臣,已经没有可以加封的余地了,他怎么能够放心你?”
萧何说:“所言极是,那怎么办?”
门客说:“只有一个办法,你自己把自己的形象搞坏,贪污腐败是做好的办法,让他知道你贪图小利、胸无大志。”
刘邦平定了黥布以后,回到了京城,发现有很多人状告萧何,说利用职权,低价强行购买土地。刘邦得知,果然嘲笑萧何“小农意识”,就此放下心来。
可后来,有人向他打小报告,说萧何有经济问题。刘邦立刻翻脸无情,将他关进监狱,准备对其实施肉体消灭。还好萧何平日人缘不错,又早已和吕后系统打成一片,最终借助这些关系网的保护被无罪释放,这才落了善终,免于灭族之灾。
所以,刘邦的用人之术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一方面用人不疑,另外一方面害怕功臣势力大,功高盖势,抢夺帝位,总要想法设法杀掉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但这也非刘邦一个帝王而已。
总而言之,刘邦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地加以防范和控制,从而把当时天下的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优化组合。所以才战胜项羽,走向胜利。刘邦认为,这是他成功之道的根本所在,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帝王”痞相
如果按照中国人传统的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念,刘邦坐上了帝王龙椅,创立了汉家天下,贵为九五之尊,所以他应该是英雄人选。反之,项羽就只能被列入陪衬英雄的跳粱小丑角色,因为他是一个输家,最后落了个兵败被杀的下场。都是英雄,相差很远。
但是,虽然刘邦打败了项羽,成就了帝王的霸业,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却并不是很高,不客气一点的说法就是骂名,背信弃义、玩弄权术、残害忠良等等。
可以说,刘邦是一个在人格上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是一个让人不足道的人,相反,项羽虽然失败了,后世人无论高矮,却都是一律仰着脑袋看他。
宋时李清照就曾著诗《夏日绝句》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然,不能随便断言说刘邦就是痞子,而项羽就是英雄,而要以历史事实来说话。
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刘邦的发迹记载多赋神话传说,什么刘邦是他的母亲与蛟龙交配所生,什么刘邦长了一个奇大无比的鼻子等等。但尽管如此,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的形象却并不高大。
刘邦,沛县人,少年时飞鹰走马,偷鸡摸狗,以一副浪人形象闻名乡里,年轻时担任过泗水亭长之职,此公终日不思进取,游手好闲,但心比天高,一心想着飞黄腾达。
“多大言,少成事”,这就是知道他底细的同乡萧何对他的评价。
刘邦的成功除了他工于心计,善于利用民心之外,很大程度上有一种偶然和巧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一生所经历的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小仗,他西入咸阳之所以一路凯歌高奏,原因就在于那些地方武装实在太次了,不是举手投降就是仓皇而逃,如果不是项羽在巨鹿牵制住了秦军的主力,他的兵马可能出不了安徽边界,就会被灰溜溜地赶回他的沛县老巢。如果说这是一种偶遇,那他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却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就很令人费解了。
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行解释就是刘邦生具“帝王”痞相。
项羽,这个很讲信用,重感情,有血气的帅哥,输给了一向给人印象极差的刘邦,不得不使后来人为其叹息。当然,刘邦的获胜除了他的虚伪狡诈之外,确实与民心的归顺有关,刘邦这个人很会利用民心,也很会做秀,在这一点上项羽是无法跟其相提并论的。
比方说刘邦打下沛县之后,本来看到沛令一职非他莫属,但他却要装出一副让贤的样子;在打败项羽之后,他本来也是想当然的皇帝,但在登基时他偏要出出洋相,闹闹笑话,让人们觉得这天下少了他刘邦还真不行。刘邦是一个善于伪装的政治野心家,他的狐狸尾巴藏得丝毫不露破绽,以至于聪明的韩信,彭越等人都看走了眼,上了他的大当,最后落得个卖力不讨好的下场,结果刘邦登基后借口他们谋反,杀了他们。
刘邦虽然用贤,但他是用过便扔,当上皇帝之后就根本没有将这一帮曾经的难兄难弟放在眼里,甚至欲杀之而后快。在对待老百姓上,刘邦为了得天下,竟然可以置自己的亲身骨肉于不顾。为了逃命,竟让二千多名无辜的弱小女子代他做牺牲品,这样的人,他是怎样得到的民心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必要拉关系套近乎拼命抬举一人,或是费尽心思搞臭一人,而应该客观公正以事实说话来阐述。
不错,刘邦是很小人,他当上皇帝是用了让人齿冷的手段,但项羽不见得不小人。司马迁就对项羽作了毫不客气的批评,说项羽这人,气量很小,轻狂傲物,加之性子刚烈,勇猛好战,动不动就杀人,甚至屠城。曾一次就坑杀了降卒二十万人。在北海时“烧夷城郭,宫室,虏其老弱妇女”。
由此看出,项羽也不是什么好主,至少人的举动让人很不欣赏,简单罗列他的一些罪行就足可以把他打入地狱。
刘邦之所以遭到人们痛斥,首先是因为他少年时浪荡成性,人们对他的这段辉煌历史不怀好感;其次他不以人为本,为了实现“大丈夫当如此”的梦想,不惜以亲人的生命为交换,登基后又忘恩负义,杀害忠良,这可能是后人最不能容忍的一条;再次,刘邦登基后得意忘形,结果被人们判了个不及格。
客观地说,刘邦创立的大汉王朝,就政治,经济,文化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即使排不了第一,也至少可以排前三。他本人在大汉建立之初也是尽心尽力,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维护边疆稳定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废除了秦朝的苛法,与民休息,总结列代兴亡,推动国家治理。所有这些,足可以证明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就算他有过不甚光彩的历史,这些功劳也完全可以替他遮羞盖丑,并且还有剩余,也足够他有资格坐下来和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一较高下。
刘邦,身处乱世的风云人物,到底是不是英雄,还是痞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也有理由不相信历史。相信历史,是因为历史是我们对过去唯一的可考资料,不相信它,是因为历史学家往往会臣服于政治权力的高压和诱惑,于是免不了歪理胡诌一顿。但不管怎么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他们是历史改朝换代的真实见证者,虽然有时候也难免失真,但它的主流倾向却是基本无误的。
刘邦,这个很不一般的人在后人眼中之所以进入不了英雄之列,关键就在于他碰上了一个同样很不一般的项羽。(后来同样白手起家的朱元璋虽然在登基后也遭到骂名,人们虽然痛斥他的暴行,还是承认他的英雄地位的,因为当时没有人可以与其争锋匹敌。)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如果从政治方面对刘邦做评价,刘邦不仅是很了不起的,他甚至是伟大的。但如要从道义和德行上对刘邦做评价,对不起,只好把他列入末流角色,他连三流都排不上。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小说网!
总结刘邦的一生,其成功之处在于能用人。
知人善任。中国有句俗话,谓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实现“尽其用”、“尽其才”,关键在于把物放在适当的地方,把人摆在适当的岗位。知人善任的重点在于知人,然后就是善任。
知人、知己、知彼,其中知己意味着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人聪明的地方就是有自知之明。这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比较难。而刘邦恰恰是一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帝王最重要的能力是如何调动将士们的积极性,他很清楚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能耐,并且知道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最为适合,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知人善任,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把它运用得非常好,这就是刘邦他为什么会成就这样一个汉朝集团。
孔子有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就是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在茫茫苍穹中,或许北极星不是最明亮的,但它永远指向北方,指向思想与灵魂前进的地方。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而北斗七星永远都围绕着北极星运动。不难看出在大汉的革命军队中,刘邦就是那个亘古不变的北极星。而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这些人就是北斗七星,刘邦一直在领导着他们的方向。这就是刘邦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的很重要原因。
选人不拘一格,用人用其所长。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用人之道。用人最忌按框框、杠杠取才,有的人学识很高,由于不知变通,办事却很低能。有的人经历很丰富,由于悟性太差,始终没有长进。重用这种人,就可能误事。成功的帝王取才,首重能力,绝不存世俗偏见。所以,他们手下总是人才济济。古代明君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就是敢于打破门第学历观念。许多明智的帝王深深知道,有许多人才出自于普通百姓家里,出自于社会最底层。因此,他们积极到民间寻找人才,打破门第观念选用人才,如:五帝时期的帝舜是一个瞎子的儿子,商朝的伊尹是一个烧饭的奴隶,傅悦是一个砸夯的奴隶,成吉思汗手下有许多大将都是奴隶出身,北魏孝文帝的大将赵黑也是奴隶出身等等。
在刘邦这支革命的队伍中,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是他们是处于社会各个阶层,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什么人都有,可谓是一个杂牌军。但刘邦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都是从项羽营帐里来的,刘邦尽释前嫌的大度程度大的让人不可理解,大得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就成了“伟”。最根本的问题,刘邦抓大放小、不拘小节。招降纳叛,尽释前嫌,是气度;是用人之道,不是用人之术。
大海之所以这么宽广,是因为大海不仅容纳了江河湖泊带给它的水源,同时还接纳了江河湖泊带给它的泥沙和杂质。刘邦军队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海纳百川的胸襟。刘邦之强大正在与刘邦不仅接纳了人的优点,同时还接纳了人的缺点。
曾经在项羽麾下的人,都簇拥在刘邦的身边,就因为刘邦宽宏大量,一视同仁。比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人,韩信有才,但项羽看不起韩信,他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所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原来投奔了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陈平得不到项羽重视,郁郁不得志,直到上天安排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良禽择良木而栖,此后,才华横溢的他从项羽的军中逃了出来,经魏无知推荐,投靠了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
坦诚相待。有句名谚说:“一两重的坦诚,胜过一吨重的聪明。”人才,最需要的得到的是尊重。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坦诚相待,而不是信口雌黄或口蜜腹剑。重视人才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如果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
当然,刘邦就有这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有问题便跟刘邦谈,刘邦全部都是如实的解决,哪怕这样解决会让自己下不来台。
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刘邦,以自己的实力,是否打得过项羽;刘邦如实回答“固不如也”。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了这样的问题,说大王你的能力、魅力比得过项羽吗?刘邦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
这些人能够为刘邦出谋划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刘邦做每件事情都是如实相告,绝不隐瞒。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帮刘邦出谋划策。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中国传统的信任方式,也是自古以来为人称道的一条原则。在革命中最忌讳怀疑别人,刘邦就有这个魄力,一旦决定用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部下不满意的,我们跟着刘邦跟那么长时间,建功立业,出生入死,也不过就混到现在这个位置,陈平这个小子一来,就给他那么高的职务,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他们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也就是后人有时提起的“昧金”“盗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
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说:“对不起。我慢待先生了,请先生继续留在军中。”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有了刘邦的信任,陈平终于可以施展手脚,大干一番了。之后不久,刘邦被项羽围困,向陈平讨主意,陈平说:“原来我在项羽手下当差,很了解项羽。项羽这个人出身于贵族的家庭,待人接物,都是按照贵族的那一套,平常都是恭恭敬敬、彬彬有礼,所以很讲道德和礼数,而且非常看重自己身份名誉。爱惜羽毛,守护着以为万古不变的圣洁与美丽。 一根羽毛的伤痛,也可以成为逃遁努力的借口。所以这些人都集结在项羽的麾下。这些人虽然对项羽忠心耿耿,但是项羽多疑。他的忠实部下不过几人,只要大王拿出数万金,让臣实施反间计,使其君臣离心,自然可破。”
于是刘邦出黄金四万金交给陈平,让他随意使用,不问他的出入。陈平出重金派人到项羽军营,散布消息,果然项羽起了疑心。
当然,这是当时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措施,表示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论功行赏。论功行赏又可以说是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赏。奖励是对一个人才贡献的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奖赏这些功臣们。
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酆侯,食邑最多。许多功臣心里愤愤不平,私下里议论不休。他们说自己跟随刘邦辗转南北,身经百战,而萧何只不过坐在家里发发议论,做做文字工作而已,毫无战功,为什么他的食邑反而比我们多呢?
刘邦闻知此事后,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猎人吗?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指示行踪,放狗追兽的是人。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况且你们只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带两三个家里人,而萧何却是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这些功劳怎么能抹杀呢?”
众人听罢,都无言以答。
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排位次。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七十余处战伤,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刘邦已经压过大家一次,重封了萧何,对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萧何应该排在第一位。
这时,关内侯鄂君说:“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像曹参等人只是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
鄂君的这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顺水推舟,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封了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暗中控制。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萧何在政府中的地位仅次于刘邦,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我们这样打一个比方,如果刘邦集团是一家公司的话,刘邦是董事长,萧何就是总经理。即使刘邦给予萧何极大的信任,但是也在暗中控制、监视着萧何。不过刘邦控制、监视不像项羽,他总是不动声色的,也不把“怀疑”两字写在脸上。
汉十二年秋,黥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守京城。在这个战争的过程中,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没回来一次就必定去见萧何,而且传话说皇上问萧相国最近在干什么,非常关心体恤,所以萧何很感动,尽心尽力地为刘邦的作战做好后勤保障。
这时,一个门客跟萧何说:“丞相觉得陛下对你怎么样?”
萧何说:“皇上对我很信任,频频派使者来,关怀我,问我最近好不好,在干什么。”
门客冷笑一声:“丞相,您离灭九族的大祸不远了。”
萧何不解,门客说:“你以为皇上是关心你吗?他是不放心,所以不断地派人回来看你在干什么。你自入关十几年来一直深得民心,民众都愿意归附于您,皇上屡次派人回来询问近况,就是怕你在关中挑起民众造反。你是大汉第一功臣,已经没有可以加封的余地了,他怎么能够放心你?”
萧何说:“所言极是,那怎么办?”
门客说:“只有一个办法,你自己把自己的形象搞坏,贪污腐败是做好的办法,让他知道你贪图小利、胸无大志。”
刘邦平定了黥布以后,回到了京城,发现有很多人状告萧何,说利用职权,低价强行购买土地。刘邦得知,果然嘲笑萧何“小农意识”,就此放下心来。
可后来,有人向他打小报告,说萧何有经济问题。刘邦立刻翻脸无情,将他关进监狱,准备对其实施肉体消灭。还好萧何平日人缘不错,又早已和吕后系统打成一片,最终借助这些关系网的保护被无罪释放,这才落了善终,免于灭族之灾。
所以,刘邦的用人之术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一方面用人不疑,另外一方面害怕功臣势力大,功高盖势,抢夺帝位,总要想法设法杀掉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但这也非刘邦一个帝王而已。
总而言之,刘邦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地加以防范和控制,从而把当时天下的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优化组合。所以才战胜项羽,走向胜利。刘邦认为,这是他成功之道的根本所在,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帝王”痞相
如果按照中国人传统的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念,刘邦坐上了帝王龙椅,创立了汉家天下,贵为九五之尊,所以他应该是英雄人选。反之,项羽就只能被列入陪衬英雄的跳粱小丑角色,因为他是一个输家,最后落了个兵败被杀的下场。都是英雄,相差很远。
但是,虽然刘邦打败了项羽,成就了帝王的霸业,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却并不是很高,不客气一点的说法就是骂名,背信弃义、玩弄权术、残害忠良等等。
可以说,刘邦是一个在人格上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是一个让人不足道的人,相反,项羽虽然失败了,后世人无论高矮,却都是一律仰着脑袋看他。
宋时李清照就曾著诗《夏日绝句》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然,不能随便断言说刘邦就是痞子,而项羽就是英雄,而要以历史事实来说话。
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刘邦的发迹记载多赋神话传说,什么刘邦是他的母亲与蛟龙交配所生,什么刘邦长了一个奇大无比的鼻子等等。但尽管如此,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的形象却并不高大。
刘邦,沛县人,少年时飞鹰走马,偷鸡摸狗,以一副浪人形象闻名乡里,年轻时担任过泗水亭长之职,此公终日不思进取,游手好闲,但心比天高,一心想着飞黄腾达。
“多大言,少成事”,这就是知道他底细的同乡萧何对他的评价。
刘邦的成功除了他工于心计,善于利用民心之外,很大程度上有一种偶然和巧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一生所经历的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小仗,他西入咸阳之所以一路凯歌高奏,原因就在于那些地方武装实在太次了,不是举手投降就是仓皇而逃,如果不是项羽在巨鹿牵制住了秦军的主力,他的兵马可能出不了安徽边界,就会被灰溜溜地赶回他的沛县老巢。如果说这是一种偶遇,那他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却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就很令人费解了。
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行解释就是刘邦生具“帝王”痞相。
项羽,这个很讲信用,重感情,有血气的帅哥,输给了一向给人印象极差的刘邦,不得不使后来人为其叹息。当然,刘邦的获胜除了他的虚伪狡诈之外,确实与民心的归顺有关,刘邦这个人很会利用民心,也很会做秀,在这一点上项羽是无法跟其相提并论的。
比方说刘邦打下沛县之后,本来看到沛令一职非他莫属,但他却要装出一副让贤的样子;在打败项羽之后,他本来也是想当然的皇帝,但在登基时他偏要出出洋相,闹闹笑话,让人们觉得这天下少了他刘邦还真不行。刘邦是一个善于伪装的政治野心家,他的狐狸尾巴藏得丝毫不露破绽,以至于聪明的韩信,彭越等人都看走了眼,上了他的大当,最后落得个卖力不讨好的下场,结果刘邦登基后借口他们谋反,杀了他们。
刘邦虽然用贤,但他是用过便扔,当上皇帝之后就根本没有将这一帮曾经的难兄难弟放在眼里,甚至欲杀之而后快。在对待老百姓上,刘邦为了得天下,竟然可以置自己的亲身骨肉于不顾。为了逃命,竟让二千多名无辜的弱小女子代他做牺牲品,这样的人,他是怎样得到的民心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必要拉关系套近乎拼命抬举一人,或是费尽心思搞臭一人,而应该客观公正以事实说话来阐述。
不错,刘邦是很小人,他当上皇帝是用了让人齿冷的手段,但项羽不见得不小人。司马迁就对项羽作了毫不客气的批评,说项羽这人,气量很小,轻狂傲物,加之性子刚烈,勇猛好战,动不动就杀人,甚至屠城。曾一次就坑杀了降卒二十万人。在北海时“烧夷城郭,宫室,虏其老弱妇女”。
由此看出,项羽也不是什么好主,至少人的举动让人很不欣赏,简单罗列他的一些罪行就足可以把他打入地狱。
刘邦之所以遭到人们痛斥,首先是因为他少年时浪荡成性,人们对他的这段辉煌历史不怀好感;其次他不以人为本,为了实现“大丈夫当如此”的梦想,不惜以亲人的生命为交换,登基后又忘恩负义,杀害忠良,这可能是后人最不能容忍的一条;再次,刘邦登基后得意忘形,结果被人们判了个不及格。
客观地说,刘邦创立的大汉王朝,就政治,经济,文化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即使排不了第一,也至少可以排前三。他本人在大汉建立之初也是尽心尽力,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维护边疆稳定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废除了秦朝的苛法,与民休息,总结列代兴亡,推动国家治理。所有这些,足可以证明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就算他有过不甚光彩的历史,这些功劳也完全可以替他遮羞盖丑,并且还有剩余,也足够他有资格坐下来和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一较高下。
刘邦,身处乱世的风云人物,到底是不是英雄,还是痞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也有理由不相信历史。相信历史,是因为历史是我们对过去唯一的可考资料,不相信它,是因为历史学家往往会臣服于政治权力的高压和诱惑,于是免不了歪理胡诌一顿。但不管怎么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他们是历史改朝换代的真实见证者,虽然有时候也难免失真,但它的主流倾向却是基本无误的。
刘邦,这个很不一般的人在后人眼中之所以进入不了英雄之列,关键就在于他碰上了一个同样很不一般的项羽。(后来同样白手起家的朱元璋虽然在登基后也遭到骂名,人们虽然痛斥他的暴行,还是承认他的英雄地位的,因为当时没有人可以与其争锋匹敌。)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如果从政治方面对刘邦做评价,刘邦不仅是很了不起的,他甚至是伟大的。但如要从道义和德行上对刘邦做评价,对不起,只好把他列入末流角色,他连三流都排不上。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