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朋友们
刘邦的这些同声气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在沛这一块小小的地盘上,有些算是有点头脸,有些则只是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之流,有些甚至没有正当职业;有些有点鸡鸣狗盗之技,有些则一无是处;有些还算人模人样,有些则污迹斑斑。总之,都不被旁人看好,甚至还受家人的闲气,包括刘邦他自己。但就是这些人,有一天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刘邦还没有做泗水亭长时,曾多次犯事,都是同乡兼好友萧何替他挡了回去。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仍然守不住规矩,不时越轨;好在他的顶头上司是萧何,总替他在县官那里说情,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年轻时的刘邦是浪荡游侠,不为乡里所喜,泗水亭长的刘邦也完全没有循吏上进的趋向,依然是好酒好色,桀骜无礼,狂言妄为。萧何虽然看不惯他的这些行为,但以萧何之明,他也欣赏刘邦敢做敢为、有事能够担当的个性。
他能感觉得到,刘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下能够仗气使人,深入三教九流,在身边聚集一帮铁杆哥们儿,上能够折节低首,远从张耳,兄事王陵,入仕为吏以来,虽然不循规矩,但却有力,在沛县吏卒当中,也是忽视不得的一方人物。
在偶然的几次同席交谈中,萧何发现刘邦表面上虽然傲慢无礼,但是内慧有肚量,哪怕在酩酊醉饮、狂言妄语中,对于有理切中的话几乎马上就能省悟,或者默然,或者陈谢请从,断然变成了另一个人。
在众多沛县吏民人物中,萧何对刘邦是另眼相看的。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还在泗水亭长任上的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远行久在外,有所交际往来的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行。
按照惯例,大家都以铜钱三百封一红包赠送,刘邦打开萧何的红包,里面却整整齐齐地装了五百铜钱。
秦汉时代,官吏都是按月领取工资,叫作月俸。亭长一类的基层小吏,月俸只有几百铜钱,多少年难得一次加薪,加十五钱就是皇帝亲自下诏书的大恩典了。人送三百钱,已经是与工资匹敌的重礼,萧何是上司,破例送五百,是特别有所表示。
这件事,刘邦终身未曾忘却,后来打下天下论功行赏时,他特别为萧何增加二千户的封邑,明言就是为了报答这二百钱,颇有些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侠风。
除了萧何之外,刘邦的朋友中还有一个后来忠心辅佐自己的樊哙,他是个杀狗卖肉的。看来也印证了那句“仗义多皆屠狗辈”的俗语。当年大家乱哄哄起义的时候,萧何、曹参派他去接刘邦回来主事。在鸿门宴上,范增指使项庄舞剑佐酒,伺机杀死刘邦。剑锋有几次都到了刘邦的鼻子底下了,吓得刘邦嘴角的一块肌肉不听使唤地乱跳。樊哙听说事情紧急,拿起盾牌,推倒项羽的卫兵,冲进大帐。
本意呢,他是想来救刘邦,谁知道进得帐来,却见帐内波澜不惊,一派歌舞升平,倒叫他不知如何是好。项羽看见这么一个跟自己一样耿直不怕死的汉子,亦惊亦喜,赐之斗酒彘肩,却使刘邦活脱脱溜掉。在以后的战斗中,樊哙又杀敌不少,立下大功,封舞阳侯。关于樊哙还有不少传说呢!
沛县有一条由北向南的泗水。相传刘邦年轻的时候就住在河的西边,那时樊哙就在此设摊卖狗肉,刘邦经常吃樊哙的狗肉不给钱,说是赊账,实际就是变相白吃。樊哙的营生本小利短,日子长了自然吃不消,不赊又拉不下面子,只好悄悄的由河西搬到河东去卖。
一连三天刘邦吃不到狗肉,一打听知道樊哙到了河的对面。那时的泗水很宽,平时就有一条木船,人多船小,刘邦没钱上不了船,急得口水直流,正好看到一只老鳖游来,就不顾穷命跳上鳖背到河的对面。
这时樊哙正在集上卖狗肉,刘邦问樊哙,生意怎样,樊哙讲,三天没有发市了,狗肉存了一挑。刘邦见了就吃,说来也怪,刘邦一吃,旁边的人都围上来,你争我抢的,没有一会儿樊哙就把三天的狗肉卖光了。打那以后每次赶集,刘邦就让老鳖驮他过河,到樊哙的狗肉摊去白吃狗肉。
樊哙气得要命:躲到河东了还没躲过刘邦,怪来怪去就怪那个老鳖驮刘邦过河。于是他就悄悄地把那老鳖杀了,放到锅里和狗肉一齐煮了。刘邦一吃感到比以前好吃,一问才知樊哙把老鳖杀了,心里很不高兴,但也不好明说。
等到刘邦当上泗上的亭长,想起当初樊哙杀老鳖不让他吃狗肉太不够朋友,就借口樊哙脾气暴躁,身上带刀不安全,就派人把他的刀没收了。樊哙没有了刀就只好把狗肉煮得更烂,用手撕着卖。谁知这撕的狗肉比刀切的味道更好,更美,生意也就更好了。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樊哙也被封为舞阳候,这沛县的狗肉便走向了全国。传说,至今沛县卖的狗肉,还是当初樊哙煮鳖汤时的老卤汤哪!
在亭长任上,刘邦新结识了不少兄弟,夏侯婴就是其中一个,两人同乡。刘邦在泗水当着亭长,夏侯婴为沛县的厩司御,也就是沛县政府马车队的车夫,经常驾驶马车接送使者客人,传递文书邮件经过泗水亭。往来多了,夏侯婴颇感与刘邦意气相投,每当送完客人经过泗水亭,总是停车下马,与刘邦欢谈长语,忘了时间。夏侯婴后来也上进,通过了县吏的任用选拔,正式做了县政府的小吏,与刘邦的关系更加亲密。
有一次,刘邦与夏侯婴对剑游戏,不慎失手伤了夏侯婴,被人告发了。按照秦王朝的法律,身为官吏伤人,要严厉追究刑事责任,加重定罪。为了避免重罪,刘邦否认自己伤害了夏侯婴,夏侯婴也作伪证说不是刘邦弄伤的。
此事涉嫌官吏相互包庇罪。或许是为了树立办案典型,上头对此事十分重视,深究严查。夏侯婴为此入狱将近一年,被拷问鞭笞达数百次,始终咬紧牙关,拒不供认。由于没有证据口供,夏侯婴最终被释放,刘邦也逃脱了追究定罪。从此以后,二人成为生死之交。
刘邦起兵的时候,夏侯婴以沛县令史随同起兵,一直跟随在刘邦左右,长年为刘邦驾驭马车。在一次战斗中,刘邦战败,被项羽军紧追不舍。看着情势紧急,刘邦几次将自己儿女(后来的惠帝和鲁元公主)推下车;但每次都被夏侯婴抱起,夏侯婴说 “情况再怎么紧急,亲生骨肉也不能抛弃啊?”刘邦大怒,有好几次都想杀了夏侯婴,还好最后还是没有杀他。也亏得刘邦没有杀夏侯婴!使得他后来也立下赫赫战功,封昭平侯。刘邦感激夏侯婴救下自己的子女,专门把宫殿北门的第一座府邸赐于夏侯婴,说:“你要离我近点儿!”以示尊宠。
汉帝国建立以后,夏侯婴做了汉帝国的交通部长——太仆,侧身于中央大臣之列。不过,他仍然喜欢亲自为皇帝刘邦驾驭马车,一如从前,备感亲切荣耀。
曹参也是沛人,曾经做过狱掾,是管理刑狱的下级官吏,与萧何、刘邦的关系都不错。一帮人都在县里当官吏,关系又铁,仗着有点权在当地也算一霸。史书上说他们“居县为豪吏矣”,大概就是这意思。
举事以后,曹参得到刘邦的重用。他攻城略地,斩将搴旗,大家都认为他功劳最大,应当是首功之臣;最后由于刘邦的干涉,才屈居萧何之后。萧曹的关系本来不错,为此事两人心里还有点疙瘩。
萧何死时,曹参在外地,为齐相,听到噩耗,便催促家人赶快准备行装,说“我得过去当宰相了”。果然,萧何临死前向朝廷推荐自己的接班人,就只有曹参一人。曹参当了相国,一切都依照萧何在时的制度办。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就对在朝廷担任中大夫的曹窑(曹参的儿子)说:“你休假回家时,碰到机会就顺便试着问问你父亲,你就说:‘刘邦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又年轻,还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共同来把国事处理好。可是现在您身为丞相,却整天与人喝酒闲聊,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二不过问朝廷大事,要是这样长此下去,您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百姓呢?’你问完后,看你父亲怎么回答,回来后你告诉我一声。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让你去问他的。”
曹窑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个机会,一边侍候他父亲,一边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跟他父亲闲谈,并规劝了曹参一番。曹参听了他儿子的话后,大发脾气,大骂曹窑说:“你小子懂什么朝政,这些事是该你说的呢?还是该你管的呢?你还不赶快给我回宫去侍候皇上!”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
曹窑遭了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的回到宫中,并向汉惠帝大诉委曲。惠帝听了后就更加感到莫明其妙了,不知道曹参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汉惠帝把曹参留下,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窑呢?他说的那些话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让他去规劝你的。”曹参听了惠帝的话后,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断叩头谢罪。
汉惠帝叫他起来后,又说:“你有什么想法,请照直说吧!”曹参想了一下就大胆地回答惠帝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
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
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汉书》在写到萧何曹参的故事,班固是这样感叹道“萧何和曹参,二人都不过是秦朝的小小刀笔小吏罢了,在当时都是碌碌无为的,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后来跟随刘邦,才建立了不朽功勋。谁能看出,两个小小的地方干部,竟有这等识见和本事!刘邦在旁人看来虽然一副无赖像,却于众生中识得萧何、曹参,并且大胆使用,不简单。
刘邦识人用人的过人之处还不仅仅在此。且不说他对张良、韩信、陈平等人的重用,他对日常生活中看似上不得台面的常人庸人小人闲人这些同乡朋友的使用,就常出人意料,又尽得其宜。他得天下,难道仅仅是天意?
周勃,周勃的祖先原是河南卷县人,后来迁到了沛县。他原来靠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还经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也参加过军队,做拉强弓的武士。刘邦起兵反秦时,他就跟随着南征北战,建汉后,又参与平定诸王的叛乱,最后封为绛侯。他先后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郡守各三人,独自击破敌军二支,攻下城池三座,平定五个郡,七十九个县,可谓战功赫赫。
周勃为人朴实忠厚,刚直无私,刘邦对他很信任,认为国事可以放心地委托他去办。但是周勃一点也不喜爱文学,对儒生也不讲什么礼节,每次找儒生说客来谈事,总是朝他们大声喊:“有什么话就直说!”
周勃后来病死,谥号为武侯。一年后,文帝又封他的儿子周亚夫为条侯,以示继承周勃的爵位。周勃之子周亚夫也是一位威震三军的名领,历史上有名的“细柳慰军”,就是赞扬他治军严明,连皇帝慰问时也不让随便进军营。所以文帝临终时告诫太子刘启,如有紧急之事,可以让周亚夫领兵出征。这可谓子继父志、两代忠臣。
日常生活中的周勃,老实、忠诚、敦厚、木讷,谁能看出是国之重臣呢?况且,当年周勃在沛,不过是个卖席子的,生活不敷时,偶尔还去人家丧事上吹箫,挣点外快。《汉书》说他“在他还是百姓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很朴实到甚至都有点木讷的人。”周勃木讷忠厚,刘邦看中的可能正是这一点,并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事实也正印证了刘邦的预言。真知人也!
高祖十二年,刘邦平黥布,被流矢所中,病危,吕后向刘邦问道:“高祖您百年之后,萧相国可能也不久就随驾而去了,可以让谁来代替呢?’刘邦说:‘可以让曹参来做。’吕后又问道‘那么退而求次呢’,刘邦说道:‘王陵也可以的。但是王陵丛小就有点迂,可以让陈平来辅佐他吧。陈平虽然有点小聪明,但是他还不足以单独担任这个职位的。周勃人虽然没什么计谋,但很忠厚老实,但是能安抚天下的,还是周勃啊,让他当太尉吧。’吕后又问再以后呢,刘邦就回答说“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是看不到的了。”
刘邦在泗水亭长任上有深交的另一位兄弟是任敖。任敖也是沛县人,年轻时在沛县监狱作小吏。任敖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二世初年,刘邦弃职亡命,受到官府的追究,夫人吕雉被牵连逮捕,狱中受到不善待遇,任敖大怒,出手击伤主持吕雉狱事的官吏,保护大哥的夫人少吃苦头。任敖后来也随刘邦起兵,爵封广阿侯,官拜上党郡守。吕后当政后,念及往日旧事,任命任敖为御史大夫,以副首相主管汉帝国的司法政务。泗水亭长任上的旧日恩怨,到了汉帝国皇帝的时代,似乎都有所回报。
在这些同乡朋友之中,王陵算得上是有点身份的,好歹他是沛地的一位土老肥。那时候他像对兄长一样对待刘邦。起义之初,他并不想跟刘邦干,并且跟刘邦的仇人搅在一起;但刘邦仍然重用他,让他建功立业,后封为安国侯,惠帝时拜相。在吕刘争夺天下的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刘氏一边,敢于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使吕氏不得不有所收敛。王陵的公开战线与陈平、周勃的地下战线互相配合、有声有色。可惜王陵先死,没能等到胜利的一天。
王陵和刘邦是同乡,但王陵的家庭背景比刘邦牛逼得多。王陵是当地著名的富豪,刘邦则是流里流气的瘪三。王陵缺乏文化素养,爱意气用事,喜欢直言,加上家里有钱,王陵当年的名气比刘邦大得多。因此,尽管刘邦当年谁也不怕,但对王陵则避让三分。虽然王陵的实际年龄比刘邦小了很多,刘邦却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
有了这样一层关系,王陵心理上一直很藐视刘邦,也从来都没有真正佩服过刘邦。很多时候,王陵甚至有意和刘邦一争高下。尤其是当他看到原来根本不如自己的刘邦居然成为一代枭雄的时候,心里的酸味就更加浓重。当刘邦的部队率先攻入咸阳,刘邦本人也已呈现出王者气象时,王陵的心理失衡就显得更加严重。远远不如自己的刘邦都可以弄得这么大发,自己难道还不如他?王陵干脆自己也聚集几千党羽,驻扎南阳,也想和刘邦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他多次谢绝与刘邦合作,他心里就是不服气——当年老子可比你强多了!
然而形势比人强,在秦末乱世,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多方面的积累,家里曾经有钱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然理由。当楚汉相争的局面初步形成,王陵就需要挑边站了,要么依附他人,要么自取灭亡,他不可能自成一极。万不得已,他选择了刘邦,但内心的不服气却时时存在。谁也不能保证,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之下,王陵会一心一意地跟随刘邦走下去。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久,项羽就盯上了王陵。他派人把王陵的母亲挟持过来,极尽礼节,想以此招降王陵。王陵派手下前来探望母亲,在送别他们时,王陵的母亲说:“我知道王陵原来不服气汉王,但是在我看来,将来得到天下的一定是汉王。请替我转告王陵,要小心地侍奉汉王,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有三心二意。为了避免王陵节外生枝,我将以一死来为你们送行。”说罢即拔剑自刎而死。
美好计划成了泡影,项羽大为恼火,随即传令将已经自杀的王陵之母投入开水中给煮了。王陵从此铁了心跟随刘邦干革命。建国后,王陵被封为安国侯,并且成为刘邦去世后重要的托命大臣,后来接任曹参做了右丞相。
因此,当王陵回顾往事时,一定会为母亲的远见卓识而百感交集。
汾阴侯周昌,从刘邦起沛,“为人强力,敢直言。”刘邦想废太子,立宠姬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天下安危也不顾了,大臣们的劝说也不听了。周昌仍然据理力争。他口吃,加上心里急,又窝火,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看他那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吧好吧,再说罢。”这个周昌当时也不过是沛地的泅水卒史,一位下级吏员。
这些人,不说当时不被人看好,就是后来打下天下,坐在朝堂,位列公卿,又有几人看得起他们?韩信,一个钻别人裤裆的汉子,能高贵到哪儿去呢?却也看不起这些杀狗卖席子管牲口的。
一天,他去看樊哙,樊哙受宠若惊,低声下气地说:“大王居然有时间来看我?!”韩信不屑一顾,出门走不多远就叹口气,说:“唉,瞧我混成什么样子,居然与这些人为伍!”
以韩信之军事才能,得天下并非不可能,但终为刘邦所擒,何哉?韩信自己也知道这结论: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一句话:看得起这些人,会用这些人。
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这些同乡朋友肯定还有很多。除此之外,刘邦能得天下,自然也离不了他此后招来的一些人才。这是毋须赘言的。
陈胜、吴广讲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每一个人都有出将入相的资质;有的只是天弗与、时不就而势难成罢了。老是抱怨身边没有像样的人才,总是急于到处搜罗人才,其实很有可能人才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刘邦那样识人的眼光、用人的胆识而已。
一个人,不管他多么普通,普通得像刘邦起事前的萧何、曹参、周勃;不管他多么愚顽,愚顽得像早年的王陵、樊哙、周昌,但只要用好了,大而言之,可以立功至伟,小而言之,也自有其长处可以发挥。身边的人都不能用好,还侈谈什么招募人才?叶公好龙罢了。
在刘邦早年的交友关系中,可以看出几种不同的类型来。刘邦与张耳、王陵的交往,是下对上的归心低首,以宾客后进从之游,这种交往关系,是小弟对大哥的仰慕和敬畏,互相之间是从和主。
刘邦入仕前与卢绾,入仕后与夏侯婴、任敖间的交往,则是上对下的,在这种关系中,刘邦是团伙的中心,纠结一帮意气相投的小弟兄,相互之间是主和从。刘邦与萧何之间,则是另外一种关系。
刘邦和萧何,家庭教育不同,品味性情迥异,二人之间,私下没有杯酒交结之欢,即使有事同席共饮,彼此间也是有礼有节。他们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互相欣赏,互相戒备,也互相协作。他们彼此欣赏对方所有而自己没有的长处,他们彼此对对方的毛病看得清楚,也不以为然,他们之间都感觉得到互补的需要。刘邦和萧何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对等的士人之间的礼尚往来,颇有一点淡淡如水的明澈。刘邦早年的这种人际交往关系,影响了他一生,因而也影响到汉帝国建立以后的君臣关系。
刘邦还没有做泗水亭长时,曾多次犯事,都是同乡兼好友萧何替他挡了回去。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仍然守不住规矩,不时越轨;好在他的顶头上司是萧何,总替他在县官那里说情,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年轻时的刘邦是浪荡游侠,不为乡里所喜,泗水亭长的刘邦也完全没有循吏上进的趋向,依然是好酒好色,桀骜无礼,狂言妄为。萧何虽然看不惯他的这些行为,但以萧何之明,他也欣赏刘邦敢做敢为、有事能够担当的个性。
他能感觉得到,刘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下能够仗气使人,深入三教九流,在身边聚集一帮铁杆哥们儿,上能够折节低首,远从张耳,兄事王陵,入仕为吏以来,虽然不循规矩,但却有力,在沛县吏卒当中,也是忽视不得的一方人物。
在偶然的几次同席交谈中,萧何发现刘邦表面上虽然傲慢无礼,但是内慧有肚量,哪怕在酩酊醉饮、狂言妄语中,对于有理切中的话几乎马上就能省悟,或者默然,或者陈谢请从,断然变成了另一个人。
在众多沛县吏民人物中,萧何对刘邦是另眼相看的。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还在泗水亭长任上的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远行久在外,有所交际往来的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行。
按照惯例,大家都以铜钱三百封一红包赠送,刘邦打开萧何的红包,里面却整整齐齐地装了五百铜钱。
秦汉时代,官吏都是按月领取工资,叫作月俸。亭长一类的基层小吏,月俸只有几百铜钱,多少年难得一次加薪,加十五钱就是皇帝亲自下诏书的大恩典了。人送三百钱,已经是与工资匹敌的重礼,萧何是上司,破例送五百,是特别有所表示。
这件事,刘邦终身未曾忘却,后来打下天下论功行赏时,他特别为萧何增加二千户的封邑,明言就是为了报答这二百钱,颇有些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侠风。
除了萧何之外,刘邦的朋友中还有一个后来忠心辅佐自己的樊哙,他是个杀狗卖肉的。看来也印证了那句“仗义多皆屠狗辈”的俗语。当年大家乱哄哄起义的时候,萧何、曹参派他去接刘邦回来主事。在鸿门宴上,范增指使项庄舞剑佐酒,伺机杀死刘邦。剑锋有几次都到了刘邦的鼻子底下了,吓得刘邦嘴角的一块肌肉不听使唤地乱跳。樊哙听说事情紧急,拿起盾牌,推倒项羽的卫兵,冲进大帐。
本意呢,他是想来救刘邦,谁知道进得帐来,却见帐内波澜不惊,一派歌舞升平,倒叫他不知如何是好。项羽看见这么一个跟自己一样耿直不怕死的汉子,亦惊亦喜,赐之斗酒彘肩,却使刘邦活脱脱溜掉。在以后的战斗中,樊哙又杀敌不少,立下大功,封舞阳侯。关于樊哙还有不少传说呢!
沛县有一条由北向南的泗水。相传刘邦年轻的时候就住在河的西边,那时樊哙就在此设摊卖狗肉,刘邦经常吃樊哙的狗肉不给钱,说是赊账,实际就是变相白吃。樊哙的营生本小利短,日子长了自然吃不消,不赊又拉不下面子,只好悄悄的由河西搬到河东去卖。
一连三天刘邦吃不到狗肉,一打听知道樊哙到了河的对面。那时的泗水很宽,平时就有一条木船,人多船小,刘邦没钱上不了船,急得口水直流,正好看到一只老鳖游来,就不顾穷命跳上鳖背到河的对面。
这时樊哙正在集上卖狗肉,刘邦问樊哙,生意怎样,樊哙讲,三天没有发市了,狗肉存了一挑。刘邦见了就吃,说来也怪,刘邦一吃,旁边的人都围上来,你争我抢的,没有一会儿樊哙就把三天的狗肉卖光了。打那以后每次赶集,刘邦就让老鳖驮他过河,到樊哙的狗肉摊去白吃狗肉。
樊哙气得要命:躲到河东了还没躲过刘邦,怪来怪去就怪那个老鳖驮刘邦过河。于是他就悄悄地把那老鳖杀了,放到锅里和狗肉一齐煮了。刘邦一吃感到比以前好吃,一问才知樊哙把老鳖杀了,心里很不高兴,但也不好明说。
等到刘邦当上泗上的亭长,想起当初樊哙杀老鳖不让他吃狗肉太不够朋友,就借口樊哙脾气暴躁,身上带刀不安全,就派人把他的刀没收了。樊哙没有了刀就只好把狗肉煮得更烂,用手撕着卖。谁知这撕的狗肉比刀切的味道更好,更美,生意也就更好了。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樊哙也被封为舞阳候,这沛县的狗肉便走向了全国。传说,至今沛县卖的狗肉,还是当初樊哙煮鳖汤时的老卤汤哪!
在亭长任上,刘邦新结识了不少兄弟,夏侯婴就是其中一个,两人同乡。刘邦在泗水当着亭长,夏侯婴为沛县的厩司御,也就是沛县政府马车队的车夫,经常驾驶马车接送使者客人,传递文书邮件经过泗水亭。往来多了,夏侯婴颇感与刘邦意气相投,每当送完客人经过泗水亭,总是停车下马,与刘邦欢谈长语,忘了时间。夏侯婴后来也上进,通过了县吏的任用选拔,正式做了县政府的小吏,与刘邦的关系更加亲密。
有一次,刘邦与夏侯婴对剑游戏,不慎失手伤了夏侯婴,被人告发了。按照秦王朝的法律,身为官吏伤人,要严厉追究刑事责任,加重定罪。为了避免重罪,刘邦否认自己伤害了夏侯婴,夏侯婴也作伪证说不是刘邦弄伤的。
此事涉嫌官吏相互包庇罪。或许是为了树立办案典型,上头对此事十分重视,深究严查。夏侯婴为此入狱将近一年,被拷问鞭笞达数百次,始终咬紧牙关,拒不供认。由于没有证据口供,夏侯婴最终被释放,刘邦也逃脱了追究定罪。从此以后,二人成为生死之交。
刘邦起兵的时候,夏侯婴以沛县令史随同起兵,一直跟随在刘邦左右,长年为刘邦驾驭马车。在一次战斗中,刘邦战败,被项羽军紧追不舍。看着情势紧急,刘邦几次将自己儿女(后来的惠帝和鲁元公主)推下车;但每次都被夏侯婴抱起,夏侯婴说 “情况再怎么紧急,亲生骨肉也不能抛弃啊?”刘邦大怒,有好几次都想杀了夏侯婴,还好最后还是没有杀他。也亏得刘邦没有杀夏侯婴!使得他后来也立下赫赫战功,封昭平侯。刘邦感激夏侯婴救下自己的子女,专门把宫殿北门的第一座府邸赐于夏侯婴,说:“你要离我近点儿!”以示尊宠。
汉帝国建立以后,夏侯婴做了汉帝国的交通部长——太仆,侧身于中央大臣之列。不过,他仍然喜欢亲自为皇帝刘邦驾驭马车,一如从前,备感亲切荣耀。
曹参也是沛人,曾经做过狱掾,是管理刑狱的下级官吏,与萧何、刘邦的关系都不错。一帮人都在县里当官吏,关系又铁,仗着有点权在当地也算一霸。史书上说他们“居县为豪吏矣”,大概就是这意思。
举事以后,曹参得到刘邦的重用。他攻城略地,斩将搴旗,大家都认为他功劳最大,应当是首功之臣;最后由于刘邦的干涉,才屈居萧何之后。萧曹的关系本来不错,为此事两人心里还有点疙瘩。
萧何死时,曹参在外地,为齐相,听到噩耗,便催促家人赶快准备行装,说“我得过去当宰相了”。果然,萧何临死前向朝廷推荐自己的接班人,就只有曹参一人。曹参当了相国,一切都依照萧何在时的制度办。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就对在朝廷担任中大夫的曹窑(曹参的儿子)说:“你休假回家时,碰到机会就顺便试着问问你父亲,你就说:‘刘邦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又年轻,还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共同来把国事处理好。可是现在您身为丞相,却整天与人喝酒闲聊,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二不过问朝廷大事,要是这样长此下去,您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百姓呢?’你问完后,看你父亲怎么回答,回来后你告诉我一声。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让你去问他的。”
曹窑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个机会,一边侍候他父亲,一边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跟他父亲闲谈,并规劝了曹参一番。曹参听了他儿子的话后,大发脾气,大骂曹窑说:“你小子懂什么朝政,这些事是该你说的呢?还是该你管的呢?你还不赶快给我回宫去侍候皇上!”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
曹窑遭了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的回到宫中,并向汉惠帝大诉委曲。惠帝听了后就更加感到莫明其妙了,不知道曹参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汉惠帝把曹参留下,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窑呢?他说的那些话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让他去规劝你的。”曹参听了惠帝的话后,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断叩头谢罪。
汉惠帝叫他起来后,又说:“你有什么想法,请照直说吧!”曹参想了一下就大胆地回答惠帝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
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
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汉书》在写到萧何曹参的故事,班固是这样感叹道“萧何和曹参,二人都不过是秦朝的小小刀笔小吏罢了,在当时都是碌碌无为的,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后来跟随刘邦,才建立了不朽功勋。谁能看出,两个小小的地方干部,竟有这等识见和本事!刘邦在旁人看来虽然一副无赖像,却于众生中识得萧何、曹参,并且大胆使用,不简单。
刘邦识人用人的过人之处还不仅仅在此。且不说他对张良、韩信、陈平等人的重用,他对日常生活中看似上不得台面的常人庸人小人闲人这些同乡朋友的使用,就常出人意料,又尽得其宜。他得天下,难道仅仅是天意?
周勃,周勃的祖先原是河南卷县人,后来迁到了沛县。他原来靠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还经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也参加过军队,做拉强弓的武士。刘邦起兵反秦时,他就跟随着南征北战,建汉后,又参与平定诸王的叛乱,最后封为绛侯。他先后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郡守各三人,独自击破敌军二支,攻下城池三座,平定五个郡,七十九个县,可谓战功赫赫。
周勃为人朴实忠厚,刚直无私,刘邦对他很信任,认为国事可以放心地委托他去办。但是周勃一点也不喜爱文学,对儒生也不讲什么礼节,每次找儒生说客来谈事,总是朝他们大声喊:“有什么话就直说!”
周勃后来病死,谥号为武侯。一年后,文帝又封他的儿子周亚夫为条侯,以示继承周勃的爵位。周勃之子周亚夫也是一位威震三军的名领,历史上有名的“细柳慰军”,就是赞扬他治军严明,连皇帝慰问时也不让随便进军营。所以文帝临终时告诫太子刘启,如有紧急之事,可以让周亚夫领兵出征。这可谓子继父志、两代忠臣。
日常生活中的周勃,老实、忠诚、敦厚、木讷,谁能看出是国之重臣呢?况且,当年周勃在沛,不过是个卖席子的,生活不敷时,偶尔还去人家丧事上吹箫,挣点外快。《汉书》说他“在他还是百姓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很朴实到甚至都有点木讷的人。”周勃木讷忠厚,刘邦看中的可能正是这一点,并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事实也正印证了刘邦的预言。真知人也!
高祖十二年,刘邦平黥布,被流矢所中,病危,吕后向刘邦问道:“高祖您百年之后,萧相国可能也不久就随驾而去了,可以让谁来代替呢?’刘邦说:‘可以让曹参来做。’吕后又问道‘那么退而求次呢’,刘邦说道:‘王陵也可以的。但是王陵丛小就有点迂,可以让陈平来辅佐他吧。陈平虽然有点小聪明,但是他还不足以单独担任这个职位的。周勃人虽然没什么计谋,但很忠厚老实,但是能安抚天下的,还是周勃啊,让他当太尉吧。’吕后又问再以后呢,刘邦就回答说“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是看不到的了。”
刘邦在泗水亭长任上有深交的另一位兄弟是任敖。任敖也是沛县人,年轻时在沛县监狱作小吏。任敖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二世初年,刘邦弃职亡命,受到官府的追究,夫人吕雉被牵连逮捕,狱中受到不善待遇,任敖大怒,出手击伤主持吕雉狱事的官吏,保护大哥的夫人少吃苦头。任敖后来也随刘邦起兵,爵封广阿侯,官拜上党郡守。吕后当政后,念及往日旧事,任命任敖为御史大夫,以副首相主管汉帝国的司法政务。泗水亭长任上的旧日恩怨,到了汉帝国皇帝的时代,似乎都有所回报。
在这些同乡朋友之中,王陵算得上是有点身份的,好歹他是沛地的一位土老肥。那时候他像对兄长一样对待刘邦。起义之初,他并不想跟刘邦干,并且跟刘邦的仇人搅在一起;但刘邦仍然重用他,让他建功立业,后封为安国侯,惠帝时拜相。在吕刘争夺天下的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刘氏一边,敢于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使吕氏不得不有所收敛。王陵的公开战线与陈平、周勃的地下战线互相配合、有声有色。可惜王陵先死,没能等到胜利的一天。
王陵和刘邦是同乡,但王陵的家庭背景比刘邦牛逼得多。王陵是当地著名的富豪,刘邦则是流里流气的瘪三。王陵缺乏文化素养,爱意气用事,喜欢直言,加上家里有钱,王陵当年的名气比刘邦大得多。因此,尽管刘邦当年谁也不怕,但对王陵则避让三分。虽然王陵的实际年龄比刘邦小了很多,刘邦却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
有了这样一层关系,王陵心理上一直很藐视刘邦,也从来都没有真正佩服过刘邦。很多时候,王陵甚至有意和刘邦一争高下。尤其是当他看到原来根本不如自己的刘邦居然成为一代枭雄的时候,心里的酸味就更加浓重。当刘邦的部队率先攻入咸阳,刘邦本人也已呈现出王者气象时,王陵的心理失衡就显得更加严重。远远不如自己的刘邦都可以弄得这么大发,自己难道还不如他?王陵干脆自己也聚集几千党羽,驻扎南阳,也想和刘邦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他多次谢绝与刘邦合作,他心里就是不服气——当年老子可比你强多了!
然而形势比人强,在秦末乱世,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多方面的积累,家里曾经有钱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然理由。当楚汉相争的局面初步形成,王陵就需要挑边站了,要么依附他人,要么自取灭亡,他不可能自成一极。万不得已,他选择了刘邦,但内心的不服气却时时存在。谁也不能保证,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之下,王陵会一心一意地跟随刘邦走下去。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久,项羽就盯上了王陵。他派人把王陵的母亲挟持过来,极尽礼节,想以此招降王陵。王陵派手下前来探望母亲,在送别他们时,王陵的母亲说:“我知道王陵原来不服气汉王,但是在我看来,将来得到天下的一定是汉王。请替我转告王陵,要小心地侍奉汉王,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有三心二意。为了避免王陵节外生枝,我将以一死来为你们送行。”说罢即拔剑自刎而死。
美好计划成了泡影,项羽大为恼火,随即传令将已经自杀的王陵之母投入开水中给煮了。王陵从此铁了心跟随刘邦干革命。建国后,王陵被封为安国侯,并且成为刘邦去世后重要的托命大臣,后来接任曹参做了右丞相。
因此,当王陵回顾往事时,一定会为母亲的远见卓识而百感交集。
汾阴侯周昌,从刘邦起沛,“为人强力,敢直言。”刘邦想废太子,立宠姬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天下安危也不顾了,大臣们的劝说也不听了。周昌仍然据理力争。他口吃,加上心里急,又窝火,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看他那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吧好吧,再说罢。”这个周昌当时也不过是沛地的泅水卒史,一位下级吏员。
这些人,不说当时不被人看好,就是后来打下天下,坐在朝堂,位列公卿,又有几人看得起他们?韩信,一个钻别人裤裆的汉子,能高贵到哪儿去呢?却也看不起这些杀狗卖席子管牲口的。
一天,他去看樊哙,樊哙受宠若惊,低声下气地说:“大王居然有时间来看我?!”韩信不屑一顾,出门走不多远就叹口气,说:“唉,瞧我混成什么样子,居然与这些人为伍!”
以韩信之军事才能,得天下并非不可能,但终为刘邦所擒,何哉?韩信自己也知道这结论: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一句话:看得起这些人,会用这些人。
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这些同乡朋友肯定还有很多。除此之外,刘邦能得天下,自然也离不了他此后招来的一些人才。这是毋须赘言的。
陈胜、吴广讲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每一个人都有出将入相的资质;有的只是天弗与、时不就而势难成罢了。老是抱怨身边没有像样的人才,总是急于到处搜罗人才,其实很有可能人才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刘邦那样识人的眼光、用人的胆识而已。
一个人,不管他多么普通,普通得像刘邦起事前的萧何、曹参、周勃;不管他多么愚顽,愚顽得像早年的王陵、樊哙、周昌,但只要用好了,大而言之,可以立功至伟,小而言之,也自有其长处可以发挥。身边的人都不能用好,还侈谈什么招募人才?叶公好龙罢了。
在刘邦早年的交友关系中,可以看出几种不同的类型来。刘邦与张耳、王陵的交往,是下对上的归心低首,以宾客后进从之游,这种交往关系,是小弟对大哥的仰慕和敬畏,互相之间是从和主。
刘邦入仕前与卢绾,入仕后与夏侯婴、任敖间的交往,则是上对下的,在这种关系中,刘邦是团伙的中心,纠结一帮意气相投的小弟兄,相互之间是主和从。刘邦与萧何之间,则是另外一种关系。
刘邦和萧何,家庭教育不同,品味性情迥异,二人之间,私下没有杯酒交结之欢,即使有事同席共饮,彼此间也是有礼有节。他们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互相欣赏,互相戒备,也互相协作。他们彼此欣赏对方所有而自己没有的长处,他们彼此对对方的毛病看得清楚,也不以为然,他们之间都感觉得到互补的需要。刘邦和萧何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对等的士人之间的礼尚往来,颇有一点淡淡如水的明澈。刘邦早年的这种人际交往关系,影响了他一生,因而也影响到汉帝国建立以后的君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