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什么战争引发中世纪最大的冲突?
108.什么战争引发中世纪最大的冲突?
7—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哈里发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行动。这场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634—656),从征服拜占庭和伊朗开始。这两个国家在602—609年长期进行战争,彼此都已削弱,又兼国内矛盾重重,遂导致异族入侵。633年秋,三支阿拉伯部队各有士兵7500人,从阿拉伯半岛出发,途经叙利亚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和叙利亚。636年,阿拉伯军队由瓦立德率领又向伊拉克、叙利亚进发,首先攻克加萨尼王朝都会巴士拉,并在耶尔穆克河畔击败拜占庭军队。耶路撒冷经两年围困后,于638年向阿拉伯人投降。640年,阿拉伯军队夺取重要港口凯萨里亚后,最终征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阿拉伯对伊朗(萨珊王朝)边境的侵犯起初是袭扰性的。633年,阿拉伯军队占领伊拉克南部希拉城,挫败所谓“连环战”(伊朗士兵的前列连成一线),渡过幼发拉底河。634年3月,一小队阿拉伯骑兵(500~800骑兵)横穿沙漠到达大马士革。增援部队到达后,阿拉伯军包围该城。由于缺乏围攻筑垒城市的经验,他们在城外停留了6个月之久。635年9月,守城部队投降。阿拉伯军于633年夺占希拉城,但在伊朗屡次失利。伊朗军队用战象作为突击力量,阿拉伯军望而却步。阿拉伯军队获得增援后,于637年6月1日在卡迭西亚会战中获得大胜,而后轻而易举攻取伊朗国都克特西亚。阿拉伯军连连战胜伊朗军队,夺占摩苏尔和讷哈万德城,从此伊朗并入阿拉伯哈里发国版图。640—641年,阿拉伯军长趋直入,占领埃及。641年占领上美索不达米亚,642年9月,根据同亚历山大城当局订约不战而进据该城。而后于642年攻占昔兰尼加,从此,拜占庭失去了埃及。643年攻占利比亚,647年夺取拜占庭的非洲领地,其中包括马格里布国家(现今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644—645年,阿拉伯军逼近印度边境,于650年攻下伊斯塔赫尔城。651年,到达阿姆河。7世纪50年代,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部臣服于哈里发国。在征战过程中,阿拉伯将拜占庭在亚洲和非洲的全部领地夺占了三分之二。阿拉伯领土向西侵占了北非部分省份,向东已逼近印度边境,向北突进至亚美尼亚以北,控制了拜占庭帝国在近东的大部分领土,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新帝国。由于国内形势紧张,哈里发暂时停止进一步扩张。661年,倭马亚王朝以叙利亚为基地建立起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王朝。在平定内乱后,阿拉伯人又重新组织对拜占庭发起新的进攻。
第二阶段(从7世纪末至8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加强了自己的军队以后,继续征讨外高加索、中亚细亚、伊朗东部和小亚细亚,甚至到达欧洲边界。696—698年,阿拉伯军据有整个马格里布,于709年前后进抵大西洋东岸。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奉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组成的部队,被派到比利牛斯半岛,以便深入侦察西哥特王国领土。西哥特人在军事上软弱无力,国中内讧不止以及社会矛盾及宗教矛盾加剧,这支部队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上的大片土地。712年,阿拉伯主力在此登陆,阿拉伯在半岛上大部分地区直至托莱多以北的山区建立了统治。据史书记载阿拉伯曾袭击过高卢南部地区。732年10月4日,在普瓦蒂埃附近,阿拉伯军队同查理·马特统率的法兰克军队举行会战,结果败于法兰克人(参见普瓦蒂埃战役)。由于当地居民顽强不屈的抵抗,阿拉伯在西班牙驻军内部各部族之间的矛盾,8世纪中期爆发的农民起义,迫使阿拉伯军队退出高卢,暂时停止向欧洲进军。
阿拉伯人多次侵入拜占庭的小亚细亚领地。他们曾经到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两次包围君士坦丁堡(673—677和717),但未能占领这个地方。阿拉伯人于741年在阿克里昂大战中被拜占庭军队数次击败,已经不再企图征服小亚细亚,但是仍然不断袭击,夺取战利品和俘虏。8世纪初,阿拉伯人完全占领外高加索,以高加索山脉至杰尔宾特城为哈里发国的北部边界。
705—715年,阿拉伯人侵入阿姆河以北地区——花剌子模和费尔干纳,以及阿富汗部分领土,其中包括喀布尔。阿拉伯人力图占领中亚细亚各地,便同怀有同样企图的突厥族游牧部和中国人进行斗争。经过连续作战,阿拉伯军队战胜中国军队及其同盟者,巩固了哈里发在中亚细亚的统治。712年,阿拉伯人侵入印度(印度河下游地区)。他们的军队不超过6000人,然而他们的围城和攻城技术装备——掷石器和凿城器很先进,这些器械可拆卸,用骆驼运送。阿拉伯人连续击败印度人以后,将穆尔坦以北的印度河谷地并入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的对外征服,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建立了以哈里发的国家为首的、神权专制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由于阿拉伯的征战,阿拉伯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各个被征服国家得到了传播。其对欧洲的侵略,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直接对立。两者间的对抗延续了1000多年,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矛盾冲突。
7—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哈里发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行动。这场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634—656),从征服拜占庭和伊朗开始。这两个国家在602—609年长期进行战争,彼此都已削弱,又兼国内矛盾重重,遂导致异族入侵。633年秋,三支阿拉伯部队各有士兵7500人,从阿拉伯半岛出发,途经叙利亚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和叙利亚。636年,阿拉伯军队由瓦立德率领又向伊拉克、叙利亚进发,首先攻克加萨尼王朝都会巴士拉,并在耶尔穆克河畔击败拜占庭军队。耶路撒冷经两年围困后,于638年向阿拉伯人投降。640年,阿拉伯军队夺取重要港口凯萨里亚后,最终征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阿拉伯对伊朗(萨珊王朝)边境的侵犯起初是袭扰性的。633年,阿拉伯军队占领伊拉克南部希拉城,挫败所谓“连环战”(伊朗士兵的前列连成一线),渡过幼发拉底河。634年3月,一小队阿拉伯骑兵(500~800骑兵)横穿沙漠到达大马士革。增援部队到达后,阿拉伯军包围该城。由于缺乏围攻筑垒城市的经验,他们在城外停留了6个月之久。635年9月,守城部队投降。阿拉伯军于633年夺占希拉城,但在伊朗屡次失利。伊朗军队用战象作为突击力量,阿拉伯军望而却步。阿拉伯军队获得增援后,于637年6月1日在卡迭西亚会战中获得大胜,而后轻而易举攻取伊朗国都克特西亚。阿拉伯军连连战胜伊朗军队,夺占摩苏尔和讷哈万德城,从此伊朗并入阿拉伯哈里发国版图。640—641年,阿拉伯军长趋直入,占领埃及。641年占领上美索不达米亚,642年9月,根据同亚历山大城当局订约不战而进据该城。而后于642年攻占昔兰尼加,从此,拜占庭失去了埃及。643年攻占利比亚,647年夺取拜占庭的非洲领地,其中包括马格里布国家(现今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644—645年,阿拉伯军逼近印度边境,于650年攻下伊斯塔赫尔城。651年,到达阿姆河。7世纪50年代,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部臣服于哈里发国。在征战过程中,阿拉伯将拜占庭在亚洲和非洲的全部领地夺占了三分之二。阿拉伯领土向西侵占了北非部分省份,向东已逼近印度边境,向北突进至亚美尼亚以北,控制了拜占庭帝国在近东的大部分领土,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新帝国。由于国内形势紧张,哈里发暂时停止进一步扩张。661年,倭马亚王朝以叙利亚为基地建立起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王朝。在平定内乱后,阿拉伯人又重新组织对拜占庭发起新的进攻。
第二阶段(从7世纪末至8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加强了自己的军队以后,继续征讨外高加索、中亚细亚、伊朗东部和小亚细亚,甚至到达欧洲边界。696—698年,阿拉伯军据有整个马格里布,于709年前后进抵大西洋东岸。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奉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组成的部队,被派到比利牛斯半岛,以便深入侦察西哥特王国领土。西哥特人在军事上软弱无力,国中内讧不止以及社会矛盾及宗教矛盾加剧,这支部队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上的大片土地。712年,阿拉伯主力在此登陆,阿拉伯在半岛上大部分地区直至托莱多以北的山区建立了统治。据史书记载阿拉伯曾袭击过高卢南部地区。732年10月4日,在普瓦蒂埃附近,阿拉伯军队同查理·马特统率的法兰克军队举行会战,结果败于法兰克人(参见普瓦蒂埃战役)。由于当地居民顽强不屈的抵抗,阿拉伯在西班牙驻军内部各部族之间的矛盾,8世纪中期爆发的农民起义,迫使阿拉伯军队退出高卢,暂时停止向欧洲进军。
阿拉伯人多次侵入拜占庭的小亚细亚领地。他们曾经到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两次包围君士坦丁堡(673—677和717),但未能占领这个地方。阿拉伯人于741年在阿克里昂大战中被拜占庭军队数次击败,已经不再企图征服小亚细亚,但是仍然不断袭击,夺取战利品和俘虏。8世纪初,阿拉伯人完全占领外高加索,以高加索山脉至杰尔宾特城为哈里发国的北部边界。
705—715年,阿拉伯人侵入阿姆河以北地区——花剌子模和费尔干纳,以及阿富汗部分领土,其中包括喀布尔。阿拉伯人力图占领中亚细亚各地,便同怀有同样企图的突厥族游牧部和中国人进行斗争。经过连续作战,阿拉伯军队战胜中国军队及其同盟者,巩固了哈里发在中亚细亚的统治。712年,阿拉伯人侵入印度(印度河下游地区)。他们的军队不超过6000人,然而他们的围城和攻城技术装备——掷石器和凿城器很先进,这些器械可拆卸,用骆驼运送。阿拉伯人连续击败印度人以后,将穆尔坦以北的印度河谷地并入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的对外征服,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建立了以哈里发的国家为首的、神权专制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由于阿拉伯的征战,阿拉伯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各个被征服国家得到了传播。其对欧洲的侵略,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直接对立。两者间的对抗延续了1000多年,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