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你知道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吗?
50.你知道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吗?
《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罗摩是古代印度传说中的人物。后逐渐被神化。
《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后来(不早于公元前200年)补充进去的,原作将罗摩描绘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后来补充的部分将罗摩说成是毗湿奴的化身,两部分的文笔也不一致。原书依据吠陀体系推算,罗摩和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之间的战争发生在距今880152年之前,印度传统的历书都是根据这种推算编制的,但是并不为现代历史学家所接受。
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神曾经答应罗摩,只要山海还存在,人们就仍然需要阅读《罗摩衍那》。
20世纪70年代大陆梵文学者季羡林、黄宝生翻译《罗摩衍那》,为全世界迄今除英译本之外,仅有的外文全译本。
《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罗摩是古代印度传说中的人物。后逐渐被神化。
《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后来(不早于公元前200年)补充进去的,原作将罗摩描绘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后来补充的部分将罗摩说成是毗湿奴的化身,两部分的文笔也不一致。原书依据吠陀体系推算,罗摩和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之间的战争发生在距今880152年之前,印度传统的历书都是根据这种推算编制的,但是并不为现代历史学家所接受。
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神曾经答应罗摩,只要山海还存在,人们就仍然需要阅读《罗摩衍那》。
20世纪70年代大陆梵文学者季羡林、黄宝生翻译《罗摩衍那》,为全世界迄今除英译本之外,仅有的外文全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