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之后,林光旭去到洗手间洗了一把脸,正好他媳妇打电话说,晚上回家的时候带盆花,幼儿园要搞什么观察实验要用,还要找个瓶瓶罐罐做花盆,说是提倡环保。林光旭应承下来就去接朱志峰,因为他刚才离开的时候,那边就通知马志邺检查做完了。
几个人一碰面,林光旭就急着问什么时候出结果,那人说还要送到市里检测,他们这边做不了,只是做了一些常规的检查,留下一些样本。那人又问林光旭检测费用的发票怎么开,林光旭交了钱,说开个人就行。马志邺一听觉得哪里不对,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光旭这才告诉他,把朱志峰截下来送到县救助站一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二是为了稳妥起见。毕竟一个被执行了死刑的人忽然又“活”过来,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那些看眼不怕事大的自媒体。所以在证实这个人确确实实就是塔后村那个朱志峰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见马志邺一脸的狐疑,林光旭又强调说这件事情是所长出的点子还卖了个面子,但具体的事情是他自己要办,既然是自己的事情,就不能让公家花钱。那个医生说,如果是自己掏腰包,那就不要钱了,他再托托他的熟人,给别人做得时候,捎带把他这个样本做了就行。
林光旭不肯,说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没有缴费做的检测,无法证明结果是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据的,也无法证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那个医生笑笑之后便要离开,告诉他等出结果了再电话联系。
几人刚要一拍而散,林光旭又被喊住,那个医生提醒他,过来检测的这个人虽然看着五大三粗,但是指甲和手指肚却很柔软,说明这个人之前从事的工作可能既要体力,也要精细。还提到说,这个人的精神状态进行一些恢复治疗,比如说让他见见家人之类的,应该会好得很快,如果想要快一点从他嘴里知道些什么事情可以进行催眠,但前提是他要能说话才行。
和那个医生分开的时候,马志邺已经带着朱志峰走出一段了,林光旭跟进几步突然放开嗓子喊了一声朱志峰,虽然把马志邺和周遭众人吓了一跳,但朱志峰却没有半点反应。开车经过鱼鸟花卉市场的时候,林光旭带着他俩下去转了一圈,本打算买一盆吊兰或是绿萝应付一下差事,不想这个朱志峰却赖在一家主营兰花的店门口不走了。
林光旭也是好奇,就又挑了三两盆兰花,捎带着买下些花土,肥料之类的。兰花娇贵,放到后备箱里总是心里不踏实,林光旭便开了小差,打算先回家把兰花装盆归置好。结果一回家,刚动上手,那个朱志峰就很熟练的接了过去,拌土,打底等等,那是轻车熟路。闲置一旁的林光旭和马志邺不禁好生奇怪。
于是林光旭就捡起卖兰花的店主给得一张名片,打电话问他这兰花是哪个地方种的。在确认了是从花圃批发过来的,又好说歹说要到了花圃的电话,询问后得知,这些兰花大部分是进口过来的,做这个生意的以东南亚人居多。
提到东南亚,林光旭就联想起当时他那位前同事跟他说,这个朱志峰是海里漂上来的,便赶忙打电话落实。那位前同事得知这个人到了林光旭手里也有些好奇,而林光旭对于那边一问三不知更是有点窝火,还责问,为什么不带着先去做检测,留样本。那边先是一叹,无可奈何的回复说,这个人虽然不是哑巴,可始终不说话,谁带也带不走,时间一长就没人愿意管了。
林光旭又来脾气了,反问说,既然谁都带不走,为什么陈天宝去了就把人给带走了呢。这话把他前同事问得差点扣电话,缓了一会儿就嘟囔说,他们可能之前认识,彼此有印象。为了不让林光旭继续责难,前同事还解释说,东南亚一带往这边偷渡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个人如果确认是他们这里的,那很有可能是偷渡出去又偷渡回来的。
按照这个人岁数往前推二十年,想查那时候的失踪人口是极为困难的,网络没有普及,所以查不到也很正常。还向他透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沿海偷渡和失踪的人口一直不在少数,很多都被囚禁在某个小岛上,从事奴隶般的工作,打骂饿肚子都是常事。而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很多人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总觉得外国到处都是天堂。殊不知一脚迈出去,这辈子的好日子基本上就彻底结束了。
挂了电话,林光旭更是忧心忡忡,让马志邺催着那边尽快确认这个人的身份。马志邺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一直惦记着这个人身份的事情,林光旭回复说,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朱志峰的身份极有可能被冒用,而冒用他身份的人已经被执行死刑。如果冒用身份这件事情成立,只要调查出被执行死刑那个人的真实身份就可以解开白程栋的这个案子。
马志邺拍了拍手上的土,直起身子看向林光旭,“冒用朱志峰的身份那个人和白程栋的案子能有什么牵连。你说话能不能不这么绕圈子。”林光旭托着下巴看着朱志峰,变换的眼神预示着一个大胆的推论将颠覆之前所有判定白程栋有罪的证据链。可林光旭这次并没有急着揭开谜底,他要证据,而不是主观意识下的猜测和推论。
三天后,虽然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却收到了另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方天策飞过来了。看着时间,早早就出门的林光旭,遇到了也请假过来陪他一起去机场接方天策的马志邺。林光旭嫌他碍事,上公交车的时候叮嘱他路上不要胡说八道,别给他丢人。马志邺嘲笑他说,谁给谁丢人还不一定呢。
果不其然,到了市里转乘去机场的大巴,就这样的一段路,林光旭差点人没接到,还把自己给弄丢了。
几个人一碰面,林光旭就急着问什么时候出结果,那人说还要送到市里检测,他们这边做不了,只是做了一些常规的检查,留下一些样本。那人又问林光旭检测费用的发票怎么开,林光旭交了钱,说开个人就行。马志邺一听觉得哪里不对,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光旭这才告诉他,把朱志峰截下来送到县救助站一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二是为了稳妥起见。毕竟一个被执行了死刑的人忽然又“活”过来,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那些看眼不怕事大的自媒体。所以在证实这个人确确实实就是塔后村那个朱志峰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见马志邺一脸的狐疑,林光旭又强调说这件事情是所长出的点子还卖了个面子,但具体的事情是他自己要办,既然是自己的事情,就不能让公家花钱。那个医生说,如果是自己掏腰包,那就不要钱了,他再托托他的熟人,给别人做得时候,捎带把他这个样本做了就行。
林光旭不肯,说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没有缴费做的检测,无法证明结果是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据的,也无法证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那个医生笑笑之后便要离开,告诉他等出结果了再电话联系。
几人刚要一拍而散,林光旭又被喊住,那个医生提醒他,过来检测的这个人虽然看着五大三粗,但是指甲和手指肚却很柔软,说明这个人之前从事的工作可能既要体力,也要精细。还提到说,这个人的精神状态进行一些恢复治疗,比如说让他见见家人之类的,应该会好得很快,如果想要快一点从他嘴里知道些什么事情可以进行催眠,但前提是他要能说话才行。
和那个医生分开的时候,马志邺已经带着朱志峰走出一段了,林光旭跟进几步突然放开嗓子喊了一声朱志峰,虽然把马志邺和周遭众人吓了一跳,但朱志峰却没有半点反应。开车经过鱼鸟花卉市场的时候,林光旭带着他俩下去转了一圈,本打算买一盆吊兰或是绿萝应付一下差事,不想这个朱志峰却赖在一家主营兰花的店门口不走了。
林光旭也是好奇,就又挑了三两盆兰花,捎带着买下些花土,肥料之类的。兰花娇贵,放到后备箱里总是心里不踏实,林光旭便开了小差,打算先回家把兰花装盆归置好。结果一回家,刚动上手,那个朱志峰就很熟练的接了过去,拌土,打底等等,那是轻车熟路。闲置一旁的林光旭和马志邺不禁好生奇怪。
于是林光旭就捡起卖兰花的店主给得一张名片,打电话问他这兰花是哪个地方种的。在确认了是从花圃批发过来的,又好说歹说要到了花圃的电话,询问后得知,这些兰花大部分是进口过来的,做这个生意的以东南亚人居多。
提到东南亚,林光旭就联想起当时他那位前同事跟他说,这个朱志峰是海里漂上来的,便赶忙打电话落实。那位前同事得知这个人到了林光旭手里也有些好奇,而林光旭对于那边一问三不知更是有点窝火,还责问,为什么不带着先去做检测,留样本。那边先是一叹,无可奈何的回复说,这个人虽然不是哑巴,可始终不说话,谁带也带不走,时间一长就没人愿意管了。
林光旭又来脾气了,反问说,既然谁都带不走,为什么陈天宝去了就把人给带走了呢。这话把他前同事问得差点扣电话,缓了一会儿就嘟囔说,他们可能之前认识,彼此有印象。为了不让林光旭继续责难,前同事还解释说,东南亚一带往这边偷渡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个人如果确认是他们这里的,那很有可能是偷渡出去又偷渡回来的。
按照这个人岁数往前推二十年,想查那时候的失踪人口是极为困难的,网络没有普及,所以查不到也很正常。还向他透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沿海偷渡和失踪的人口一直不在少数,很多都被囚禁在某个小岛上,从事奴隶般的工作,打骂饿肚子都是常事。而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很多人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总觉得外国到处都是天堂。殊不知一脚迈出去,这辈子的好日子基本上就彻底结束了。
挂了电话,林光旭更是忧心忡忡,让马志邺催着那边尽快确认这个人的身份。马志邺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一直惦记着这个人身份的事情,林光旭回复说,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朱志峰的身份极有可能被冒用,而冒用他身份的人已经被执行死刑。如果冒用身份这件事情成立,只要调查出被执行死刑那个人的真实身份就可以解开白程栋的这个案子。
马志邺拍了拍手上的土,直起身子看向林光旭,“冒用朱志峰的身份那个人和白程栋的案子能有什么牵连。你说话能不能不这么绕圈子。”林光旭托着下巴看着朱志峰,变换的眼神预示着一个大胆的推论将颠覆之前所有判定白程栋有罪的证据链。可林光旭这次并没有急着揭开谜底,他要证据,而不是主观意识下的猜测和推论。
三天后,虽然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却收到了另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方天策飞过来了。看着时间,早早就出门的林光旭,遇到了也请假过来陪他一起去机场接方天策的马志邺。林光旭嫌他碍事,上公交车的时候叮嘱他路上不要胡说八道,别给他丢人。马志邺嘲笑他说,谁给谁丢人还不一定呢。
果不其然,到了市里转乘去机场的大巴,就这样的一段路,林光旭差点人没接到,还把自己给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