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萨尔茨堡,瓢泼大雨。
打伞走过一条小路,向一个标志性城堡走去。
中欧山区的雨,怎么会下得这样大?雨帘中隐隐约约看到很多雕塑,但无法从伞中伸出头来细看。它们的庄严安详被雨一淋,显得有点滑稽。是人家不方便的时候,不看也罢。
到了城堡门口,就需要攀援古老的旋转楼梯。古城堡两边圆桶形的部位,就是楼梯的所在。楼梯越转越小,越转越高,到大家都头昏眼花的时分,终于有了一个小门。侧身进入,居然金碧辉煌,明亮宽敞。原来,大主教离群索居在一个天堂般的所在。
后来,主教下山了,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于是,古城堡快速地走入了历史,升格为古迹,让人毫无畏惧地仰望,汗流浃背地攀登。
我喜欢这种攀登。瞻仰古迹,如果一步踏入就一目了然,太令人遗憾了。
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因此,不能太轻易地进入。
二
这座城堡好大。
造得这样大,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又最说不出口的一个原因是,大主教考沙赫与老百姓关系不好,不愿出门,也不敢出门。
这很好笑:因自闭而雄伟,因胆怯而庞大。
还有更好笑的呢。
这个城堡中曾经囚禁过另一位大主教,他的名字叫迪特利希。理由是他违反教规,公开拥有情人——这还不好笑,好笑的是,他与情人生下了十五个子女!
这位拥有十五个私生子的大主教被囚禁的当天,这座城堡也就成了全城嘲讽的目标。民众抬头便笑,从此把仰视和俯视全然混淆。
萨尔茨堡再也严肃不起来了。
大主教西提库斯下山后更加调皮捣蛋,居然在露天宴会桌边的贵宾座椅上,偷偷地挖了喷水泉眼,待到礼仪庄重的时刻,命人悄悄打开。这时他要欣赏的不是客人们的狼狈,而是客人们的故作镇静。
他一定不能捧腹大笑,因为这会使客人们故作镇静的时间缩短。他还要竭力使每一个客人感到,此刻满裆湿透的只是自己,无关他人。他会找一些特别严肃的话题与客人一一交谈,甚至还会探讨宗教的精奥。
在这之前,他还会在客人的选择上动很多脑筋,特别要选那些道貌岸然的端方之士。
可笑的不是主教里边有另类,而是另类做了大主教。
三
可笑的事情那么多,最后终于登峰造极。萨尔茨堡的修道院墓地中,有一排并列的七个墓碑,传说安葬着当地一个石匠的七个妻子。但也有争议,说石匠本人也在里边。
本来这很普通,不值得游人来参观,但这里却成了热闹的旅游点,原因是石匠妻子们的死因太离奇。
居然是,一个个都被石匠胳肢,奇痒难忍,大笑而死!
石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胳肢自己的妻子呢?如果是一种谋杀手段,那实在太残酷了,有何必要?
如果是闺房取乐,失手一人已经离谱,怎么可能接二连三?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什么游客们都愿意兴高采烈地到这里来呢?大家在那些墓碑前想到的,是一群女人笑得气也喘不过来的颠倒神态,而拒绝去追索什么“死亡档案”,这又是什么原因?
我想,主要是因为人人都会死,也都会笑,却从来没有想过可以笑于死,死于笑。
辛苦人生,谁能抗拒得了这种出入生死的大笑?于是也就删去了背后隐藏的种种问号。
民间的世俗故事历来不讲严格逻辑,所以天真烂漫,所以稚拙怪诞,所以强蛮有趣。
萨尔茨堡虽然美艳惊人却长期寂寞。记得一位德国学者说过,直到十八世纪后期——
当时伟大的旅行者几乎没有人经过萨尔茨堡,因为除了光彩的建筑和美丽的田园风光之外,再没有什么可吸引人的了。伟大的生活不在这里,而是在另外的世界。政治中心在维也纳、巴黎、伦敦、圣彼得堡,在米兰、罗马、那不勒斯……
正因为自己不重要,别人又不来,萨尔茨堡人就与他们的主教大人一起闹着笑着,自成日月。
四
我好不容易攀上来的这个庞大的城堡,历届主教修修停停、不断扩充,到完工已拖到一七五六年。我没有读到过城堡落成典仪的记述,估计不太隆重。因为当任主教的目光已投注山下。
但是,主教的一位乐师却在家里庆祝着另一件喜事,他的儿子正好在这一年年初出生,取名为沃尔夫冈·莫扎特。
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比那个城堡的落成重要千倍。
我读过莫扎特的多种传记,它们立场各不相同,内容颇多抵牾,但是,没有一部传记怀疑他的稀世伟大,也没有一部传记不是哀氛回绕、催人泪下。
那也就是说,萨尔茨堡终于问鼎伟大,于是也就开始告别那种世俗笑闹。
一座城市就这样快速地改变了自己的坐标,于是也改变了生活气氛和美学格调。
五
有一种传记说,莫扎特三十五岁在维也纳去世,出殡那天没有音乐,没有亲人,只有漫天大雪,刺骨寒风,一个掘墓老人把那口薄木棺材埋进了贫民墓坑。几天之后,他病弱的妻子从外地赶来寻找,找不到墓碑,只能去问看墓老人:“您知道他们把我丈夫埋在哪儿了吗?他叫莫扎特。”
看墓老人说:“莫扎特?没听说过。”
这样的结局发生在维也纳,没有一个萨尔茨堡人能读得下去,也没有哪个国家、哪座城市的音乐爱好者能读得下去。
但是,另一种传记曾经让我五雷轰顶。原来,主要责任就在这个“病弱的妻子”身上,她是造成莫扎特一生悲剧的祸根。这种传记的作者查阅了各种账簿、信件、笔记、文稿之后作出判断,莫扎特其实一直不缺钱,甚至可以说报酬优渥,只是由于妻子的贪婪和算计,家庭经济变得一团糟。即便他的出殡,也收到大量捐赠,是妻子决定“高度节俭”。妻子来到墓地并不是几天之后,而是隔了整整十七年,还是迫于外界查询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还有材料证明,这个妻子不仅毁了莫扎特,甚至还祸及莫扎特的父母和姐姐,致使最爱面子的老莫扎特只能在萨尔茨堡人的嘲讽中苦度晚年。
如果后一种传记是真实的,那么萨尔茨堡应该是在沉思:一个伟大的音乐生命,为何如此拙于情感选择?一个撼人的精神系统,为何陷落于邪恶陷阱不可自拔?他孩童般的无知,如何通达艺术上的高度成熟?他内心的创伤,为何没有倾覆他的乐章?……
萨尔茨堡正在惶愧,却传来了晚年歌德的声音:
莫扎特现象是十八世纪永远无法理解的谜。
我这次来,听他们引述最多的,是爱因斯坦的一个问答。
问:爱因斯坦先生,请问,死亡对您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不能再听莫扎特。
六
一座素来调皮笑闹的城市,只是由于一个人的出生和离去,陡然加添如许深沉,我不知道这对萨尔茨堡的普通市民来说,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荣誉剥夺轻松,名声增加烦恼,这对一个人和对一个城市都是一样。今天的萨尔茨堡不得不满面笑容地一次次承办规模巨大的世界音乐活动,为了方便外人购置礼品,大量的品牌标徽都是莫扎特,连酒瓶和巧克力盒上,也都是他孩子气十足的彩色头像。这便使我警觉,一种高层文化的过度张扬,也会使广大民众失去审美自主,使世俗文化失去原创活力。
欧洲文化,大师辈出,经典如云,这本是好事,但反过来,却致使世俗文化整体黯淡,生命激情日趋疲沓,失落了太多的天真稚拙、浑朴野趣。这是我一路看到的欧洲文化的大毛病。在奥地利,大如维也纳,小如萨尔茨堡,都是这样。为此,我不禁又想念起这座城市在莫扎特出现前的那些闹剧。
萨尔茨堡,瓢泼大雨。
打伞走过一条小路,向一个标志性城堡走去。
中欧山区的雨,怎么会下得这样大?雨帘中隐隐约约看到很多雕塑,但无法从伞中伸出头来细看。它们的庄严安详被雨一淋,显得有点滑稽。是人家不方便的时候,不看也罢。
到了城堡门口,就需要攀援古老的旋转楼梯。古城堡两边圆桶形的部位,就是楼梯的所在。楼梯越转越小,越转越高,到大家都头昏眼花的时分,终于有了一个小门。侧身进入,居然金碧辉煌,明亮宽敞。原来,大主教离群索居在一个天堂般的所在。
后来,主教下山了,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于是,古城堡快速地走入了历史,升格为古迹,让人毫无畏惧地仰望,汗流浃背地攀登。
我喜欢这种攀登。瞻仰古迹,如果一步踏入就一目了然,太令人遗憾了。
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因此,不能太轻易地进入。
二
这座城堡好大。
造得这样大,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又最说不出口的一个原因是,大主教考沙赫与老百姓关系不好,不愿出门,也不敢出门。
这很好笑:因自闭而雄伟,因胆怯而庞大。
还有更好笑的呢。
这个城堡中曾经囚禁过另一位大主教,他的名字叫迪特利希。理由是他违反教规,公开拥有情人——这还不好笑,好笑的是,他与情人生下了十五个子女!
这位拥有十五个私生子的大主教被囚禁的当天,这座城堡也就成了全城嘲讽的目标。民众抬头便笑,从此把仰视和俯视全然混淆。
萨尔茨堡再也严肃不起来了。
大主教西提库斯下山后更加调皮捣蛋,居然在露天宴会桌边的贵宾座椅上,偷偷地挖了喷水泉眼,待到礼仪庄重的时刻,命人悄悄打开。这时他要欣赏的不是客人们的狼狈,而是客人们的故作镇静。
他一定不能捧腹大笑,因为这会使客人们故作镇静的时间缩短。他还要竭力使每一个客人感到,此刻满裆湿透的只是自己,无关他人。他会找一些特别严肃的话题与客人一一交谈,甚至还会探讨宗教的精奥。
在这之前,他还会在客人的选择上动很多脑筋,特别要选那些道貌岸然的端方之士。
可笑的不是主教里边有另类,而是另类做了大主教。
三
可笑的事情那么多,最后终于登峰造极。萨尔茨堡的修道院墓地中,有一排并列的七个墓碑,传说安葬着当地一个石匠的七个妻子。但也有争议,说石匠本人也在里边。
本来这很普通,不值得游人来参观,但这里却成了热闹的旅游点,原因是石匠妻子们的死因太离奇。
居然是,一个个都被石匠胳肢,奇痒难忍,大笑而死!
石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胳肢自己的妻子呢?如果是一种谋杀手段,那实在太残酷了,有何必要?
如果是闺房取乐,失手一人已经离谱,怎么可能接二连三?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什么游客们都愿意兴高采烈地到这里来呢?大家在那些墓碑前想到的,是一群女人笑得气也喘不过来的颠倒神态,而拒绝去追索什么“死亡档案”,这又是什么原因?
我想,主要是因为人人都会死,也都会笑,却从来没有想过可以笑于死,死于笑。
辛苦人生,谁能抗拒得了这种出入生死的大笑?于是也就删去了背后隐藏的种种问号。
民间的世俗故事历来不讲严格逻辑,所以天真烂漫,所以稚拙怪诞,所以强蛮有趣。
萨尔茨堡虽然美艳惊人却长期寂寞。记得一位德国学者说过,直到十八世纪后期——
当时伟大的旅行者几乎没有人经过萨尔茨堡,因为除了光彩的建筑和美丽的田园风光之外,再没有什么可吸引人的了。伟大的生活不在这里,而是在另外的世界。政治中心在维也纳、巴黎、伦敦、圣彼得堡,在米兰、罗马、那不勒斯……
正因为自己不重要,别人又不来,萨尔茨堡人就与他们的主教大人一起闹着笑着,自成日月。
四
我好不容易攀上来的这个庞大的城堡,历届主教修修停停、不断扩充,到完工已拖到一七五六年。我没有读到过城堡落成典仪的记述,估计不太隆重。因为当任主教的目光已投注山下。
但是,主教的一位乐师却在家里庆祝着另一件喜事,他的儿子正好在这一年年初出生,取名为沃尔夫冈·莫扎特。
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比那个城堡的落成重要千倍。
我读过莫扎特的多种传记,它们立场各不相同,内容颇多抵牾,但是,没有一部传记怀疑他的稀世伟大,也没有一部传记不是哀氛回绕、催人泪下。
那也就是说,萨尔茨堡终于问鼎伟大,于是也就开始告别那种世俗笑闹。
一座城市就这样快速地改变了自己的坐标,于是也改变了生活气氛和美学格调。
五
有一种传记说,莫扎特三十五岁在维也纳去世,出殡那天没有音乐,没有亲人,只有漫天大雪,刺骨寒风,一个掘墓老人把那口薄木棺材埋进了贫民墓坑。几天之后,他病弱的妻子从外地赶来寻找,找不到墓碑,只能去问看墓老人:“您知道他们把我丈夫埋在哪儿了吗?他叫莫扎特。”
看墓老人说:“莫扎特?没听说过。”
这样的结局发生在维也纳,没有一个萨尔茨堡人能读得下去,也没有哪个国家、哪座城市的音乐爱好者能读得下去。
但是,另一种传记曾经让我五雷轰顶。原来,主要责任就在这个“病弱的妻子”身上,她是造成莫扎特一生悲剧的祸根。这种传记的作者查阅了各种账簿、信件、笔记、文稿之后作出判断,莫扎特其实一直不缺钱,甚至可以说报酬优渥,只是由于妻子的贪婪和算计,家庭经济变得一团糟。即便他的出殡,也收到大量捐赠,是妻子决定“高度节俭”。妻子来到墓地并不是几天之后,而是隔了整整十七年,还是迫于外界查询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还有材料证明,这个妻子不仅毁了莫扎特,甚至还祸及莫扎特的父母和姐姐,致使最爱面子的老莫扎特只能在萨尔茨堡人的嘲讽中苦度晚年。
如果后一种传记是真实的,那么萨尔茨堡应该是在沉思:一个伟大的音乐生命,为何如此拙于情感选择?一个撼人的精神系统,为何陷落于邪恶陷阱不可自拔?他孩童般的无知,如何通达艺术上的高度成熟?他内心的创伤,为何没有倾覆他的乐章?……
萨尔茨堡正在惶愧,却传来了晚年歌德的声音:
莫扎特现象是十八世纪永远无法理解的谜。
我这次来,听他们引述最多的,是爱因斯坦的一个问答。
问:爱因斯坦先生,请问,死亡对您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不能再听莫扎特。
六
一座素来调皮笑闹的城市,只是由于一个人的出生和离去,陡然加添如许深沉,我不知道这对萨尔茨堡的普通市民来说,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荣誉剥夺轻松,名声增加烦恼,这对一个人和对一个城市都是一样。今天的萨尔茨堡不得不满面笑容地一次次承办规模巨大的世界音乐活动,为了方便外人购置礼品,大量的品牌标徽都是莫扎特,连酒瓶和巧克力盒上,也都是他孩子气十足的彩色头像。这便使我警觉,一种高层文化的过度张扬,也会使广大民众失去审美自主,使世俗文化失去原创活力。
欧洲文化,大师辈出,经典如云,这本是好事,但反过来,却致使世俗文化整体黯淡,生命激情日趋疲沓,失落了太多的天真稚拙、浑朴野趣。这是我一路看到的欧洲文化的大毛病。在奥地利,大如维也纳,小如萨尔茨堡,都是这样。为此,我不禁又想念起这座城市在莫扎特出现前的那些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