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近10年的修养生息,法国的人口重新增长到3500万,而经济上也超过了拿破仑时代最好的年份。
这让一部分法国军人再度燃起了追求战争荣誉的渴望,俄土战争的爆发,让法国的元帅们认为,这是一个介入巴尔干半岛的有利时机。
1834年4月,俄国海军上校纳希莫夫率领的俄国分舰队,突然袭击在黑海南岸的土耳其其海军基地锡诺普,打败了还没有恢复力量的土耳其分舰队,俄国取得了黑海制海权,这一事件顿时刺激了法国海军。
接任多米尼克担任地中海舰队司令官的是新法兰西海军少将蔡中和,让一名新法兰西人甚至是华人来指挥法国地中海舰队,曾经遭到了不少法国海军军官的抵制。
但是新法兰西军舰的强大战力,让这些海军军官不得不屈从于新法兰西海军将领全面主导法国海军的事实。
蔡中和一边加快了利姆诺斯岛海军基地的修建计划,一边在此地开始集结了一只庞大的分舰队,准备在法国介入战争后进入黑海。
俄土战争爆发之后,梅特涅就和普鲁士结成了攻守同盟,对奥地利来说,俄国势力在巴尔干地区的渗入绝不是一个乐于见到的状况。
而对于法国自从拿破仑退位之后,就一直埋头于国内的建设发展,梅特涅本人是最为赞赏的,认为法奥之间可以拥有和平。
但是对于普鲁士、奥地利的君主来说,用德意志莱茵地区的土地和几乎全部的意大利领土的丧失换取的和平,并不是那么的甜美。
两国君主支持梅特涅提出的,建立一个反对俄国向巴尔干地区发展势力的同盟,其主要原因还是想要把俄国人的目光重新转移到法国人身上。
普鲁士、奥地利同盟虽然宣布对巴尔干地区表示关注,但不想直接介入这场战争,因为他们不想和俄国彻底翻脸。两国派出的使者,劝说尼古拉一世同土耳其达成和平协议。
而英国人自从失去了地中海的主导权力之后,非常乐于见到俄国海军挑战法国在地中海的霸权,因此选择了支持俄国人对于土耳其的战争。
俄军分为两个集团军对土耳其展开了进攻,多瑙河地区的维特根施泰因集团,和高加索地区的帕斯克维奇集团。
对于俄军的猛烈进攻势头,尚未从前次俄土战争中恢复过来的奥斯曼土耳其根本无法抵抗。
在战争节节败退之际,苏丹马哈茂德二世派出了亲信大臣向法国求援,在和法国政府签署了一连串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同意接受法国人主导下的政治经济变革之后,1834年10月,法国宣布和土耳其结盟,对俄土战争进行干涉。
蔡中和率领的法国分舰队穿过了海峡,进入黑海清剿俄军的海军。路易.查理派出了苏尔特、乌迪诺两位元帅率领7万法军支援土耳其。
意大利邦联也同时宣布对俄国宣战,并派出了4万7千人的军队协助法军。
和法国舰队交手数次之后,纳希莫夫就不得不带着俄军舰队主力返回了海军基地塞瓦斯波托尔要塞。
法军掌握了黑海的控制权后,俄军的后勤运输顿时受到了压力,海上物资的运输量大大的减少了,其在陆地上的攻势也不得不停顿了下来。
奥斯曼土耳其趁着这个机会重新整顿了防线,而法国的商船带来的大量物资,也让土耳其陆军恢复了战力。
随着法军加入俄土战场,普奥两国的立场开始悄悄转变,他们一边保持着中立,一边却开始向俄军进行秘密补给。而英国人干脆在1835年初宣布加入俄国一方进行作战。
威灵顿公爵率领3万英军进入了巴尔干半岛,但是英法两国都表现出了克制,没有把战争扩大到俄土战场之外去。
当欧洲爆发俄土战争时,东亚的中华共和国在15年的励精图治之后,终于初步完成了工业革命。
随着钢铁、煤炭产能的爆发,共和国开始出现了经济危机的预兆。此时的共和国已经完成了3条主要铁路,两条附属铁路,初步完成了国内的交通运输网。
尼古拉一世登基之后,西伯利亚总督斯佩兰斯基就被召回了莫斯科,担任第二届御前大臣办公厅主席,负责对俄国法律进行整理、编制索引和摘要的工作。
在斯佩兰斯基返回莫斯科之前,他向沙皇提议,把西伯利亚分为以托博尔斯克为中心的西西伯利亚总督区和以伊尔库茨克为中心的东西伯利亚总督区,这个建议被批准了。
接任斯佩兰斯基担任东西伯利亚总督的,是一位无能而贪婪的俄国贵族。
这样的贵族在俄国比比皆是,因此莫斯科对于大蒙古国的王公贵族对于这位新总督的投诉和抗议视而不见。
因为新总督横征暴敛的政策,很快乌兰巴托的蒙古王公们就发起了一场起义,但是驻扎在乌拉巴托的俄军立刻镇压了这场起义,并对城内的蒙古人进行了屠杀。
虽然起义被俄国人镇压下去了,但是蒙古人对于俄国人的仇恨却终于爆发了。在外蒙古的各地出现了针对俄军的小规模袭击,一部分蒙古部族的领袖向北京派出了使者,希望能够回归中国的治下。
1830年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王聪儿已经两任任满离职,接替她就任总统的是拥有新法兰西背景的林盛和。
正在准备第二任总统任期选举林盛和,遭到了北洋系及江南财团的代表蔡成元的强力挑战。
虽然在共和国成立过程中,北洋集团因为犹豫不决让王聪儿等从新法兰西归国的人员取得了共和国的控制权。
但是经过了10多年的建设发展,及共和国对东南亚地区的重视,北洋集团控制的共和国海军已经和共和国陆军平起平坐了。
共和国海军已经不能够满足在马六甲海峡之内的巡航,他们希望能够脱离南海这个澡盆,在印度洋昭示自己的存在。而从新法兰西购买的12艘混合动力军舰,更让海军对于南下政策跃跃欲试。
林盛和很清楚,共和国是一个海陆大国,他一向秉持的原则是陆海并重,稍稍倾向于陆军。
一方面是因为从新法兰西归国的都是陆军将领,他的支持者也主要是来自共和国陆军;另一方面则是共和国的国民天性上,更看重自己家园的安全,在海洋上取得一百次胜利,也不及在陆地边境的一次失利让国民感到震惊。
在经济上,对于海洋的拓展,得利最大的还是富庶的江南财团,对于西北、东北地区的人民来说,始终得不到什么收益。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只会造成南方势力过大而导致南北分裂。
为此林盛和接外蒙古王公求援之际,拉拢原清朝遗留的政治势力,在国民议会中否定了江南财团提出的南下印度洋政策,转为北向收复外蒙古的计划。
以陶澍、林则徐为首的政治集团,虽然不掌握武力和强大的经济集团,但是在各地民众之中却有着极大的声望。
凭借着他们的支持,林盛和在总统选举中击败了蔡成元,保住了自己的总统职位。
继任总统之后,林盛和立刻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任命林则徐为内阁总理,并开始准备收复蒙古的作战。
当俄土战争爆发之后,法国对俄国开战的消息传来,共和国也于1835年2月宣布,根据中法友好同盟的义务,共和国将对俄国开战。
于此同时,林则徐也在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投建兰州到新疆迪化的铁路建设,魏源被任命为兰新铁路督办委员,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协助其工作。
共和国陆军部策划的对俄作战计划,分成了三个部分。西路军在新疆以迪化为中心以防守为主,中路从张家口-赛音山达-乌兰巴托的路线进行攻击,东路从呼伦贝尔-赤塔-乌兰乌德进攻,威胁俄国东西伯利亚的核心城市雅尔库茨克。
新疆地区是共和国的薄弱环节,在铁路没有修筑完成前,4万5千人要防御广袤的新疆地区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不过所幸俄国人在西比利亚的驻军更少,相比起俄国欧洲部分到西伯利亚的遥远距离,占据优势的是共和国这边。
中路军12万人在齐乐中将的率领下,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抵达了乌兰巴托,在蒙古人民的接应下,乌兰巴托只坚守了不到2天就宣告投降了,而东路军5万人才刚刚抵达乌兰乌德。
轻松的击败了沙俄的军队,让原本做好了打一场艰苦战争的共和国将领们跌破眼镜。
在东北地区集结起来的第二批军队顿时失去了用武之地,林盛和收回外蒙古后,打算就此止步,并开始着手推动张家口到乌兰巴托的铁路建设。
1835年6月,共和国军队在贝尔加胡南面止步,并派出使者向东西伯利亚总督提议,以东经105度线为分界线,确立共和国同俄罗斯的国境,贝尔加湖可为双方共有。
这让一部分法国军人再度燃起了追求战争荣誉的渴望,俄土战争的爆发,让法国的元帅们认为,这是一个介入巴尔干半岛的有利时机。
1834年4月,俄国海军上校纳希莫夫率领的俄国分舰队,突然袭击在黑海南岸的土耳其其海军基地锡诺普,打败了还没有恢复力量的土耳其分舰队,俄国取得了黑海制海权,这一事件顿时刺激了法国海军。
接任多米尼克担任地中海舰队司令官的是新法兰西海军少将蔡中和,让一名新法兰西人甚至是华人来指挥法国地中海舰队,曾经遭到了不少法国海军军官的抵制。
但是新法兰西军舰的强大战力,让这些海军军官不得不屈从于新法兰西海军将领全面主导法国海军的事实。
蔡中和一边加快了利姆诺斯岛海军基地的修建计划,一边在此地开始集结了一只庞大的分舰队,准备在法国介入战争后进入黑海。
俄土战争爆发之后,梅特涅就和普鲁士结成了攻守同盟,对奥地利来说,俄国势力在巴尔干地区的渗入绝不是一个乐于见到的状况。
而对于法国自从拿破仑退位之后,就一直埋头于国内的建设发展,梅特涅本人是最为赞赏的,认为法奥之间可以拥有和平。
但是对于普鲁士、奥地利的君主来说,用德意志莱茵地区的土地和几乎全部的意大利领土的丧失换取的和平,并不是那么的甜美。
两国君主支持梅特涅提出的,建立一个反对俄国向巴尔干地区发展势力的同盟,其主要原因还是想要把俄国人的目光重新转移到法国人身上。
普鲁士、奥地利同盟虽然宣布对巴尔干地区表示关注,但不想直接介入这场战争,因为他们不想和俄国彻底翻脸。两国派出的使者,劝说尼古拉一世同土耳其达成和平协议。
而英国人自从失去了地中海的主导权力之后,非常乐于见到俄国海军挑战法国在地中海的霸权,因此选择了支持俄国人对于土耳其的战争。
俄军分为两个集团军对土耳其展开了进攻,多瑙河地区的维特根施泰因集团,和高加索地区的帕斯克维奇集团。
对于俄军的猛烈进攻势头,尚未从前次俄土战争中恢复过来的奥斯曼土耳其根本无法抵抗。
在战争节节败退之际,苏丹马哈茂德二世派出了亲信大臣向法国求援,在和法国政府签署了一连串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同意接受法国人主导下的政治经济变革之后,1834年10月,法国宣布和土耳其结盟,对俄土战争进行干涉。
蔡中和率领的法国分舰队穿过了海峡,进入黑海清剿俄军的海军。路易.查理派出了苏尔特、乌迪诺两位元帅率领7万法军支援土耳其。
意大利邦联也同时宣布对俄国宣战,并派出了4万7千人的军队协助法军。
和法国舰队交手数次之后,纳希莫夫就不得不带着俄军舰队主力返回了海军基地塞瓦斯波托尔要塞。
法军掌握了黑海的控制权后,俄军的后勤运输顿时受到了压力,海上物资的运输量大大的减少了,其在陆地上的攻势也不得不停顿了下来。
奥斯曼土耳其趁着这个机会重新整顿了防线,而法国的商船带来的大量物资,也让土耳其陆军恢复了战力。
随着法军加入俄土战场,普奥两国的立场开始悄悄转变,他们一边保持着中立,一边却开始向俄军进行秘密补给。而英国人干脆在1835年初宣布加入俄国一方进行作战。
威灵顿公爵率领3万英军进入了巴尔干半岛,但是英法两国都表现出了克制,没有把战争扩大到俄土战场之外去。
当欧洲爆发俄土战争时,东亚的中华共和国在15年的励精图治之后,终于初步完成了工业革命。
随着钢铁、煤炭产能的爆发,共和国开始出现了经济危机的预兆。此时的共和国已经完成了3条主要铁路,两条附属铁路,初步完成了国内的交通运输网。
尼古拉一世登基之后,西伯利亚总督斯佩兰斯基就被召回了莫斯科,担任第二届御前大臣办公厅主席,负责对俄国法律进行整理、编制索引和摘要的工作。
在斯佩兰斯基返回莫斯科之前,他向沙皇提议,把西伯利亚分为以托博尔斯克为中心的西西伯利亚总督区和以伊尔库茨克为中心的东西伯利亚总督区,这个建议被批准了。
接任斯佩兰斯基担任东西伯利亚总督的,是一位无能而贪婪的俄国贵族。
这样的贵族在俄国比比皆是,因此莫斯科对于大蒙古国的王公贵族对于这位新总督的投诉和抗议视而不见。
因为新总督横征暴敛的政策,很快乌兰巴托的蒙古王公们就发起了一场起义,但是驻扎在乌拉巴托的俄军立刻镇压了这场起义,并对城内的蒙古人进行了屠杀。
虽然起义被俄国人镇压下去了,但是蒙古人对于俄国人的仇恨却终于爆发了。在外蒙古的各地出现了针对俄军的小规模袭击,一部分蒙古部族的领袖向北京派出了使者,希望能够回归中国的治下。
1830年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王聪儿已经两任任满离职,接替她就任总统的是拥有新法兰西背景的林盛和。
正在准备第二任总统任期选举林盛和,遭到了北洋系及江南财团的代表蔡成元的强力挑战。
虽然在共和国成立过程中,北洋集团因为犹豫不决让王聪儿等从新法兰西归国的人员取得了共和国的控制权。
但是经过了10多年的建设发展,及共和国对东南亚地区的重视,北洋集团控制的共和国海军已经和共和国陆军平起平坐了。
共和国海军已经不能够满足在马六甲海峡之内的巡航,他们希望能够脱离南海这个澡盆,在印度洋昭示自己的存在。而从新法兰西购买的12艘混合动力军舰,更让海军对于南下政策跃跃欲试。
林盛和很清楚,共和国是一个海陆大国,他一向秉持的原则是陆海并重,稍稍倾向于陆军。
一方面是因为从新法兰西归国的都是陆军将领,他的支持者也主要是来自共和国陆军;另一方面则是共和国的国民天性上,更看重自己家园的安全,在海洋上取得一百次胜利,也不及在陆地边境的一次失利让国民感到震惊。
在经济上,对于海洋的拓展,得利最大的还是富庶的江南财团,对于西北、东北地区的人民来说,始终得不到什么收益。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只会造成南方势力过大而导致南北分裂。
为此林盛和接外蒙古王公求援之际,拉拢原清朝遗留的政治势力,在国民议会中否定了江南财团提出的南下印度洋政策,转为北向收复外蒙古的计划。
以陶澍、林则徐为首的政治集团,虽然不掌握武力和强大的经济集团,但是在各地民众之中却有着极大的声望。
凭借着他们的支持,林盛和在总统选举中击败了蔡成元,保住了自己的总统职位。
继任总统之后,林盛和立刻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任命林则徐为内阁总理,并开始准备收复蒙古的作战。
当俄土战争爆发之后,法国对俄国开战的消息传来,共和国也于1835年2月宣布,根据中法友好同盟的义务,共和国将对俄国开战。
于此同时,林则徐也在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投建兰州到新疆迪化的铁路建设,魏源被任命为兰新铁路督办委员,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协助其工作。
共和国陆军部策划的对俄作战计划,分成了三个部分。西路军在新疆以迪化为中心以防守为主,中路从张家口-赛音山达-乌兰巴托的路线进行攻击,东路从呼伦贝尔-赤塔-乌兰乌德进攻,威胁俄国东西伯利亚的核心城市雅尔库茨克。
新疆地区是共和国的薄弱环节,在铁路没有修筑完成前,4万5千人要防御广袤的新疆地区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不过所幸俄国人在西比利亚的驻军更少,相比起俄国欧洲部分到西伯利亚的遥远距离,占据优势的是共和国这边。
中路军12万人在齐乐中将的率领下,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抵达了乌兰巴托,在蒙古人民的接应下,乌兰巴托只坚守了不到2天就宣告投降了,而东路军5万人才刚刚抵达乌兰乌德。
轻松的击败了沙俄的军队,让原本做好了打一场艰苦战争的共和国将领们跌破眼镜。
在东北地区集结起来的第二批军队顿时失去了用武之地,林盛和收回外蒙古后,打算就此止步,并开始着手推动张家口到乌兰巴托的铁路建设。
1835年6月,共和国军队在贝尔加胡南面止步,并派出使者向东西伯利亚总督提议,以东经105度线为分界线,确立共和国同俄罗斯的国境,贝尔加湖可为双方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