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十的中午,在王家山庄东南方向三百多里的真源依然处在一片安静之中。这是祥和的安静。虽然正处在隆冬,有田种,有衣穿,有粮吃,甚至有了零花的铜板和散碎银子的真源百姓们正准备迎接来年更美好的光景。是的,除掉了恶首华南金,且非但没有贪官污吏却有了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县令的真源县大地怎能不让人想日日都庆贺一番呢。
他们今日也真的要庆贺了。中午时分,在县城北面涡河堤南岸的空旷场地上迅速热闹了起来。石勇指挥着差役和青壮百姓,一字排开挖了六十口炉灶,上面放着六十口大锅。锅内沸腾着大块的肉,香味远飘几里之外。围在锅两旁的两千余青壮百姓正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
今天他们要祭祀涡河河伯。而之所以今天祭祀河伯,是因为修筑涡河河堤完工了。
从去年九月开始,除了春播秋收和绵绵雨日之外,两千青壮百姓便整日在涡河两岸河堤上背土抬石头。他们没领到一文钱的工钱,可他们心甘情愿,且没有半句怨言。
涡河流经真源境内的河堤年久失修。前年夏天因上游连下两场暴雨,河水河堤便出现几处管涌,若不是几位里正奉张巡之命日夜带人巡查,迅速堵住管涌,几乎就酿成险情。如来年夏天再降暴雨,河堤必然被洪水冲垮,到时只能苦了两岸百姓。张巡迅疾将此情禀报樵郡,请杨万石上奏朝廷拨款修河。
杨万石欣然答应。
两个月后的秋收时节,工部侍郎来到清河勘察,杨万石也亲临清河陪同。在杨万石极力劝说下,张巡无奈地送给工部侍郎三百两银子。但工部侍郎已深知张巡的为人,没有接受。
一个月后,工部下拨了一万两白银的工程款项。但实际到拨派到真源县库只有三千两。张巡知道,经过工部、河南道,尤其是谯郡太守杨万石的盘剥后,能剩下三千两就已经不错了。
已熟谙官场浑浊的张巡还是有些恼怒。他连连给谯郡太守杨万石写了三封信,要求追加银两。
十天过去了,杨万石才回了一封信。张巡不看便罢,看了心中更是愤怒。
杨万石在信上含混地说:张兄,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吧,而且事情也不会如你想象的那般,我谯郡任上已经三年,从没听说过涡河河堤会决口。
张巡原本亲自到谯郡找杨万石理论。可这杨万石似乎与赵从祥别无他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杨万石这个在官场上混了将近二十年的官油子,他克扣下的银两就像进入了狗嘴的包子,断然不会再吐出来。他也不会从别处为真源修河筹集银两。
秋收刚过,张巡便整日牵着老马步行到河堤上勘察,谋划如何用那三千两银子修河。可那三千两银子撒在三十余里绵长的河堤上,犹如一桶水浇在一大堆熊熊燃烧的柴火上,无论如何也浇不灭。张巡愁在了心头。
一天,十来个百姓来到河堤,拦住了张巡。为首一人白发尽染,来到张巡近前,拱手向张巡施礼道:“老朽拜见县令大人。”
张巡赶紧拱手还礼道:“赵翁,巡这厢有礼了,小孙孙现在可好?”
赵翁不禁一阵激动。夏天时,张巡曾召集涡河两岸的村民代表开会,商议修缮涡河事宜。那天张巡看到赵翁有些心神不宁,便亲切地赵翁姓甚名谁,家住哪个村庄,家中有几口人,多少地,现在是不是有烦心的事。赵翁一一作答。最后赵翁说:“托县令大人的福,这两年家中存下了能吃两年的粮食,只是小孙孙正在打摆子,吃了几十服药还没好。”
没想到,时隔五六个月,县令仍记得自己。赵翁赶紧回答:“正是老朽,小孙子的病好了,现在皮实的很。”
赵翁又问道:“县令大人是在为修河之事而心烦吧?”
张巡微微点了点头:“赵翁,实不相瞒,我担心朝廷拨的银子不够修河用度。”
赵翁说道:“老朽知道,上面的官员肯定会克扣银两。我们村里的人已经商量过了,待修河之时,我们不要一个铜板,还自己带饭,尽全力修好河堤。”
张巡一阵感动,拱手施礼道:“若亏待百姓,张巡于心不忍,此事待张巡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再说吧。”
老人笑了起来:“哈哈,县令大人说的哪里话,修河本是造福于我们这些老百姓,我们岂有让大人一人苦苦承担而袖手旁观的道理?大人刚除华南金之时,我们还信不过大人。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才过了一年,我们真源百姓无不受大人恩惠过上了好日子。如果大人为我们修河我们还要再跟大人要工钱,那我们还算人吗?”
张巡拱手施礼道:“巡谢过赵翁了。如果这样,现有朝廷的三千两下银子,再加上县库三千两,也基本够了。”
但赵翁说:“大人,即便朝廷不出一两银子,我们也决意将涡河修好,县库的银子就不要动了,留着今后以防万一,剩下的事就请大家放心吧。”随后,大家纷纷献策。张巡拿着毛笔一一记下。
从去年九月中旬到现在,各村除去到谯郡参加整训的团练士兵外,另按本村人口选出五到十名精装劳力开始修河。待修葺完毕,朝廷拨派的三千两银子除了买石头土方外,还剩下一百多两。
修河竣工前两日,年轻的百姓遇到张巡,拱手施礼说道:“大人,将剩下的银两买些酒肉吧,我们想与大人共同庆祝修河完工。”
张巡欣然答应,于是命石勇带着兵士支起五十口大锅,买来牛羊和烧酒。
肉香、酒香混在一起,两千人的完工宴也如同修河工地上人来车往一样热闹非凡。治理好涡河,便几乎就能落得风调雨顺,这样就能更好地做到“广积粮,备灾荒”了。重又拥有了土地憧憬着美好的百姓们莫不高兴万分。
张巡也很高兴。虽然他刚接到李翰的一封书信,告诉他今年吏部考评仅为中等,没有被列入选拔提升的县令行列。张巡付诸一笑。他早已料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就连华南金被处死之前都说自己此生也就能当个县令了,那就继续当县令吧,至少还能做到与民同乐,岂不悠哉?
他端起了酒碗,带领众人面向涡河,先向我和河伯敬酒。张巡将酒撒到静静流淌着的涡河水中,口中默念着河伯大人啊,您可保证涡河两岸百姓不收洪涝干旱之苦啊!
祭祀完河神,张巡便与百姓们大口朵颐。张巡吃的香甜。涡河河堤上也撒过他的汗水。开始时,百姓们看着手执铁锹挽着裤腿的张巡还很惊讶,不久,他们便习惯了。因为张巡把所有的差役都招到河堤上,也就是县衙也设在了河堤上。张巡与众人一起出工收工,一起吃大锅里煮出来的菜蒸出来的馒头。
看看现在,想想短短的两年前,百姓们无不觉得真源从地狱一下到了天堂。人们高兴的大呼小叫,纷纷过来给张巡敬酒。
突然,从县城方向跑来一匹快马,马上一人挥舞着右手,不住高喊:“大人!大人!”
张巡赶紧迎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留在县衙值守的差役。
转眼间,差役策马来到张巡面前,滚鞍下马,着急地说道:“县令大人,大事不好!”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公文,递到张巡手中。
张巡接过来一看,如被雷击一般,僵硬地站着,脸色瞬间变得刷白。
公文是一份由樵郡转来的河南节度使十万火急邸报。上面说安禄山起兵谋反,叛军已越过黄河,不日便进攻汴州,各州县立即组织义兵,严加训练,并听候指令赶赴汴州抗击叛军。
邸报还附有杨万石的短信,上面写着:务必即刻招募义兵,随时听候调遣。
张巡看毕,顿觉眼前一阵阵发昏,跌坐在大堤上。他不敢相信邸报上说的是真的。
其实,这份邸报已被杨万石压下了五天。他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他还以为是李祗为了敛财而出的计策。他接到李祗发往各州县的叛军度过黄河即将向汴州进攻的邸报后的第二天,才犹豫着将两份邸报合二为一,向谯郡各县下发了公文。这份公文交到张巡手中时,真源还不知道汴州早已在三天前被叛军攻陷。
张巡却不由得将信将疑。因为这是比天还大的变故且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但张巡猛然想起两年曾做过的梦。他双眼迷离地向北眺望,却仿佛看到那只怪物正在向真源袭来。他又扭头看着眼前的百姓,不觉两眼发黑,晕了过去。
众人吓坏了,赶忙上前搀扶张巡。
张巡醒来,抬头望着河道内那白花花的河冰,声音颤抖地对身后的赵翁和百姓们说:“郡府的邸报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已打过黄河攻下汴州,诸位吃好后赶紧回去,告诉全县百姓掩埋粮食,坚壁清野,避免叛军打到真源遭受抢掠。”
百姓闻听后不禁大惊失色,呆呆地看着张巡:“大人,这是真的吗?”
张巡稳了稳神,宽慰道:“大家放心,安贼逆天而行,不会猖狂多久,我之所以让大家这么做,只是有备无患。”
百姓们哪还有心思喝酒吃饭,纷纷散去。
张巡看着百姓远去,才一跺脚,对石勇说道:“回县城!”
两人骑上马后,石勇不相信地问道:“叛军能打到真源吗?”
张巡忧郁地点点头,说道:“除了东都洛阳三万守军和汴州河南节度使李祗统帅的两万驻军外,河南道仅剩下少量的州府团练兵,在边关大军到来之前,整个河南的防守形同虚设。洛阳、汴州兵马很可能抵挡不住贼军。若攻下洛阳和汴州,安禄山势必派出贼军向东进攻。”
石勇紧张了,着急地问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做?”
“立即张贴告示,迅速征集义兵。”张巡答道。
第二日中午,正在县衙征集兵士募集粮草的张巡又接到杨万石的文书。上面写道:征集兵士后,原地整训待命。
张巡有些不解,找来石勇商议。此时新任由于县丞体弱多病而在家休养,县衙内只有张巡与石勇主事。
石勇拿着文书看了半天,说道:“是不是汴州守军已经击退叛军,郡守让我们做好坚守真源的准备吧。”
张巡略微点了点头:“看杨太守的意思,也只能如此。”
“那我们该又如何做?”石勇问道。
张巡思量许久,对石勇说:“不管怎样,我们尽快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在城内广积粮食、军械、木料、石灰、石头等守城;二是征集义兵,并由你加强训练,做到人人与敌死战,固守城池,等待援兵;三是放弃玄元皇帝庙,调护兵守城池,玄元皇帝祠庙只有一丈高的围墙,无法坚守,不如让五百兵士退至城内,加强城防。玄元皇帝庙被叛军破坏了可以重建,但城池失守,将祸及全城百姓。”
石勇不住点头。
刚过了一天,就在张巡在县衙为打造兵器募集粮草修葺城墙苦苦思考时,石勇脸色阴沉跑来禀报说:“大人,据前面溃败逃命回来的官兵还有难民说,叛军已攻下汴州,向西进攻东都洛阳。吴王李祗败退至陈留。陈留距真源不到三百里,我们须做好叛军提前到来的准备了。”
“什么?”张巡惊讶地坐在县衙大堂的椅子上。他不敢相信叛军进站速度竟然如此迅速,是叛军过于强悍还是那一座座城池是纸糊的?还有让张巡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就是为何直到叛军打过黄河才看到朝廷的邸报?他隐隐地觉得是杨万石出了问题。
张巡迅速回过神来,问石勇:“现在募集了多少义兵了?”
石勇答道:“禀大人,修河的两千青壮百姓大都回来了,下官遵照大人的吩咐,除了兄弟一人父母老迈多病的百姓,精选了一千人,再加上玄元皇帝护兵,我们已有一千五百兵士。”
一千五百千人,另外一千人还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青壮农民,仅凭那三条策略能守住真源吗?张巡又陷入沉思。
就在张巡愣神之际,差役来报,县衙外面来了三人,领头的是一个黑小子,说要拜见大人。
张巡问道:“他姓甚名谁?”
差役抬头看了看张巡,谨慎地说道:“小的问过了,可那人死活不说自己是谁,只是说见了面,大人您就知道了。”
石勇一听,就要大踏步往外走,想看个究竟。张巡叫住了他,并对差役说:“让他们进来吧。”
石勇不满地说了一句:“这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孟浪?”
张巡想了想,边着急地往外走,边说道:“是故人吧。”
他们今日也真的要庆贺了。中午时分,在县城北面涡河堤南岸的空旷场地上迅速热闹了起来。石勇指挥着差役和青壮百姓,一字排开挖了六十口炉灶,上面放着六十口大锅。锅内沸腾着大块的肉,香味远飘几里之外。围在锅两旁的两千余青壮百姓正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
今天他们要祭祀涡河河伯。而之所以今天祭祀河伯,是因为修筑涡河河堤完工了。
从去年九月开始,除了春播秋收和绵绵雨日之外,两千青壮百姓便整日在涡河两岸河堤上背土抬石头。他们没领到一文钱的工钱,可他们心甘情愿,且没有半句怨言。
涡河流经真源境内的河堤年久失修。前年夏天因上游连下两场暴雨,河水河堤便出现几处管涌,若不是几位里正奉张巡之命日夜带人巡查,迅速堵住管涌,几乎就酿成险情。如来年夏天再降暴雨,河堤必然被洪水冲垮,到时只能苦了两岸百姓。张巡迅疾将此情禀报樵郡,请杨万石上奏朝廷拨款修河。
杨万石欣然答应。
两个月后的秋收时节,工部侍郎来到清河勘察,杨万石也亲临清河陪同。在杨万石极力劝说下,张巡无奈地送给工部侍郎三百两银子。但工部侍郎已深知张巡的为人,没有接受。
一个月后,工部下拨了一万两白银的工程款项。但实际到拨派到真源县库只有三千两。张巡知道,经过工部、河南道,尤其是谯郡太守杨万石的盘剥后,能剩下三千两就已经不错了。
已熟谙官场浑浊的张巡还是有些恼怒。他连连给谯郡太守杨万石写了三封信,要求追加银两。
十天过去了,杨万石才回了一封信。张巡不看便罢,看了心中更是愤怒。
杨万石在信上含混地说:张兄,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吧,而且事情也不会如你想象的那般,我谯郡任上已经三年,从没听说过涡河河堤会决口。
张巡原本亲自到谯郡找杨万石理论。可这杨万石似乎与赵从祥别无他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杨万石这个在官场上混了将近二十年的官油子,他克扣下的银两就像进入了狗嘴的包子,断然不会再吐出来。他也不会从别处为真源修河筹集银两。
秋收刚过,张巡便整日牵着老马步行到河堤上勘察,谋划如何用那三千两银子修河。可那三千两银子撒在三十余里绵长的河堤上,犹如一桶水浇在一大堆熊熊燃烧的柴火上,无论如何也浇不灭。张巡愁在了心头。
一天,十来个百姓来到河堤,拦住了张巡。为首一人白发尽染,来到张巡近前,拱手向张巡施礼道:“老朽拜见县令大人。”
张巡赶紧拱手还礼道:“赵翁,巡这厢有礼了,小孙孙现在可好?”
赵翁不禁一阵激动。夏天时,张巡曾召集涡河两岸的村民代表开会,商议修缮涡河事宜。那天张巡看到赵翁有些心神不宁,便亲切地赵翁姓甚名谁,家住哪个村庄,家中有几口人,多少地,现在是不是有烦心的事。赵翁一一作答。最后赵翁说:“托县令大人的福,这两年家中存下了能吃两年的粮食,只是小孙孙正在打摆子,吃了几十服药还没好。”
没想到,时隔五六个月,县令仍记得自己。赵翁赶紧回答:“正是老朽,小孙子的病好了,现在皮实的很。”
赵翁又问道:“县令大人是在为修河之事而心烦吧?”
张巡微微点了点头:“赵翁,实不相瞒,我担心朝廷拨的银子不够修河用度。”
赵翁说道:“老朽知道,上面的官员肯定会克扣银两。我们村里的人已经商量过了,待修河之时,我们不要一个铜板,还自己带饭,尽全力修好河堤。”
张巡一阵感动,拱手施礼道:“若亏待百姓,张巡于心不忍,此事待张巡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再说吧。”
老人笑了起来:“哈哈,县令大人说的哪里话,修河本是造福于我们这些老百姓,我们岂有让大人一人苦苦承担而袖手旁观的道理?大人刚除华南金之时,我们还信不过大人。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才过了一年,我们真源百姓无不受大人恩惠过上了好日子。如果大人为我们修河我们还要再跟大人要工钱,那我们还算人吗?”
张巡拱手施礼道:“巡谢过赵翁了。如果这样,现有朝廷的三千两下银子,再加上县库三千两,也基本够了。”
但赵翁说:“大人,即便朝廷不出一两银子,我们也决意将涡河修好,县库的银子就不要动了,留着今后以防万一,剩下的事就请大家放心吧。”随后,大家纷纷献策。张巡拿着毛笔一一记下。
从去年九月中旬到现在,各村除去到谯郡参加整训的团练士兵外,另按本村人口选出五到十名精装劳力开始修河。待修葺完毕,朝廷拨派的三千两银子除了买石头土方外,还剩下一百多两。
修河竣工前两日,年轻的百姓遇到张巡,拱手施礼说道:“大人,将剩下的银两买些酒肉吧,我们想与大人共同庆祝修河完工。”
张巡欣然答应,于是命石勇带着兵士支起五十口大锅,买来牛羊和烧酒。
肉香、酒香混在一起,两千人的完工宴也如同修河工地上人来车往一样热闹非凡。治理好涡河,便几乎就能落得风调雨顺,这样就能更好地做到“广积粮,备灾荒”了。重又拥有了土地憧憬着美好的百姓们莫不高兴万分。
张巡也很高兴。虽然他刚接到李翰的一封书信,告诉他今年吏部考评仅为中等,没有被列入选拔提升的县令行列。张巡付诸一笑。他早已料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就连华南金被处死之前都说自己此生也就能当个县令了,那就继续当县令吧,至少还能做到与民同乐,岂不悠哉?
他端起了酒碗,带领众人面向涡河,先向我和河伯敬酒。张巡将酒撒到静静流淌着的涡河水中,口中默念着河伯大人啊,您可保证涡河两岸百姓不收洪涝干旱之苦啊!
祭祀完河神,张巡便与百姓们大口朵颐。张巡吃的香甜。涡河河堤上也撒过他的汗水。开始时,百姓们看着手执铁锹挽着裤腿的张巡还很惊讶,不久,他们便习惯了。因为张巡把所有的差役都招到河堤上,也就是县衙也设在了河堤上。张巡与众人一起出工收工,一起吃大锅里煮出来的菜蒸出来的馒头。
看看现在,想想短短的两年前,百姓们无不觉得真源从地狱一下到了天堂。人们高兴的大呼小叫,纷纷过来给张巡敬酒。
突然,从县城方向跑来一匹快马,马上一人挥舞着右手,不住高喊:“大人!大人!”
张巡赶紧迎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留在县衙值守的差役。
转眼间,差役策马来到张巡面前,滚鞍下马,着急地说道:“县令大人,大事不好!”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公文,递到张巡手中。
张巡接过来一看,如被雷击一般,僵硬地站着,脸色瞬间变得刷白。
公文是一份由樵郡转来的河南节度使十万火急邸报。上面说安禄山起兵谋反,叛军已越过黄河,不日便进攻汴州,各州县立即组织义兵,严加训练,并听候指令赶赴汴州抗击叛军。
邸报还附有杨万石的短信,上面写着:务必即刻招募义兵,随时听候调遣。
张巡看毕,顿觉眼前一阵阵发昏,跌坐在大堤上。他不敢相信邸报上说的是真的。
其实,这份邸报已被杨万石压下了五天。他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他还以为是李祗为了敛财而出的计策。他接到李祗发往各州县的叛军度过黄河即将向汴州进攻的邸报后的第二天,才犹豫着将两份邸报合二为一,向谯郡各县下发了公文。这份公文交到张巡手中时,真源还不知道汴州早已在三天前被叛军攻陷。
张巡却不由得将信将疑。因为这是比天还大的变故且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但张巡猛然想起两年曾做过的梦。他双眼迷离地向北眺望,却仿佛看到那只怪物正在向真源袭来。他又扭头看着眼前的百姓,不觉两眼发黑,晕了过去。
众人吓坏了,赶忙上前搀扶张巡。
张巡醒来,抬头望着河道内那白花花的河冰,声音颤抖地对身后的赵翁和百姓们说:“郡府的邸报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已打过黄河攻下汴州,诸位吃好后赶紧回去,告诉全县百姓掩埋粮食,坚壁清野,避免叛军打到真源遭受抢掠。”
百姓闻听后不禁大惊失色,呆呆地看着张巡:“大人,这是真的吗?”
张巡稳了稳神,宽慰道:“大家放心,安贼逆天而行,不会猖狂多久,我之所以让大家这么做,只是有备无患。”
百姓们哪还有心思喝酒吃饭,纷纷散去。
张巡看着百姓远去,才一跺脚,对石勇说道:“回县城!”
两人骑上马后,石勇不相信地问道:“叛军能打到真源吗?”
张巡忧郁地点点头,说道:“除了东都洛阳三万守军和汴州河南节度使李祗统帅的两万驻军外,河南道仅剩下少量的州府团练兵,在边关大军到来之前,整个河南的防守形同虚设。洛阳、汴州兵马很可能抵挡不住贼军。若攻下洛阳和汴州,安禄山势必派出贼军向东进攻。”
石勇紧张了,着急地问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做?”
“立即张贴告示,迅速征集义兵。”张巡答道。
第二日中午,正在县衙征集兵士募集粮草的张巡又接到杨万石的文书。上面写道:征集兵士后,原地整训待命。
张巡有些不解,找来石勇商议。此时新任由于县丞体弱多病而在家休养,县衙内只有张巡与石勇主事。
石勇拿着文书看了半天,说道:“是不是汴州守军已经击退叛军,郡守让我们做好坚守真源的准备吧。”
张巡略微点了点头:“看杨太守的意思,也只能如此。”
“那我们该又如何做?”石勇问道。
张巡思量许久,对石勇说:“不管怎样,我们尽快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在城内广积粮食、军械、木料、石灰、石头等守城;二是征集义兵,并由你加强训练,做到人人与敌死战,固守城池,等待援兵;三是放弃玄元皇帝庙,调护兵守城池,玄元皇帝祠庙只有一丈高的围墙,无法坚守,不如让五百兵士退至城内,加强城防。玄元皇帝庙被叛军破坏了可以重建,但城池失守,将祸及全城百姓。”
石勇不住点头。
刚过了一天,就在张巡在县衙为打造兵器募集粮草修葺城墙苦苦思考时,石勇脸色阴沉跑来禀报说:“大人,据前面溃败逃命回来的官兵还有难民说,叛军已攻下汴州,向西进攻东都洛阳。吴王李祗败退至陈留。陈留距真源不到三百里,我们须做好叛军提前到来的准备了。”
“什么?”张巡惊讶地坐在县衙大堂的椅子上。他不敢相信叛军进站速度竟然如此迅速,是叛军过于强悍还是那一座座城池是纸糊的?还有让张巡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就是为何直到叛军打过黄河才看到朝廷的邸报?他隐隐地觉得是杨万石出了问题。
张巡迅速回过神来,问石勇:“现在募集了多少义兵了?”
石勇答道:“禀大人,修河的两千青壮百姓大都回来了,下官遵照大人的吩咐,除了兄弟一人父母老迈多病的百姓,精选了一千人,再加上玄元皇帝护兵,我们已有一千五百兵士。”
一千五百千人,另外一千人还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青壮农民,仅凭那三条策略能守住真源吗?张巡又陷入沉思。
就在张巡愣神之际,差役来报,县衙外面来了三人,领头的是一个黑小子,说要拜见大人。
张巡问道:“他姓甚名谁?”
差役抬头看了看张巡,谨慎地说道:“小的问过了,可那人死活不说自己是谁,只是说见了面,大人您就知道了。”
石勇一听,就要大踏步往外走,想看个究竟。张巡叫住了他,并对差役说:“让他们进来吧。”
石勇不满地说了一句:“这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孟浪?”
张巡想了想,边着急地往外走,边说道:“是故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