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人在城在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南京城太大了,我只能负责我这个连队能够坚守到最后。”
说到这里,柳敬阳不禁把目光盯向自己防守的这一段城墙。确实如此,保卫南京的10多万国民党部队,他的100多号人的连队,守卫的地方也是有限的。
“万一,我是说万一,南京城真的守不住,上面又要求撤的情况下,你的士兵会不会投降。”
看着柳敬阳望向自己的防区,李成军却是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撤,要我们放弃南京,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可是首都,另外投降,我柳敬阳带的兵从来没有投降的兵,只有战死的兵。”
柳敬阳的眼神突然严厉起来,头颅也是摆下不停,他一幅不相信的表情。
“咦,慢,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不相信我的连队。”
“不,我非常相信!”
直视着柳敬阳的眼睛,李成军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我是问万一,战争来临,很多事情是意料不到的。”
“哦,我只能保证我的连队不会向日军投降,但我不能保证其他连队是否会向日军投降,因为那是他们的权利。何况士兵也有选择生存的权利。”
柳敬阳的眼神一直在李成军的脸上扫射着,他要找出李成军说这个话的原因,当他听出李成军说出的意思之后,疑心稍许减轻了一点。
“谢谢柳连长的坦言相告,我们这些市民也是放心了。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们再深谈。你看,他们都来了,告辞了!”
看到那些送东西的人走了过来,李成军赶紧转移话题。
“好的,我希望就近,因为时间不多了。嗯,兄弟,今天晚上有时间不。”
最近日空军的空袭越来越近,这说明日军对南京城的攻击即将开始,确实这样交谈的时间确实不多了。因此,柳敬阳仔细盯了李成军一眼,迟疑了一下,突然问道;
“有啊,我们这些难民,有的是时间。”
“那好,晚上我会回去一下,你到我家来,我们谈谈。”
柳敬阳回想着刚才的谈话,他感觉有点意犹未尽,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好象有很多话没有说。或许在这个场合不好说,当她联想到女儿所说的那些话,柳敬阳有点期待继续了解,他甚至有点盼望早点见到这个人。何况,他也想安排一下家里人。他属于部队,是走不开的,如果有人照顾一下,他也放心了。
“没问题。”
李成军并不有想那么多,因此也是顺口答应了。
……
《觉悟报》这次外出采访的记者一个个兴高采烈,因为他(她)们今天对这些士兵有了重新的认识。以前,他(她)们根本不善于与这些士兵打交道,因为从他(她)们心里都始终感觉到当兵的是一些不讲道理,态度非常野蛮,甚至还流氓成性的人,而今天他们与这些当兵的交流一番,才发觉这些当兵的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没有特殊之处,只是他们职责所至,他们也是需要关怀,需要理解,也需要温暖之人。经过交谈,他(她)们很快明白在那个年代,这些士兵经常面临打仗,很难有一个时间静下来修心养性,接受教育。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是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这样的环境造成士兵的心理也是非常的变态。不过,今天这些与士兵进行接触过的记者们,却收获非浅,因为他们又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梅婷,收获怎样?”
“还行,今天晚上有事做了。你呢,小美姐。”
“不错,今天那个当兵的说了很多,很健谈,说了他当兵的事,还说了松沪会战他们是怎样和日本战斗的。你看,我也记了一大本。”
小美拍了拍手中的本子说道;
“玉林哥,你呢?”
梅婷把目光盯向另外一个同事问道;
“我,拍了很多图片,到时剪辑几张不泄密的图片发上去,提升效果。这些当兵的确实太苦了,他们又在战争的第一线,我真为他们感到担心。”
“唉,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他们不上去,谁上。”
“我感觉南京城要提倡全民守城了。不能固执地认为守城是当兵的事。这么大的事,应该是全城抗战啊。”
一行人也是有说有笑地向报社走去。
此时在《觉悟报》门口,几道人影站在那里来回走动着。从他们的穿着来看,明显不是报社的人。因此报社的人此时也站在门口,不过他们的身影却在报社里头若隐若现。那个老顽固陈编辑却站在那里,眼睛在到处看着。
而报社的周围,此时也是站了好一些人,毕竟报社门口出现异样,也是引起了周围过路人的注意。
“他们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一个戴着眼镜的人转过身,往报社里面走了几步,站在陈编辑的面前严厉地问道;
“李主任,我真的不知道啊!他们今天去东城墙慰问守城的士兵去了。”
“慰问,那些士兵轮到他们去慰问。你们是记者,他们是士兵,完全不同的职业。南京城内收集的信息那么多,要分门别类的报道,工作量如此之大,他们还有心思去城墙上搞慰问。”
“李主任,我也管不了他们,我只是一个编辑。”
这名李姓主任来自南京宣传部门,他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调查今天报纸上发出去的照片信息。没想到,他一来,整个报社除了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全部去城墙搞慰问去了。这名李姓主任随即大怒,把在家的几个报社人骂了一遍,骂他们没有一点政治觉悟,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不关心大局,不关心南京的局势。反正是罗列了很多罪名,大骂一通。
在这里的人都是一些小人物,就是一个陈编辑也是不说话,这名李姓主任骂了那么久,很快也感觉索然无味了。因此,他做出了决定,让报社其他人员陪他去外面,等总编他们回来。哪知这一等,就等了几个小时,而且还等来了一次空袭。
但空袭警报一拉响,这位主任的脸色却是突变,一个劲地问防空洞在什么地方,当报社里的人告诉他防空洞在什么地方后,他立即就往防空洞中跑,而且动作比任何人都快,连自己带来的几个人伴也是不顾了,至于报社的人他也是没有想。这些报社的工作人员看着这个情景,一个个惊讶了:原来这个主任这么怕死。刚开始这些报社工作人员被这位主任骂得如此,也是慢慢有点接受,因为毕竟讲的有点道理,而现在看到主任这个怕死的样子,而且还不顾他人死活,一个个也是看不起他了。走到防空洞里之后,整个报社的人也是不与这个李姓主任站在一起,就连报社的老顽固陈编辑也对此也是多看了看李姓主任一眼,也与他拉开了一点距离。
“我们的总编还在城墙上,你看他!”
“所以说当官的怕死”
“官职不大,架子不小。”
警报很快就解除了。
李姓主任随即又恢复了常态,开始对报社的这些人指手划脚了,但此时报社的工作人员却是闭口不言了,任其去指责,同时也与他们保持一点距离。惹不起,躲还是躲得起。
当这个李姓主任看到朱总编从远处赶来之时,宣泄的口子终于找到了。
哪朱总编走到报社门口之后,这个李主任的脸色顿时就阴了下来。
“放着正事不做,专管那些歪门邪道,这个总编你还想不想干。”
“邪道,慰问士兵是邪道。”
朱总编一听,一阵无形之火顿时就冒了上来。把慰问士兵当作邪道,那那些士兵代表什么?
“他们是保卫南京的功臣,是我们南京城所有人的守护神,你竟然说他们是邪道,我说李主任,我怀疑你的动机,甚至我还怀疑你是汉奸。”
朱总编原想低声下气,不想去争论,但这个主任的这番说词,却是让他怒不可斥。因此,他也是几句连番炮。
“动机,我有什么动机。汉奸,我是汉奸吗?我是党国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
“日寇攻城在即,每一名南京城的老百姓都有义务去看望我们看城的将士,给他们送去慰问物资,表达我们这些非军人身份的人对守军将士的忠诚拥护和爱戴,而你,竟然把我们此举说成是歪门邪道,走,跟我去唐主任那里,我要理论一番是不是歪门邪道。”
边说,朱总编也是急走几步,直接拉住这名李主任的胳膊,作势要去找人理论。
失去先机,被人戴上一个‘帽子’,有理也变成没有理了,这名李主任也是懊悔不已,只怪自己嘴巴说得太快了。
“朱总编,今天我不是跟你理论这个来的,受上面领导指示,我是专门负责调查此次图片事件的,你必须给我一个答复。”
“答复,什么答复,实事求是,我们应该给南京一个事实。”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南京城太大了,我只能负责我这个连队能够坚守到最后。”
说到这里,柳敬阳不禁把目光盯向自己防守的这一段城墙。确实如此,保卫南京的10多万国民党部队,他的100多号人的连队,守卫的地方也是有限的。
“万一,我是说万一,南京城真的守不住,上面又要求撤的情况下,你的士兵会不会投降。”
看着柳敬阳望向自己的防区,李成军却是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撤,要我们放弃南京,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可是首都,另外投降,我柳敬阳带的兵从来没有投降的兵,只有战死的兵。”
柳敬阳的眼神突然严厉起来,头颅也是摆下不停,他一幅不相信的表情。
“咦,慢,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不相信我的连队。”
“不,我非常相信!”
直视着柳敬阳的眼睛,李成军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我是问万一,战争来临,很多事情是意料不到的。”
“哦,我只能保证我的连队不会向日军投降,但我不能保证其他连队是否会向日军投降,因为那是他们的权利。何况士兵也有选择生存的权利。”
柳敬阳的眼神一直在李成军的脸上扫射着,他要找出李成军说这个话的原因,当他听出李成军说出的意思之后,疑心稍许减轻了一点。
“谢谢柳连长的坦言相告,我们这些市民也是放心了。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们再深谈。你看,他们都来了,告辞了!”
看到那些送东西的人走了过来,李成军赶紧转移话题。
“好的,我希望就近,因为时间不多了。嗯,兄弟,今天晚上有时间不。”
最近日空军的空袭越来越近,这说明日军对南京城的攻击即将开始,确实这样交谈的时间确实不多了。因此,柳敬阳仔细盯了李成军一眼,迟疑了一下,突然问道;
“有啊,我们这些难民,有的是时间。”
“那好,晚上我会回去一下,你到我家来,我们谈谈。”
柳敬阳回想着刚才的谈话,他感觉有点意犹未尽,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好象有很多话没有说。或许在这个场合不好说,当她联想到女儿所说的那些话,柳敬阳有点期待继续了解,他甚至有点盼望早点见到这个人。何况,他也想安排一下家里人。他属于部队,是走不开的,如果有人照顾一下,他也放心了。
“没问题。”
李成军并不有想那么多,因此也是顺口答应了。
……
《觉悟报》这次外出采访的记者一个个兴高采烈,因为他(她)们今天对这些士兵有了重新的认识。以前,他(她)们根本不善于与这些士兵打交道,因为从他(她)们心里都始终感觉到当兵的是一些不讲道理,态度非常野蛮,甚至还流氓成性的人,而今天他们与这些当兵的交流一番,才发觉这些当兵的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没有特殊之处,只是他们职责所至,他们也是需要关怀,需要理解,也需要温暖之人。经过交谈,他(她)们很快明白在那个年代,这些士兵经常面临打仗,很难有一个时间静下来修心养性,接受教育。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是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这样的环境造成士兵的心理也是非常的变态。不过,今天这些与士兵进行接触过的记者们,却收获非浅,因为他们又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梅婷,收获怎样?”
“还行,今天晚上有事做了。你呢,小美姐。”
“不错,今天那个当兵的说了很多,很健谈,说了他当兵的事,还说了松沪会战他们是怎样和日本战斗的。你看,我也记了一大本。”
小美拍了拍手中的本子说道;
“玉林哥,你呢?”
梅婷把目光盯向另外一个同事问道;
“我,拍了很多图片,到时剪辑几张不泄密的图片发上去,提升效果。这些当兵的确实太苦了,他们又在战争的第一线,我真为他们感到担心。”
“唉,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他们不上去,谁上。”
“我感觉南京城要提倡全民守城了。不能固执地认为守城是当兵的事。这么大的事,应该是全城抗战啊。”
一行人也是有说有笑地向报社走去。
此时在《觉悟报》门口,几道人影站在那里来回走动着。从他们的穿着来看,明显不是报社的人。因此报社的人此时也站在门口,不过他们的身影却在报社里头若隐若现。那个老顽固陈编辑却站在那里,眼睛在到处看着。
而报社的周围,此时也是站了好一些人,毕竟报社门口出现异样,也是引起了周围过路人的注意。
“他们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一个戴着眼镜的人转过身,往报社里面走了几步,站在陈编辑的面前严厉地问道;
“李主任,我真的不知道啊!他们今天去东城墙慰问守城的士兵去了。”
“慰问,那些士兵轮到他们去慰问。你们是记者,他们是士兵,完全不同的职业。南京城内收集的信息那么多,要分门别类的报道,工作量如此之大,他们还有心思去城墙上搞慰问。”
“李主任,我也管不了他们,我只是一个编辑。”
这名李姓主任来自南京宣传部门,他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调查今天报纸上发出去的照片信息。没想到,他一来,整个报社除了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全部去城墙搞慰问去了。这名李姓主任随即大怒,把在家的几个报社人骂了一遍,骂他们没有一点政治觉悟,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不关心大局,不关心南京的局势。反正是罗列了很多罪名,大骂一通。
在这里的人都是一些小人物,就是一个陈编辑也是不说话,这名李姓主任骂了那么久,很快也感觉索然无味了。因此,他做出了决定,让报社其他人员陪他去外面,等总编他们回来。哪知这一等,就等了几个小时,而且还等来了一次空袭。
但空袭警报一拉响,这位主任的脸色却是突变,一个劲地问防空洞在什么地方,当报社里的人告诉他防空洞在什么地方后,他立即就往防空洞中跑,而且动作比任何人都快,连自己带来的几个人伴也是不顾了,至于报社的人他也是没有想。这些报社的工作人员看着这个情景,一个个惊讶了:原来这个主任这么怕死。刚开始这些报社工作人员被这位主任骂得如此,也是慢慢有点接受,因为毕竟讲的有点道理,而现在看到主任这个怕死的样子,而且还不顾他人死活,一个个也是看不起他了。走到防空洞里之后,整个报社的人也是不与这个李姓主任站在一起,就连报社的老顽固陈编辑也对此也是多看了看李姓主任一眼,也与他拉开了一点距离。
“我们的总编还在城墙上,你看他!”
“所以说当官的怕死”
“官职不大,架子不小。”
警报很快就解除了。
李姓主任随即又恢复了常态,开始对报社的这些人指手划脚了,但此时报社的工作人员却是闭口不言了,任其去指责,同时也与他们保持一点距离。惹不起,躲还是躲得起。
当这个李姓主任看到朱总编从远处赶来之时,宣泄的口子终于找到了。
哪朱总编走到报社门口之后,这个李主任的脸色顿时就阴了下来。
“放着正事不做,专管那些歪门邪道,这个总编你还想不想干。”
“邪道,慰问士兵是邪道。”
朱总编一听,一阵无形之火顿时就冒了上来。把慰问士兵当作邪道,那那些士兵代表什么?
“他们是保卫南京的功臣,是我们南京城所有人的守护神,你竟然说他们是邪道,我说李主任,我怀疑你的动机,甚至我还怀疑你是汉奸。”
朱总编原想低声下气,不想去争论,但这个主任的这番说词,却是让他怒不可斥。因此,他也是几句连番炮。
“动机,我有什么动机。汉奸,我是汉奸吗?我是党国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
“日寇攻城在即,每一名南京城的老百姓都有义务去看望我们看城的将士,给他们送去慰问物资,表达我们这些非军人身份的人对守军将士的忠诚拥护和爱戴,而你,竟然把我们此举说成是歪门邪道,走,跟我去唐主任那里,我要理论一番是不是歪门邪道。”
边说,朱总编也是急走几步,直接拉住这名李主任的胳膊,作势要去找人理论。
失去先机,被人戴上一个‘帽子’,有理也变成没有理了,这名李主任也是懊悔不已,只怪自己嘴巴说得太快了。
“朱总编,今天我不是跟你理论这个来的,受上面领导指示,我是专门负责调查此次图片事件的,你必须给我一个答复。”
“答复,什么答复,实事求是,我们应该给南京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