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家》·楚顷襄王·变局之始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看起来楚顷襄王很有点他的先人楚庄王的味道,为什么这么说?当初庄王即位,美酒美人常在侧,后伍奢问之以“什么鸟”,庄王奋起,“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乎,挺进中原,问鼎周室,一举而霸天下。
襄王的故事有点类似,大局上看,也正是这个故事开始,襄王发愤复仇,导致了秦楚之战的大败,然后迁都陈城的思过,继而洗心革面创造了中兴的局面。为什么史料中提到襄王时更多的是对他的抨击,忽视他迁都后的奋起呢?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一个人,即屈原。这是后话。客观的说,前期的襄王荒淫怠政,后期的襄王决然雄起,必须给予他公正的态度。
楚国有个人射箭之术高明,襄王听说了就召见他。他说,我这是小技艺,小道而已,比不上君王大道。
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小臣之好射鶀雁,罗鸗,小矢之发也,何足为大王道也。
猜一猜看,这应该是一场预谋,有识之士故意曲线推荐此人来警醒襄王勿忘国耻,效果很好。总体上看,非常像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指出楚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面对国际形势,这人所向襄王陈述的一番霸天下乃至一统天下的蓝图刺激到了楚襄王:
王朝张弓而射魏之大梁南,加其右臂而径属之於韩,则中国之路绝而上蔡之郡坏矣。
还射圉之东,解魏左肘而外击定陶,则魏之东外弃而大宋、方与二郡者举矣。且魏断二臂,颠越矣;膺击郯国,大梁可得而有也。
王綪缴兰台,饮马西河,定魏大梁,此一发之乐也。
射噣鸟於东海,还盖长城以为防,朝射东莒,夕发浿丘,夜加即墨,顾据午道,则长城之东收而太山之北举矣。西结境於赵而北达於燕,三国布嬛,则从不待约而可成也。北游目於燕之辽东而南登望於越之会稽,此再发之乐也。
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今秦破韩以为长忧,得列城而不敢守也;伐魏而无功,击赵而顾病,则秦魏之勇力屈矣,楚之故地汉中、析、郦可得而复有也。王出宝弓,碆新缴,涉鄳塞,而待秦之倦也,山东、河内可得而一也。劳民休众,南面称王矣。
故曰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嬛,方三千里,则秦未可得独招而夜射也。”欲以激怒襄王,故对以此言。
这番慷慨激昂的雄伟蓝图,激发了襄王男人的雄心,一统天下,南面为王,多么炫目辉煌的功业!楚襄王不禁勃勃然……
襄王因召与语,遂言曰:“夫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於外,怨莫大焉。今以匹夫有怨,尚有报万乘,白公、子胥是也。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中野也,而坐受困,臣窃为大王弗取也。”於是顷襄王遣使於诸侯,复为从,欲以伐秦。秦闻之,发兵来伐楚。
末了警示襄王秦楚宿怨,怀王拘押在秦而死,大仇不可不报,天下形势,当六国合纵抗秦,秦人野心腾然,不可与之亲密,况且楚国地方五千里,雄兵百万,足以驰骋天下,为什么要在秦国面前低头唯其马首是詹呢?
楚欲与齐韩连和伐秦,因欲图周。周王赧使武公谓楚相昭子曰:“三国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输,而南器以尊楚,臣以为不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大国不亲,小国不附,不可以致名实。名实不得,不足以伤民。夫有图周之声,非所以为号也。”昭子曰:“乃图周则无之。虽然,周何故不可图也?”对曰:“军不五不攻,城不十不围。夫一周为二十晋,公之所知也。韩尝以二十万之众辱於晋之城下,锐士死,中士伤,而晋不拔。公之无百韩以图周,此天下之所知也。夫怨结两周以塞驺鲁之心,交绝於齐,声失天下,其为事危矣。夫危两周以厚三川,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何以知其然也?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无攻之,名为弑君。然而好事之君,喜攻之臣,发号用兵,未尝不以周为终始。是何也?见祭器在焉,欲器之至而忘弑君之乱。今韩以器之在楚,臣恐天下以器雠楚也。臣请譬之。夫虎肉臊,其兵利身,人犹攻之也。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万於虎矣。裂楚之地,足以肥国;诎楚之名,足以尊主。今子将以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周书曰‘欲起无先’,故器南则兵至矣。”於是楚计辍不行。
楚襄王计划与六国合纵一致抗秦,并且有灭东周的想法。这事就传到东周去了,周赧王赶紧派人去楚国交涉,指出灭东周的不利后果,容易招致四方诸侯的敌对,于是楚计辍不行。
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於陈城。
实话说,襄王有了奋起的决心不错,但是合齐抗秦乃至图周的计划却被泄露了,应该是秦国安插在楚国的间谍探到了消息,秦国干脆先下手为强,白起做统帅,发起了鄢郢之战。刚有了图强之心的楚襄王面对大杀器白起,输的稀里哗啦,出奔到陈。这算是楚顷襄王的前期行政的一个转折点。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看起来楚顷襄王很有点他的先人楚庄王的味道,为什么这么说?当初庄王即位,美酒美人常在侧,后伍奢问之以“什么鸟”,庄王奋起,“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乎,挺进中原,问鼎周室,一举而霸天下。
襄王的故事有点类似,大局上看,也正是这个故事开始,襄王发愤复仇,导致了秦楚之战的大败,然后迁都陈城的思过,继而洗心革面创造了中兴的局面。为什么史料中提到襄王时更多的是对他的抨击,忽视他迁都后的奋起呢?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一个人,即屈原。这是后话。客观的说,前期的襄王荒淫怠政,后期的襄王决然雄起,必须给予他公正的态度。
楚国有个人射箭之术高明,襄王听说了就召见他。他说,我这是小技艺,小道而已,比不上君王大道。
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小臣之好射鶀雁,罗鸗,小矢之发也,何足为大王道也。
猜一猜看,这应该是一场预谋,有识之士故意曲线推荐此人来警醒襄王勿忘国耻,效果很好。总体上看,非常像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指出楚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面对国际形势,这人所向襄王陈述的一番霸天下乃至一统天下的蓝图刺激到了楚襄王:
王朝张弓而射魏之大梁南,加其右臂而径属之於韩,则中国之路绝而上蔡之郡坏矣。
还射圉之东,解魏左肘而外击定陶,则魏之东外弃而大宋、方与二郡者举矣。且魏断二臂,颠越矣;膺击郯国,大梁可得而有也。
王綪缴兰台,饮马西河,定魏大梁,此一发之乐也。
射噣鸟於东海,还盖长城以为防,朝射东莒,夕发浿丘,夜加即墨,顾据午道,则长城之东收而太山之北举矣。西结境於赵而北达於燕,三国布嬛,则从不待约而可成也。北游目於燕之辽东而南登望於越之会稽,此再发之乐也。
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今秦破韩以为长忧,得列城而不敢守也;伐魏而无功,击赵而顾病,则秦魏之勇力屈矣,楚之故地汉中、析、郦可得而复有也。王出宝弓,碆新缴,涉鄳塞,而待秦之倦也,山东、河内可得而一也。劳民休众,南面称王矣。
故曰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嬛,方三千里,则秦未可得独招而夜射也。”欲以激怒襄王,故对以此言。
这番慷慨激昂的雄伟蓝图,激发了襄王男人的雄心,一统天下,南面为王,多么炫目辉煌的功业!楚襄王不禁勃勃然……
襄王因召与语,遂言曰:“夫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於外,怨莫大焉。今以匹夫有怨,尚有报万乘,白公、子胥是也。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中野也,而坐受困,臣窃为大王弗取也。”於是顷襄王遣使於诸侯,复为从,欲以伐秦。秦闻之,发兵来伐楚。
末了警示襄王秦楚宿怨,怀王拘押在秦而死,大仇不可不报,天下形势,当六国合纵抗秦,秦人野心腾然,不可与之亲密,况且楚国地方五千里,雄兵百万,足以驰骋天下,为什么要在秦国面前低头唯其马首是詹呢?
楚欲与齐韩连和伐秦,因欲图周。周王赧使武公谓楚相昭子曰:“三国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输,而南器以尊楚,臣以为不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大国不亲,小国不附,不可以致名实。名实不得,不足以伤民。夫有图周之声,非所以为号也。”昭子曰:“乃图周则无之。虽然,周何故不可图也?”对曰:“军不五不攻,城不十不围。夫一周为二十晋,公之所知也。韩尝以二十万之众辱於晋之城下,锐士死,中士伤,而晋不拔。公之无百韩以图周,此天下之所知也。夫怨结两周以塞驺鲁之心,交绝於齐,声失天下,其为事危矣。夫危两周以厚三川,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何以知其然也?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无攻之,名为弑君。然而好事之君,喜攻之臣,发号用兵,未尝不以周为终始。是何也?见祭器在焉,欲器之至而忘弑君之乱。今韩以器之在楚,臣恐天下以器雠楚也。臣请譬之。夫虎肉臊,其兵利身,人犹攻之也。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万於虎矣。裂楚之地,足以肥国;诎楚之名,足以尊主。今子将以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周书曰‘欲起无先’,故器南则兵至矣。”於是楚计辍不行。
楚襄王计划与六国合纵一致抗秦,并且有灭东周的想法。这事就传到东周去了,周赧王赶紧派人去楚国交涉,指出灭东周的不利后果,容易招致四方诸侯的敌对,于是楚计辍不行。
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於陈城。
实话说,襄王有了奋起的决心不错,但是合齐抗秦乃至图周的计划却被泄露了,应该是秦国安插在楚国的间谍探到了消息,秦国干脆先下手为强,白起做统帅,发起了鄢郢之战。刚有了图强之心的楚襄王面对大杀器白起,输的稀里哗啦,出奔到陈。这算是楚顷襄王的前期行政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