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子世家》·《竹书纪年》·不一样的微子
对商朝历史中微子这个人的评价大致有三,一是孔子,一是太史公,一是***。这三人的议论,尤其是***与孔子的议论截然不同,太史公似乎没有做出明确的判断,但从他的记述中略微能了解一点。
先说孔子的评价,《论语》中有单独的《微子》篇,起始第一章: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请注意,孔子评价中给予“仁”的非常少,甚至合乎孔子“仁”标准的屈指可数,譬如管仲这么了不起的人物,在孔子那里也得不到一个“仁”的评价。历史的看,越远古的传说中的贤圣倒是颇得孔子“仁”的多。这里孔子直言“殷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三人都劝谏过纣王,结果各自相异,微子跑掉了,箕子装疯卖傻隐居去了,比干死谏成就自己的“忠”。
从行文上看,“微子去之”似乎格外得到孔子的垂青,首提之。这也大体见的孔子比较的赞同微子,比较的符合孔子的主张。所谓用之则显,不用则藏;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孔子不支持死谏的做法,认为无益,没有用处,甚至也看不到孔子又劝谏的行为。当然孔子周游列国并没有实际的去辅助国君做事,劝谏之行见得很少,不过在鲁国他曾经任职过大司寇,后来齐景公馈赠鲁君女乐,季桓子受之,孔子心生去意。以孔子的这段经历揣测孔子不会去劝谏鲁君拒绝女乐,他觉得有道德国君是不会做出这种行为的,既然有这种行为,就不能接受自己的政治理念,劝之无益。
就好像他在卫国时候,虽然也有机会行政,但他还是拒绝,孔子觉得“名不正”,觉得卫国政治氛围太乱,不适合自己的思想。也因此见得孔子主张的礼乐需要一个土壤,至少这个国家是和平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蛮夷不去,可惜孔子所处的时代恰恰是各诸侯国内乱纷争的时期,他找不到符合他主张的土壤来践行自己的理念,或者别人不用他,或者他不愿意被别人用,大致如此。
再看太史公的记述。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於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这两段文字,前面说微子认为做为臣子三谏不听可以去,于是跑掉了。但是第二段文字,很有意思,写武王克殷成功,微子的做法: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为什么这么细致的写微子归周呢?这里面有没有太史公的想法呢?看上去微子似乎不如比干箕子更加的光辉,比干作为商朝臣子虽然丢了性命,但是比干认为就该这么做,箕子也跑掉了,但是立志不做周朝的臣子,跑到边荒去了。只有微子归顺了西周,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你有没有觉得此处的描述微子似乎有些缺乏骨气呢,就算商纣没有听大臣意见导致国亡身灭,可作为商的臣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妥当呢?太史公这里有没有藏着他自己的看法呢,不得而知。
但是,有人却明确的提出来了,谁呢,就是***。***直斥微子是汉奸,里通外国,是武王伐纣的帮手。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比干反对他。纣王去打东夷,把那个部族征服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不要听。那么有没有***说的这一面呢,似乎也有他的道理,在***的看法中,商纣王的国亡身灭主要的原因是内斗,帮派体系之间的掣肘,尤其是微子一党。微子的身份很特殊,他是纣王的亲哥哥,理应继承国君,但是因为微子出生时母亲不是正妻,而纣王帝辛出生时,母亲是正妻,于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帝辛虽然小但他是正妻嫡生,微子虽然年长,但属于妾生庶出。
最初帝辛即位的时候朝中有过争论,最终帝辛一派占了上风,继承君位,这样看,微子在争权过程中失败,因而成了反对商纣的最有力者。***不仅对微子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对商纣的灭亡见解也不一般。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宁死不投降。
这样看来,微子的历史看法有了三种,孔子的“殷有三仁”,太史公的“我只写写不说话”,***的直斥“微子是汉奸,里通外国”。孰是孰非且不管,我们读史,有各家议论,倘能助于一些新的思考,新的认识,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你认为呢?
对商朝历史中微子这个人的评价大致有三,一是孔子,一是太史公,一是***。这三人的议论,尤其是***与孔子的议论截然不同,太史公似乎没有做出明确的判断,但从他的记述中略微能了解一点。
先说孔子的评价,《论语》中有单独的《微子》篇,起始第一章: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请注意,孔子评价中给予“仁”的非常少,甚至合乎孔子“仁”标准的屈指可数,譬如管仲这么了不起的人物,在孔子那里也得不到一个“仁”的评价。历史的看,越远古的传说中的贤圣倒是颇得孔子“仁”的多。这里孔子直言“殷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三人都劝谏过纣王,结果各自相异,微子跑掉了,箕子装疯卖傻隐居去了,比干死谏成就自己的“忠”。
从行文上看,“微子去之”似乎格外得到孔子的垂青,首提之。这也大体见的孔子比较的赞同微子,比较的符合孔子的主张。所谓用之则显,不用则藏;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孔子不支持死谏的做法,认为无益,没有用处,甚至也看不到孔子又劝谏的行为。当然孔子周游列国并没有实际的去辅助国君做事,劝谏之行见得很少,不过在鲁国他曾经任职过大司寇,后来齐景公馈赠鲁君女乐,季桓子受之,孔子心生去意。以孔子的这段经历揣测孔子不会去劝谏鲁君拒绝女乐,他觉得有道德国君是不会做出这种行为的,既然有这种行为,就不能接受自己的政治理念,劝之无益。
就好像他在卫国时候,虽然也有机会行政,但他还是拒绝,孔子觉得“名不正”,觉得卫国政治氛围太乱,不适合自己的思想。也因此见得孔子主张的礼乐需要一个土壤,至少这个国家是和平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蛮夷不去,可惜孔子所处的时代恰恰是各诸侯国内乱纷争的时期,他找不到符合他主张的土壤来践行自己的理念,或者别人不用他,或者他不愿意被别人用,大致如此。
再看太史公的记述。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於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这两段文字,前面说微子认为做为臣子三谏不听可以去,于是跑掉了。但是第二段文字,很有意思,写武王克殷成功,微子的做法: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为什么这么细致的写微子归周呢?这里面有没有太史公的想法呢?看上去微子似乎不如比干箕子更加的光辉,比干作为商朝臣子虽然丢了性命,但是比干认为就该这么做,箕子也跑掉了,但是立志不做周朝的臣子,跑到边荒去了。只有微子归顺了西周,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你有没有觉得此处的描述微子似乎有些缺乏骨气呢,就算商纣没有听大臣意见导致国亡身灭,可作为商的臣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妥当呢?太史公这里有没有藏着他自己的看法呢,不得而知。
但是,有人却明确的提出来了,谁呢,就是***。***直斥微子是汉奸,里通外国,是武王伐纣的帮手。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比干反对他。纣王去打东夷,把那个部族征服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不要听。那么有没有***说的这一面呢,似乎也有他的道理,在***的看法中,商纣王的国亡身灭主要的原因是内斗,帮派体系之间的掣肘,尤其是微子一党。微子的身份很特殊,他是纣王的亲哥哥,理应继承国君,但是因为微子出生时母亲不是正妻,而纣王帝辛出生时,母亲是正妻,于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帝辛虽然小但他是正妻嫡生,微子虽然年长,但属于妾生庶出。
最初帝辛即位的时候朝中有过争论,最终帝辛一派占了上风,继承君位,这样看,微子在争权过程中失败,因而成了反对商纣的最有力者。***不仅对微子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对商纣的灭亡见解也不一般。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宁死不投降。
这样看来,微子的历史看法有了三种,孔子的“殷有三仁”,太史公的“我只写写不说话”,***的直斥“微子是汉奸,里通外国”。孰是孰非且不管,我们读史,有各家议论,倘能助于一些新的思考,新的认识,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