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家》·简襄功烈·赵简子与孔子补遗(完)
    赵简子,雄心勃然,气魄伟岸,一手建立了赵氏建国大业的根基。他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具有高妙的驭人之术,最著名的当属董安于、尹铎,还有从鲁国投奔的阳虎。
    简子有臣尹绰、赦厥。简子曰:“厥爱我,谏我必不于众人中;绰也不爱我,谏我必于众人中。”尹绰曰:“厥也爱君之丑而不爱君之过也,臣爱君之过而不爱君之丑。”孔子曰:“君子哉!尹绰,面訾不誉也。”
    这个故事来自《说苑》,赵简子两位家臣,他认为赦爵不在众人面前批评自己,是对自己就的爱护,而尹绰不然,总爱当着众人指出自己的不是。赵简子说这是尹绰对自己不够好。尹绰听了就回应赵简子,说赦爵的确很照顾你的面子,但是这很容易让他隐瞒对您过失的建议。我不同,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可能您听了心里不舒服,但我在意的是您没有过失。
    现在来看这个故事很有趣,明显赦爵比较的会来事,比较圆滑,不会直接当众指出赵简子的不是,尹绰呢比较直来直去,不管在什么场合,说话提建议也从不避讳。孔子的态度是尹绰是一个君子,因为他能做到面訾不誉。现在来看,赦爵这类人比较受欢迎,也更能吃得开,至少不得罪人,尹绰呢直来直去,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你有不是我就当众指出,不会为了你的面子闭口不提,可能你会觉得膈应,但是我是诚心的给你建议。
    实话说,做到这样真的很难很难。话说回来,能容纳这样的朋友或者属下,更能见得赵简子的胸怀之宽广。孔子赞赏尹绰,不也正说明孔子对尹绰的主子赵简子也持有钦羡的态度吗。但是孔子对赵简子的态度是矛盾的,他周游列国,渴望被赏识,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也曾经要渡过黄河去晋国投奔赵简子。因为听说赵简子的臣子舜华被杀非常失落。赵简子杀其大夫鸣犊,孔子临河而还。赵简子杀了舜华,又招聘孔子,孔子听说后就放弃了投奔赵简子的想法。
    简子欲分晋国,故先杀鸣犊,又聘孔子。孔子闻其死,至河而还也。在孔子以为舜华是一个贤臣,符合自己的观念,而赵简子因为要分裂晋国,杀掉反对意见的舜华,这让孔子有“物伤其类”的感伤,认为自己与赵简子道不同。
    赵简子猎於晋阳之山,抚辔而叹。董安于曰:“主君叹,敢问何故?“简子曰:“汝不知也,吾厩养食谷之马以千数,官养多力之士日数百,欲以猎兽也,恐邻国养贤以猎吾也。“
    赵简子田,郑龙为右。有一野人,简子曰:“龙下射彼,使无惊吾马。“龙曰:“昔吾先君伐卫免曹,退为践土之盟,不戮一人;吾子今一朝田,而曰必为我杀人,是虎狠杀人。“故将救之。简子愀焉,曰:“不爱其身以活人者,可无从乎?“环车辍田,曰:“人之田也得兽,今吾田也得士。
    赵简子为了壮大赵氏的力量,吸纳各国人才,也称为蓄养家臣,他曾经在晋阳围猎的时候感慨,我养战马若干,养豪杰之士数百,目的就是围猎捕杀猎物,但是我突然很恐惧,有没有敌对的国家正招纳有才华的人来对付我呢?赵简子有这样的认识,又能唯才是举,求贤若渴,一是他本身有着忧患意识,期盼得到更多的人才辅佐。“人之田也得兽,今吾田也得士”更能表明赵简子的爱才之心。
    据说赵简子见过孔子的学生子贡,并打听孔子的为人,有招纳之意,问子贡“孔子为人如何?”子贡的回答让赵简子不满意,他说“我说不清”——莫能识也。赵简子很不满意思,说你跟了孔子这么多年,怎么能说不清楚呢?我不理解你的话。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孔子譬如江海之渊博,而我呢跟着老师只想满足我求学的渴望,这样就知足了。意思是说我学不到孔子的万分之一。赵简子赞赏说“善哉,你很会说话”。
    据说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也接触过孔子,当面问他“先生见人主七十,无所不通识,无明君乎?先生之道不通乎?”孔子无言以对。后来赵襄子又问子路,子路打了个比方说,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莛,岂能发其声乎哉?赵襄子问得厉害,子路回答的也很漂亮,子路说你这是拿着草茎去敲钟,当然得不到回应了。意思是你赵襄子还没有资格问孔子那些话。
    这些记载尽管不是出于正史,但也客观上表明了与孔子同时期的赵简子,有过一些间接的接触,赵简子愿意吸纳天下贤才,孔子又渴望为人所用,但是最终孔子“临河而还”。赵简子与孔子根本的区别在于政治理念的不同。赵简子尚贤,孔子也尊贤,但是孔子维护的恰恰是赵简子要打破的,赵简子要建立的恰恰是孔子所担忧的。赵简子是政治家的术,孔子是理论家的道。同时期的这两位大贤,赵简子权倾朝野三家分晋有其“赵”,孔子感叹“道之不行”无奈隐居,删削天下书以明其志。

章节目录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九折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折肱并收藏我读历史之碎碎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