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家》·武侯十六年(3)
    魏武侯时勉强维持魏国的霸主局面。在魏武侯的执政十六年,几件重大的事件影响至深,首先是三晋联盟的松动,再就是吴起奔楚,最后一个是中山复国。
    三晋联盟的开始分歧最主要来自赵国,赵国不满足于跟在魏国的屁股后面做帮手,开始谋划本国的发展策略,国内施行公仲连变法,尽管这次变法的效果并不显著,但也让魏国感受到了压力。赵国希望按自己的要求对外展开活动,外交的军事的,极力摆脱来自魏国的裹挟。这样就出现了新的局势,敏锐的周边国家捕捉到了这一点,开始与赵联合,打击魏国,尤其是南方楚国,更是发现了三晋的裂隙,楚赵的结交让魏国一下子处于南北夹击的状态,更加上吴起的投楚,魏国感受到了空前的紧张。
    可以说魏国战国初期的霸权始于三晋,也终于三晋。三晋合,不论韩魏赵都可以互为犄角,形成对周边大国的威慑,三晋离,韩魏赵同时陷入四战之地,互相制约,韩魏赵本身的国土地理上就是犬牙交错,这有晋国时期六卿有意识相互制衡的历史问题。魏文侯就是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魏文侯算是晋国最后的执政大夫,尚能利用手中的政治资源整合韩赵,也有意识的保持着三晋的平衡。
    到了魏武侯,随着赵国以及其他各国的相继革新,综合实力上都有了新变化,国际外交上也出现了各样的趋向,魏文侯的老本勉力支撑着魏武侯时的魏国。但是魏武侯中期中山的复国能显露很多问题,首先是魏国的国力难以兼顾中山这块飞地,不能排除赵国在后面的推波助澜,毕竟赵国才是对中山觊觎最为迫切的。
    魏武侯内部人才流失,各国的逐渐兴起让魏国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减,吴起出奔,李悝去世,都给魏武侯留下了不可弥合的人才缺陷,又不能如魏文侯那般大胆重视人才,比如商鞅就是得不到魏武侯的重视转头向了秦国。其中原因未必仅仅是魏武侯的不识人才,很大程度上魏国已经开始显出疲态,周边的形势已经开始对魏国不利,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客观地说魏武侯比他的老子更能打,在他期间,破秦败楚克齐胜赵,担得起这个“武”字,但是外交上比起魏文侯就差得远了。当然其中的国际形势已经不同了。魏文侯时赵国明显落后于魏国,还指望魏国在国际上的帮忙,自然愿意跟着魏国走,慢慢的大家看到魏国的变革开始效仿,也逐渐的自强,这就开始了三晋内部的分裂,魏武侯其实面对赵国的变化无可奈何,尽管要插手赵国内政,但是形势已经不是魏国能控制得了的。魏国不是不想整合三晋,一旦有了兼并赵韩的想法,东齐南楚都会进行干涉。魏武侯时三晋走向分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实际上任何三晋一家都不能进一步的统一三晋,周边大国都不希望看到又一个晋国出现,何况三晋彼此之间也不鞥呢达成共识,有这样的共识何必三家分晋呢?三家分晋然后三家归魏,这是可能的嘛?魏国自文侯以后逐渐丧失霸权,沦入四战之地,是早晚的事,与魏武侯的战略失败没有关系。

章节目录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九折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折肱并收藏我读历史之碎碎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