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家》·晋国霸业·晋文公的私心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後,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腹黑一下晋文公,《晋世家》中提及两次封赏,这第一次是复国之后,一个叫壶叔的也追随晋文公逃亡,不过鞍前马后的做些杂事,后来不满意晋文公封赏不及自己,主动提出来。首先是不是主动这个很难讲清楚了,有没有人暗示,我觉得很可疑。
复国之后,国内面临几派政治力量,一是国内重耳的支持派,一是反了晋怀公的一派,一是跟随重耳流亡的一派,应该还有其他公子的支持者。这次复国一是借助外援秦的力量,但是还有重要的晋怀公的人临阵倒戈,当然这是在秦国的劝说下倒戈怀公的。那么晋文公返国后,并没有及时行赏,不管哪一派都心里没底。甚至跟随十九年的狐偃在返国前都将了晋文公一军。可见国内政治势力都在揣摩晋文公的用人原则。
这个时候晋文公通过壶叔表达了他的意思,德义放在第一位,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多心,我最看重的是在治国中以仁义引导我的,并不是把实际的事功放在第一位。这下很厉害,所有政治派系都有所安心,都有希望在新局面下博得一个好局。晋人闻之,皆说。这就是晋文公要的效果。
六月,晋人复入卫侯。壬午,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柰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第二次行赏是在城濮之战后,很明显这次克敌制胜先轸第一功,但是晋文公认为狐偃功劳最大,受上赏,属于万世之功,先轸战胜,属于一时之功。反正打胜了,先轸不满意也不行,有意见就会引起晋文公和狐偃派系的挤压。固然晋文公所言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符合圣人标准。但是不要忘了,狐偃是谁,那可是跟随他奔亡十九年的重臣,而且狐偃的老子是怎么死的?血缘关系上又是晋文公的舅舅,誓死效忠晋文公的政治嫡系。城濮之战这么大的影响,如果先轸居第一功,势必然会在声望上压狐偃他们一头,可能会引发潜在的相争。晋文公如此做一是明白的告诉大家,谁是我最信任的人,你们不要胡来,做好你们的事,我也不会亏待你们。
事实证明先轸颇有居功自傲的一面,后来晋文公去世,就曾当着晋襄公的面吐唾沫,以表示对晋襄公放走秦将的不满,这个事情也能反映出先轸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估计晋文公对先轸的为人,对先轸的能耐都有所了解,借此打压一下也未可知呢。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後,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腹黑一下晋文公,《晋世家》中提及两次封赏,这第一次是复国之后,一个叫壶叔的也追随晋文公逃亡,不过鞍前马后的做些杂事,后来不满意晋文公封赏不及自己,主动提出来。首先是不是主动这个很难讲清楚了,有没有人暗示,我觉得很可疑。
复国之后,国内面临几派政治力量,一是国内重耳的支持派,一是反了晋怀公的一派,一是跟随重耳流亡的一派,应该还有其他公子的支持者。这次复国一是借助外援秦的力量,但是还有重要的晋怀公的人临阵倒戈,当然这是在秦国的劝说下倒戈怀公的。那么晋文公返国后,并没有及时行赏,不管哪一派都心里没底。甚至跟随十九年的狐偃在返国前都将了晋文公一军。可见国内政治势力都在揣摩晋文公的用人原则。
这个时候晋文公通过壶叔表达了他的意思,德义放在第一位,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多心,我最看重的是在治国中以仁义引导我的,并不是把实际的事功放在第一位。这下很厉害,所有政治派系都有所安心,都有希望在新局面下博得一个好局。晋人闻之,皆说。这就是晋文公要的效果。
六月,晋人复入卫侯。壬午,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柰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第二次行赏是在城濮之战后,很明显这次克敌制胜先轸第一功,但是晋文公认为狐偃功劳最大,受上赏,属于万世之功,先轸战胜,属于一时之功。反正打胜了,先轸不满意也不行,有意见就会引起晋文公和狐偃派系的挤压。固然晋文公所言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符合圣人标准。但是不要忘了,狐偃是谁,那可是跟随他奔亡十九年的重臣,而且狐偃的老子是怎么死的?血缘关系上又是晋文公的舅舅,誓死效忠晋文公的政治嫡系。城濮之战这么大的影响,如果先轸居第一功,势必然会在声望上压狐偃他们一头,可能会引发潜在的相争。晋文公如此做一是明白的告诉大家,谁是我最信任的人,你们不要胡来,做好你们的事,我也不会亏待你们。
事实证明先轸颇有居功自傲的一面,后来晋文公去世,就曾当着晋襄公的面吐唾沫,以表示对晋襄公放走秦将的不满,这个事情也能反映出先轸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估计晋文公对先轸的为人,对先轸的能耐都有所了解,借此打压一下也未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