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家》·晋国霸业·尊王入周
二年春,秦军河上,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公子重耳返国执政,上下和谐,晋国一片蒸蒸日上。天下诸侯唯齐秦晋楚为大,齐国已是霸业没落自顾尚且不暇,秦国东有强晋始终难以东进,楚国不与中原文化同,虽有觊觎中原之心,考虑到齐秦与晋,虽说当时隆重礼遇重耳,本指望晋国内乱,没成想重耳复国,短时间内肃清政敌,晋国日隆。晋国君臣看天下形势,开始有了图霸的雄心。机会还真来了。
不说晋文公,先说齐桓公当初主导天下会盟,受周天子赐为方伯,声播天下,何等风光,虽说周室暗弱,但是春秋中期,礼乐虽然式微,但要霸业天下,还是得假借周天子之名。齐桓公时,管仲给的霸业路线就是尊王攘夷,打着周天子的旗帜行令天下。周天子也愿意有一个强大的诸侯来扶持,哪怕名义上尊周,也乐见其成,至于征伐之权,周天子也愿意特赐,尊周霸天下,是皆大欢喜的事。
正如赵衰所言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其时周天子是周襄王,因为郑卫相敌,周襄王为卫国出头,惹了郑国文公很不满,从这里也能看出周天子在春秋中期在诸侯那里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天子,不好直接撕破脸罢了,但到了实际利益上,对周室丝毫不让。郑国仗着楚国撑腰,在中原也可以说作威作福,常常欺负邻国卫。周天子看不下去,出兵伐郑,结果大败。有大臣建议不如邀请翟国助战,翟国彪悍,三下五除二郑国就抵不住了。周襄王很高兴,主动提出与翟国结为婚姻。翟国也乐得结交周朝这个天子。于是把叔傀嫁给周襄王。
但是这个叔傀翟国长大,长得美好,却爱舞刀弄枪,所谓绰约玉女,戎装娇娥,喜欢跟随周王出去围猎。就在围猎中喜欢上了周王的兄弟叔带,俩人私通甚款,后来败露,襄王与叔带兵刀相见,结果叔带把襄王赶出周城。没办法,周襄王躲避到郑国去,思量着向哪一家诸侯求援。郑国这些国家弱小,不堪大任。只有秦晋最强,于是分两路人去沟通秦穆公与晋文公。
晋文公那里收到消息,赵衰的意见,这是个极好的机会,晋国正好借此走向国际舞台,提出了“尊王入周”的设想,这时候秦穆公也是这种想法,巴不得找机会干涉中原,无奈晋国太强大,横亘在秦之东邻。晋文公派人告知秦穆公,晋已经有扶助周王的想法,秦国就不要劳师远征了。秦穆公没办法,不好说什么,只能客客气气表示既然晋国亦有此意,秦国自然愿意将这个美事相让。这也是无奈之举。
劝退秦穆公,晋文公一路带兵把叔带赶出周城,诛杀叔带与叔傀,迎接周襄王返朝。这下周王高兴的不得了,前有齐桓公,现在又有一个晋文公,有这等强大的诸侯国,周室又可以安享荣华了。很奇怪,晋文公这时候提出了一个想法,希望自己死后能按照天子的礼仪下葬,以当时的情势来判断,晋文公应该知道这行不通,周室再不济,也算是天下的共主,不把他放在眼里是一回事,面子上的事还是要做。其中的曲折也只有文公知道了,想来这是与周天子的一次讨价还价,我提出这个你不满意,那你答复我一下好了。周天子的选择是把之前跟随叔带的人的封地赐予晋国,来报答晋文公的勤王之举,正合文公心意。
比较齐桓公,晋文公的勤王可不是白出力的,齐桓公时候那是出兵出力出钱,什么都不要,就要个名声。文公不然,至少得给些土地吧,不然不好意思回国。起初周天子只是准备美酒佳肴金钱财物相赠,没想到晋文公看不上,也太小气了吧,要不你给我个特权等我死后按照天子的礼仪下葬好了。周天子可不敢开这个头,才有了割地报晋的话头。晋文公一举两得,有了尊王的美名,又有了实际的利益,各诸侯看在眼里,怕在心里,这个晋文公真不是个善茬。
二年春,秦军河上,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公子重耳返国执政,上下和谐,晋国一片蒸蒸日上。天下诸侯唯齐秦晋楚为大,齐国已是霸业没落自顾尚且不暇,秦国东有强晋始终难以东进,楚国不与中原文化同,虽有觊觎中原之心,考虑到齐秦与晋,虽说当时隆重礼遇重耳,本指望晋国内乱,没成想重耳复国,短时间内肃清政敌,晋国日隆。晋国君臣看天下形势,开始有了图霸的雄心。机会还真来了。
不说晋文公,先说齐桓公当初主导天下会盟,受周天子赐为方伯,声播天下,何等风光,虽说周室暗弱,但是春秋中期,礼乐虽然式微,但要霸业天下,还是得假借周天子之名。齐桓公时,管仲给的霸业路线就是尊王攘夷,打着周天子的旗帜行令天下。周天子也愿意有一个强大的诸侯来扶持,哪怕名义上尊周,也乐见其成,至于征伐之权,周天子也愿意特赐,尊周霸天下,是皆大欢喜的事。
正如赵衰所言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其时周天子是周襄王,因为郑卫相敌,周襄王为卫国出头,惹了郑国文公很不满,从这里也能看出周天子在春秋中期在诸侯那里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天子,不好直接撕破脸罢了,但到了实际利益上,对周室丝毫不让。郑国仗着楚国撑腰,在中原也可以说作威作福,常常欺负邻国卫。周天子看不下去,出兵伐郑,结果大败。有大臣建议不如邀请翟国助战,翟国彪悍,三下五除二郑国就抵不住了。周襄王很高兴,主动提出与翟国结为婚姻。翟国也乐得结交周朝这个天子。于是把叔傀嫁给周襄王。
但是这个叔傀翟国长大,长得美好,却爱舞刀弄枪,所谓绰约玉女,戎装娇娥,喜欢跟随周王出去围猎。就在围猎中喜欢上了周王的兄弟叔带,俩人私通甚款,后来败露,襄王与叔带兵刀相见,结果叔带把襄王赶出周城。没办法,周襄王躲避到郑国去,思量着向哪一家诸侯求援。郑国这些国家弱小,不堪大任。只有秦晋最强,于是分两路人去沟通秦穆公与晋文公。
晋文公那里收到消息,赵衰的意见,这是个极好的机会,晋国正好借此走向国际舞台,提出了“尊王入周”的设想,这时候秦穆公也是这种想法,巴不得找机会干涉中原,无奈晋国太强大,横亘在秦之东邻。晋文公派人告知秦穆公,晋已经有扶助周王的想法,秦国就不要劳师远征了。秦穆公没办法,不好说什么,只能客客气气表示既然晋国亦有此意,秦国自然愿意将这个美事相让。这也是无奈之举。
劝退秦穆公,晋文公一路带兵把叔带赶出周城,诛杀叔带与叔傀,迎接周襄王返朝。这下周王高兴的不得了,前有齐桓公,现在又有一个晋文公,有这等强大的诸侯国,周室又可以安享荣华了。很奇怪,晋文公这时候提出了一个想法,希望自己死后能按照天子的礼仪下葬,以当时的情势来判断,晋文公应该知道这行不通,周室再不济,也算是天下的共主,不把他放在眼里是一回事,面子上的事还是要做。其中的曲折也只有文公知道了,想来这是与周天子的一次讨价还价,我提出这个你不满意,那你答复我一下好了。周天子的选择是把之前跟随叔带的人的封地赐予晋国,来报答晋文公的勤王之举,正合文公心意。
比较齐桓公,晋文公的勤王可不是白出力的,齐桓公时候那是出兵出力出钱,什么都不要,就要个名声。文公不然,至少得给些土地吧,不然不好意思回国。起初周天子只是准备美酒佳肴金钱财物相赠,没想到晋文公看不上,也太小气了吧,要不你给我个特权等我死后按照天子的礼仪下葬好了。周天子可不敢开这个头,才有了割地报晋的话头。晋文公一举两得,有了尊王的美名,又有了实际的利益,各诸侯看在眼里,怕在心里,这个晋文公真不是个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