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白来也》—春风拂面鲍叔牙
    管仲自鲁国得脱,作黄鹄歌教军士传唱,一时群情振奋,轮转如飞,一日行得两日。
    放走管仲,鲁庄公反悔,待安排兵马追击,谁想管仲一行早已进入齐境,无奈作罢,想那施伯空有智谋,奈何庄公愚鲁,没有大国君主的见识。
    也是施伯意料不到管仲鲍叔早就暗通消息,安排妥当,即便施伯有私自为国杀管仲之心,也鞭长莫及。
    管仲来到齐国,鲍叔已经提前等候,见管仲到来,好像天上掉下一块连城玉璧,欣喜非常。
    鲍叔见管仲仍然一身囚犯装扮,在槛车不能自由,就想把管仲解放。管仲的意思,最好别这样,因为我是以囚犯的身份,被引渡过来的,准确的说是齐桓公的射钩仇家,还得看桓公的意思,不能自作主张。
    “非君命,不可擅脱”。
    鲍叔很痛快,放心,一切交给我。
    管仲见到鲍叔,内心也是不自在,鲍叔千方百计营救自己得脱灾难,固然欢喜,但是一想到当初跟鲍叔分事二公子,自己认定公子纠有鲁国的靠山,且国内大夫也支持,继承齐国君位轻而易举,谁想到结果却是这样。
    这次见到鲍叔,总是有点难堪,头始终抬不起来。
    管仲惭愧,现在公子纠被杀,召忽为臣自杀,以表其忠,而我呢,既不能辅助公子纠得君位,又不能为公子纠死难,从臣道上气节已是亏了。
    现在面对的将是曾经的仇人,而且是自己亲手搭箭射中的仇人,别说死去的召忽会笑话我,就连我自己也觉得没有面目。
    鲍叔知道管仲的心思,知道他一时间抹不开面子,耿耿不安。
    鲍叔几句话就打消了管仲的心头郁结。
    鲍叔说,你的心思我明白,你觉得不安我也懂,但是你要晓得,你考虑的那些都是匹夫所为,就算你为公子纠自杀,请问对他有什么帮助呢,对国家有什么帮助呢?
    齐国的先祖姜子牙说过一句话,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你才华横溢,经天纬地的能耐,你只是不逢其时罢了。
    成大事者不恤小节,立大功者不拘小耻。
    再说,我们齐桓公心胸宽大,志高意远,非常赏识贤能之才,你若来辅佐,经营齐国,说实话,王霸天下不足道哉,有这样大的功业你不去选择,何苦拘泥于陈规陋习效仿平常人的愚忠呢?
    你自己想想,我说的对否。
    鲍叔这一番话非常通透,说的管仲默然不语,本来心中郁闷,情绪低落,听鲍叔一番话,譬如拨云见日,清风习习,一时间爽亮了许多。
    鲍叔说的确实在理,我何必像召忽那样做无益之死呢。
    大丈夫当为天下百姓,鲍叔说的对。
    鲍叔的话入情入理,说的管仲心开意解,于是打开槛车,安排招待管仲,自己先去见桓公。
    劝解管仲已经见得鲍叔的本事,由此完全能联想到当初公子小白诈死兼程回到齐国后,鲍叔的斡旋工作相当精彩,陈述情势,有理有据,句句说到关节上。
    当初齐大夫们对接纳小白颇有顾虑,认为已经与鲁庄公盟约接纳公子纠,考虑到鲁国实力较强,可作为新君主的外援。
    而鲍叔坚决反对,认为选立公子纠,弊大于利,为什么呢?
    一是齐鲁有仇,鲁庄公的老子鲁桓公怎么死的你们还不知道吗?
    如果公子纠继位,鲁国肯定索要地盘钱粮,而我们齐国在气势上就矮了一截,始终会受到鲁国的制约。
    诸位想一想,我们齐国在国际上,在中原诸侯中,在周天子那里,还有多少地位呢,谁还愿意尊重我们呢。
    就是因为鲍叔的积极斡旋,把形势分析的明明了了,才让齐国大夫为国家计,果断放弃公子纠接纳公子小白。
    鲍叔就这么厉害。
    安抚好管仲,鲍叔赶着去见桓公,必须做好桓公的思想工作,毕竟管仲是桓公政敌的部下,而且要不是当初小白诈死,估计管仲连珠箭还不把桓公射成马蜂窝。
    桓公一定恨管仲恨得要命。
    看鲍叔!
    鲍叔见了桓公,先吊后贺!
    先向桓公表示哀情,接着又兴奋的祝贺桓公。
    这下把桓公弄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
    不要给我卖关子,赶紧说。
    我现在的政敌已死,国内大臣都支持我,而且我也很信任你鲍叔,你一会儿悲哀一会儿欢喜,什么意思?
    鲍叔回复桓公,公子纠作为您的政敌已死,好事不错,但他毕竟是您同父的兄弟啊,国无二君,换做谁也很难姑息,何况公子纠的背后是鲁国,势要得到君位。
    假如公子纠被鲁国扶持继位,死的肯定是您啊。
    所以解决掉公子纠从国家安宁的角度考虑,很应该,大臣们都拥护。
    但是从私情上,您说应该不应该伤情呢?
    桓公一听,有道理。
    从公的角度说,我不代表我自己,代表的是齐国天下,私的角度,公子纠是同父之兄弟,无奈我们生在王君之家,没得选择啊。
    于是桓公顿时悲从中来,缅怀一下死去的兄弟。
    桓公不明白的是,现在形势大好,自己的君位也得到巩固,的确值得庆贺,但是看鲍叔的样子似乎别有他情。
    于是再问鲍叔,刚才你讲的对,但是你刚才那么兴奋的样子我还是比较纳闷,说来听听。
    鲍叔跟桓公的对话开始。
    鲍叔:我从鲁国费尽辛苦给您,给国家带回一位掀天揭地的奇才。
    桓公:快说看,是谁
    鲍叔:便是管仲。(偷眼看桓公)
    桓公一听,大怒:当初射钩之辱,我铭记于心,那把箭还在呢,我恨不得吃他的肉才解恨。
    鲍叔:您且息怒。您想让天下国泰民安吗?
    桓公:那肯定的。
    鲍叔:管仲就是能满足你愿望的人。
    我非常了解他。他的本事在我之上,比我强之百倍,我很尊敬他。
    这次从鲁国把活的管仲带回来,这可是个宝贝啊。
    我知道您对管仲恨之入骨,但是沉住气慢慢想一想,那种情况下,是各为其主啊。
    搭箭射你的时候,只认得你是公子小白,是公子纠得敌人,怎么会知道您是现在齐国的君主呢?
    您说是不是?
    桓公舒了一口气,觉得鲍叔说得很在理,心里肯定想,这鲍叔的嘴死的都能说活了。
    桓公情绪稍显平静,鲍叔继续。
    鲍叔:管仲之才天下罕见,虽然曾经射钩让您戚戚不忘,您若用他,可以为您射天下!
    这话说的桓公心中一动,其实看在鲍叔的面子上,就算不用管仲我怎么也得给鲍叔面子,释放管仲,现在鲍叔说得这么玄乎,好像那个管仲真有几下子?
    且把他放了,以后再说。
    “寡人姑且听你的,赦免管仲。”
    你看鲍叔厉害不厉害,真的厉害!
    齐桓公同意赦免管仲,于是鲍叔迎接管仲留在自己家,每天里热情款待,谈论天下,等待合适的时机。

章节目录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九折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折肱并收藏我读历史之碎碎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