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无处安身
前门大街是北平比较古老的一个标志性地段,远在元朝时候,当时丽正门外通往郊外的大道就是它的前身。
元大都城建立后,每逢春秋佳节,官员、诗人们都会出城到法源寺、天宁寺、白云观一带游玩,这就造成了前门外的繁荣。
明初改建北京城的时候,建了正阳门等九个城门,前门大街就逐渐成为了热闹的街道。
明朝中叶,由于商业的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才成为一条商业街。
李相默一来到这儿更是惊呼的说不出话来,原以为刚才呆的那个地儿已经很繁华了,不想这前门大街不知比刚才那地儿要好上多少倍。
“大伙不要抢,人人都有份,我们家少爷说了,今儿粥管够。”
“好,好……”
远处一个摊子上面挂着一个旗子写着一个华字,这是前门大街上唯一一个摊位,摊位前排满了人。
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个瓷碗,垫着脚抻着脖子急着往前走。
“别挤,都别挤,都说管够了,都别挤了。”
发粥的是一个半大小子,看上去和李相默年岁差不多,说起话来干脆利落,而他远处则站着一个年轻的少爷,一身西装外面套着一件大衣,胸前的兜里还揣着一块怀表。
只见那华家少爷仰着头,双手插兜,时不时的掏出西装兜里的怀表看上一眼,好像在赶时间。
李相默还是第一次见过这样打扮的人儿,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听说没,这华家少爷是留洋回来的,那是喝洋墨水长大的人,能耐着呢,也不知道谁家的闺女这么好命能嫁给他。”
“这还用问吗,肯定得是个名门,要不然能配的上华家吗?”
“你说的是……”
留洋是什么,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李相默听着人群里议论着华家少爷的声音,不由得对这个人更加的好奇,在抬头望去那里哪还有什么华家少爷的身影。
“小姑娘,你的碗呢?”
这个时候轮到了李相默,施粥的那个少年见李相默手里什么都没拿,耐着性子问了一句。
这么好看的丫头他还是第一次见着,往常没留意过,也不知道是谁家的闺女,有没有婚配。
“我,那个……”
李相默紧张的看了看那个少年,随后低下头,小手再一次紧紧的攥住自己的衣角,不知道该咋回答。
“行,没事啊,福叔,福叔,拿个碗来。”
那少年朝着后面喊了一声,就有一个老伯手里端着一个碗走了过来。
“二喜子,你要碗干啥?”
那个少年叫二喜子,是华家少爷跟前伺候的,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华家少爷留洋去了,二喜子被调到了老爷房里使唤,少爷回来后又把他要了回去。
“哎,有用。”
二喜子一听福叔问他,没心思解释,不耐烦的一把抢下了碗,盛了一碗粥就递给了李相默。
李相默犹豫了一下,不敢伸手去接,低着脑袋也不敢看二喜子一眼。
“哎,快点啊,干嘛呢啊,后面都还等着呢。”
听到后面的人催促着,李相默低着脑袋接过了碗随后就跑了。
二喜子看着那身影发呆了好一会,直到福叔提醒他才回过神来。
李相默拿着粥跑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蹲了下来,看着碗里少的可怜的米粒,依旧觉得是难得一见的人间美味,还没来得及尝尝味道,就一仰头都灌到了肚子里。
那婶子说的没错,在这个吃饭都成了问题的年代,能喝上一口粥真是天大的恩赐。
李相默觉得肚子里有了饱腹感,看着手上的碗犹豫着要不要还回去。
可是一想到回去后怕人家觉得她又是去要饭的,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
想到之前那个婶子说华府时常在那支摊施粥,打算着下一次送回去也是一样的,将碗小心放到了兜里。
看了看天色已经有些暗下来了,想着应该先找一个住处。
这北平城虽然大,可是对于她来说却没有一个容身的地方,所有的旅店她都住不起,最后只能漫无目的在大街上游荡。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少,偶尔见到几个和她一样无家可归的人,都是裹着袄子躺在避风的地方。
走了大半天那一碗和水差不多的粥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饥寒交迫,让李相默不得不学着那些人一样先找一个地方躲过这一夜,明个儿一早在想别的办法。
四处看了看终于找了一个还算避风的地方走了过去,可是刚过去就被人给占了,悻悻的看了一眼那个人,也只能走了。
一连找了好几个地方,不是被人占了,就是刚一坐下就被人赶走了,不曾想过风餐露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此刻心里说不上的滋味,她突然有些想家,不知道她走之后,王富贵有没有找他爹的麻烦,会不会报官,这会他爹究竟咋样了,越想心里越乱,未来的一切从最初的期待到现在满是担忧和迷茫。
坐在街边胡思乱想了一夜,直到天亮了,才发现自己竟然一夜没睡。
身子被冻得没有一处有知觉,那件破袄根本挡不住这寒风刺骨,连着打了几个喷嚏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虽然天刚刚有些微亮,但是街上已经人来人往,大伙都行色匆匆,应该是急着去赶工。
四周的店铺已经开门做生意了,各自都卖着力气吆喝着,李相默揉了揉已经发麻的双腿,缓缓站了起来。
肚子又咕咕的叫了起来,低下头哀怨的摸了摸自己干瘪的肚子,兜里的一文钱根本不够支撑她在北平活下来的,自己要是在弄不来钱,就是不饿死也得被冻死。
“饼子,新出锅的饼子,一文钱两个。”
勾人的香味简直把李相默肚里的蛔虫都勾出来了,拿着仅剩的一文钱走了过去,看了看那热乎的饼子,咬了咬牙。
“婶子,你这饼子咋卖。”
“小姑娘,你这是要买饼子啊,一文钱两个,婶子给你挑两个大的。”
说完就去给李相默装饼子,可是刚装好就见李相默拿着手上的一文钱犹犹豫豫的不肯给她。
“婶子,能不能卖我一个饼子,我就,就剩这……”
“那可不行,这饼子都是两个一起卖的,你要是没钱就去别处看看。”
原本已经装好的饼子又被那婶子给倒回了锅里,一脸的不悦不在搭理李相默。
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李相默咽了咽口水,咬了咬牙心一横买了两个饼子。
买完后并没有都吃了,而是吃了一半,将剩下的一个半饼子贴身藏了起来。
虽然肚子还饿,但是好歹不叫了,看着人来人往的大街,想着这回自己彻底一文钱都没有了,李相默决定要找一份工作,先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在做其他的打算。
一连走了几家的店铺,不是嫌她年纪小没做过工,就是嫌她不是本地人,虽然以李相默十四岁的年纪在村里都已经是孩子的娘了,可是在这儿北平依旧算是个小娃娃。
“大叔,我啥都能干,刷盘子洗碗洗衣裳俺都干得来,在家里这些活俺都干的。”
一个饭庄门口,李相默苦苦的哀求着掌柜的,但是还是被无情的赶了出来。
李相默有些心灰意冷,这么大的北平,难道就没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吗。
这时远处围着的一群人吸引了她。
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正在围着一个男人说话,周边来来往往的同样都是男人,身上都扛着几个麻袋,每走一步都能看出是使了很大力气。
“十个麻袋一文钱,来来来,北平最好的工作。”
那个被人群围着的男人大声嚷着,寻找那些愿意出卖力气的人,来将那堆成山的麻袋搬到远处的一个仓库里。
李相默脑中飞快的算着,十个麻袋一文钱,自己要是能扛上三十个麻袋就是三文钱,那自己就能吃上三个包子六个饼子,要是运气好的话,多抗几个是不是也能攒够钱找到住的地方了。
虽然自己身子骨看上去弱不禁风的,但是好歹在家里也是干过农活的,而且朱氏没少欺负她,脏活累活更是没少让她干。
扛大包这活她干得来,想到这儿觉得自己终于能有口饭吃了,迈着大步就走了过去。
元大都城建立后,每逢春秋佳节,官员、诗人们都会出城到法源寺、天宁寺、白云观一带游玩,这就造成了前门外的繁荣。
明初改建北京城的时候,建了正阳门等九个城门,前门大街就逐渐成为了热闹的街道。
明朝中叶,由于商业的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才成为一条商业街。
李相默一来到这儿更是惊呼的说不出话来,原以为刚才呆的那个地儿已经很繁华了,不想这前门大街不知比刚才那地儿要好上多少倍。
“大伙不要抢,人人都有份,我们家少爷说了,今儿粥管够。”
“好,好……”
远处一个摊子上面挂着一个旗子写着一个华字,这是前门大街上唯一一个摊位,摊位前排满了人。
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个瓷碗,垫着脚抻着脖子急着往前走。
“别挤,都别挤,都说管够了,都别挤了。”
发粥的是一个半大小子,看上去和李相默年岁差不多,说起话来干脆利落,而他远处则站着一个年轻的少爷,一身西装外面套着一件大衣,胸前的兜里还揣着一块怀表。
只见那华家少爷仰着头,双手插兜,时不时的掏出西装兜里的怀表看上一眼,好像在赶时间。
李相默还是第一次见过这样打扮的人儿,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听说没,这华家少爷是留洋回来的,那是喝洋墨水长大的人,能耐着呢,也不知道谁家的闺女这么好命能嫁给他。”
“这还用问吗,肯定得是个名门,要不然能配的上华家吗?”
“你说的是……”
留洋是什么,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李相默听着人群里议论着华家少爷的声音,不由得对这个人更加的好奇,在抬头望去那里哪还有什么华家少爷的身影。
“小姑娘,你的碗呢?”
这个时候轮到了李相默,施粥的那个少年见李相默手里什么都没拿,耐着性子问了一句。
这么好看的丫头他还是第一次见着,往常没留意过,也不知道是谁家的闺女,有没有婚配。
“我,那个……”
李相默紧张的看了看那个少年,随后低下头,小手再一次紧紧的攥住自己的衣角,不知道该咋回答。
“行,没事啊,福叔,福叔,拿个碗来。”
那少年朝着后面喊了一声,就有一个老伯手里端着一个碗走了过来。
“二喜子,你要碗干啥?”
那个少年叫二喜子,是华家少爷跟前伺候的,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华家少爷留洋去了,二喜子被调到了老爷房里使唤,少爷回来后又把他要了回去。
“哎,有用。”
二喜子一听福叔问他,没心思解释,不耐烦的一把抢下了碗,盛了一碗粥就递给了李相默。
李相默犹豫了一下,不敢伸手去接,低着脑袋也不敢看二喜子一眼。
“哎,快点啊,干嘛呢啊,后面都还等着呢。”
听到后面的人催促着,李相默低着脑袋接过了碗随后就跑了。
二喜子看着那身影发呆了好一会,直到福叔提醒他才回过神来。
李相默拿着粥跑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蹲了下来,看着碗里少的可怜的米粒,依旧觉得是难得一见的人间美味,还没来得及尝尝味道,就一仰头都灌到了肚子里。
那婶子说的没错,在这个吃饭都成了问题的年代,能喝上一口粥真是天大的恩赐。
李相默觉得肚子里有了饱腹感,看着手上的碗犹豫着要不要还回去。
可是一想到回去后怕人家觉得她又是去要饭的,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
想到之前那个婶子说华府时常在那支摊施粥,打算着下一次送回去也是一样的,将碗小心放到了兜里。
看了看天色已经有些暗下来了,想着应该先找一个住处。
这北平城虽然大,可是对于她来说却没有一个容身的地方,所有的旅店她都住不起,最后只能漫无目的在大街上游荡。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少,偶尔见到几个和她一样无家可归的人,都是裹着袄子躺在避风的地方。
走了大半天那一碗和水差不多的粥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饥寒交迫,让李相默不得不学着那些人一样先找一个地方躲过这一夜,明个儿一早在想别的办法。
四处看了看终于找了一个还算避风的地方走了过去,可是刚过去就被人给占了,悻悻的看了一眼那个人,也只能走了。
一连找了好几个地方,不是被人占了,就是刚一坐下就被人赶走了,不曾想过风餐露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此刻心里说不上的滋味,她突然有些想家,不知道她走之后,王富贵有没有找他爹的麻烦,会不会报官,这会他爹究竟咋样了,越想心里越乱,未来的一切从最初的期待到现在满是担忧和迷茫。
坐在街边胡思乱想了一夜,直到天亮了,才发现自己竟然一夜没睡。
身子被冻得没有一处有知觉,那件破袄根本挡不住这寒风刺骨,连着打了几个喷嚏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虽然天刚刚有些微亮,但是街上已经人来人往,大伙都行色匆匆,应该是急着去赶工。
四周的店铺已经开门做生意了,各自都卖着力气吆喝着,李相默揉了揉已经发麻的双腿,缓缓站了起来。
肚子又咕咕的叫了起来,低下头哀怨的摸了摸自己干瘪的肚子,兜里的一文钱根本不够支撑她在北平活下来的,自己要是在弄不来钱,就是不饿死也得被冻死。
“饼子,新出锅的饼子,一文钱两个。”
勾人的香味简直把李相默肚里的蛔虫都勾出来了,拿着仅剩的一文钱走了过去,看了看那热乎的饼子,咬了咬牙。
“婶子,你这饼子咋卖。”
“小姑娘,你这是要买饼子啊,一文钱两个,婶子给你挑两个大的。”
说完就去给李相默装饼子,可是刚装好就见李相默拿着手上的一文钱犹犹豫豫的不肯给她。
“婶子,能不能卖我一个饼子,我就,就剩这……”
“那可不行,这饼子都是两个一起卖的,你要是没钱就去别处看看。”
原本已经装好的饼子又被那婶子给倒回了锅里,一脸的不悦不在搭理李相默。
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李相默咽了咽口水,咬了咬牙心一横买了两个饼子。
买完后并没有都吃了,而是吃了一半,将剩下的一个半饼子贴身藏了起来。
虽然肚子还饿,但是好歹不叫了,看着人来人往的大街,想着这回自己彻底一文钱都没有了,李相默决定要找一份工作,先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在做其他的打算。
一连走了几家的店铺,不是嫌她年纪小没做过工,就是嫌她不是本地人,虽然以李相默十四岁的年纪在村里都已经是孩子的娘了,可是在这儿北平依旧算是个小娃娃。
“大叔,我啥都能干,刷盘子洗碗洗衣裳俺都干得来,在家里这些活俺都干的。”
一个饭庄门口,李相默苦苦的哀求着掌柜的,但是还是被无情的赶了出来。
李相默有些心灰意冷,这么大的北平,难道就没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吗。
这时远处围着的一群人吸引了她。
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正在围着一个男人说话,周边来来往往的同样都是男人,身上都扛着几个麻袋,每走一步都能看出是使了很大力气。
“十个麻袋一文钱,来来来,北平最好的工作。”
那个被人群围着的男人大声嚷着,寻找那些愿意出卖力气的人,来将那堆成山的麻袋搬到远处的一个仓库里。
李相默脑中飞快的算着,十个麻袋一文钱,自己要是能扛上三十个麻袋就是三文钱,那自己就能吃上三个包子六个饼子,要是运气好的话,多抗几个是不是也能攒够钱找到住的地方了。
虽然自己身子骨看上去弱不禁风的,但是好歹在家里也是干过农活的,而且朱氏没少欺负她,脏活累活更是没少让她干。
扛大包这活她干得来,想到这儿觉得自己终于能有口饭吃了,迈着大步就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