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真假公主见面
我以前也是一个爱吃醋的人。
比如,最典型的事例,你将好朋友a介绍给了b,结果a和b成了比跟你更好的朋友,你会发现你不是成了桥梁,就是成了红娘,然后一时间觉得自己被全世界给抛弃了。
没错,十五六岁的我就会这样小肚鸡肠,谁的青春不矫情,你说是不是。
可是那也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心里的内心活动罢了,说出来觉得自己low,不说出来觉得憋屈,好想自己和自己打一架。
不过男生嘛,想想就忘记了,下次叫你又屁颠屁颠跟过去了,该玩的时候继续玩,何况那时候年纪小,没人把这个当回事儿。
长大之后,我发现原来这种情绪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而大多数人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上个月我一个朋友和另一个朋友闹掰了。
杜杜对阿贝说,你们是在排挤我吗?
阿贝说,你想多了啊,大家只是碰巧都在这边玩就干脆吃了个饭。
杜杜说,那m、p、r都是我的朋友,你为什么叫他们一起玩,没有叫我?
阿贝连想也没想,坦然地说,虽然大家都是朋友,但也没有必要每一次聚会,都保证每个人不缺席吧?
最后杜杜挂掉了阿贝的电话,觉得阿贝非常过分,抢走了自己的朋友们。
事后,杜杜发了一条很糟糕的心情状态,然后把这些人的朋友圈全部屏蔽了。
杜杜和我打了很长一通电话,几乎是半哭着和我聊天,她觉得她被所有人都抛弃了,而且,她并没有做错什么。
我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她说,你为什么要骂我?我这么可怜。
我说,你赶紧收起你的玻璃心,阿贝说得一点都没错啊,大家的朋友那么多,怎么能做到每一次聚会都有你呢?何况,即使阿贝想叫你,你也要想想是不是在场的其他人也想叫你呢?而且就算没有叫你一起玩,就代表抛弃你了吗?那你每一次和朋友见面是不是都要把每一个人叫齐呢?
说完之后,杜杜不说话了,也不哭了,说有点累,想睡了。
不知道她后来想通了没有,总之,第二天我又看见她给阿贝的某条朋友圈点赞了。相比起杜杜,还有过更糟糕的情况。
那时候还在上大学,常常聚在一起的就那几个人,后来因为一些情况,也存在并不是每次饭局都会把人叫齐的时候,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其中有一个小学弟,因为我们偶尔几次聚餐没有叫他,就开始埋怨起我们来了,四处说我们一些学生干部在组小集体,排除外人什么的。
原本大家和这个小学弟都比较熟,加了他的qq,那件事之后,很快就看到他在qq空间里刷状态,说今天和某个系的老师吃饭了,明天又要去参加某个厉害的学长的聚会,还总是po他和他认为很厉害的那些人的合照在空间里。
大家都知道他是在报复。
但是这种报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没有作用,没多久,就在别人口中听到了他的一些传言,说他总是想方设法去巴结一些人,好像一定要融入某个圈子,但是越是这样,别人越不是很乐意和他结交,到后来,他和人说话就总是炫耀自己认识谁谁谁,这种炫耀在别人眼中成为了一种恶习,敬而远之。
毕业的时候,因为要离开学校了,就叫了他过来一起吃个散伙饭。
后来他喝醉了,就说,翔哥,其实有时候我挺恨你的,不过喝过这次酒,我就不恨了。
我说,没事,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但是我还是想和你说一句,朋友不是用来计较的,总是放在嘴上说和谁谁谁特别熟的时候,谁谁谁一定不是你真正的朋友。
他不说话了,一直喝闷酒,最后走的时候,他没来送我,但给我发了条信息,说谢谢你。
去年冬天,我和c说出来吃饭,我说再叫几个朋友吧,反正大家也都是共同朋友,我刚说完,c就立马说道,你可别乱叫人,虽然大家都是共同朋友,但也不是所有共同朋友都适合在一张饭桌上吃饭的。
开始我觉得这样做很虚伪,可是后来,我觉得c是理智的。
c说,饭局最重要的是和谐,就是来的人一定要在一个维度,一个气场,同样的性情,大家吃得才会开心。
她说,你想,虽然你叫了a又叫了b,好像是顾全大局,谁也没有得罪,但是可能a玩得特别high,但b却刚好不喜欢玩,a吃饭的时候嘻嘻哈哈口无遮拦,但b偏偏觉得太吵,到时候就会弄得非常尴尬,a怪b没有参与感,b怪a太open,这种情况,你要怎么收场?
c说,选择合适的朋友聚会,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甚至也是尊重那些没有参与饭局的人。
在马来西亚的时候,我妈和她的一个好朋友语音,说起她这个好朋友生日请客的事情,因为认识的人太多,但是却并不是大家都能聊到一块儿去,所以这个阿姨决定分成两次聚会,这样大家也可以玩开一些。
我妈说,其实常常聚在一起的人,少吃一顿饭也没有关系,何况生日本来就是找个借口让大家聚聚,这个借口可有可无,朋友不需要那么形式化的东西,姊妹几个有空出来喝个茶聊个天就好了。
那时候我觉得特别想给我妈点个赞。
我们时常说把朋友看得很重,其实是把自己看得很重。
我们时常说我在乎你,其实只是担心自己在对方心里没有了存在感。
友谊这种东西,不是浮于形式,而是藏于内心,不是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攒局聚会混在一起的状态,而是真的对方问你借钱,你会毫不犹豫地打进他账户的态度。
习惯共同好友相聚却没有你的饭局,收起你的玻璃心。
高级的相处方式,不是去吃没有意义的醋,而是在看到他们聚会的朋友圈时,大方点个赞,打开手机里的游戏,自己也可以玩得很开心。
不要总是觉得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就算对方真的不把你当朋友了,有时候也算是一种好事,至少你在这个时候看清了事实,知道了哪些人真心对你,哪些人虚情假意。
在大学时代,我们过着没心没肺的生活,往往不会觉得自己在浪费青春,而当我们毕业进入社会之后,越是着手忙碌,越是觉得自己好像永远都在浪费时间似的。大家变得越来越焦虑,父母比我们更着急,股市和楼市永远是我们关心却控制不了的难题,梦想变成了烂大街的词语,而我们也越来越不懂自己到底生活的意义。
我还在上班的时候,公司有个姜姐,住在上海2号线靠近浦东机场的广兰路,每天需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上下班,加上我们的工作性质,隔三差五要出差,所以基本上她能够陪伴老公和孩子的时间很少,那个时候孩子已经五岁了,但是基本上不怎么亲她,连叫妈妈的时间都很少。她有时候也会和孩子讲道理,说自己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能够在上海上学,但孩子基本上是听不进去的,每天睡觉的时候,姜姐还没有回家,醒来的时候,姜姐已经走了,一周能够见到的就是周末那两天,有时候爷爷奶奶要把孩子接过去看看,相当于真正能够陪伴的不过半天左右。
像姜姐这样在外企工作的白领很多,她们多半是毕业于名牌大学,毕业之后就顺利进入跨国企业,在外企狂潮才刚刚泛起微波的时候,她们就成了最早的那一批白领,她们的生活是当时很多人的梦想,衣装笔挺,谈吐外文,四海出差。一开始,姜姐的人生就如同杜拉拉的缩影,勤奋,刻苦,高情商,慢慢攀爬,从组长到主管,混了七八年,终于拿到了五位数左右的工资,但通货膨胀得让她那点工资基本不值钱,她知道,她可能还要再混个五六年,才可能让家人过得更好。然而,很快,姜姐就发现了外企的天花板,她知道,基本上再往上的可能越来越小,机会也越来越渺茫,而新进的员工一个比一个学历高,很快就会淹没他们这些奋斗了七八年的老员工。
对于刚工作的人来说,三年是一个节点,从新手到老手,从毕业到管人,一份合同的有效期,决定了你的人生进程。
而对于36岁的姜姐来说,最初的那三年一过,时间好像就不是时间了,她屈指一数,再过四年,她的人生就要步入不惑之年了,时间过得太快,她还没有好好做好准备,可能很多东西就开始慢慢要失去。
我一个在日本的朋友ben,已经留洋在外七年了,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要去日本的缘由,只是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是这一去,就没办法再回来了。
他在东京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每个月的存款付完房租几乎不剩,每天在公司里累死累活,没有时间留给自己,他觉得恋爱离他很远,发达也几无可能,回国更是遥遥无期,他觉得自己处于一种真空的状态,习惯了日本的生活,但也知道并不会留下什么,没办法回国发展,像是《海上钢琴师》里的钢琴师1900,即使有一天有机会下船,他却早已习惯了船上的生活。
他空闲的时候,偶尔会给我发一条微信,告诉我最近他的生活糟透了,等他细数完一切糟糕的时候后,又和我说,他要继续去忙了。有时候他发信息来是凌晨三点,我看到信息的时候,他已经把手机扔到一边开始耳提面命了。
我问他,你已经26岁了,再过四年,就是30岁了,你想过30岁之后的生活吗?
他说,我以前一直觉得30岁就应该进坟墓了,还能做什么呢?感觉人一旦过了30岁,就是在重复自己的人生,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种状态最麻烦了,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观念,好像一过30岁就必须要安稳下来,像我这种不管多少岁都安稳不下来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ben说,你看每天各种公众号都在宣扬正能量,都在晒别人潇洒的人生,可是,我们也只能看看而已,要放下手里的工作和生活,去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太难了。
对啊,太难了。
朋友从上海来北京看我,一来就开始抱怨北京的天气和交通,然后不断唆使我回上海。他张口闭口都是,你怎么能够忍受北京这些林林总总的毛病?我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也觉得北京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现在我觉得北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北京那么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顿觉尴尬,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我在上海生活了四年了,继续生活下去当然很好,但是总要有一个契机改变一下现状,换一个环境,是最简单的方法。
这是我当时心里的答案。
后来我又在出租车上听他抱怨了北京的各种不便,只是淡淡一笑。
从18岁开始,我的人生,就是每四年更换一次环境,大学四年,工作四年,接下来的四年,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在一个城市呆那么久。
一个小我四五岁的小朋友和我说想辞职了,我忍不住说,好啊,赶紧辞,在能辞职的年龄千万不要委屈自己。这是真心话,工作这种东西,你和它相处越久,越难割舍,不是因为感情,而是你从业的时间越久,越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还能做什么。
还有一个小我四五岁的小朋友说,他很想做演员,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梦想啊,但转念一想,新人演员太累了,他说,累也无所谓啊,最主要是想当,这个冲动很重要。我觉得他说得太有道理了。
但我又想说,你不是科班出身,又是学金融的,这个跨度很大啊。他说,因为想要换一个环境,换一种生活方式。
比如,最典型的事例,你将好朋友a介绍给了b,结果a和b成了比跟你更好的朋友,你会发现你不是成了桥梁,就是成了红娘,然后一时间觉得自己被全世界给抛弃了。
没错,十五六岁的我就会这样小肚鸡肠,谁的青春不矫情,你说是不是。
可是那也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心里的内心活动罢了,说出来觉得自己low,不说出来觉得憋屈,好想自己和自己打一架。
不过男生嘛,想想就忘记了,下次叫你又屁颠屁颠跟过去了,该玩的时候继续玩,何况那时候年纪小,没人把这个当回事儿。
长大之后,我发现原来这种情绪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而大多数人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上个月我一个朋友和另一个朋友闹掰了。
杜杜对阿贝说,你们是在排挤我吗?
阿贝说,你想多了啊,大家只是碰巧都在这边玩就干脆吃了个饭。
杜杜说,那m、p、r都是我的朋友,你为什么叫他们一起玩,没有叫我?
阿贝连想也没想,坦然地说,虽然大家都是朋友,但也没有必要每一次聚会,都保证每个人不缺席吧?
最后杜杜挂掉了阿贝的电话,觉得阿贝非常过分,抢走了自己的朋友们。
事后,杜杜发了一条很糟糕的心情状态,然后把这些人的朋友圈全部屏蔽了。
杜杜和我打了很长一通电话,几乎是半哭着和我聊天,她觉得她被所有人都抛弃了,而且,她并没有做错什么。
我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她说,你为什么要骂我?我这么可怜。
我说,你赶紧收起你的玻璃心,阿贝说得一点都没错啊,大家的朋友那么多,怎么能做到每一次聚会都有你呢?何况,即使阿贝想叫你,你也要想想是不是在场的其他人也想叫你呢?而且就算没有叫你一起玩,就代表抛弃你了吗?那你每一次和朋友见面是不是都要把每一个人叫齐呢?
说完之后,杜杜不说话了,也不哭了,说有点累,想睡了。
不知道她后来想通了没有,总之,第二天我又看见她给阿贝的某条朋友圈点赞了。相比起杜杜,还有过更糟糕的情况。
那时候还在上大学,常常聚在一起的就那几个人,后来因为一些情况,也存在并不是每次饭局都会把人叫齐的时候,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其中有一个小学弟,因为我们偶尔几次聚餐没有叫他,就开始埋怨起我们来了,四处说我们一些学生干部在组小集体,排除外人什么的。
原本大家和这个小学弟都比较熟,加了他的qq,那件事之后,很快就看到他在qq空间里刷状态,说今天和某个系的老师吃饭了,明天又要去参加某个厉害的学长的聚会,还总是po他和他认为很厉害的那些人的合照在空间里。
大家都知道他是在报复。
但是这种报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没有作用,没多久,就在别人口中听到了他的一些传言,说他总是想方设法去巴结一些人,好像一定要融入某个圈子,但是越是这样,别人越不是很乐意和他结交,到后来,他和人说话就总是炫耀自己认识谁谁谁,这种炫耀在别人眼中成为了一种恶习,敬而远之。
毕业的时候,因为要离开学校了,就叫了他过来一起吃个散伙饭。
后来他喝醉了,就说,翔哥,其实有时候我挺恨你的,不过喝过这次酒,我就不恨了。
我说,没事,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但是我还是想和你说一句,朋友不是用来计较的,总是放在嘴上说和谁谁谁特别熟的时候,谁谁谁一定不是你真正的朋友。
他不说话了,一直喝闷酒,最后走的时候,他没来送我,但给我发了条信息,说谢谢你。
去年冬天,我和c说出来吃饭,我说再叫几个朋友吧,反正大家也都是共同朋友,我刚说完,c就立马说道,你可别乱叫人,虽然大家都是共同朋友,但也不是所有共同朋友都适合在一张饭桌上吃饭的。
开始我觉得这样做很虚伪,可是后来,我觉得c是理智的。
c说,饭局最重要的是和谐,就是来的人一定要在一个维度,一个气场,同样的性情,大家吃得才会开心。
她说,你想,虽然你叫了a又叫了b,好像是顾全大局,谁也没有得罪,但是可能a玩得特别high,但b却刚好不喜欢玩,a吃饭的时候嘻嘻哈哈口无遮拦,但b偏偏觉得太吵,到时候就会弄得非常尴尬,a怪b没有参与感,b怪a太open,这种情况,你要怎么收场?
c说,选择合适的朋友聚会,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甚至也是尊重那些没有参与饭局的人。
在马来西亚的时候,我妈和她的一个好朋友语音,说起她这个好朋友生日请客的事情,因为认识的人太多,但是却并不是大家都能聊到一块儿去,所以这个阿姨决定分成两次聚会,这样大家也可以玩开一些。
我妈说,其实常常聚在一起的人,少吃一顿饭也没有关系,何况生日本来就是找个借口让大家聚聚,这个借口可有可无,朋友不需要那么形式化的东西,姊妹几个有空出来喝个茶聊个天就好了。
那时候我觉得特别想给我妈点个赞。
我们时常说把朋友看得很重,其实是把自己看得很重。
我们时常说我在乎你,其实只是担心自己在对方心里没有了存在感。
友谊这种东西,不是浮于形式,而是藏于内心,不是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攒局聚会混在一起的状态,而是真的对方问你借钱,你会毫不犹豫地打进他账户的态度。
习惯共同好友相聚却没有你的饭局,收起你的玻璃心。
高级的相处方式,不是去吃没有意义的醋,而是在看到他们聚会的朋友圈时,大方点个赞,打开手机里的游戏,自己也可以玩得很开心。
不要总是觉得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就算对方真的不把你当朋友了,有时候也算是一种好事,至少你在这个时候看清了事实,知道了哪些人真心对你,哪些人虚情假意。
在大学时代,我们过着没心没肺的生活,往往不会觉得自己在浪费青春,而当我们毕业进入社会之后,越是着手忙碌,越是觉得自己好像永远都在浪费时间似的。大家变得越来越焦虑,父母比我们更着急,股市和楼市永远是我们关心却控制不了的难题,梦想变成了烂大街的词语,而我们也越来越不懂自己到底生活的意义。
我还在上班的时候,公司有个姜姐,住在上海2号线靠近浦东机场的广兰路,每天需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上下班,加上我们的工作性质,隔三差五要出差,所以基本上她能够陪伴老公和孩子的时间很少,那个时候孩子已经五岁了,但是基本上不怎么亲她,连叫妈妈的时间都很少。她有时候也会和孩子讲道理,说自己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能够在上海上学,但孩子基本上是听不进去的,每天睡觉的时候,姜姐还没有回家,醒来的时候,姜姐已经走了,一周能够见到的就是周末那两天,有时候爷爷奶奶要把孩子接过去看看,相当于真正能够陪伴的不过半天左右。
像姜姐这样在外企工作的白领很多,她们多半是毕业于名牌大学,毕业之后就顺利进入跨国企业,在外企狂潮才刚刚泛起微波的时候,她们就成了最早的那一批白领,她们的生活是当时很多人的梦想,衣装笔挺,谈吐外文,四海出差。一开始,姜姐的人生就如同杜拉拉的缩影,勤奋,刻苦,高情商,慢慢攀爬,从组长到主管,混了七八年,终于拿到了五位数左右的工资,但通货膨胀得让她那点工资基本不值钱,她知道,她可能还要再混个五六年,才可能让家人过得更好。然而,很快,姜姐就发现了外企的天花板,她知道,基本上再往上的可能越来越小,机会也越来越渺茫,而新进的员工一个比一个学历高,很快就会淹没他们这些奋斗了七八年的老员工。
对于刚工作的人来说,三年是一个节点,从新手到老手,从毕业到管人,一份合同的有效期,决定了你的人生进程。
而对于36岁的姜姐来说,最初的那三年一过,时间好像就不是时间了,她屈指一数,再过四年,她的人生就要步入不惑之年了,时间过得太快,她还没有好好做好准备,可能很多东西就开始慢慢要失去。
我一个在日本的朋友ben,已经留洋在外七年了,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要去日本的缘由,只是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是这一去,就没办法再回来了。
他在东京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每个月的存款付完房租几乎不剩,每天在公司里累死累活,没有时间留给自己,他觉得恋爱离他很远,发达也几无可能,回国更是遥遥无期,他觉得自己处于一种真空的状态,习惯了日本的生活,但也知道并不会留下什么,没办法回国发展,像是《海上钢琴师》里的钢琴师1900,即使有一天有机会下船,他却早已习惯了船上的生活。
他空闲的时候,偶尔会给我发一条微信,告诉我最近他的生活糟透了,等他细数完一切糟糕的时候后,又和我说,他要继续去忙了。有时候他发信息来是凌晨三点,我看到信息的时候,他已经把手机扔到一边开始耳提面命了。
我问他,你已经26岁了,再过四年,就是30岁了,你想过30岁之后的生活吗?
他说,我以前一直觉得30岁就应该进坟墓了,还能做什么呢?感觉人一旦过了30岁,就是在重复自己的人生,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种状态最麻烦了,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观念,好像一过30岁就必须要安稳下来,像我这种不管多少岁都安稳不下来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ben说,你看每天各种公众号都在宣扬正能量,都在晒别人潇洒的人生,可是,我们也只能看看而已,要放下手里的工作和生活,去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太难了。
对啊,太难了。
朋友从上海来北京看我,一来就开始抱怨北京的天气和交通,然后不断唆使我回上海。他张口闭口都是,你怎么能够忍受北京这些林林总总的毛病?我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也觉得北京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现在我觉得北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北京那么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顿觉尴尬,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我在上海生活了四年了,继续生活下去当然很好,但是总要有一个契机改变一下现状,换一个环境,是最简单的方法。
这是我当时心里的答案。
后来我又在出租车上听他抱怨了北京的各种不便,只是淡淡一笑。
从18岁开始,我的人生,就是每四年更换一次环境,大学四年,工作四年,接下来的四年,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在一个城市呆那么久。
一个小我四五岁的小朋友和我说想辞职了,我忍不住说,好啊,赶紧辞,在能辞职的年龄千万不要委屈自己。这是真心话,工作这种东西,你和它相处越久,越难割舍,不是因为感情,而是你从业的时间越久,越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还能做什么。
还有一个小我四五岁的小朋友说,他很想做演员,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梦想啊,但转念一想,新人演员太累了,他说,累也无所谓啊,最主要是想当,这个冲动很重要。我觉得他说得太有道理了。
但我又想说,你不是科班出身,又是学金融的,这个跨度很大啊。他说,因为想要换一个环境,换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