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怀疑,患者颅腔内有疑似肿瘤物,压迫神经,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昏厥。”
徐志洋和徐嫣然听到这个诊断结果,父女俩同时懵在那里,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医生说的话。
“医生,是不是搞错了,我妈,她不可能……”
“确定是肿瘤?……良性还是……?”徐志洋没敢说出那两个字。
“还要做进一步的诊断,才能判断是否良性。”
“之前不是做了全身检查和血液检查吗?”
“那也只能算常规检查,要确诊患者颅腔内的肿瘤物是否良性,必须再做更加详细的检查,目前,最权威的诊断,还是省肿瘤医院的诊断为准,我们只能做出初步的筛查与判断。”
“那,下一步怎么办,医生,我爱人,这个病,能治好吗?”
“这个不好说。建议你们转院,去省肿瘤医院。”
“可是,我怕,我爱人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我怕她知道真相后……”
“这个只是初步筛查,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如果是良性,早治疗,患者会有康复的希望,拖下去,只会延误病情。”
“爸,怎么办,妈妈她,会不会……”
“不会的,你妈妈,吉人自有天相,她绝对不会有事的。”
其实,刚才听到医生说的那些,徐志洋心里已经快要撑不住了,但是他不相信,老天会如此对待王红,他还来不及兑现对王红的承诺,他们的结婚三十周年出海旅行计划还没有到时间,王红不能有事,不可以有事,也绝对不会有事。徐志洋在心里安慰自己,给自己鼔劲打气。
“想想怎么跟你妈妈说,才能把她带到省城去接受检查和治疗。”
“要不,我们骗她,就说县城的医院不靠谱……”
“连我都骗不了,你妈她能信这个话吗?”
“那不如,直接告诉她实情……”
“也不行。”
“那该怎么办?”
“我再想想办法。”
“我们家,省城在的房子,你妈妈收回来没有?”
“她没跟您说吗?”
“没有。”
“本来是准备收回来的,可是,浩然说还要在一中呆一年,妈妈又转租出去了,说是等浩然毕业了,再收回来。”
“你妈妈,唉,跟她讲过多少遍了,家里又不缺钱,房子空着就空着,干嘛要租出去?”
“爸,您想怎么做?”
“我想让你妈先回省城家里,在跟她做思想工作,去省城看病。”
“可是,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呀!”
“现在收回来,估计也是乱糟糟的,一时半会儿也住不进去!”
“爸,你不是有好多朋友在北京和上海吗,能不能托他们打听一下,毕竟那里大医院医疗条件,比我们省城还要好很多的……”
“我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我怕你妈,经不起折腾……”
“无论怎样,都必须带她去看病,要把她治好。”
“那是当然,我再想想,怎么跟你妈说这个事,先做权威的检查再说,希望她没事。”
当我们身边的亲人突然出现意外,或者生了病的时候,我们都不希望那是真的,我们也一次又一次心怀美好期待,祈求上苍眷顾,相信好人有好报,此刻,徐志洋和徐嫣然,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你弟弟,最近回家来了没有,他知不知道你妈病了?”
“我们都还没有告诉他,现在一中实行封闭式管理,他也没带手机,学校小卖部的电话,他也很少打,妈妈每隔俩个星期,会炖汤过去给他,他已经喝的不耐烦了,还叫妈妈以后不要给他送了。”
“这个不孝子……”
“爸,你这是怎么了?”
“我,啊,没什么,我是说,你妈病了,这小子居然连个电话都不打,对你妈不闻不问,你妈,看来是白疼他了。”
“他又不知道,再说了,妈平时生病了,也从来不告诉他,说是不要影响他学习。”
“没有你妈,哪有现在的他,学习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忽略了亲人啊!”
“爸,你说的没错啊,工作再重要,也不能忽略了亲人啊,妈妈,是累病的……”
“嫣然,爸爸知道,这些年,你妈真的不容易,是我欠她的,我情愿现在生病的是我,也不希望是她,我一定要治好你妈的病!”
徐嫣然不好再说什么了,本来,她心里是一直有些缺憾的,小时候,人家有爸爸妈妈陪伴,而他和弟弟浩然,从小到大,父亲的陪伴,真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这个家,看似完整,可是父爱的长久缺失,让徐嫣然缺乏安全感,徐浩然叛逆不羁。
姐弟俩虽然性格反差很大,但都有某种心理缺憾,这在徐嫣然身上,已经得到印证。
她曾经对陈约翰是那么依恋,却又在他背叛这段感情后,选择了隐忍,她甚至还想过独自一人把孩子生下来,独自抚养,这与她成长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在面对爱情和婚姻的时候,缺少理智的判断,对家庭父亲的缺位,她心中是有阴影的,但是她极力把自己的这种心理问题隐藏起来,以至于她常常自我欺骗,一遍遍告诉自己,她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徐嫣然选择教师职业,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追求一种安稳,她潜意识里排斥那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从妈妈王红半辈子的人生经历中,她感受到了那种不安定到给王红的伤害,但她又说不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伤害。
现在,她彻底明白了,就是一种不确定感,孤苦无依,没有归宿的感觉。
选择教书,站在三尺讲台上,她觉得自己可以掌控自己想要掌控的那点安定感。
和孩子们在一起,她内心的孤独感会被抹去一些,在学校里,看着那些青春年少的面孔,让她时常想起当年的自己。
她在乎每一个孩子内心的感受,想要给予他们关爱,她甚至想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温暖与关怀。
然而,初上讲台的她,竟然不知道怎样去把这种爱表达出来,所以,在金马中学的一年时间里,每当孩子们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她内心是担忧而焦虑的,有时候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
她知道,一些问题最终迎刃而解,很大程度上有陆金枝的帮助。
徐志洋和徐嫣然听到这个诊断结果,父女俩同时懵在那里,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医生说的话。
“医生,是不是搞错了,我妈,她不可能……”
“确定是肿瘤?……良性还是……?”徐志洋没敢说出那两个字。
“还要做进一步的诊断,才能判断是否良性。”
“之前不是做了全身检查和血液检查吗?”
“那也只能算常规检查,要确诊患者颅腔内的肿瘤物是否良性,必须再做更加详细的检查,目前,最权威的诊断,还是省肿瘤医院的诊断为准,我们只能做出初步的筛查与判断。”
“那,下一步怎么办,医生,我爱人,这个病,能治好吗?”
“这个不好说。建议你们转院,去省肿瘤医院。”
“可是,我怕,我爱人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我怕她知道真相后……”
“这个只是初步筛查,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如果是良性,早治疗,患者会有康复的希望,拖下去,只会延误病情。”
“爸,怎么办,妈妈她,会不会……”
“不会的,你妈妈,吉人自有天相,她绝对不会有事的。”
其实,刚才听到医生说的那些,徐志洋心里已经快要撑不住了,但是他不相信,老天会如此对待王红,他还来不及兑现对王红的承诺,他们的结婚三十周年出海旅行计划还没有到时间,王红不能有事,不可以有事,也绝对不会有事。徐志洋在心里安慰自己,给自己鼔劲打气。
“想想怎么跟你妈妈说,才能把她带到省城去接受检查和治疗。”
“要不,我们骗她,就说县城的医院不靠谱……”
“连我都骗不了,你妈她能信这个话吗?”
“那不如,直接告诉她实情……”
“也不行。”
“那该怎么办?”
“我再想想办法。”
“我们家,省城在的房子,你妈妈收回来没有?”
“她没跟您说吗?”
“没有。”
“本来是准备收回来的,可是,浩然说还要在一中呆一年,妈妈又转租出去了,说是等浩然毕业了,再收回来。”
“你妈妈,唉,跟她讲过多少遍了,家里又不缺钱,房子空着就空着,干嘛要租出去?”
“爸,您想怎么做?”
“我想让你妈先回省城家里,在跟她做思想工作,去省城看病。”
“可是,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呀!”
“现在收回来,估计也是乱糟糟的,一时半会儿也住不进去!”
“爸,你不是有好多朋友在北京和上海吗,能不能托他们打听一下,毕竟那里大医院医疗条件,比我们省城还要好很多的……”
“我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我怕你妈,经不起折腾……”
“无论怎样,都必须带她去看病,要把她治好。”
“那是当然,我再想想,怎么跟你妈说这个事,先做权威的检查再说,希望她没事。”
当我们身边的亲人突然出现意外,或者生了病的时候,我们都不希望那是真的,我们也一次又一次心怀美好期待,祈求上苍眷顾,相信好人有好报,此刻,徐志洋和徐嫣然,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你弟弟,最近回家来了没有,他知不知道你妈病了?”
“我们都还没有告诉他,现在一中实行封闭式管理,他也没带手机,学校小卖部的电话,他也很少打,妈妈每隔俩个星期,会炖汤过去给他,他已经喝的不耐烦了,还叫妈妈以后不要给他送了。”
“这个不孝子……”
“爸,你这是怎么了?”
“我,啊,没什么,我是说,你妈病了,这小子居然连个电话都不打,对你妈不闻不问,你妈,看来是白疼他了。”
“他又不知道,再说了,妈平时生病了,也从来不告诉他,说是不要影响他学习。”
“没有你妈,哪有现在的他,学习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忽略了亲人啊!”
“爸,你说的没错啊,工作再重要,也不能忽略了亲人啊,妈妈,是累病的……”
“嫣然,爸爸知道,这些年,你妈真的不容易,是我欠她的,我情愿现在生病的是我,也不希望是她,我一定要治好你妈的病!”
徐嫣然不好再说什么了,本来,她心里是一直有些缺憾的,小时候,人家有爸爸妈妈陪伴,而他和弟弟浩然,从小到大,父亲的陪伴,真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这个家,看似完整,可是父爱的长久缺失,让徐嫣然缺乏安全感,徐浩然叛逆不羁。
姐弟俩虽然性格反差很大,但都有某种心理缺憾,这在徐嫣然身上,已经得到印证。
她曾经对陈约翰是那么依恋,却又在他背叛这段感情后,选择了隐忍,她甚至还想过独自一人把孩子生下来,独自抚养,这与她成长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在面对爱情和婚姻的时候,缺少理智的判断,对家庭父亲的缺位,她心中是有阴影的,但是她极力把自己的这种心理问题隐藏起来,以至于她常常自我欺骗,一遍遍告诉自己,她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徐嫣然选择教师职业,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追求一种安稳,她潜意识里排斥那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从妈妈王红半辈子的人生经历中,她感受到了那种不安定到给王红的伤害,但她又说不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伤害。
现在,她彻底明白了,就是一种不确定感,孤苦无依,没有归宿的感觉。
选择教书,站在三尺讲台上,她觉得自己可以掌控自己想要掌控的那点安定感。
和孩子们在一起,她内心的孤独感会被抹去一些,在学校里,看着那些青春年少的面孔,让她时常想起当年的自己。
她在乎每一个孩子内心的感受,想要给予他们关爱,她甚至想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温暖与关怀。
然而,初上讲台的她,竟然不知道怎样去把这种爱表达出来,所以,在金马中学的一年时间里,每当孩子们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她内心是担忧而焦虑的,有时候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
她知道,一些问题最终迎刃而解,很大程度上有陆金枝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