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财气压人
接下来的一幕,对我来说并不陌生,那正是我在迎接谭敏时,触碰到她的手时用天眼通看到的一切。
老王驾着车,载着沉睡中的丁小梅,当来到青阳镇附近的高速出口时,老王冷笑着悄悄打开车门,一下子把丁小梅推到了高速公路边的隔离栏上。
丁小梅就这么死了,她是在睡梦中死去的。可怜她死的时候,还在梦中和老王结了婚,从此成为享尽荣华富贵、养尊处优的富家太太。
丁小梅看完孽镜中的一幕,终于明白了她真正的死因。她临死前还带着对追求富贵生活的向往,潜意识中,她要紧紧抓住老王,不想失去老王,因为老王是她实现富贵生活的唯一寄托。因此,当她突然死亡后,她根本不愿面对现实,潜意识中排斥自己是被老王杀死的这一事实,所以,她才会根本记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死的。
丁小梅开始痛哭起来,不一会收住了哭泣之声,面目变得狰狞起来,发疯般地狂叫道:“我要杀了这个老畜生!”
黑无常冷冰冰地道:“丁小梅,你已死多时,早成了孤魂野鬼。本来你是不能进入地府的,只是明王开恩,所以才破例让你进入地府。如今你进了鬼门关,过了奈何桥,还想回到阳世作祟?来人,把她押去各殿受审!”
阴云愁雾中立即出现了几个面目恐怖的鬼卒,手拿铁链,上来就锁住了丁小梅的魂魄。丁小梅不住地哀求,可鬼卒哪里肯理睬,押解着丁小梅的魂魄向第一殿飘去。
白无常大喝一声:“且慢!你们先把这女鬼的魂魄押回来!”,几个鬼卒一楞,只得把丁小梅的魂魄押回到了孽镜台前。
白无常笑眯眯地道:“明王,这女鬼之事,地藏菩萨早就知晓。地藏菩萨有法旨,此女鬼之事,由明王先前心愿来发落。”
我惊讶地道:“按我的意愿?我当初只是想让她明白,并不是我杀死了她,真正的凶手是老王!如今,她既然在孽镜台前见到了真相,我的心愿已了,还是请地府发落这女鬼吧!”
白无常道:“明王,你还有一心愿没了!你不是许诺要超度这女鬼,并让她的魂魄早日投生吗?”
我愕然地道:“无常爷,我发的这个誓你是怎么知道的?”,白无常呵呵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世人所发之誓,皆有神灵记录在案。如果不兑现,则死后必受殿审,要受地狱之苦!”
我‘哦’了一声道:“无常爷,我明白了!那我是不是现在就带丁小梅的魂魄回去,找人给她做场法事超度呢?”
白无常微笑着摇摇头道:“明王,这女鬼怨气深重,仅做法事,是超度不了她的!她必须先释了胸中怨气,然后方可念经拜忏超度她。”
我吃惊地道:“无常爷,您的意思是让我带她鬼魂返回阳世,让她杀了她的仇人老王?”
白无常道:“凡是被杀之冤魂,在阳世漂泊,每日受尽阴风袭体之苦。刑期满后,方可进入地府受审,然后才能重入轮回。若不得城隍和土地之命,私自找替身或复仇,则罪加一等,进入炼狱受无边之苦。”
“这丁小梅死得冤枉,然也是她自己作孽,才能惹上杀身之祸。她的鬼魂,本不能找老王复仇,只是由于明王心慈,答应给她超度,因而阎君特赦丁小梅的鬼魂,可以找老王复仇,以泄心中怨气。”
我心中突然一动,问白无常道:“无常爷,为什么我在丁小梅遇害的地方,使用天眼通时,见到的却是我开车撞死了丁小梅?为什么我碰到谭敏的手后,却见到了不同的结局,而是老王撞死了丁小梅呢?”
白无常嘿嘿笑道:“明王,那个老王财运很旺,所以,你才会出现这种错觉。这财嘛,可比许多灵力要厉害得多!”
我吃惊地道:“不会吧?财气旺的人,居然能胜过灵力?”,白无常嘻嘻而笑,为了让我明白这财气的厉害,给我讲了一则故事。
话说自唐三藏取到真经,和悟空、八戒、沙僧及小白龙一起得证正果后,过了几十年,因为对经文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岐义,唐朝皇帝又命一个长老再去西天求解真经。
那个唐长老,得观音相助,收了花果山吸食天地精气的后天石猴孙小行者和八戒、沙僧各自的传人,沿着他们的先祖踪迹,踏上了西天拜佛的征程。
在西天路上,遇上了文才天下无双的文明天王。那个文明天王手中的兵器是一枝笔,和小行者斗得不分胜负。
只是小行者不敌他手中那枝笔,落荒而逃,而唐长老被文明天王捉住。不用绳索捆绑,就把一枝笔顶在唐长老的头顶。
唐长老虽是和尚,幼年间却读过几本儒书,后来又熟读佛家三藏经典,故顶着那枝文笔开始尚不十分觉重,转动得以自如。
文明天王手下石、黑二将军看见,忙禀文明天王道:“那和尚顶着文笔不见十分吃力,恐怕他又要弄虚头!大王,还须捆绑起来。”
文明天王道:“捆绑昨既无用,今复何为?若要过虑,莫若加上一个金锭。”
文明天王走下殿来,将文笔拿起,先把自己头上金锭取下来,放在唐长老头顶当中,再用文笔压在金锭之上,就象砌宝塔的一般,唐长老一时便觉转动繁难。
文明天王看后这才鼓掌大笑道:“似这等处置,便是活佛亦不能逃矣!”
我听到这儿,不觉对白无常所说的那枝小小的文笔就能压得唐长老不能动弹,而神通广大的小行者,竟然拿不起那一枝小小的文笔,感到大惑不解。
白无常嘿嘿笑道:“这枝文笔夺天地之秀气,吐山川之精华。那小行者虽然具有无上神通,却不知文墨,粗手夯脚怎生拿得动?”
原来那小行者偷听到了那文明天王和宫娥的对话,知道能拿得起这枝文笔的,凡间除了文明天王再无一人,必须是天上的专司文章的星辰才能拿得起。
天上星辰惟文昌菩萨梓潼帝君是专管文章之事,小行者想到这点,满心欢喜,一个筋斗云直上九宵,来到了紫微垣外文昌帝主的宫阙,只见祥云缥缈,甚是辉煌。
文昌帝君命手下天聋与地哑去清点他收藏并掌管的朱衣笔、点额笔、研朱笔、生花笔、天山笔、倚马笔,司马相如的题桥笔、张敞的画眉笔,开汉萧何的刀笔,枝枝皆在。
后又细查,发现还有枝春秋笔,是帝主未管事之先,竟然被人窃去。因世情反复,一向用他不着,故因循下来天聋和地哑也不曾找寻。
这枝笔是列国时大圣人孔子所著春秋之笔,著到鲁昭公十四年西狩时,忽生出一个麒麟来,以为孔仲尼著书之瑞,不期樵夫不识,认做怪物竟打死了。
孔子看见,大哭了一场,知道生不遇时,遂将这著春秋之笔,止写了‘西狩获麟’一句,就投在地下不著了,故至今传以为孔子春秋之绝笔。
不料这麒麟死后,阴魂不散,就托生为文明天王。这枝春秋笔,因孔子投在地下无人收拾,他就窃取了,在西方玉架山大兴文明之教,毁谤佛教,故而为难西去取经的唐长老师徒四人。
文昌帝君身边有一人,头上不着文冠,乱堆着几撮红色毛发;脚上不穿鞋,直露出两条青精暴露的腿。
蓝面蓝身,好象是从印染作坊的蓝色染缸内染过一样;黑筋黑骨,如在铁窑里烧成。走路也没走相,只是跳来跳去,全没些斯文体面;见了人也不作揖,根本没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
两只空手忽上忽下,好似打拳,更象是得了多动症;一张破斗踢来踢去,宛如卖米,又象是在耍猴。
这似神又象鬼一样的,竟然是外表可怖猥琐,内实满腹文章的天下第一文才的魁星。
魁星奉文昌帝君之命,跟随小行者到了文明天王宫殿之中,轻松地拿起那枝春秋之笔,又收起了压在唐长老头顶的金锭,小行者这才降伏了文明天王,逼得他现了真身,原来是瑞兽麒麟。
听完这则典故,我不觉感叹道:“怪不得世间之事,穷人往往惨运连连,而富人却做什么都顺利,原来,就连鬼神也敬畏这财气啊!”
白无常道:“明王,你是佛弟子,怎么不知布金寺之事?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园。这园说是给孤独长者问太子买了,请佛讲经。太子说:‘我这园不卖。他若要买我的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听说,随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祇园,才请得世尊说法。”
我诡异地道:“无常爷,这个我倒没听说过。说句大不敬的话,难道连佛祖也爱财吗?”
白无常嘘了一声道:“明王慎言!佛祖非为爱财,只是那孤独长者以金砖铺地,佛祖见其心诚而说法。佛祖在布金寺开坛说法道:我所讲经,并非讲佛,而是讲法,佛由心生,法由意会。”
老王驾着车,载着沉睡中的丁小梅,当来到青阳镇附近的高速出口时,老王冷笑着悄悄打开车门,一下子把丁小梅推到了高速公路边的隔离栏上。
丁小梅就这么死了,她是在睡梦中死去的。可怜她死的时候,还在梦中和老王结了婚,从此成为享尽荣华富贵、养尊处优的富家太太。
丁小梅看完孽镜中的一幕,终于明白了她真正的死因。她临死前还带着对追求富贵生活的向往,潜意识中,她要紧紧抓住老王,不想失去老王,因为老王是她实现富贵生活的唯一寄托。因此,当她突然死亡后,她根本不愿面对现实,潜意识中排斥自己是被老王杀死的这一事实,所以,她才会根本记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死的。
丁小梅开始痛哭起来,不一会收住了哭泣之声,面目变得狰狞起来,发疯般地狂叫道:“我要杀了这个老畜生!”
黑无常冷冰冰地道:“丁小梅,你已死多时,早成了孤魂野鬼。本来你是不能进入地府的,只是明王开恩,所以才破例让你进入地府。如今你进了鬼门关,过了奈何桥,还想回到阳世作祟?来人,把她押去各殿受审!”
阴云愁雾中立即出现了几个面目恐怖的鬼卒,手拿铁链,上来就锁住了丁小梅的魂魄。丁小梅不住地哀求,可鬼卒哪里肯理睬,押解着丁小梅的魂魄向第一殿飘去。
白无常大喝一声:“且慢!你们先把这女鬼的魂魄押回来!”,几个鬼卒一楞,只得把丁小梅的魂魄押回到了孽镜台前。
白无常笑眯眯地道:“明王,这女鬼之事,地藏菩萨早就知晓。地藏菩萨有法旨,此女鬼之事,由明王先前心愿来发落。”
我惊讶地道:“按我的意愿?我当初只是想让她明白,并不是我杀死了她,真正的凶手是老王!如今,她既然在孽镜台前见到了真相,我的心愿已了,还是请地府发落这女鬼吧!”
白无常道:“明王,你还有一心愿没了!你不是许诺要超度这女鬼,并让她的魂魄早日投生吗?”
我愕然地道:“无常爷,我发的这个誓你是怎么知道的?”,白无常呵呵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世人所发之誓,皆有神灵记录在案。如果不兑现,则死后必受殿审,要受地狱之苦!”
我‘哦’了一声道:“无常爷,我明白了!那我是不是现在就带丁小梅的魂魄回去,找人给她做场法事超度呢?”
白无常微笑着摇摇头道:“明王,这女鬼怨气深重,仅做法事,是超度不了她的!她必须先释了胸中怨气,然后方可念经拜忏超度她。”
我吃惊地道:“无常爷,您的意思是让我带她鬼魂返回阳世,让她杀了她的仇人老王?”
白无常道:“凡是被杀之冤魂,在阳世漂泊,每日受尽阴风袭体之苦。刑期满后,方可进入地府受审,然后才能重入轮回。若不得城隍和土地之命,私自找替身或复仇,则罪加一等,进入炼狱受无边之苦。”
“这丁小梅死得冤枉,然也是她自己作孽,才能惹上杀身之祸。她的鬼魂,本不能找老王复仇,只是由于明王心慈,答应给她超度,因而阎君特赦丁小梅的鬼魂,可以找老王复仇,以泄心中怨气。”
我心中突然一动,问白无常道:“无常爷,为什么我在丁小梅遇害的地方,使用天眼通时,见到的却是我开车撞死了丁小梅?为什么我碰到谭敏的手后,却见到了不同的结局,而是老王撞死了丁小梅呢?”
白无常嘿嘿笑道:“明王,那个老王财运很旺,所以,你才会出现这种错觉。这财嘛,可比许多灵力要厉害得多!”
我吃惊地道:“不会吧?财气旺的人,居然能胜过灵力?”,白无常嘻嘻而笑,为了让我明白这财气的厉害,给我讲了一则故事。
话说自唐三藏取到真经,和悟空、八戒、沙僧及小白龙一起得证正果后,过了几十年,因为对经文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岐义,唐朝皇帝又命一个长老再去西天求解真经。
那个唐长老,得观音相助,收了花果山吸食天地精气的后天石猴孙小行者和八戒、沙僧各自的传人,沿着他们的先祖踪迹,踏上了西天拜佛的征程。
在西天路上,遇上了文才天下无双的文明天王。那个文明天王手中的兵器是一枝笔,和小行者斗得不分胜负。
只是小行者不敌他手中那枝笔,落荒而逃,而唐长老被文明天王捉住。不用绳索捆绑,就把一枝笔顶在唐长老的头顶。
唐长老虽是和尚,幼年间却读过几本儒书,后来又熟读佛家三藏经典,故顶着那枝文笔开始尚不十分觉重,转动得以自如。
文明天王手下石、黑二将军看见,忙禀文明天王道:“那和尚顶着文笔不见十分吃力,恐怕他又要弄虚头!大王,还须捆绑起来。”
文明天王道:“捆绑昨既无用,今复何为?若要过虑,莫若加上一个金锭。”
文明天王走下殿来,将文笔拿起,先把自己头上金锭取下来,放在唐长老头顶当中,再用文笔压在金锭之上,就象砌宝塔的一般,唐长老一时便觉转动繁难。
文明天王看后这才鼓掌大笑道:“似这等处置,便是活佛亦不能逃矣!”
我听到这儿,不觉对白无常所说的那枝小小的文笔就能压得唐长老不能动弹,而神通广大的小行者,竟然拿不起那一枝小小的文笔,感到大惑不解。
白无常嘿嘿笑道:“这枝文笔夺天地之秀气,吐山川之精华。那小行者虽然具有无上神通,却不知文墨,粗手夯脚怎生拿得动?”
原来那小行者偷听到了那文明天王和宫娥的对话,知道能拿得起这枝文笔的,凡间除了文明天王再无一人,必须是天上的专司文章的星辰才能拿得起。
天上星辰惟文昌菩萨梓潼帝君是专管文章之事,小行者想到这点,满心欢喜,一个筋斗云直上九宵,来到了紫微垣外文昌帝主的宫阙,只见祥云缥缈,甚是辉煌。
文昌帝君命手下天聋与地哑去清点他收藏并掌管的朱衣笔、点额笔、研朱笔、生花笔、天山笔、倚马笔,司马相如的题桥笔、张敞的画眉笔,开汉萧何的刀笔,枝枝皆在。
后又细查,发现还有枝春秋笔,是帝主未管事之先,竟然被人窃去。因世情反复,一向用他不着,故因循下来天聋和地哑也不曾找寻。
这枝笔是列国时大圣人孔子所著春秋之笔,著到鲁昭公十四年西狩时,忽生出一个麒麟来,以为孔仲尼著书之瑞,不期樵夫不识,认做怪物竟打死了。
孔子看见,大哭了一场,知道生不遇时,遂将这著春秋之笔,止写了‘西狩获麟’一句,就投在地下不著了,故至今传以为孔子春秋之绝笔。
不料这麒麟死后,阴魂不散,就托生为文明天王。这枝春秋笔,因孔子投在地下无人收拾,他就窃取了,在西方玉架山大兴文明之教,毁谤佛教,故而为难西去取经的唐长老师徒四人。
文昌帝君身边有一人,头上不着文冠,乱堆着几撮红色毛发;脚上不穿鞋,直露出两条青精暴露的腿。
蓝面蓝身,好象是从印染作坊的蓝色染缸内染过一样;黑筋黑骨,如在铁窑里烧成。走路也没走相,只是跳来跳去,全没些斯文体面;见了人也不作揖,根本没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
两只空手忽上忽下,好似打拳,更象是得了多动症;一张破斗踢来踢去,宛如卖米,又象是在耍猴。
这似神又象鬼一样的,竟然是外表可怖猥琐,内实满腹文章的天下第一文才的魁星。
魁星奉文昌帝君之命,跟随小行者到了文明天王宫殿之中,轻松地拿起那枝春秋之笔,又收起了压在唐长老头顶的金锭,小行者这才降伏了文明天王,逼得他现了真身,原来是瑞兽麒麟。
听完这则典故,我不觉感叹道:“怪不得世间之事,穷人往往惨运连连,而富人却做什么都顺利,原来,就连鬼神也敬畏这财气啊!”
白无常道:“明王,你是佛弟子,怎么不知布金寺之事?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园。这园说是给孤独长者问太子买了,请佛讲经。太子说:‘我这园不卖。他若要买我的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听说,随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祇园,才请得世尊说法。”
我诡异地道:“无常爷,这个我倒没听说过。说句大不敬的话,难道连佛祖也爱财吗?”
白无常嘘了一声道:“明王慎言!佛祖非为爱财,只是那孤独长者以金砖铺地,佛祖见其心诚而说法。佛祖在布金寺开坛说法道:我所讲经,并非讲佛,而是讲法,佛由心生,法由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