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道:“您可以不相信,但我认为实情就是如此,因为我们的进兵,给了所有北方势力极大的压力。这些人中不乏有见识的人,比如孙传庭,比如那个秦王,比如从秦军当中背叛出来的范雎,他们可都眼光高远啊。我们如果灭了李自成,下一个对手便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最后全部歼灭。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了解。”
    吴三桂有些担心了:“这些人马凑到一起,至少不下三四十万了。而我们只有十几万人。”
    多尔衮哈哈大笑:“几个月前,李自成不也有二十万大军,却被我几万八旗兵打得落花流水,如今就算加上孙传庭,秦军和范雎,也不过乌合之众罢了。他们的骑兵,绝没有我们的厉害。到时候只要一个冲锋,就可以击散他们,然后分头突击,各个击破。”
    洪承畴却摇头:“贝勒爷不可大意,这一带的地形,对我们不算有利,而且李自成的人马虽然战斗力一般,可是秦军却异常凶悍,他们的骑兵也非常残暴,而且这次来的,一定是白起,此人用兵,神出鬼没,因此这一仗,还是谨小慎微得好。”
    多尔衮对于洪承畴还是尊敬的,因为这位先生可是由皇太极亲自招降的,一般的明朝官吏们,可没有这个待遇。而且洪承畴能文能武,不光文才好,打仗同样心黑手狠,这一点与多尔衮差不多,所以多尔衮和他,还算投脾气。
    此时一听洪承畴这么说,多尔衮也想起那年自己带兵突进关中,却被秦军打了埋伏,将一个侧福晋抓去的事,这是他一生当中的奇耻大辱,连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还是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从那以后,他一直想与秦军真刀真枪地在战场上干一仗,可是满清的军力全部放在了辽东,放在了山海关,关中方面无法调去人马,所以多尔衮一直将这股气憋在心里,这个时候,终于有机会出气了,岂能放过。
    不过多尔衮可不是只会逞匹夫之勇的没脑子傻瓜,他打过的仗大大小小,足有上百,极少败绩,那是因为他在战争当中,头脑清楚,反应灵活,运用骑兵得当,最主要的,绝不会因敌人强大或弱小,就失去了理智。
    因此他问洪承畴:“以先生看,这一仗如何要法?”
    洪承畴想了想:“兵家有云,未虑胜,先虑败。咱们要先考虑一下,如果这一仗败了,后果如何。”
    多尔衮心下不悦:“哪有仗还没有打,就先考虑退路的?我知道你们汉人历史上有个西楚霸王,当年在巨鹿打秦军,破釜沉舟,这才打赢了这一仗。在我们满人看来,那才是真汉子。”
    洪承畴摇头笑道:“可是这位楚霸王,最后败在了一个叫韩信的手下。您一定也知道。而这位韩信,在打每一仗之前,都会将敌我双方的有利不利条件,摆出来仔细研究一番,如今我们与人数众多的敌人对战,也要知已知彼才行。”
    多尔衮道:“那就请先生说说,怎么一个知已知彼。”
    洪承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眼下的形势,对我们有三不利。第一,背靠黄河,前有大敌,无路可退,第二,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队骑兵作战,第三,敌人凭借坚城,可攻可守,进退自如。有这三不利,我们不可冒失开战。”
    多尔衮点头:“说得好。那么如何才能击败敌军呢?你总得有个对策吧。”
    洪承畴笑了笑:“办法只有一个,退过黄河。”
    多尔衮与吴三桂听了,都是一愣。吴三桂道:“若退过黄河,便是放过了李自成,难道不打了?”多尔衮道:“敌人援兵一来,我军便撤走?这不是让人家耻笑吗?我八旗将士可以战死,但绝不能让敌人给吓破胆。”
    洪承畴摇摇手:“不是这个意思,二位且听我说,退过黄河,并非放过洛阳不打,而是要保证此战必胜。”
    多尔衮道:“怎么个此战必胜?”
    洪承畴道:“我们撤过黄河,那三条不利的条件,就都变成了有利条件。敌人若追过黄河,就变成了他们没有退路,而且黄河以北地势开阔,适于骑兵纵横驰骋,敌军脱离了洛阳,便没有坚城为基地,不可能固守了。”
    吴三桂道:“您说得倒是不假,可是李自成也不是呆子,他会将大队人马带过黄河来决战吗?这几条咱们想得到,人家难道想不到?”
    洪承畴冷笑一声:“我知道敌军必然想到这一招,可是他们还是非来不可。”
    多尔衮摇头:“明知不利,还要跟过来,就好像明知道买卖亏本,还要做下去一样,没有人这么傻。”
    他与吴三桂都瞧着洪承畴,一脸的莫明其妙。
    洪承畴微然一笑:“贝勒爷,吴将军,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中,胜方可以转化为败方,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但有一条是不变的。”
    吴三桂道:“哪一条?”
    洪承畴道:“那就是后勤保障。没有这一条,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打赢,一句话,谁先断了粮,谁就是失败者。”
    吴三桂道:“可是李自成可不像是会断粮的,他在洛阳城中得到了巨量的粮草和财宝。”
    洪承畴道:“不错,但此时的情形不同了,天气渐寒,中原万物不再生长,成熟,他们就只能吃存粮。而这个时候,援军来了十万人,加上李自成的人马,至少三十余万,这么多人,每日需要消耗多少粮草?河南近年以来,又连遭灾荒,存粮不多,因此李自成绝没有那么多的存粮。而我们却不同,直隶遭受的天灾较少,粮食一直有稳定的产量,我们退过黄河,便可以从直隶当地供应粮草,不怕他天长日久。”
    多尔衮恍然大悟:“先生的意思是,李自成不可能长期这样与我们对峙下去,他为了避免坐吃山空,一定会急着决战。”
    洪承畴点头:“他若不急着开战,时间一长,非但粮草供应不上,那些援军也会懈怠的。为了避免自己的根据地有事,甚至可能提前回去。所以说,只要我们退过黄河,李自成必定追过来,与我们决战。”
    多尔衮十分高兴:“听先生一席话,果然见识不凡啊。我就听先生的,这就将人马撤过黄河去。”
    洪承畴急忙摆手阻止:“贝勒爷知道这兵怎么撤吗?”
    多尔衮一愣:“还能怎么撤?后营变前营,一营一营缓缓撤下,我带领精兵亲自断后,最后撤过黄河,一定万无一失。”
    洪承畴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要知道,后营的人马都是八旗兵,而前面的人马是关宁铁骑,如果后面的八旗兵撤了,前面的关宁铁骑知道之后,一定觉得自己被孤立,被抛弃,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就不好说了。”
    吴三桂道:“这不可能,有我坐镇军中,哪个也不敢乱动。”
    洪承畴笑道:“这个我知道,可万一此时李自成突然来攻打,军中难免慌乱,就给了李自成以可乘之机了。将军不要忘记,以前的淝水之战,前秦的百万大军,是如何溃败的。”
    吴三桂自然知道这次战争,前秦的主子苻坚不听谋主王猛的临终劝告,一意要取东晋,可是在淝水被谢玄打得大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拔营退过淝水的过程之中出现慌乱,众人都认为秦军已经败了,争先恐后地渡河,连抵抗的人都没有了,这才被晋军杀败。
    此时洪承畴提醒多尔衮与吴三桂,不要急着渡河北撤,一定要小心在意。
    吴三桂听了也连连点头:“先生说得对,按你的意思,这兵怎么撤?”
    洪承畴笑道:“前营先走,后面的八旗军,可以先按兵不动。”多尔衮一皱眉头:“前营先撤,不是更容易冲溃后营吗?”洪承畴道:“绝对不会的,吴将军下令撤退时,可以缓缓而行,不要惊慌,而后面的八旗兵本来就十分骁勇,而且有一点,他们觉得汉人的战斗力不强,这数月以来,一直是关宁骑兵冲锋在前,攻城掠地,八旗兵早已跃跃欲试,而贝勒爷可以下令,说撤下关宁铁骑,是为了让他们顶在前面,八旗兵为了和关宁铁骑较劲,那时非但士气不会低落,反而会加强。”
    多尔衮闻言大笑:“对啊对啊,等吴将军撤完了,我再下令,让八旗兵撤过黄河去,我的人马是一定不会乱的。这真是个极好的计划。”
    洪承畴道:“事不宜迟,不要等着李自成会合了所有人马,前来进攻,那时候就是想撤,也不可能撤得了啦。”
    多尔衮连连点头,立刻下令给吴三桂,让他立刻回营,收拾人马,第二天午时,撤过黄河。
    然后又传令自己的中军,加强操练,准备开战。
    吴三桂回到前营,开始收拾军资粮草,战马器械,准备撤军。

章节目录

秦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河北燕歌并收藏秦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