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敢急得几乎要冒汗了,直拍桌子:“哪里是什么机会?四川不是那么好取的。且先不说道路难行,粮草运输不济,单说这四川的人马,便非常骁勇,而且四川人极为守土,各村各镇都有自己的民军,打起仗来不要命。秦军在川中没有根基,百姓不会支持的,只要秦军一进四川,便会陷入处处受敌的境地。秦军刚打过几场恶仗,此时不宜动兵,我这便上书给大王,请他收回诚命。”
李岩一瞧李敢真的急了,心里十分佩服,他是想试探一下李敢,看这位重义的仁兄是不是会将兄弟情义放在首位,而将秦军的利益置于后面。如今看来,李敢最关心的,还是秦军。
其实并不奇怪,李敢也很重义气,而且欠着张献忠的人情,可是他深知,自古忠义难两全。他做为一个秦军将士,首先要忠于秦王。这一点是在他的前世,便深深烙在脑海中的。
因此遇到这等大事,李敢最关切的,还是秦军的生死存亡。
李岩将李敢按坐在椅子上,他屏退闲人,屋子里只剩下兄弟两个,李岩这才对李敢道:“兄长,小弟这次来,并非只带来了书信,还有大王的密旨。”
李敢一愣:“密旨?在哪里?”
李岩道:“只是口谕。大王让我告诉你,尽管答应张献忠,你这里也做出准备出击的样子来,但是我们并不发兵,只看张献忠的动作。如果他杀进四川之后,节节得胜,杀得官军大败,咱们便趁势出击,打进四川,与他两头并进,如果张献忠出兵失利,咱们就不用发兵了。因此大王的意思便是一句话,先看张献忠的成败,再做打算。”
听了这番话,李敢恍然大悟,大笑道:“还是大王高明,这样既不得罪我义兄,也许还能趁机捞些地盘。好计好计。”
兄弟二人喝过了酒,李敢将张献忠派来的下书人叫上来,递给他秦王的回书,又赏了些银子,打发这人走了。
送走了下书人之后,李敢吩咐下去,汉中的人马开始严加操练,并且准备粮草,收拾军器,整个军营之内一副热火朝天的气象,看起来真的像要准备出兵了。
却说张献忠,他自从被左良玉再一次击败之后,率领着几千人马逃进英霍山区,又一次吃了大亏,但此人有个长处,不管打什么样的败仗,脸上总是大咧咧的,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来。
这一次又是如此,他逃进山区之后,收拢人马,令他安心的是,所有的重要将领都在,人马虽然损失巨大,可是精英们都保留了。
尤其是唐赛儿姐弟,张献忠非常看重这二人,逃走的时候也必然带上,因为他清楚,他的军中缺少谋主,唐赛儿是不可代替的。
此次大败,也是因为他没有听唐赛儿的劝告,非要与左良玉决战造成的,因此张献忠甩掉官军的追杀之后,特意在大帐中摆下酒席,向唐赛儿谢罪。
唐赛儿也知道,张献忠并不是最好的主人,但是她还在与李岩呕气,因此不管谁是主人,日后她一定要给李岩一个下马威,总有一天会让他低声下气地给自己陪不是才行。因此唐赛儿并没怪张献忠,只是劝道:“败给左良玉也没什么,眼下大明朝已经千疮百孔,朝不保夕,只要咱们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因此张献忠便在英霍山区打起了游击,东打一下,西冒一下,有时候还兵分几路,前去附近的县镇抢粮抢钱,弄得官军十分头疼,不知道他下一步要攻击哪里。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张献忠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左良玉被朝庭调到河南,参加开封会战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献忠兴奋得大叫:“好啊,苦主儿一走,这下子该老子出山,好好教训这帮龟儿子了……”
他手下的将领们也很高兴,唐赛儿却另有想法:“大帅,此时左良玉虽然离开了,但是川军也很强悍,单靠咱们一支人马,只怕会很吃力,不如与别人联手,更划算一些。”
张献忠连连摇头:“曹操不仗义,自己跑了,李闯王又在开封,革左五营在山东,还能找谁联手?”
唐赛儿一笑:“秦军啊!”
张献忠一皱眉:“要说秦军也不是外人,我结义兄弟在那里,但是这个秦王没有打过什么交道,如何联手呢?”
唐赛儿道:“要联手,就需要给人家好处,咱们可以派个心腹人去,先见见你这位兄弟,托他给秦王说一说,双方可以两路出兵,攻进四川,日后打下地盘,双方平分,或者说谁打下哪里,就得到哪里,看他会不会答应。”
张献忠道:“这个难说,秦军刚刚占领了汉中,还没完全安定下来,况且听说秦军又派一支人马进了河南,他们还能有多少兵力?我想秦王肯定会拒绝的。”
唐赛儿笑道:“不管怎么说,派个人去联络一下,总没坏处吧。秦军的实力越来越大,地盘越来越大,人马越来越多,正是咱们要借助的。大帅放心,他出兵更好,不出兵,我还有不出兵的主意。”
张献忠大笑:“说得对,咱老张刀尖上滚过几百次的人了,不在乎靠哪棵大树乘凉,说办就办。”他立刻派了几名亲兵,其中有两个是和李敢相熟的,写了书信让他们带去,请李敢转交秦王面前。
这便是此事的来龙去脉。
当这几个亲兵回到张献忠营中,将秦王的回信递上,张献忠看了之后,一拍桌子,叫道:“怪事怪事。秦王居然答应得这么痛快……”
他将书信交与唐赛儿,唐赛儿看后,微一皱眉:“秦王可不是个性急的家伙,他心里最清楚秦军的实力,难道秦军经过这半年的发展,人马大大扩充了?”
李定国在一边道:“秦王发布了招抚流民之令,这几个月以来,大批流民和穷苦百姓们从各省涌进关中,我听说人数不下数十万呢!秦王一定会在这些人当中招募壮丁,编练人马。”
唐虎也道:“我们在关中住过些日子,那些秦军确实很好,对百姓不骚扰,老百姓都愿和他们接近。”
张献忠摇头,又看了一遍回信,自言自语道:“这个秦王,会不会是玩阴耍诈,口头上答应,实际上却不出兵,敷衍咱们……”
唐赛儿沉吟着:“很有可能。毕竟书信好写,要发兵却还需要时间,如果秦军一拖再拖,咱们可等不起。”
张献忠哼了一声:“不管他秦军拖不拖,总之咱老张不放空炮。如果开封那边李闯王打输了,左良玉再调回来,那时候又不好办了,咱们就趁着这个机会,先打下些地盘,扩充些人马,以备万一。”
唐赛儿道:“正是,咱们姑且认为秦军不会出兵,就按着秦军不出兵的计划来打。哼哼,这场仗不光是咱们自己打,也是打给秦军看的。”
张献忠大笑:“不错,让秦军瞧瞧,咱老张也不是吃素的,左良玉咱打不过,收拾四川这些虾兵蟹将,还是不在话下。”
张献忠一向是直脾气,说干就干,只要考虑好了,立刻动手。他马上集结人马,号令在各处的小股农民军前来会合。经过这些日子,张献忠的部下有不少陆续归来,因此人马也有了七八千人,等集结完毕之后,他立刻下令,整军出山。
英霍山区在湖广与安徽地界,离着四川还较远,张献忠率领人马如同一阵狂风一般,杀向四川,所过之处攻城破县,声势浩大。
实话来讲,张献忠的人马在农民军中,算是一流的战斗力,军中的李定国,孙可望等人都是悍将,而且张献忠表面虽然粗豪,但是内心却十分诡诈,用兵没有常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谁也摸不清套路,这也让官军很是头疼。
此次出兵,张献忠瞄上了四川这块地方,他虽然没读过多少史书,但也清楚四川的好处。自战国以来就被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邦与刘备都是在这里发迹的。因此在历史上,四川对于全国局势,不止一次起过决定性作用。
虽然川军悍勇,但是张献忠不在乎,他自从起兵以来,多次进川,有独自一军进来的,也有和李自成等人合伙进川的,因此对四川并不陌生,而且张献忠较有头脑,每次进川之后,他都在当地留下或收买一些当地人,做为自己的眼线。
因此无论四川发生什么事,或者军情如何,张献忠都能很快得到线报。有了这个条件,他觉得全力攻进四川,十拿九稳,有足够的把握.
张献忠率领人马狂飙突进,十天之后便杀到了四川边上。简直说是跑来的。
直到这个时候,他仍旧没有得到秦军出兵的消息。
张献忠在竹溪县城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准备入川。
李岩一瞧李敢真的急了,心里十分佩服,他是想试探一下李敢,看这位重义的仁兄是不是会将兄弟情义放在首位,而将秦军的利益置于后面。如今看来,李敢最关心的,还是秦军。
其实并不奇怪,李敢也很重义气,而且欠着张献忠的人情,可是他深知,自古忠义难两全。他做为一个秦军将士,首先要忠于秦王。这一点是在他的前世,便深深烙在脑海中的。
因此遇到这等大事,李敢最关切的,还是秦军的生死存亡。
李岩将李敢按坐在椅子上,他屏退闲人,屋子里只剩下兄弟两个,李岩这才对李敢道:“兄长,小弟这次来,并非只带来了书信,还有大王的密旨。”
李敢一愣:“密旨?在哪里?”
李岩道:“只是口谕。大王让我告诉你,尽管答应张献忠,你这里也做出准备出击的样子来,但是我们并不发兵,只看张献忠的动作。如果他杀进四川之后,节节得胜,杀得官军大败,咱们便趁势出击,打进四川,与他两头并进,如果张献忠出兵失利,咱们就不用发兵了。因此大王的意思便是一句话,先看张献忠的成败,再做打算。”
听了这番话,李敢恍然大悟,大笑道:“还是大王高明,这样既不得罪我义兄,也许还能趁机捞些地盘。好计好计。”
兄弟二人喝过了酒,李敢将张献忠派来的下书人叫上来,递给他秦王的回书,又赏了些银子,打发这人走了。
送走了下书人之后,李敢吩咐下去,汉中的人马开始严加操练,并且准备粮草,收拾军器,整个军营之内一副热火朝天的气象,看起来真的像要准备出兵了。
却说张献忠,他自从被左良玉再一次击败之后,率领着几千人马逃进英霍山区,又一次吃了大亏,但此人有个长处,不管打什么样的败仗,脸上总是大咧咧的,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来。
这一次又是如此,他逃进山区之后,收拢人马,令他安心的是,所有的重要将领都在,人马虽然损失巨大,可是精英们都保留了。
尤其是唐赛儿姐弟,张献忠非常看重这二人,逃走的时候也必然带上,因为他清楚,他的军中缺少谋主,唐赛儿是不可代替的。
此次大败,也是因为他没有听唐赛儿的劝告,非要与左良玉决战造成的,因此张献忠甩掉官军的追杀之后,特意在大帐中摆下酒席,向唐赛儿谢罪。
唐赛儿也知道,张献忠并不是最好的主人,但是她还在与李岩呕气,因此不管谁是主人,日后她一定要给李岩一个下马威,总有一天会让他低声下气地给自己陪不是才行。因此唐赛儿并没怪张献忠,只是劝道:“败给左良玉也没什么,眼下大明朝已经千疮百孔,朝不保夕,只要咱们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因此张献忠便在英霍山区打起了游击,东打一下,西冒一下,有时候还兵分几路,前去附近的县镇抢粮抢钱,弄得官军十分头疼,不知道他下一步要攻击哪里。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张献忠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左良玉被朝庭调到河南,参加开封会战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献忠兴奋得大叫:“好啊,苦主儿一走,这下子该老子出山,好好教训这帮龟儿子了……”
他手下的将领们也很高兴,唐赛儿却另有想法:“大帅,此时左良玉虽然离开了,但是川军也很强悍,单靠咱们一支人马,只怕会很吃力,不如与别人联手,更划算一些。”
张献忠连连摇头:“曹操不仗义,自己跑了,李闯王又在开封,革左五营在山东,还能找谁联手?”
唐赛儿一笑:“秦军啊!”
张献忠一皱眉:“要说秦军也不是外人,我结义兄弟在那里,但是这个秦王没有打过什么交道,如何联手呢?”
唐赛儿道:“要联手,就需要给人家好处,咱们可以派个心腹人去,先见见你这位兄弟,托他给秦王说一说,双方可以两路出兵,攻进四川,日后打下地盘,双方平分,或者说谁打下哪里,就得到哪里,看他会不会答应。”
张献忠道:“这个难说,秦军刚刚占领了汉中,还没完全安定下来,况且听说秦军又派一支人马进了河南,他们还能有多少兵力?我想秦王肯定会拒绝的。”
唐赛儿笑道:“不管怎么说,派个人去联络一下,总没坏处吧。秦军的实力越来越大,地盘越来越大,人马越来越多,正是咱们要借助的。大帅放心,他出兵更好,不出兵,我还有不出兵的主意。”
张献忠大笑:“说得对,咱老张刀尖上滚过几百次的人了,不在乎靠哪棵大树乘凉,说办就办。”他立刻派了几名亲兵,其中有两个是和李敢相熟的,写了书信让他们带去,请李敢转交秦王面前。
这便是此事的来龙去脉。
当这几个亲兵回到张献忠营中,将秦王的回信递上,张献忠看了之后,一拍桌子,叫道:“怪事怪事。秦王居然答应得这么痛快……”
他将书信交与唐赛儿,唐赛儿看后,微一皱眉:“秦王可不是个性急的家伙,他心里最清楚秦军的实力,难道秦军经过这半年的发展,人马大大扩充了?”
李定国在一边道:“秦王发布了招抚流民之令,这几个月以来,大批流民和穷苦百姓们从各省涌进关中,我听说人数不下数十万呢!秦王一定会在这些人当中招募壮丁,编练人马。”
唐虎也道:“我们在关中住过些日子,那些秦军确实很好,对百姓不骚扰,老百姓都愿和他们接近。”
张献忠摇头,又看了一遍回信,自言自语道:“这个秦王,会不会是玩阴耍诈,口头上答应,实际上却不出兵,敷衍咱们……”
唐赛儿沉吟着:“很有可能。毕竟书信好写,要发兵却还需要时间,如果秦军一拖再拖,咱们可等不起。”
张献忠哼了一声:“不管他秦军拖不拖,总之咱老张不放空炮。如果开封那边李闯王打输了,左良玉再调回来,那时候又不好办了,咱们就趁着这个机会,先打下些地盘,扩充些人马,以备万一。”
唐赛儿道:“正是,咱们姑且认为秦军不会出兵,就按着秦军不出兵的计划来打。哼哼,这场仗不光是咱们自己打,也是打给秦军看的。”
张献忠大笑:“不错,让秦军瞧瞧,咱老张也不是吃素的,左良玉咱打不过,收拾四川这些虾兵蟹将,还是不在话下。”
张献忠一向是直脾气,说干就干,只要考虑好了,立刻动手。他马上集结人马,号令在各处的小股农民军前来会合。经过这些日子,张献忠的部下有不少陆续归来,因此人马也有了七八千人,等集结完毕之后,他立刻下令,整军出山。
英霍山区在湖广与安徽地界,离着四川还较远,张献忠率领人马如同一阵狂风一般,杀向四川,所过之处攻城破县,声势浩大。
实话来讲,张献忠的人马在农民军中,算是一流的战斗力,军中的李定国,孙可望等人都是悍将,而且张献忠表面虽然粗豪,但是内心却十分诡诈,用兵没有常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谁也摸不清套路,这也让官军很是头疼。
此次出兵,张献忠瞄上了四川这块地方,他虽然没读过多少史书,但也清楚四川的好处。自战国以来就被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邦与刘备都是在这里发迹的。因此在历史上,四川对于全国局势,不止一次起过决定性作用。
虽然川军悍勇,但是张献忠不在乎,他自从起兵以来,多次进川,有独自一军进来的,也有和李自成等人合伙进川的,因此对四川并不陌生,而且张献忠较有头脑,每次进川之后,他都在当地留下或收买一些当地人,做为自己的眼线。
因此无论四川发生什么事,或者军情如何,张献忠都能很快得到线报。有了这个条件,他觉得全力攻进四川,十拿九稳,有足够的把握.
张献忠率领人马狂飙突进,十天之后便杀到了四川边上。简直说是跑来的。
直到这个时候,他仍旧没有得到秦军出兵的消息。
张献忠在竹溪县城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准备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