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本土电影行业百废待兴,急缺人才!
    虽说各大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新人,很多还没得到妥善安排,但从目前总体局势来看,人才还是不够用的。
    电影行业相当缺导演,但更缺制片人。
    在国内,制片人很多时候充当的是导演的工具人。
    但各大制片厂,却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导演有好几位,制片人却独一位,而且往往是领导担任制片人。
    不过这种情况,制片人权利虽然很大,但因为是领导嘛,实际上也没干多少事,大多是制片助理跟导演打交道,这样一来,导演又手握大权了。
    制片厂出来的制片助理,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在后续拍电影期间,又逐步沦为了导演的工具人。
    当然,很多制片助理,往往也是导演专业出身,未来会从制片重新做回导演。
    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土电影行业,没有几位真正能称得上是制片人的。
    为此,各大制片厂一直想要努力维持的制片人中心制,最终沦为了导演中心制。
    而由导演中心制制作出来的电影,那电影质量,就完全由导演自己发挥了。
    电影质量变化很大,电影票房失败,甚至口碑、票房双失利的情况就频繁发生。
    进而导致各大制片厂赚不到钱,全靠上边拨款维持现状。
    除非就是中影、上影这样自带院线和电视台的,可以从院线和电视台抽调部分资金,填补电影制作方面的亏空。
    拍电影的,谁都想赚取票房。
    各大制片厂,尤其是如此,其中还有个八一厂。
    八一厂倒是不缺钱,可票房高了,就证明电影拍好了,这就是政绩啊,谁不喜欢?
    关键是,一直没拍出票房出色的电影啊!
    说实在的各大制片厂人才都不差,就是有点老,这就导致大多都衰败了。
    电影行业对于活到老学到老的电影人来说,那确实可以吃一辈子,但对跟不上时代变化的电影人而言,那就只是一碗青春饭了。
    其实,这些年各大制片厂也不是没有新血注入。
    可开放了都这么些年了,真正有本事的,谁不是出了校门,自己去闯荡江湖啊?
    制片厂的铁饭碗,在天之骄子们看来,不过是死工资罢了。
    所以,各大制片厂,有了些人,大多也是平平无奇之辈,亦或是混子居多。
    等过上一阵子,没了心气,那就更指望不上了。
    没办法,各大制片厂,只能找机会跟名导演合作,特别是香江那批人。
    结果被坑了的,那还真有不少。
    张然在化宜提出新导演战略,不止电管局有兴趣,各大制片厂也有兴趣。
    但现在一听张然还有一百个制片人的计划,那就跟感兴趣了。
    制片人才是他们真真需要的,因为制片人更好管理嘛!
    从性子上分辨,导演都太有想法了,越是名导演,越有脾气,越难合作。
    制片人却任劳任怨,多才多艺,还善于跟人交流、沟通,作为领导的,也肯定是喜欢制片人多一些。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各大制片厂领导,对张然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张然也不负众望,继续开讲道:“导演是特殊的,制片人是丰富的。
    导演大多专精一种题材,一种风格。
    就说香江导演吧,因为他从小生活在香江,耳濡目染,即喜欢打架,江湖,帮派,古惑仔那一套。
    假设我们要拍香江导演来拍主旋律电影,任由其发展,那么最终电影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大致上可能是这样的,两军不断搞谍报,中途杀几个叛徒,双方长官约了个小酒馆谈判。
    谈判不成打两下,展开一场巷战,各自杀回去。
    最终率领进队放几炮,说些家国情仇的话,然后影片莫名其妙就结束了。
    这不是我胡编乱造,眼下很多抗战电视剧,大体上就是这样,甚至还要夸张。
    将主旋律电视剧以古惑仔争地盘的方式,呈现在电视机里,各位领导觉得,这样像话吗?
    我们自己的历史,只有自己人才懂,即便是香江,拍个三国演义,西游记把,都拍成什么样了?
    所以说,想要将某些题材的电影拍好,外人是靠不住的,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
    我们培养自己的导演,自己的制片人,到时候即便导演请外人,有合格的制片人在场,就可以及时纠正问题。
    此外,相比较而言,培养制片人,倒也比培养导演简单一些。
    导演更要求专业素养,制片人虽说也可以当导演,但就算完全不懂,只要有人带一带,也可以很快熟练掌握各项业务。
    而同时培养新人导演和新人制片人,制片人也不会觉得导演有多难处,也不用过分迁就导演。
    制片人可以跟不同的导演合作,在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之后,制片人却可以胜任各种电影题材的制片工作。
    我想,制片人跟更符合整个电影行业的需求才是。”
    张然趁着这个机会,说了一些香江导演的坏话。
    眼下确实有张然说的这些问题,但电管局、以及电视司的领导,暂时还管不到这一块。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肯定是不行的。
    眼下本土电影电视,需要吸收、利用香江电影、电视工作者的资源和能力,等到本土影视行业真正发展、健全了,到时候也可以卸磨杀驴的嘛!
    不过,现在张然也给领导们提了个醒,胡编乱造的乱象一直再,这也不行,必须让下面改正一下这股歪风邪气。
    此时张然就跟电管局的领导说了这一点,但电管局的领导,又何尝不是电视司的领导呢?
    连同总局也是同一套班子,今天总局的大领导也坐在研究室里。
    “我的计划大致上就是这些了,现在我再说说我对中影和电视电影的看法把!”
    “中影这几年培养人才的方式,我觉得是没错的。没有中影这些措施,可能本土电影还得不到现在这种程度的发展。”
    张然跟韩总关系还行,说狠话之前,肯定要留点情面。
    中影今天也有人来,听到张然这么说,虽然知道张然接下来还会有转折,但现在还是给张然点头示意,表示感谢。
    接下来,张然开始提意见:“至于为什么不能有效的改善本土电影的生产模式,增加院线电影上映规模?
    我觉得还是某些电影人们太过不思进取了!
    其中也有中影给的条件太过宽松的缘故。
    国内近几年每年上映电影才六十多部,其中本土电影上映不超过三十部,可制作电影却有两百多部。
    两百多部电影当中,中影生产的超过一百部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虽然给整个电影行业赚取了不少钱,但本质上是因为央妈六台有相当稳定的广告收入,才显得这些电视电影赚钱了。
    实际上换一批其他的电视电影,或者是放国外放映过的片子,这些广告费还是能赚到的嘛!
    所以我个人觉得,不用为了培养人才而放低电视电影的审核标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电视电影相对于电影制作,制作难度要简单的多。
    而电视电影很容易回本,审核要求又不高,这就行程了比较简单宽松的电视电影制作、销售环境。
    久而久之,制作电视电影的电影人越来越敷衍,越来越没有进取之心。
    他们拍不了真正的电影,偶尔能拍些电视剧,这样电视电影就成了鸡肋。
    只是为了生活,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电影。”
    “从目前来看,我国电影上映数量远远不够。
    连香江都能上映两百多部,我们总票房高出香江一倍,电影容量就算不超过香江,至少能跟他们齐平。
    如果一开始将目标放在做电视电影上的电影,能够用心来拍摄院线电影,没准我们本土电影在规模和质量上,都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这样一来,院线电影之间竞争加剧,将会起到一两个良性竞争的效果。
    八十年代的香江电影,就是互相竞争,越做越好。
    从而涌现出了一批明星演员,知名导演。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合格的制片人比知名导演更重要。
    导演决定影片的上限,制片人决定了影片的下限,一个行业的发展规模,最终是由下限决定的。”
    “电影行业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明星、知名导演,这对我国文化输出也有好处。
    据说,去年高丽电影出口赚了八千万美刀。
    高丽电影质量并没有比我们好多少,像《英雄》、《十面埋伏》这样的电影,高丽暂时还拍不出来。
    他们的电影为什么能卖钱?卖的钱比我们还多?
    那就是因为有更多好看的明星,有更多在国外扬名的导演。
    当我们有许多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明星和导演的时候,他们的电影,即便电影质量一般,也可以不断出口。
    说句玩笑话,国内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里还在上小学、初中的学生,问他们知道米国总统是谁,恐怕十个里面至少八个不知道。
    可如果问他们知不知道《泰坦尼克号》是谁拍的?男主角是谁?恐怕十个里面有九个都能回答的上来。
    当我们有一批东瀛观众喜欢的明星和导演,没准主旋律电影也可以在东瀛卖出不错的票房。
    拍电影对影视公司而言,大多是为了牟利。
    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那必然要发挥电影的宣传功能。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文化大国,拍出来的电影,怎么只能在国内卖票房呢?
    即便现在本土电影实力不是很强劲,但也要尝试着慢慢走出去的嘛!
    我觉得,内地电影人也该要有这份责任,这份野心,有能耐的,我们要跑外面赚钱。”
    掌声再次响起,张然的话算是说到了领导们的心坎上。
    正是为了依靠电影达到文化出口、文化传播的目的,电管局的领导目前比较支持张义谋等大导演,拍大制作,将国产电影卖到西方国家去。
    因为国产导演像张义谋这样的,找不出几个,故而只能拉拢香江导演,发挥他们的剩余利用价值。
    不过合拍片,大多还是吃亏了。
    当然业绩、政绩,也有了一些,也不算失败。
    可总归来讲,正要达到本土电影行业兴盛,国产电影不断出口国外,在全世界范围内,营造华夏大国形象,这还是要靠知根知底,根正苗红的新一代导演。
    张然能看到这一点,想法还跟他们不谋而合,这让领导们很欣慰。
    “再说说电视电影吧?电视电影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视电影,你还有什么看法?”
    有领导又向张然提问道。
    之前张然已经回答了一些关于电视电影的看法,但主要是关于电视电影导演、制作团队上的看法和意见。
    现在电管局领导要张然回答的是,对电视电影这个行业发展,到底有怎样的见解。
    “存在即合理,既然全世界范围内,电视电影都在发展,那么我国的电视电影也该发展才对。
    我个人觉得,电视电影可以在政策上提供支持。
    但我之前也说了,审核上可能要多把把关。
    要不然,滥竽充数的太多了,电视电影反而发展不起来。
    我的群映影视也投资电视剧,电视电影跟电视剧是一个道理。
    从观众角度看,老百姓几乎是免费看电视剧,看电影,虽然有一些不想看的广告,大体上观看电视剧,电视电影,都是挺高兴的。
    只要拍的电视电影题材是老百姓爱看的内容,这一来有利于我们培养院线电影观众,促进本土电影市场发展。
    二来,也可以用优秀、正能量的作品,给下一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避免他们过多的受欧美文化冲击带来的影响。
    三来,电视电影拍好了,也可以找机会卖到国外去嘛!
    既然电视剧能卖出去,电视电影没理由不行。”
    听到张然这么说,领导们也是相视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然兴致勃勃继续道:“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东瀛电影行业衰败,阴差阳错却造就了伤风败俗,难登大雅之堂的爱情动作电影的繁荣。
    几十年下来,这类无法上院线的电影也能在全世界内广泛流传。
    虽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可对东瀛本国而言,他们依靠这类特殊‘电影’赚到了不少钱。
    并且也维持了电影行业,解决了从业者的温饱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我个人觉得,电视电影对我国的重要性,也是类似的。
    电视电影的发展,必然能够创造巨大经济价值,提供大量电影行业就业岗位,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感。
    我国人口众多,电影频道也很多,光是央妈六台,一年就能消化150部新电影,更何况还有几十家地方电影频道呢!
    全年下来,光是国内电影频道就能消化两三百部电视电影,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电影制作规模。
    如果每部电视电影都制作的像院线电影那样,那么一年下来,我们少说能利用电视电影,培养几十名新导演,新制片人,数百名新人演员。
    我想到时候,各大艺术院线,可能要想着法子扩招了!
    每年几百部院线电影,几百部电视电影,几百部电视剧,这人才缺口,只能靠各大艺术院校来补充啊!”
    张然知道今天来的还有北电、中戏、上影的领导,所以特地说到了人才培养这方面内容。
    学校就是为了教书育人嘛!各大艺术院校,肯定乐意培养更多人才,也乐意看到他们培养的学生出名。
    名师出高徒,换句话讲,没有高徒,又怎么能成为名师呢?
    “小张,你在电影商业运作上具备相当独特的前瞻性,但不知你是否对文艺电影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部分电管局领导是学院派出身,他们的三观,可能更喜好文艺片。
    张然大谈商业,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不是特别符合他们的胃口。
    张然闻此,想了一下,然后报以一笑;“我作为影视公司老板,肯定先立足于商业,不过,只要是能赚钱的电影,我都会一视同仁。
    我个人觉得,商业片也好,文艺片也好,对影视公司而言,都是为了赚钱。
    换句话讲,只要文艺片能赚钱,那么为什么不拍呢?我不止要自己拍,还要请人拍,还要培养人来拍!
    当然,前提是文艺片要拍好,还能赚到钱,要是亏本的买卖,那我可不干。
    我不是圣人啊,虽然有对电影行业好的想法,但没理由其他老板都在赚钱,就我亏本,还吃力不讨好。
    关于文艺片,我觉得,可能还是国家支持为主比较好。
    文艺片要拍好,拍得有艺术性,又要拍得能赚钱,这太难了。
    同样是在院线上映的电影,文艺片吸引票房的能力,肯定要比商业片差。
    但是,文艺片赚钱,可不止上映这么一条路能走。
    这也多亏了贾章柯这些名扬海外的新一代导演,我个人觉得,贾章柯这样的导演,也是商业导演。
    他们的电影可以在欧州卖几十个国家,而因为电影制作成本不高,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实现盈利,这非常不容易,也非常有意思。
    他们已经用事实证明,小成本文艺片可以通过影展路线,薄利多销卖国外回本、赚钱。
    这给以后想要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导演,开辟好了成功的商业道理。
    只要控制好文艺片的成本,只要选好合适的题材,运用好相应的技术,他们就能成名,随之带来的还有不错的盈利。
    所以说,无论培养剧情片导演,还是文艺片导演,控制成本,用小成本电影练手,这相当重要。
    这也就是我总结出来的成功之路,这也是我所说的经验之谈。”
    “最后,我再说多一点数字电影。
    我听说去年刚刚新建了数字院线,国内也在开始制作数字电影。
    我个人认为,数字电影是未来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
    数字电影成本低啊,电影想要盈利,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实不相瞒,《疯狂的石头》主要就是用dv拍的,后期用了磁转胶技术,电影画质上虽然差了点,但总体来说还行。
    dv拍摄成本比胶片要低不少,数字拷贝比胶片拷贝的成本也低很多。
    dv拍摄可以允许犯错,新人导演错了可以改,可用胶片电影练手,拍错了就是亏不少钱。
    国内院线为什么不给小成本电影机会,因为小成本电影大多赚不到钱,
    而提前准备不少拷贝,发行成本就会一下子大增,从而增加了发行风险。
    如果是数字电影,数字拷贝成本是胶片拷贝的十分之一作用,适量增加拷贝数量,即便电影上映票房成绩不理想,也亏不了多少钱。
    从成本出发,我相信欧米国家必然会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到时候数字技术会越来越发达,而对画质的不利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国内增加数字电影院建设,多进行数字电影拍摄,可以有效降低培养新人导演的成本,节约不少资源,降低风险。
    我想,等到数字技术成熟,我国电影市场可以依靠数字电影,迅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数字电影是未来主流电影,差不多在10年前后,国内也将开始大力发展数字电影。
    现在张然提数字电影,就是给中影,给中数卖点巧。
    未来电影想要上映,可不得过中数那一关,拿到电影密钥吗?
    张然现在利用这个机会帮着宣传一下数字电影的好处,未来中数领导可不得感谢一下张然?

章节目录

从神雕群演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男儿当自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男儿当自强并收藏从神雕群演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