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也有人说,军迷都是大猪蹄子。
不过谭振华用自己两辈子几十年的军工行业从业经历证明了一点——军方才是大猪蹄子!
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惦记着田里的,总之,华夏军方不分级别不分军种,“渣”属性全部满级!
你就比如吧,以技术验证和出口为主要目的研制的“90式”坦克在经过了多年在中东地区的试用,被“红旗安保公司”证明了先进性和可靠性之后,已经在进一步升级了部分分系统并按照华夏使用习惯进行了一些改进之后,列装华夏陆军,并按照华夏惯例,以其正式验收批准列装的年代被命名为“96式”——按说,“96式”已经是当前华夏能够量产的最先进的坦克了,并且在性能上初步具备了与国际主流第三代主战坦克相抗衡的能力,比之前的“59”、“62”什么的可要厉害太多了,还经过了实战检验,可陆军方面的订单就是不肯痛痛快快地多下点,憋着就像挤牙膏,那个心思就是明摆着,他们就是在等另一型更先进的,完全按照国际第三代标准研制的主战坦克!
你再比如,原本计划建造至少4艘的“051b”型导弹驱逐舰在今年刚刚下水了首舰(既舷号167的“深川”舰)之后,后续的生产计划就被紧急踩了刹车,并且朱英福原本主持的在“051b”的舰体上进一步改进发展“051c”的方案也被彻底推翻重来,新舰计划被改为“052b”。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华夏海军的驱逐舰型号命名规则,“051”的意思是采用蒸汽轮机动力的驱逐舰,而“052”的意思则是采用燃气轮机为动力的驱逐舰,由这个型号的变更可以看出,当海军方面得到了谭振华2年之内可以提供合用的2.5mw级燃气轮机之后,那是连夜加班就把未来的发展路线全改了……
你再再比如,之前已经成功“出口转内销”的“枭龙”战机,在获得了华夏空军8个团的首期订单之后,突然就没下文了——因为宋文华的“十号工程”在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之后,终于结出了硕果,比另一个时空整整提前两年,于1996年年中首飞成功,并且,因为这是一架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的中型战机,其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对标的都是米制f-16c/d的标准,无论航程、载弹量、雷达、航电水平等都优于采用单台中推的“枭龙”,因此空军立刻就弃“枭龙”如敝履……
这里咱们还得多几句嘴。
其实“十号工程”原本可以再提前2~3年首飞的,在本时空,因为华夏的改开历程少踩了很多大坑小坑的缘故,相比另一个时空中对军费和科研费用的拨给还是宽裕了一些,至少“十号工程”这个空军力保的“国字号”重点工程的科研经费还是能够保证的,并没有出现上一个时空那样断断续续,时停时走的情况,这样整个项目的推进自然就顺当了许多,也没有上马下马地瞎折腾。
而且6011所的小日子一直过得挺滋润,别的不说,仅出口米国的那一票“歼七”,就比另一个时空多挣了不少,后来又和巴铁以及谭振华联合开发了“枭龙”,不但一口气斩获了巴铁的150架订单,后来还获得了本国空军的采购订单,如此一来,经济效益自然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宋文华就不用下了班还要和媳妇一起去摆地摊卖面条来补贴家用了,杨巍也安安心心地做着科研,没有乱动出国的念头。
但坏就坏在,某只幺蛾子当年一时兴起,送了两件礼物给宋文华。
其中一件大家已经知道了,就是按照谭振华记忆中的“歼10”做的模型,只不过呢,这货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给这架模型的进气道上安了一个“鼓包”。
为了这事,当年谭二在伦敦召开“大part”的时候,宋文华还专门审问过他(忘记的同学可以回去看第564章《刨根问底》),谭振华没辙,只好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安上了一个他们都还没发明的技术,他那时候是顺嘴胡柴,顺便给自己解套,可宋文华却当了真,回去后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不过,他也只是私下在研究计算,并没有将其具现化,甚至都没向别人提起过这事,直到90年代初开始制造“歼10”的首架样机。
在某一天的早上,宋文华从某个渠道获得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是一架f16战机。
f-16战机的照片,宋文华见过不知道有多少,他甚至还在米国试图向华夏推销f-16-j79时,近距离地观察过这型战机,对其可以说相当熟悉——只不过,这一架有些不同。
不同就不同在,这架f-16的进气道,就像谭振华送给他的那架模型一样,在进气道前端,也有一个鼓包!
宋文华的第一反应就是,dsi进气道,真身终于出现了!
就像他的老朋友郭蓉玮评价的那样,宋文华,就是个爱冒险的性子,当米国的f-16战机以验证机的形式安装了dsi进气道之后,宋文华确认,这项技术,它并不是谭小子凭空捏造出来的,米国人确实在研究这个课题,而他本人一直以来的研究和计算结果也证明,这项技术,是有发展潜力的!
于是,一项新的计划就此展开,“歼十”首架样机的制造进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拖延,毕竟这是要对气动外形做出修正,需要大量的计算,更需要做无数的风洞试验,等等等等。
所以在1996年首飞的“歼十”首架原型机上,进气道前端那里多了一个小小的鼓包,而在上一个时空中“歼十a”进气道与机腹之间的那几根加强筋却消失不见……
好吧言归正传,说回军方都是大猪蹄子这事,嗯,陆海空都说完了,下面该说二炮……算了这个军种咱还是别细说了,免得作者连人带书一块去小黑屋里待着思考人生……
反正,谭二旗下的企业只是材料供应商,他也不知道第一代碳纤维外壳材料制造的导弹弹体轻了有多少,对射程有多大帮助哈。
嗯,同理,他就更不知道从乌克栏弄来的那4台kn-3-43型核反应堆以及4台gtza-653型齿轮减速蒸汽轮机系统后来到哪儿去了,反正这东西他在自己的金陵造船厂里踅摸了半天也没找到过蛛丝马迹,倒是隐约听海军某位高级将领漏过一嘴,好像什么09x什么的动力系统问题取得了重大突破什么的。
谭二听见这话的时候那是当场扭头就跑,速度比撒开了缰绳的哈士奇都快——废话,大黑鱼的事儿能瞎掺和吗?一个不小心就得被列入最高级保密人员名单,那就跟判了无期徒刑似的,不到七老八十,根本没指望放出来,二少爷这么个逍遥快活的风流人物,这种日子他可一天都过不下去。
总之吧,在谭二这些年四面煽风、八方点火的折腾下,此时的华夏,虽然尚未出现各种先进新式装备井喷的壮观势态,但各种基础技术和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了越来越深厚的底蕴,新材料、新技术、新体制不断涌现,突破,就在旦夕之间,或者,仅仅需要一个契机而已。
也有人说,军迷都是大猪蹄子。
不过谭振华用自己两辈子几十年的军工行业从业经历证明了一点——军方才是大猪蹄子!
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惦记着田里的,总之,华夏军方不分级别不分军种,“渣”属性全部满级!
你就比如吧,以技术验证和出口为主要目的研制的“90式”坦克在经过了多年在中东地区的试用,被“红旗安保公司”证明了先进性和可靠性之后,已经在进一步升级了部分分系统并按照华夏使用习惯进行了一些改进之后,列装华夏陆军,并按照华夏惯例,以其正式验收批准列装的年代被命名为“96式”——按说,“96式”已经是当前华夏能够量产的最先进的坦克了,并且在性能上初步具备了与国际主流第三代主战坦克相抗衡的能力,比之前的“59”、“62”什么的可要厉害太多了,还经过了实战检验,可陆军方面的订单就是不肯痛痛快快地多下点,憋着就像挤牙膏,那个心思就是明摆着,他们就是在等另一型更先进的,完全按照国际第三代标准研制的主战坦克!
你再比如,原本计划建造至少4艘的“051b”型导弹驱逐舰在今年刚刚下水了首舰(既舷号167的“深川”舰)之后,后续的生产计划就被紧急踩了刹车,并且朱英福原本主持的在“051b”的舰体上进一步改进发展“051c”的方案也被彻底推翻重来,新舰计划被改为“052b”。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华夏海军的驱逐舰型号命名规则,“051”的意思是采用蒸汽轮机动力的驱逐舰,而“052”的意思则是采用燃气轮机为动力的驱逐舰,由这个型号的变更可以看出,当海军方面得到了谭振华2年之内可以提供合用的2.5mw级燃气轮机之后,那是连夜加班就把未来的发展路线全改了……
你再再比如,之前已经成功“出口转内销”的“枭龙”战机,在获得了华夏空军8个团的首期订单之后,突然就没下文了——因为宋文华的“十号工程”在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之后,终于结出了硕果,比另一个时空整整提前两年,于1996年年中首飞成功,并且,因为这是一架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的中型战机,其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对标的都是米制f-16c/d的标准,无论航程、载弹量、雷达、航电水平等都优于采用单台中推的“枭龙”,因此空军立刻就弃“枭龙”如敝履……
这里咱们还得多几句嘴。
其实“十号工程”原本可以再提前2~3年首飞的,在本时空,因为华夏的改开历程少踩了很多大坑小坑的缘故,相比另一个时空中对军费和科研费用的拨给还是宽裕了一些,至少“十号工程”这个空军力保的“国字号”重点工程的科研经费还是能够保证的,并没有出现上一个时空那样断断续续,时停时走的情况,这样整个项目的推进自然就顺当了许多,也没有上马下马地瞎折腾。
而且6011所的小日子一直过得挺滋润,别的不说,仅出口米国的那一票“歼七”,就比另一个时空多挣了不少,后来又和巴铁以及谭振华联合开发了“枭龙”,不但一口气斩获了巴铁的150架订单,后来还获得了本国空军的采购订单,如此一来,经济效益自然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宋文华就不用下了班还要和媳妇一起去摆地摊卖面条来补贴家用了,杨巍也安安心心地做着科研,没有乱动出国的念头。
但坏就坏在,某只幺蛾子当年一时兴起,送了两件礼物给宋文华。
其中一件大家已经知道了,就是按照谭振华记忆中的“歼10”做的模型,只不过呢,这货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给这架模型的进气道上安了一个“鼓包”。
为了这事,当年谭二在伦敦召开“大part”的时候,宋文华还专门审问过他(忘记的同学可以回去看第564章《刨根问底》),谭振华没辙,只好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安上了一个他们都还没发明的技术,他那时候是顺嘴胡柴,顺便给自己解套,可宋文华却当了真,回去后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不过,他也只是私下在研究计算,并没有将其具现化,甚至都没向别人提起过这事,直到90年代初开始制造“歼10”的首架样机。
在某一天的早上,宋文华从某个渠道获得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是一架f16战机。
f-16战机的照片,宋文华见过不知道有多少,他甚至还在米国试图向华夏推销f-16-j79时,近距离地观察过这型战机,对其可以说相当熟悉——只不过,这一架有些不同。
不同就不同在,这架f-16的进气道,就像谭振华送给他的那架模型一样,在进气道前端,也有一个鼓包!
宋文华的第一反应就是,dsi进气道,真身终于出现了!
就像他的老朋友郭蓉玮评价的那样,宋文华,就是个爱冒险的性子,当米国的f-16战机以验证机的形式安装了dsi进气道之后,宋文华确认,这项技术,它并不是谭小子凭空捏造出来的,米国人确实在研究这个课题,而他本人一直以来的研究和计算结果也证明,这项技术,是有发展潜力的!
于是,一项新的计划就此展开,“歼十”首架样机的制造进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拖延,毕竟这是要对气动外形做出修正,需要大量的计算,更需要做无数的风洞试验,等等等等。
所以在1996年首飞的“歼十”首架原型机上,进气道前端那里多了一个小小的鼓包,而在上一个时空中“歼十a”进气道与机腹之间的那几根加强筋却消失不见……
好吧言归正传,说回军方都是大猪蹄子这事,嗯,陆海空都说完了,下面该说二炮……算了这个军种咱还是别细说了,免得作者连人带书一块去小黑屋里待着思考人生……
反正,谭二旗下的企业只是材料供应商,他也不知道第一代碳纤维外壳材料制造的导弹弹体轻了有多少,对射程有多大帮助哈。
嗯,同理,他就更不知道从乌克栏弄来的那4台kn-3-43型核反应堆以及4台gtza-653型齿轮减速蒸汽轮机系统后来到哪儿去了,反正这东西他在自己的金陵造船厂里踅摸了半天也没找到过蛛丝马迹,倒是隐约听海军某位高级将领漏过一嘴,好像什么09x什么的动力系统问题取得了重大突破什么的。
谭二听见这话的时候那是当场扭头就跑,速度比撒开了缰绳的哈士奇都快——废话,大黑鱼的事儿能瞎掺和吗?一个不小心就得被列入最高级保密人员名单,那就跟判了无期徒刑似的,不到七老八十,根本没指望放出来,二少爷这么个逍遥快活的风流人物,这种日子他可一天都过不下去。
总之吧,在谭二这些年四面煽风、八方点火的折腾下,此时的华夏,虽然尚未出现各种先进新式装备井喷的壮观势态,但各种基础技术和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了越来越深厚的底蕴,新材料、新技术、新体制不断涌现,突破,就在旦夕之间,或者,仅仅需要一个契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