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上当了,原来这才是埃里克真正的目的,什么“黑色星期一”,什么“瓜达尔港开发案”,什么“太平洋上的浪漫求婚岛”,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这场战争,为了南沙群岛的归属啊!”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长叹一声,对他的学生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们还是小看了那个华夏年轻人,莱斯,你说的很对,没人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实在太擅长将他的真实目的隐藏在重重的伪装之下了。”
康多莉扎﹒莱斯并没有立刻回应老师的感慨,此刻,她的心中充满了自责——她被很多人称为“全米国最了解埃里克的人”,可事实却证明,她完全陷入了他布置的重重假象之中,以至于直到事件发生之后,她才终于搞清楚了他最终的目标,而这,显然太迟了,米国现在能做的反应和选择已经不多。
这是一次重大的挫败,而莱斯认为,她有必要再次审视自己对埃里克﹒谭的认知,通过这次挫败她知道,这个华夏年轻人,比她曾经认为的,还要更深沉、更可怕。
“这个人,也许会成为自己的一生之敌的”,莱斯想着,重新拿起了桌上的卷宗开始阅读,希望能在理清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同时,也能从中一窥埃里克做事的思路和习惯。
而她果然有所发现。
再仔细推敲,肯定了自己这次的结论之后,她终于开口道:“老师,我有几点疑惑,还有一个可怕的推论。”
“哦?疑惑?可怕的推论?是什么?”
“嗯,老师,你有没有发现,埃里克在3﹒14海战前后的表现实在太反常了——不,不仅仅是3﹒14海战前后,现在想来,他的反常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只是因为这场海战才将其彻底暴露了出来,老师你想想,早在1982年,也就是埃里克刚刚抵达我们米国并入学斯坦福大学的那一年,他就向不列颠宇航公司订购了12架“海鹞”战机,并且为其配备了足够的武器,那个时候,没人能想明白他一个私人要买这几架战机做什么,当时大家的推论应该都偏向于认为这些战机其实是华夏购买的,只不过通过他这个白手套来实际操作罢了,而这些战机出口华夏其实早就得到了不列颠与我们米国政府的默许,所以也没人在其中设置什么障碍,我们甚至默许了他在这些战机上安装他从以撒获取的最新式机载火控雷达。但现在回想起来,事情的真相恐怕并不简单,因为这些战机在不列颠宇航将其交付给埃里克之后,华夏方面并未急于将其拿回国内处置,反而任由其在巴铁卡拉奇驻留,而华夏的飞行员也是从去年年中才抵达卡拉奇开始试飞这些战机,在此之前,除了一个名叫潘卫东的人,并没有其他华夏人接触过这些“海鹞”,这实在太不正常了。”
“潘卫东?”在莱斯的提醒下,布伦特也想起了这个几乎被他忽略的名字,他顺手拿过了桌上的卷宗,翻到了有关潘卫东的一页念道:“潘卫东,埃里克﹒谭的童年好友,曾经在华夏某具备军事背景的航校学习,因该航校撤销,在埃里克的安排下,潘卫东进入了旧金山某私人航校学习并取得了二级驾驶资格,随后前往巴铁开始接受驾驶“海鹞”的培训。”
他摇摇头道:“从这个人的经历来看,他不像是华夏官方派出来的人,倒更像就是埃里克为了帮助童年好友实现愿望而安排的,华夏官方绝不可能派这样一个连基本独立飞行能力都不具备的人来试驾新战机,那不符合逻辑。”
莱斯立刻道:“这就是我令我疑惑的其中一点了,老师,如果你是华夏方面的领导者,在获悉订购的“海鹞”战机已经抵达卡拉奇之后,你会怎么做?”
莱斯的问题顿时让布伦特警醒,确实,就“海鹞”战机来说,华夏方面和埃里克的表现都太不合常理——潘卫东的存在是其中一点,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如果这批战机的确是华夏方面为了规避某些因素的干扰而通过埃里克订购的话,那么在战机抵达卡拉奇之后,就已经事实上排除了一切可能的干扰,到了那个时候,以华夏与巴铁的关系,几乎已经没什么力量能阻止华夏公开获得这些战机了,他们大可不必再兴师动众地把人从国内调到卡拉奇来进行试飞,他们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地驾驶着这些战机飞跃巴铁——华夏边境么,两国又不是不接壤!
在自己家里试飞,无论如何也比在别人家里折腾更随心所欲、更省钱一点吧?善于精打细算的华夏人,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呢?
见他点头,莱斯继续说道:“还有可疑的一点就是,埃里克为了运送这批“海鹞”战机,特意订购了一条经过了特殊改装的货轮,如果说这条船的存在还勉强能解释得通的话,那么另一条船的存在就严重缺乏合理性了。”
“你说的是那条运送了一大堆防空武器并恰好经过南沙海域,还恰巧在永署礁附近坏了,因此不得不暂时驻锚在那里等待维修的“郑和号”吧?”
康多莉扎点了点头道:“老师,其实我们都清楚,所谓的“船坏了,所以需要在永署礁驻锚等待维修”的说法,完全就是华夏方面和埃里克的一面之词,我们谁都不知道真假——当然那肯定是假的,只不过是为了那两条船待在永署礁而人为制造的借口罢了,不过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老师你想想,那条装满了防空武器,并且其上的武器还恰好构筑了一个配套的,具备相对完整的中、近程防空能力的船,为什么能赶在那个时间点恰巧出现在那里?这也实在太巧了吧?除非……”
“除非有人精确地计算过时间,知道在那个时候,华夏恰巧需要这样一艘船以及船上的装备来帮助他们解决最棘手的远海防空问题!”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想了想他又说道:“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巧合的话,那也实在太巧了一点。”
“能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巧合的,还有一个证据。”莱斯说道:“老师您注意到没有,在“郑和号”和“郑成功号”抵达永署礁海域并在那里驻锚之后两天,埃里克费尽心思搞到的那两艘挖泥船也出现在了同一海域,我们都知道,这两艘挖泥船虽然具备自航能力,但其航行的速度相较普通货轮要慢上不少,而这两条挖泥船却在差不多的时间赶到了永署礁,并立刻投入到了华夏正在组织进行的礁盘建设中去,显然,这也不是一个巧合,这肯定是有意为之的,我认为,这就是埃里克在购买这两条船时,真正的目的!”
“所以你的推论是……”
“所以我的推论就是,这场3﹒14海战,并不是临时发生的遭遇战,而是有人精心设计、策划了很久的一场战争,种种迹象都表明,埃里克就算不是这场战争背后的策划者之一,也一定是这项作战计划的深度知情人,并且,他在很久之前就开始为这场战争做着准备,而当时间进入了1988年之后,这些人发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推动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埃里克提前获悉了行动的时间表并完美地执行了他所承担的配合作战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郑成功号”、“郑和号”、“鲁班号”、“墨翟”号会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齐聚永署礁的这个巧合。”
顿了顿,康多莉扎﹒莱斯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强调道:“老师,我认为,他们原本就是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在行动的!”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长叹一声,对他的学生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们还是小看了那个华夏年轻人,莱斯,你说的很对,没人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实在太擅长将他的真实目的隐藏在重重的伪装之下了。”
康多莉扎﹒莱斯并没有立刻回应老师的感慨,此刻,她的心中充满了自责——她被很多人称为“全米国最了解埃里克的人”,可事实却证明,她完全陷入了他布置的重重假象之中,以至于直到事件发生之后,她才终于搞清楚了他最终的目标,而这,显然太迟了,米国现在能做的反应和选择已经不多。
这是一次重大的挫败,而莱斯认为,她有必要再次审视自己对埃里克﹒谭的认知,通过这次挫败她知道,这个华夏年轻人,比她曾经认为的,还要更深沉、更可怕。
“这个人,也许会成为自己的一生之敌的”,莱斯想着,重新拿起了桌上的卷宗开始阅读,希望能在理清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同时,也能从中一窥埃里克做事的思路和习惯。
而她果然有所发现。
再仔细推敲,肯定了自己这次的结论之后,她终于开口道:“老师,我有几点疑惑,还有一个可怕的推论。”
“哦?疑惑?可怕的推论?是什么?”
“嗯,老师,你有没有发现,埃里克在3﹒14海战前后的表现实在太反常了——不,不仅仅是3﹒14海战前后,现在想来,他的反常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只是因为这场海战才将其彻底暴露了出来,老师你想想,早在1982年,也就是埃里克刚刚抵达我们米国并入学斯坦福大学的那一年,他就向不列颠宇航公司订购了12架“海鹞”战机,并且为其配备了足够的武器,那个时候,没人能想明白他一个私人要买这几架战机做什么,当时大家的推论应该都偏向于认为这些战机其实是华夏购买的,只不过通过他这个白手套来实际操作罢了,而这些战机出口华夏其实早就得到了不列颠与我们米国政府的默许,所以也没人在其中设置什么障碍,我们甚至默许了他在这些战机上安装他从以撒获取的最新式机载火控雷达。但现在回想起来,事情的真相恐怕并不简单,因为这些战机在不列颠宇航将其交付给埃里克之后,华夏方面并未急于将其拿回国内处置,反而任由其在巴铁卡拉奇驻留,而华夏的飞行员也是从去年年中才抵达卡拉奇开始试飞这些战机,在此之前,除了一个名叫潘卫东的人,并没有其他华夏人接触过这些“海鹞”,这实在太不正常了。”
“潘卫东?”在莱斯的提醒下,布伦特也想起了这个几乎被他忽略的名字,他顺手拿过了桌上的卷宗,翻到了有关潘卫东的一页念道:“潘卫东,埃里克﹒谭的童年好友,曾经在华夏某具备军事背景的航校学习,因该航校撤销,在埃里克的安排下,潘卫东进入了旧金山某私人航校学习并取得了二级驾驶资格,随后前往巴铁开始接受驾驶“海鹞”的培训。”
他摇摇头道:“从这个人的经历来看,他不像是华夏官方派出来的人,倒更像就是埃里克为了帮助童年好友实现愿望而安排的,华夏官方绝不可能派这样一个连基本独立飞行能力都不具备的人来试驾新战机,那不符合逻辑。”
莱斯立刻道:“这就是我令我疑惑的其中一点了,老师,如果你是华夏方面的领导者,在获悉订购的“海鹞”战机已经抵达卡拉奇之后,你会怎么做?”
莱斯的问题顿时让布伦特警醒,确实,就“海鹞”战机来说,华夏方面和埃里克的表现都太不合常理——潘卫东的存在是其中一点,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如果这批战机的确是华夏方面为了规避某些因素的干扰而通过埃里克订购的话,那么在战机抵达卡拉奇之后,就已经事实上排除了一切可能的干扰,到了那个时候,以华夏与巴铁的关系,几乎已经没什么力量能阻止华夏公开获得这些战机了,他们大可不必再兴师动众地把人从国内调到卡拉奇来进行试飞,他们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地驾驶着这些战机飞跃巴铁——华夏边境么,两国又不是不接壤!
在自己家里试飞,无论如何也比在别人家里折腾更随心所欲、更省钱一点吧?善于精打细算的华夏人,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呢?
见他点头,莱斯继续说道:“还有可疑的一点就是,埃里克为了运送这批“海鹞”战机,特意订购了一条经过了特殊改装的货轮,如果说这条船的存在还勉强能解释得通的话,那么另一条船的存在就严重缺乏合理性了。”
“你说的是那条运送了一大堆防空武器并恰好经过南沙海域,还恰巧在永署礁附近坏了,因此不得不暂时驻锚在那里等待维修的“郑和号”吧?”
康多莉扎点了点头道:“老师,其实我们都清楚,所谓的“船坏了,所以需要在永署礁驻锚等待维修”的说法,完全就是华夏方面和埃里克的一面之词,我们谁都不知道真假——当然那肯定是假的,只不过是为了那两条船待在永署礁而人为制造的借口罢了,不过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老师你想想,那条装满了防空武器,并且其上的武器还恰好构筑了一个配套的,具备相对完整的中、近程防空能力的船,为什么能赶在那个时间点恰巧出现在那里?这也实在太巧了吧?除非……”
“除非有人精确地计算过时间,知道在那个时候,华夏恰巧需要这样一艘船以及船上的装备来帮助他们解决最棘手的远海防空问题!”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想了想他又说道:“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巧合的话,那也实在太巧了一点。”
“能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巧合的,还有一个证据。”莱斯说道:“老师您注意到没有,在“郑和号”和“郑成功号”抵达永署礁海域并在那里驻锚之后两天,埃里克费尽心思搞到的那两艘挖泥船也出现在了同一海域,我们都知道,这两艘挖泥船虽然具备自航能力,但其航行的速度相较普通货轮要慢上不少,而这两条挖泥船却在差不多的时间赶到了永署礁,并立刻投入到了华夏正在组织进行的礁盘建设中去,显然,这也不是一个巧合,这肯定是有意为之的,我认为,这就是埃里克在购买这两条船时,真正的目的!”
“所以你的推论是……”
“所以我的推论就是,这场3﹒14海战,并不是临时发生的遭遇战,而是有人精心设计、策划了很久的一场战争,种种迹象都表明,埃里克就算不是这场战争背后的策划者之一,也一定是这项作战计划的深度知情人,并且,他在很久之前就开始为这场战争做着准备,而当时间进入了1988年之后,这些人发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推动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埃里克提前获悉了行动的时间表并完美地执行了他所承担的配合作战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郑成功号”、“郑和号”、“鲁班号”、“墨翟”号会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齐聚永署礁的这个巧合。”
顿了顿,康多莉扎﹒莱斯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强调道:“老师,我认为,他们原本就是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在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