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原来他就是黄炳新!”
对于史蒂夫·戴维斯来说,这仅仅是一个不太容易发音的华夏名字,而对于站在一旁的谭振华来说,这名字的含义可就不一般了。
虽然他是今天才把人名和长相对上了号,但对这个名字他可是记忆犹新,也可以说,是对这个人心心念念。
因为他知道,这位黄炳新,乃是华夏80年代大名鼎鼎的功勋飞行员!
他的职责可不是战备值班,而是试飞!
飞出新飞机的极限性能、飞出飞机可能存在的问题、飞出各种空勤状况下的应对办法——一句话,他们拥有最拔尖的技术,同时也承担着最危险的任务!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每一个起落,都是在与死神做一次约会。
黄炳新、徐勇凌、葛文墉、蒋德秋、李中华、刘刚、雷强……
在这一长串的名单之中,就有一位为了祖国蓝天献身的烈士——刘刚,在一次试飞中,他的座机凌空爆炸,他本人就此血洒长空。
所以,每一次起飞之前,他们都会习惯性地将遗书交给指导员,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一种传统。
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种职业,在和平时期也需要作出如此之大的牺牲!
正是一代又一代华夏的试飞员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不断挑战着蓝天之上的种种禁区,才使得华夏的航空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他们是战士,是刀尖上的舞者,更是蓝天上的英雄!
而让谭振华心心念念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他知道,在他前世的历史上,“飞豹”战机的首席试飞员,正是这位黄炳新!
没想到,今天居然是他来驾机为米国人演示“歼七”的性能,由此也可以看出,宋文华刚才耍了个滑头,他才不是随便找了位正在战备值班的空勤呢,他明明是把水平最高的这位给找来了。
下了飞机的黄炳新和史蒂夫·戴维斯一边走一边热烈地交谈,而小谭谭也很快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顺利地插入了谈话——他是现场唯一一个可以胜任翻译这个角色的人选。
有了黄炳新的讲解,史蒂夫·戴维斯一行终于对“歼七”的性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如何驾驶这架飞机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这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除了事先商定的购买一个航空联队的“歼七”之外,订单上又增加了两架“歼七”的双座教练型号,除此以外,史蒂夫·戴维斯还提出了一项要求,他们愿意以额外支付一笔费用的形式,邀请以黄炳新为首的几位华夏飞行员赴米充当一段时间的飞行教官!
虽然宋文华并没有权利决定这件事,不过,鉴于这是一笔高达30架飞机的高额军火买卖,想来华夏方面一定会批准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史蒂夫·戴维斯又进行了多次试飞,有了黄炳新的指导,再加上他本人原本就是一位极为优秀的飞行员,还有一定的“米格21”驾驶经验,他的动作越来越娴熟,对战机的把握也越来越深入。
终于,在最后一个起降完成之后,他对谭振华、黄炳新以及宋文华发表了以下结论:“埃里克、黄、宋,我得承认,这是一架性能非常优异的战机,我甚至可以操纵它在70节(1节等于1.852公里/小时)的速度下抬头,所有战机在250节以下跟我缠斗等于跟一只风筝缠斗!在不超过90度的转弯中,我可以把速度从500节降到70节,世界上没有别的飞机能做到这一点,在我手里,可以干掉除f-16和f-15以外的任何飞机!”
既然米国人对战机的性能评价如此之高,合同的洽谈也就变得非常顺利,做为“歼七”战机米国地区唯一的代理商,谭振华非常开心地在草签的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不过签字的时候,谭振华发现宋文华的脸色可难看了,他当然知道那是什么原因——30架“歼七”,单价400万美元,总额高达1.2亿美元的交易,他谭二公子只不过动了动嘴皮子就分润了4500万美元的利润去,这对于要辛辛苦苦造出30架飞机才分得7500万美元,还得刨去生产成本、再分润一部分利润给3132厂的宋文华来说,心理要能平衡那才怪了!
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不患寡而患不均……”
此时的宋文华显然正处于暴发的边缘徘徊,小谭谭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才好——他决定躲一躲。
所以,借着三机部终于对西京的某件事传回了一点消息的理由,他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脚底抹油,溜了。
三机部显然随时关注着蓉城这里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销售对象居然是从来不敢奢望的米国,金额又达到了7500万美元之巨,这笔意料之外的大订单,给谭振华的商业活动能力又增添了一个有力的佐证,他们终于决定,跨出去一小步,试上一试。
西京,西航发。
“贾拉里上校,让你久等了。”谭振华恢复了自己的翩翩风度,满脸含笑地对伊波斯人致意:“不过我觉得,这次的等待还是值得的,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对么?”
“是的,但愿这次是我们之间良好合作的开端。”
基亚努什·贾拉里的脸上明显带着如释重负的微笑,刚才他已经得到通知,华夏方面批准了第一份出口合同,4台“斯贝”发动机将在伊波斯方面支付全部款项后立即发出,同时,一支由西京航空发动机厂、西京航空设计研究院、西京飞机制造厂三家单位联合组成的专家团队也将随着这4台发动机一起出发前往德黑兰,他们将在那里展开f-4战斗机改装“斯贝”发动机的项目。
这也就是说,他的第一阶段工作,总算顺利地完成了。
而对于谭振华和他的伙伴们来说,艰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f-4这架飞机也不是什么新东西了,”陈义坚发言道:“按照国际流行标准划分,也就是一架第二代战斗机,我觉得,对其发动机舱修型的问题不会太大,老王你觉得呢?”
王清平赞同地点了点头:“说实话,我觉得光从改造所需的零件来说,也许50万人民币都不需要,不过这就要看老陈你的设计功力了啊。”
陈义坚再次点头道:“我了解过这架飞机,两台发动机平行近距布置在发动机舱里,与我们现在设计的“飞豹”布局类似,不过鉴于这两个型号的发动机重量不一样,装上了之后肯定需要重新做配平的,当然这个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麻烦一点的是原先的j79发动机空气流量只有77kg/s,但“斯贝”的空气流量达到了96kg/s,多了将近20%,这就意味着很可能要改进气道,要真需要动那个手术的话,就比较麻烦了。”
“呃……”这两位讨论的内容对谭振华来说接乎天书,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出言道:“我听说不列颠海军的f-4用的就是“斯贝”发动机……”
陈义坚瞥了他一眼直接打断道:“我知道,所以我得亲自去看看这飞机的进气道原型设计,再好好算算,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成本最佳的改造方案,振华你不懂这些,就别掺和了。”
得,被鄙视了……
吴达观看着满脸窘迫的谭振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子,知道什么叫做不该说的别说了吧?技术上的事情你插不上手的,而且啊,他们谈的那些其实都是小事,都是有方案可以解决的,老汉我这里要解决的才是真正事关成败的大问题啊!”
对于史蒂夫·戴维斯来说,这仅仅是一个不太容易发音的华夏名字,而对于站在一旁的谭振华来说,这名字的含义可就不一般了。
虽然他是今天才把人名和长相对上了号,但对这个名字他可是记忆犹新,也可以说,是对这个人心心念念。
因为他知道,这位黄炳新,乃是华夏80年代大名鼎鼎的功勋飞行员!
他的职责可不是战备值班,而是试飞!
飞出新飞机的极限性能、飞出飞机可能存在的问题、飞出各种空勤状况下的应对办法——一句话,他们拥有最拔尖的技术,同时也承担着最危险的任务!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每一个起落,都是在与死神做一次约会。
黄炳新、徐勇凌、葛文墉、蒋德秋、李中华、刘刚、雷强……
在这一长串的名单之中,就有一位为了祖国蓝天献身的烈士——刘刚,在一次试飞中,他的座机凌空爆炸,他本人就此血洒长空。
所以,每一次起飞之前,他们都会习惯性地将遗书交给指导员,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一种传统。
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种职业,在和平时期也需要作出如此之大的牺牲!
正是一代又一代华夏的试飞员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不断挑战着蓝天之上的种种禁区,才使得华夏的航空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他们是战士,是刀尖上的舞者,更是蓝天上的英雄!
而让谭振华心心念念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他知道,在他前世的历史上,“飞豹”战机的首席试飞员,正是这位黄炳新!
没想到,今天居然是他来驾机为米国人演示“歼七”的性能,由此也可以看出,宋文华刚才耍了个滑头,他才不是随便找了位正在战备值班的空勤呢,他明明是把水平最高的这位给找来了。
下了飞机的黄炳新和史蒂夫·戴维斯一边走一边热烈地交谈,而小谭谭也很快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顺利地插入了谈话——他是现场唯一一个可以胜任翻译这个角色的人选。
有了黄炳新的讲解,史蒂夫·戴维斯一行终于对“歼七”的性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如何驾驶这架飞机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这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除了事先商定的购买一个航空联队的“歼七”之外,订单上又增加了两架“歼七”的双座教练型号,除此以外,史蒂夫·戴维斯还提出了一项要求,他们愿意以额外支付一笔费用的形式,邀请以黄炳新为首的几位华夏飞行员赴米充当一段时间的飞行教官!
虽然宋文华并没有权利决定这件事,不过,鉴于这是一笔高达30架飞机的高额军火买卖,想来华夏方面一定会批准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史蒂夫·戴维斯又进行了多次试飞,有了黄炳新的指导,再加上他本人原本就是一位极为优秀的飞行员,还有一定的“米格21”驾驶经验,他的动作越来越娴熟,对战机的把握也越来越深入。
终于,在最后一个起降完成之后,他对谭振华、黄炳新以及宋文华发表了以下结论:“埃里克、黄、宋,我得承认,这是一架性能非常优异的战机,我甚至可以操纵它在70节(1节等于1.852公里/小时)的速度下抬头,所有战机在250节以下跟我缠斗等于跟一只风筝缠斗!在不超过90度的转弯中,我可以把速度从500节降到70节,世界上没有别的飞机能做到这一点,在我手里,可以干掉除f-16和f-15以外的任何飞机!”
既然米国人对战机的性能评价如此之高,合同的洽谈也就变得非常顺利,做为“歼七”战机米国地区唯一的代理商,谭振华非常开心地在草签的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不过签字的时候,谭振华发现宋文华的脸色可难看了,他当然知道那是什么原因——30架“歼七”,单价400万美元,总额高达1.2亿美元的交易,他谭二公子只不过动了动嘴皮子就分润了4500万美元的利润去,这对于要辛辛苦苦造出30架飞机才分得7500万美元,还得刨去生产成本、再分润一部分利润给3132厂的宋文华来说,心理要能平衡那才怪了!
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不患寡而患不均……”
此时的宋文华显然正处于暴发的边缘徘徊,小谭谭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才好——他决定躲一躲。
所以,借着三机部终于对西京的某件事传回了一点消息的理由,他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脚底抹油,溜了。
三机部显然随时关注着蓉城这里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销售对象居然是从来不敢奢望的米国,金额又达到了7500万美元之巨,这笔意料之外的大订单,给谭振华的商业活动能力又增添了一个有力的佐证,他们终于决定,跨出去一小步,试上一试。
西京,西航发。
“贾拉里上校,让你久等了。”谭振华恢复了自己的翩翩风度,满脸含笑地对伊波斯人致意:“不过我觉得,这次的等待还是值得的,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对么?”
“是的,但愿这次是我们之间良好合作的开端。”
基亚努什·贾拉里的脸上明显带着如释重负的微笑,刚才他已经得到通知,华夏方面批准了第一份出口合同,4台“斯贝”发动机将在伊波斯方面支付全部款项后立即发出,同时,一支由西京航空发动机厂、西京航空设计研究院、西京飞机制造厂三家单位联合组成的专家团队也将随着这4台发动机一起出发前往德黑兰,他们将在那里展开f-4战斗机改装“斯贝”发动机的项目。
这也就是说,他的第一阶段工作,总算顺利地完成了。
而对于谭振华和他的伙伴们来说,艰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f-4这架飞机也不是什么新东西了,”陈义坚发言道:“按照国际流行标准划分,也就是一架第二代战斗机,我觉得,对其发动机舱修型的问题不会太大,老王你觉得呢?”
王清平赞同地点了点头:“说实话,我觉得光从改造所需的零件来说,也许50万人民币都不需要,不过这就要看老陈你的设计功力了啊。”
陈义坚再次点头道:“我了解过这架飞机,两台发动机平行近距布置在发动机舱里,与我们现在设计的“飞豹”布局类似,不过鉴于这两个型号的发动机重量不一样,装上了之后肯定需要重新做配平的,当然这个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麻烦一点的是原先的j79发动机空气流量只有77kg/s,但“斯贝”的空气流量达到了96kg/s,多了将近20%,这就意味着很可能要改进气道,要真需要动那个手术的话,就比较麻烦了。”
“呃……”这两位讨论的内容对谭振华来说接乎天书,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出言道:“我听说不列颠海军的f-4用的就是“斯贝”发动机……”
陈义坚瞥了他一眼直接打断道:“我知道,所以我得亲自去看看这飞机的进气道原型设计,再好好算算,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成本最佳的改造方案,振华你不懂这些,就别掺和了。”
得,被鄙视了……
吴达观看着满脸窘迫的谭振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子,知道什么叫做不该说的别说了吧?技术上的事情你插不上手的,而且啊,他们谈的那些其实都是小事,都是有方案可以解决的,老汉我这里要解决的才是真正事关成败的大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