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郭蓉玮的询问,谭振华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表他的观点:
“那我随便瞎说了啊,算是个野谈,当不得真。我听说,当初研制这个“运十”,是有非常明确的用途的,就是要作为首长专机,所以提出了实用航程不少于7000公里,巡航速度大于每小时900公里,升限12000米,起飞滑跑距离不大于1300米的基本参数指标。”
“为了达到这个指标,当年还参照测绘了巴铁以某种方法送给我们的一架波音707,并以此为蓝本做了重新设计,突破了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甚至为此开展了某型号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郭蓉玮点点头。
由于“运十”本身是个民用项目,没有特别高的密级,这些内容基本是半公开的,谭振华知道这些也不稀奇。
谭振华接着说道:“但是,按照我的理解,制造一架大型客机,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就比如这个机体吧,现在的“运十”,基本可以认为是以半手工的方式做出来的,做为原型机这样搞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将来如果要批量生产,肯定是不行的,各零部件的品质完全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互换性能更是没办法考虑,这样一架飞机,它的地勤维护压力之大简直无法估量,而这,显然是将来需要承担维护任务的民航部门无法接受的。我听说,民航部门拒绝接受“运十”,这方面的原因也占了重要的因素。”
见几位都在凝神倾听,谭振华继续说道:
“再说材料和工艺性。”
“我们华夏的工业体系,基本承袭于苏俄,注重实用而轻视基础,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往往到了需要用的时候,才发现缺少这方面的积累,然后再赶紧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比如,我听说西方的新式民航机,已经开始尝试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部分机身,而我国在碳纤维领域基本还是一片空白,这次我的4旋翼想要造个碳纤维的螺旋桨,还要费尽心机地说通米国佬放松限制,拐弯抹角地从倭国弄一批就是证明。
而且民航机这个东西,讲究一个经济性,那就是要省油呗。而切实有效地用新材料减重就是增加飞机经济性的一个好办法,毕竟减重就等于省油,在这方面,我们要补的课实在太多。
至于工艺性么,就更不要说了。这么大的飞机,它的结构强度是重中之重,毕竟那关乎上百条人命。可我们没有巨型水压机,也没有高强度焊接技术,依靠土法上马、组合拼装、小件焊接还有铆接弄出来的最多能算个花架子。
大飞机这种东西需要整个工业体系的支撑,还需要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精密制造流程,而这些,我们和领先的西方国家差距就更远。看看我们当年引进“斯贝”发动机的时候,为了执行同期引进的质量管理和产品验收体系有多么痛苦就知道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不突破,“运十”也不过就是一个镜中花,看上去很美而已。
最后,再说下发动机。
说实话,我个人对某型号发动机能否实际应用表示怀疑,涡扇发动机可不是个简单的东西,我听说去年上天试飞的时候,“运十”用的其实是为波音707配套的普惠jt-3d发动机,是跟民航借的。
当然试飞的时候用成熟可靠的发动机是降低风险的好办法,可是我们既然已经买了斯贝军用版,为什么不能顺手把它的民用版也买来?那样一边仿制一边改进不是更现实吗?要知道我们国家民航现在天上飞的最多的“三叉戟”用的就是这个发动机,可见它的成熟。”
听完了谭振华的长篇大论,郭蓉玮默然良久。
虽说他本人并没有参与“运十”这个项目,可是,他有不少曾经的同学、校友甚至学生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过,谭振华说的这些,的确是实情。历经10年磕磕拌拌终于上天的“运十”,确实是问题重重,整个华夏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支撑“运十”这样的项目实在是勉为其难,别说“运十”这个大家伙,就算“运7”那样的小个子,还是比民航客机要求低很多的运输机,现在都是困难重重。
不过,单从技术上角度考虑,谭振华说的也还有点问题。
他开口道:“我们确实有了军用斯贝,也可以按许可证仿制生产,可一是斯贝的民用版我们并没有买,二是就算买了,那个推力也太小,带不动“运十”这样的大飞机。”
谭振华笑着解释道:“郭老师说的对,“运十”是个100吨以上的大家伙,就算按照现在四发的方案,至少单台发动机的推力也要8000公斤以上。
但是我没说要继续“运十”啊,我刚才说了,我的意见是机停人不停。要我说,这个“运十”太超前,先放一放也好,我们完全可以在现有工业能力下,搞一个小一点的客机。
要按我说,这飞机的参数可以这样设置:
载客控制在百人以内,机长大约30米,经济巡航速度约800公里/小时,空重大约20吨,最大起飞重量40吨左右,商用载荷8-9吨也就是载客80-90人的情况下,飞行距离能有3000公里。
这样的飞机,有两台“斯贝”推力在5000公斤左右的民用型号基本就能搞定,适应我们华夏现阶段的国内民航需求应该是够了。
而且,这个飞机的大小,非常适合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需求,毕竟有那么大国土面积的国家全世界也就那么几家,大多数穷国对国内执飞的客机航程和载客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他们可能更看重价格因素,这样就会有很多潜在的客户。
最重要的是,这个飞机的大小也就和我们的“h-6”差不多大,对比现在的“运十”,工艺方面的要求可就降低了非常多的难度,以我们的现有工业配套能力,完全有可能搞出来。等我们积累了经验、用户还有工业能力上去了,再发展更大的型号,不是更切合实际?那帮搞“运十”的人,还有“运十”积累的很多新材料新工艺也就不会荒废了不是?”
郭蓉玮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发现这个参数居然还基本靠谱,再细一想,咦,类似的飞机好像在哪里见过,他迟疑地抬起头问道:“振华,怎么你说的这个飞机参数,听起来象不列颠的“bac”啊?”
哎呀,抄袭被识破打脸,谭振华尴尬地一摸后脑勺,不过他的脸皮那是出了名的厚,闻言脸不红心不跳:“郭老师,你还别说,我还真是在《航空知识》上看到过不列颠的这架飞机的介绍,当时就感觉特别适合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所以多关心了下,当着鲁班门前卖大斧,让您笑话了。”
郭蓉玮笑道:“你一个外行,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算超水平发挥了。不列颠的这架飞机,虽然稍微小了点,但的确是个好飞机。其实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就我们华夏的现状,这飞机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旁的王集山听了半天,感叹道:“可惜了这么好的项目了,不过要是真能按振华说的,倒也不失为一条好办法,可惜,我们说了都不算,我们就不要为别人瞎操心了,还是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紧,来来来,我们干了这杯,赶紧填饱肚子,各忙各的去!”
众人又轰然举杯,谭振华却发现,郭蓉玮表情沉肃,仿佛若有所思。
“那我随便瞎说了啊,算是个野谈,当不得真。我听说,当初研制这个“运十”,是有非常明确的用途的,就是要作为首长专机,所以提出了实用航程不少于7000公里,巡航速度大于每小时900公里,升限12000米,起飞滑跑距离不大于1300米的基本参数指标。”
“为了达到这个指标,当年还参照测绘了巴铁以某种方法送给我们的一架波音707,并以此为蓝本做了重新设计,突破了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甚至为此开展了某型号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郭蓉玮点点头。
由于“运十”本身是个民用项目,没有特别高的密级,这些内容基本是半公开的,谭振华知道这些也不稀奇。
谭振华接着说道:“但是,按照我的理解,制造一架大型客机,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就比如这个机体吧,现在的“运十”,基本可以认为是以半手工的方式做出来的,做为原型机这样搞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将来如果要批量生产,肯定是不行的,各零部件的品质完全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互换性能更是没办法考虑,这样一架飞机,它的地勤维护压力之大简直无法估量,而这,显然是将来需要承担维护任务的民航部门无法接受的。我听说,民航部门拒绝接受“运十”,这方面的原因也占了重要的因素。”
见几位都在凝神倾听,谭振华继续说道:
“再说材料和工艺性。”
“我们华夏的工业体系,基本承袭于苏俄,注重实用而轻视基础,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往往到了需要用的时候,才发现缺少这方面的积累,然后再赶紧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比如,我听说西方的新式民航机,已经开始尝试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部分机身,而我国在碳纤维领域基本还是一片空白,这次我的4旋翼想要造个碳纤维的螺旋桨,还要费尽心机地说通米国佬放松限制,拐弯抹角地从倭国弄一批就是证明。
而且民航机这个东西,讲究一个经济性,那就是要省油呗。而切实有效地用新材料减重就是增加飞机经济性的一个好办法,毕竟减重就等于省油,在这方面,我们要补的课实在太多。
至于工艺性么,就更不要说了。这么大的飞机,它的结构强度是重中之重,毕竟那关乎上百条人命。可我们没有巨型水压机,也没有高强度焊接技术,依靠土法上马、组合拼装、小件焊接还有铆接弄出来的最多能算个花架子。
大飞机这种东西需要整个工业体系的支撑,还需要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精密制造流程,而这些,我们和领先的西方国家差距就更远。看看我们当年引进“斯贝”发动机的时候,为了执行同期引进的质量管理和产品验收体系有多么痛苦就知道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不突破,“运十”也不过就是一个镜中花,看上去很美而已。
最后,再说下发动机。
说实话,我个人对某型号发动机能否实际应用表示怀疑,涡扇发动机可不是个简单的东西,我听说去年上天试飞的时候,“运十”用的其实是为波音707配套的普惠jt-3d发动机,是跟民航借的。
当然试飞的时候用成熟可靠的发动机是降低风险的好办法,可是我们既然已经买了斯贝军用版,为什么不能顺手把它的民用版也买来?那样一边仿制一边改进不是更现实吗?要知道我们国家民航现在天上飞的最多的“三叉戟”用的就是这个发动机,可见它的成熟。”
听完了谭振华的长篇大论,郭蓉玮默然良久。
虽说他本人并没有参与“运十”这个项目,可是,他有不少曾经的同学、校友甚至学生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过,谭振华说的这些,的确是实情。历经10年磕磕拌拌终于上天的“运十”,确实是问题重重,整个华夏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支撑“运十”这样的项目实在是勉为其难,别说“运十”这个大家伙,就算“运7”那样的小个子,还是比民航客机要求低很多的运输机,现在都是困难重重。
不过,单从技术上角度考虑,谭振华说的也还有点问题。
他开口道:“我们确实有了军用斯贝,也可以按许可证仿制生产,可一是斯贝的民用版我们并没有买,二是就算买了,那个推力也太小,带不动“运十”这样的大飞机。”
谭振华笑着解释道:“郭老师说的对,“运十”是个100吨以上的大家伙,就算按照现在四发的方案,至少单台发动机的推力也要8000公斤以上。
但是我没说要继续“运十”啊,我刚才说了,我的意见是机停人不停。要我说,这个“运十”太超前,先放一放也好,我们完全可以在现有工业能力下,搞一个小一点的客机。
要按我说,这飞机的参数可以这样设置:
载客控制在百人以内,机长大约30米,经济巡航速度约800公里/小时,空重大约20吨,最大起飞重量40吨左右,商用载荷8-9吨也就是载客80-90人的情况下,飞行距离能有3000公里。
这样的飞机,有两台“斯贝”推力在5000公斤左右的民用型号基本就能搞定,适应我们华夏现阶段的国内民航需求应该是够了。
而且,这个飞机的大小,非常适合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需求,毕竟有那么大国土面积的国家全世界也就那么几家,大多数穷国对国内执飞的客机航程和载客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他们可能更看重价格因素,这样就会有很多潜在的客户。
最重要的是,这个飞机的大小也就和我们的“h-6”差不多大,对比现在的“运十”,工艺方面的要求可就降低了非常多的难度,以我们的现有工业配套能力,完全有可能搞出来。等我们积累了经验、用户还有工业能力上去了,再发展更大的型号,不是更切合实际?那帮搞“运十”的人,还有“运十”积累的很多新材料新工艺也就不会荒废了不是?”
郭蓉玮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发现这个参数居然还基本靠谱,再细一想,咦,类似的飞机好像在哪里见过,他迟疑地抬起头问道:“振华,怎么你说的这个飞机参数,听起来象不列颠的“bac”啊?”
哎呀,抄袭被识破打脸,谭振华尴尬地一摸后脑勺,不过他的脸皮那是出了名的厚,闻言脸不红心不跳:“郭老师,你还别说,我还真是在《航空知识》上看到过不列颠的这架飞机的介绍,当时就感觉特别适合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所以多关心了下,当着鲁班门前卖大斧,让您笑话了。”
郭蓉玮笑道:“你一个外行,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算超水平发挥了。不列颠的这架飞机,虽然稍微小了点,但的确是个好飞机。其实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就我们华夏的现状,这飞机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旁的王集山听了半天,感叹道:“可惜了这么好的项目了,不过要是真能按振华说的,倒也不失为一条好办法,可惜,我们说了都不算,我们就不要为别人瞎操心了,还是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紧,来来来,我们干了这杯,赶紧填饱肚子,各忙各的去!”
众人又轰然举杯,谭振华却发现,郭蓉玮表情沉肃,仿佛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