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爽的满树金黄枫红之中,作为我长驻别馆的新家庭院之中,充斥着新鲜家具和生漆石灰的味道。
    要说作为自古以来南北之间的人文荟萃之地,徐州州治彭城可谓是满地都是历史古迹和传说典故的源头;
    包括我这座新别馆的前身“郁林苑”,也是其中之一。据说其作为园林馆墅的历史渊源,基本可以上溯到西汉时,刘邦的异母弟初代楚王刘交的故宫旧址,而经过一代代的兴废重修而演变至今;
    而最近的一任主人,乃是前代青徐节度使,淮北都督,检校尚书左丞的杜归申,专门修缮扩建来作为退隐养老之福地,因此占地极广而亭台楼阁、假山花石遍布期间。
    虽然在初代北伐当中被乱兵焚掠和破坏的七七八八,后来又几经毁弃而变得一片荒败,因此,我能够利用起来居住的,也不过是其中被东南路帅司驻留、修缮过的一小部分而已。
    作为搬到新家的庆祝和余兴活动,新加入的第三只肉玩具阿婼。
    正在像只母兽一般如泣如诉的哀鸣着,一边将自己身上最为要害和羞耻的部位,努力翻转着彻底袒露和展示出来,就像是某种动物原始本能支配一般的,竭力体现被征服和顺从姿态。
    正在用另一只玩具阿琪的现身说法,来训练她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坐骑和家具;
    比如在全身被限制住而无法正常发声和动作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感受各个部位固定在体内的拘束器,来接受主人的各种命令,以及相关的情绪和身体反映。
    在阿秋身体力行的配合下,对她的调教和开发简直容易的难以想象;
    就像是某种“想要好好活下去”的意念,彻底压倒了其他一切负面情绪和身为正常人的道德伦理乃至羞耻心一般。各种予取予求轻松的甚至让我都没法产生多少征服者的成就感。
    而我也正在看着一份,关于情报系统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和相应的部署情况。
    淮镇之下的范围扩张了,随之扩张的自然还有情报治防和监察监控体系。而在其中扮演最大的促进因素,就是当初那批从童子营里挑选和培养出来的少年们,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与军队或是其他部门对于身体素质的职业要求和门槛上限不同,淮镇情治部门反而更多强调的见识和眼力,还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因此,经过有淮东特色的理念和思想,所洗脑和输灌的他们,完全可以比其他同龄人更早进入相应的岗位和实习当中。
    比如,作为基层吏员的跟班或是流动手艺人的学徒、帮工,扮演一个兼职基层调查和见证、记录的角色,来作为他们的综合考评内容之一。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们相对的忠诚和可靠,至于其他方面的专长和技巧,反而可以慢慢的学习和培养。
    只是,受限与时代和靖和技术手段,以及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投入的限制,如今淮东的情报系统虽然没法像后世,把全民监控系统做到极致,而大名鼎鼎吧的民德情报机关斯塔西一般,几乎把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发展成为所谓的“通报合作者”;
    但是得益以从淮镇建立初始,就实行到现在的军事化编管和劳役营体系;因此,在马统调和社统调交叉的合力下,还是可以做到核心六州之内,每一个超过十户以上的聚居点内,每一个集市和驿站,野外的客舍茶店当中,都有相应复数存在的兼职眼线和外围合作者,
    而在六州之外已经建立稳定治理的地区,村以上基层组织,则相互不知道对方身份的兼职眼线和外围合作者数量还会更多一些,以实现某种相互交叉对照的准确性。
    而在新占领和开拓中的延边各州,也能保证各大检疫营和编管地之中,有足够数量的合作者和反馈来援。
    不过其中各种身份和职业的人都有,具体的职业水准和素养也不能奢望太高,也就是后世居委会大妈之类的水平。平时就定期报告一些觉得可疑的任何事物,并且在上级的临时要求之下,提供某种本地职业和身份上的有限掩护。
    为此,每个月大概要花掉价值十几万缗的实物补贴和其他费用,不过取得的性价比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底下反馈上来的信息纷繁复杂,不可能全是治安方面的,还涉及到基层的舆论风向和地方秩序、市面流通和经济状况,都可以得到有限参照和对比的价值。
    这对于维持统治基础和提高各级政权的管理效率来说,还是有不少正面的促进意义的;因此,这些数量颇大的基层信息,经过专业人员的归总和统计之后,都会专门别类归档封存;待到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提取和参照。
    比较方便的发现问题所在或是相应对策方向、可取之处。这样,在和平时期可以通过牺牲部分效率和对延迟的容忍,来保证相对全面的严谨和周密;也可以在特殊时期针对性的集中资源在某个领域,以获得效率和反馈上的加成。
    此外,随着地盘的扩大和可利用的人口和其他资源增加,淮镇对外的情报工作和布置,也总算有所突破的契机和爆发式的长足发展。
    由此,也不再是完全倚重与军事方面的预先侦察和武装潜袭刺探了
    目前按照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主要还是可以分作几个侧重点不同的方面:
    最重要的方向,还是群龙无首而各种势力乱成一锅粥的河北方面;主要还是以张邦昌等地方大势力的内部发展合作者为主的情报渠道;
    此外,通过从河北三州当地收拢的流民和收降俘获的俘虏当中,用相对的生活保障水准和变相的人质担保等手段,也发展了一批可以短期提供消息或是一次性的所谓志愿者。
    其次是河南方面,这一部分起步的比较早,但因为长期作为北朝多次清理过的腹心地带,实际效果却是相当有限;
    因此,目前主要是针对河南境内的那些驻留友军的动态,通过私下的战地利益往来和输送,在防备较少的粮台后勤部门,收买和培养一些长期的消息通报者。
    而在淮河南岸的大后方,则基本是用金钱和利益的拉拢,在中上层当中发展起来的消息渠道和来源。
    最后是东面海外情报的收集,则是通过那些进入往来的商人和船队,来作为点对点面对面式的间接布局和掩护手段的。
    像是很多来过淮东的海商之中,多少都被借机安插了人手进去,区别的只是有的知情有的不知情而已;这些安插的人员以一至数年为一个潜伏周期,只有在遇到认为足够重要或是特别禁急事项的时候,才会主动放弃公开的掩护身份而有所行事和作为。
    当然了,其中还有很多具体细节和手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善和补充。
    虽然还没法与后世那套联防体系相提并论,但是其中一些相对先进的经验和成法,至少用在这些外来流民和各地移民为主的古人身上,也是绰绰有余了。
    想到这里,我不免再次看了眼撅臀低伏地上,正在股后身下全神贯注投入其中的阿秋;如果不是我在心理上还是有些提防和抵触的话,有过这方面经验的她,倒是一个负责协助这方面的适当人选。
    原本还有一个从小间接培养的抱头蹲,多少负责了这方面的协助内容;但是我总是不怎么情愿让她过早接受,这些避免不了见识丑陋和灰暗的事物;以她这个年纪应该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有更美好的东西可以选择。
    作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人生转折的第一个纪念品,我更希望她能够阳光开朗一些,有机会像是正常的同龄人过得更纯粹一些。
    。。。。。。。。。。。。。
    与此同时,
    法号智深的鲁和尚,也背着简陋的行礼坐在拥挤的公共长厢大车上,缓缓的穿过了徐州东南的城门。
    最终在城内的一个街角走了下来,这里位于昔日大国兴寺的一角,也是他出生入死,几度受创而行走地方为淮东收集消息,所努力争取的最终结果,一处可以供他栖身的小庙。
    仅有两间分别供着药师琉璃佛和地藏王菩萨的朴素佛堂和一处僧舍,外加几片菜畦地所构成的一个小院落,就是他全部的所有了。
    至于占地广阔的大国兴寺旧址之上,已经变成淮镇的官办联校彭城分校的所在地了;那些被重新修缮过的佛堂和大殿,则成了教师和礼堂;浮屠塔林和碑丛,成了操场和各色器械的所在。
    甚至是那大名鼎鼎的大白舍利塔,也在经过基本加固和装修之后,变成了联校里的天文台和物候观测站的所在之地。
    唯一没有变化的,估计就是那些钟鼓楼了;因此,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在晨钟暮鼓当中,与这些修习早晚课而操行声声的联校生员们比邻而伴了。
    而他更在意的则是这个挂着少林下院——柏谷寺招牌的小庙,毕竟在淮镇境内包括寺观在内的合法宗教场所,可谓是寥寥无几而屈指可数的。
    按照淮东的制度,任何释道人员的法事活动,都须得报备官府准许才能够进行,哪怕是乡野之中的请神、扶占之类的淫祀,也是被严厉禁绝的对象,
    官府甚至以相应的奖赏来鼓励出首举告,而被告发的人则要送到苦役营里,结果若干年不等的编管劳役,以洗心革面的进行全身心改造。
    而且就算是合法存在的这些寺观,除了编纂经典文藏和研究教义如何亲民,拥护和协助世俗官府之外,还有一些流水式的人员培训任务;
    就是给一些明显不像出家人的人,进行教义和手段上的速成教导,鲁和尚所在的这处柏谷寺也不能例外。
    当然了,对于他来说除了维持寺庙还有其他的任务;就是作为编外教习给上头指定的徒弟们,传授一些拳脚和棍棒的速成功夫;虽然这些本领放在军阵之中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但是作为某些从业人员的防身手段,还是可以继续发挥价值的。
    但他至少也因此得到了一个许可,可以将自己身上背负的少林遗脉,以柏谷寺为道场给变相的继续传承下去了。
    因此,他很快放下包袱,在院子里卖力的打扫起来,又给菜畦里葵菜和蔓菁浇足了水,把佛堂里里外外搽试的一尘不染。
    这才在门槛上坐了下来,一言不发的打量着天空,却是回忆起当初年少时游马轻骑在渭河岸边,撞见那位法号知果的老和尚师傅的情景了。

章节目录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猫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猫疲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