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萧铭和闻婧也过来了,一起开车过来的。
正好,他们的车上还可以坐几个人,本来顾依依也算计好了需要萧铭的车子的。
然后呢,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来就有七八个,还有大人。
看起来十分的声势浩大,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行礼看着也不少,除了最小的霍莎的儿子还有霍东的女儿的奶粉尿片等婴儿用品再就是顾依依准备的各种食材了。
一起装了三大箱子还有两个大包几个袋子,三辆车的后备箱都给塞严实了。
幸好还有一辆面包车,让林大川开着,要不然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恐怕三辆车都装不下呢。
出了关之后,外面的景致就好多了,主要是视野开阔了。
几个小屁孩都是欢呼雀跃的,就连彤彤都在妈妈的怀里蹦跶,显得十分高兴。
更别提霍恒那群魔头呢,前后几辆车不时传来几个小孩子的大呼小叫。
顾依依不禁笑了起来,就连作为大人的她能够出城来都觉得身心舒畅,更甭提那些小屁孩了。
“出来走走也是很好的。”坐在后座的陈玉枝如是说道。
霍二牛也跟着点头附和,二老看起来也都是十分高兴的。
顾长生林丽琴则是和女儿女婿他们一起坐面包车的,主要是顾家的孩子多,干脆一起坐面包车让他们看着。
作为爷爷奶奶他们还是很有权威的,特别是顾长生。
当他板着脸的时候,三个大一点的就不敢随便吭声。
只有顾辰调皮一些,不过他是跟霍恒坐在一起的,都是坐在霍东那辆车里面。
顾依依回头,对着婆婆笑道:“妈,放心,以后有时间我们经常来。”
彤彤还不会说话,只是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车窗外,看得出来她也是十分好奇的。
倒是陈玉枝自己,首先就笑了,“那哪行啊。”
孩子们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平时都忙碌得很。
他们这些老的,帮不了孩子多少忙,至少不能给孩子们添麻烦啊。
陈玉枝撇嘴,一脸嫌弃的样子,“偶尔出来转转就行了,天天坐车我还觉得难受呢。”
她有点晕车,幸好儿媳妇帮她准备了陈皮话梅等酸东西,要不然上车就想要吐了呢。
以前他们住乡下的时候,出门那不远处就是山,天天看着也没觉得有什么稀罕的。
现在不过是天天闷在一个大院子里,忽然到了这样的环境,才觉得好看罢了。
而顾依依从后视镜里看到两位老人明显比平日里笑容多热的脸庞,也是不胜唏嘘的。
她当然知道,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生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存在要奋斗发展事业等等说法。
其实他们更习惯待在老家,毕竟那才是生他们养了他们的地方。
落叶归根,国人一向都有这样的想法。
为了儿女,他们才会背井离乡,这出来都好几年了。
虽然s市也算是本省,但是开车毕竟也要几个小时。
而且现在交通不方便,他们也不可能自己回去。
所以一年最多也就只能回去一两次,顾依依知道,公公婆婆心里其实都很想念望山屯的。
但是这也没办法,本身这之间就是有矛盾的,城乡发展的不均匀。
年轻人为了将来为了前程,都想着往外面跑,趁着年轻多努力多赚一些钱。
其实老人们更喜欢待在老家,毕竟他们习惯了种地为生。
而今住在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里,反倒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霍家还算好的了,毕竟霍东顾依依来得早,幸运的买到了小院子。
要是跟别人挤在那个筒子楼里,那才叫做惨呢。
以前都说城里好,在城里当工厂福利制度是比乡下好。
可是说实在的,论起住房问题,这城里人则是比乡下人差多了。
之前的时候顾依依开店,老俩口也都跟着忙活,反倒是现在她的公司走上了正轨。
也是因为要帮着带孩子,老俩口不再去店里忙碌,闲散下来。
反而是,觉得不适应了。
陈玉枝还好,本就是家庭主妇,每天围绕着厨房孩子打转。
霍二牛呢,以前因为腿伤,他在屯子里干的都是轻巧的活计。
每每看到别人干力气活,还十分的羡慕。
因为只有干力气活才能拿高工分,才可以养活一家人啊。
后来到了s市,碰到了好医生,把他的腿治好了。
虽然不说是完完全全的好了,基本上走路也是没问题的。
曾经,霍二牛想过,等开春就要去把田地耕种起来。
耕地之后撒谷种,育秧苗立夏之后插秧芒种收豆,条条框框的他都安排好了。
恨不得马上去地里走一圈,告诉别人他的腿好了不会再是拖累家庭的废人了。
只是当他走出门外,看着那明媚的阳光,一切恍惚的不像是真的。
一阵风吹来,霍二牛的脑子也跟着,清醒了。
他已经跟着儿子媳妇搬到城里来,不需要再下田种地了。
而且现在儿子媳妇孝顺,每天除了帮着照看一下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干什么活。
哪怕再去以前那些做惯了的店里,人家非要说他是老板的长辈,不让他干活。
儿子也说了,说爹你辛苦了一辈子,以后跟着儿子享福就对了。
对,对个屁啊,他种了一辈子的地。
现在每天让他什么都不干,天天坐在家里吃干饭,他真是浑身不自在。
霍二牛这么跟陈玉枝抱怨的时候,老婆子还笑话他:“是不是乡下地头干惯了,就非要贱骨头?谁不想搬到城里享清福,你在城里住着有吃有喝儿子媳妇伺候的好,你还觉得不自在?”
“你原先干的那些活,现在也能干,可是我在这里啥都不行,你不懂我的感受。”
“咋的就不懂了,你天天揣着收音机端着大茶缸子出去跟人唠嗑,有啥不一样的感受了?”
“也不能天天唠嗑,总得找点正经事做啊。”
其实顾依依一直都心存愧疚,她知道,老人家习惯了在屯子里出门就是人。
可以随时说话唠嗑找点事做的那种感觉,这在城里吧,哪里都受约束。
正好,他们的车上还可以坐几个人,本来顾依依也算计好了需要萧铭的车子的。
然后呢,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来就有七八个,还有大人。
看起来十分的声势浩大,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行礼看着也不少,除了最小的霍莎的儿子还有霍东的女儿的奶粉尿片等婴儿用品再就是顾依依准备的各种食材了。
一起装了三大箱子还有两个大包几个袋子,三辆车的后备箱都给塞严实了。
幸好还有一辆面包车,让林大川开着,要不然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恐怕三辆车都装不下呢。
出了关之后,外面的景致就好多了,主要是视野开阔了。
几个小屁孩都是欢呼雀跃的,就连彤彤都在妈妈的怀里蹦跶,显得十分高兴。
更别提霍恒那群魔头呢,前后几辆车不时传来几个小孩子的大呼小叫。
顾依依不禁笑了起来,就连作为大人的她能够出城来都觉得身心舒畅,更甭提那些小屁孩了。
“出来走走也是很好的。”坐在后座的陈玉枝如是说道。
霍二牛也跟着点头附和,二老看起来也都是十分高兴的。
顾长生林丽琴则是和女儿女婿他们一起坐面包车的,主要是顾家的孩子多,干脆一起坐面包车让他们看着。
作为爷爷奶奶他们还是很有权威的,特别是顾长生。
当他板着脸的时候,三个大一点的就不敢随便吭声。
只有顾辰调皮一些,不过他是跟霍恒坐在一起的,都是坐在霍东那辆车里面。
顾依依回头,对着婆婆笑道:“妈,放心,以后有时间我们经常来。”
彤彤还不会说话,只是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车窗外,看得出来她也是十分好奇的。
倒是陈玉枝自己,首先就笑了,“那哪行啊。”
孩子们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平时都忙碌得很。
他们这些老的,帮不了孩子多少忙,至少不能给孩子们添麻烦啊。
陈玉枝撇嘴,一脸嫌弃的样子,“偶尔出来转转就行了,天天坐车我还觉得难受呢。”
她有点晕车,幸好儿媳妇帮她准备了陈皮话梅等酸东西,要不然上车就想要吐了呢。
以前他们住乡下的时候,出门那不远处就是山,天天看着也没觉得有什么稀罕的。
现在不过是天天闷在一个大院子里,忽然到了这样的环境,才觉得好看罢了。
而顾依依从后视镜里看到两位老人明显比平日里笑容多热的脸庞,也是不胜唏嘘的。
她当然知道,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生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存在要奋斗发展事业等等说法。
其实他们更习惯待在老家,毕竟那才是生他们养了他们的地方。
落叶归根,国人一向都有这样的想法。
为了儿女,他们才会背井离乡,这出来都好几年了。
虽然s市也算是本省,但是开车毕竟也要几个小时。
而且现在交通不方便,他们也不可能自己回去。
所以一年最多也就只能回去一两次,顾依依知道,公公婆婆心里其实都很想念望山屯的。
但是这也没办法,本身这之间就是有矛盾的,城乡发展的不均匀。
年轻人为了将来为了前程,都想着往外面跑,趁着年轻多努力多赚一些钱。
其实老人们更喜欢待在老家,毕竟他们习惯了种地为生。
而今住在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里,反倒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霍家还算好的了,毕竟霍东顾依依来得早,幸运的买到了小院子。
要是跟别人挤在那个筒子楼里,那才叫做惨呢。
以前都说城里好,在城里当工厂福利制度是比乡下好。
可是说实在的,论起住房问题,这城里人则是比乡下人差多了。
之前的时候顾依依开店,老俩口也都跟着忙活,反倒是现在她的公司走上了正轨。
也是因为要帮着带孩子,老俩口不再去店里忙碌,闲散下来。
反而是,觉得不适应了。
陈玉枝还好,本就是家庭主妇,每天围绕着厨房孩子打转。
霍二牛呢,以前因为腿伤,他在屯子里干的都是轻巧的活计。
每每看到别人干力气活,还十分的羡慕。
因为只有干力气活才能拿高工分,才可以养活一家人啊。
后来到了s市,碰到了好医生,把他的腿治好了。
虽然不说是完完全全的好了,基本上走路也是没问题的。
曾经,霍二牛想过,等开春就要去把田地耕种起来。
耕地之后撒谷种,育秧苗立夏之后插秧芒种收豆,条条框框的他都安排好了。
恨不得马上去地里走一圈,告诉别人他的腿好了不会再是拖累家庭的废人了。
只是当他走出门外,看着那明媚的阳光,一切恍惚的不像是真的。
一阵风吹来,霍二牛的脑子也跟着,清醒了。
他已经跟着儿子媳妇搬到城里来,不需要再下田种地了。
而且现在儿子媳妇孝顺,每天除了帮着照看一下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干什么活。
哪怕再去以前那些做惯了的店里,人家非要说他是老板的长辈,不让他干活。
儿子也说了,说爹你辛苦了一辈子,以后跟着儿子享福就对了。
对,对个屁啊,他种了一辈子的地。
现在每天让他什么都不干,天天坐在家里吃干饭,他真是浑身不自在。
霍二牛这么跟陈玉枝抱怨的时候,老婆子还笑话他:“是不是乡下地头干惯了,就非要贱骨头?谁不想搬到城里享清福,你在城里住着有吃有喝儿子媳妇伺候的好,你还觉得不自在?”
“你原先干的那些活,现在也能干,可是我在这里啥都不行,你不懂我的感受。”
“咋的就不懂了,你天天揣着收音机端着大茶缸子出去跟人唠嗑,有啥不一样的感受了?”
“也不能天天唠嗑,总得找点正经事做啊。”
其实顾依依一直都心存愧疚,她知道,老人家习惯了在屯子里出门就是人。
可以随时说话唠嗑找点事做的那种感觉,这在城里吧,哪里都受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