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避免绝对劣势的“备胎”策略
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在毫无征兆和证据的情况下突然发布声明,将中国的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清单。实体清单就是一份黑名单,这意味着华为不能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零件,包括华为手机和其他设备所使用的芯片、操作系统,甚至一些技术标准,这实际上就是用强权直接扼杀一个公司。
这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使用这种手法,在此之前的2018年4月,中国中兴通讯公司也曾被美国商务部列入该实体清单,实施长达7年的“禁售令”。中兴公司面临生存危机,被迫与美国达成协议,支付总计10亿美元的罚款,4亿美元的押金,并附加接受美方深度监管的措施,之后才得以从实体名单中被移除。可见,2019年这一次,显然是美国故技重演。
然而,这次世人没想到的是,华为一夜之间拿出了“备胎”计划。2019年5月17日凌晨,华为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发表了一封全员信,表述华为有备选方案兑现其持续服务客户的承诺,给全球客户和供应商吃下“定心丸”。
何庭波的这封内部信很快流传出来,立即引起世界震惊,让人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华为。随后,美国各大公司拿着美国政府的令牌开始轮番吊打,尝试集体封杀华为,而华为见招拆招,令人眼花缭乱。高通、博通、英特尔以及arm欲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往来,但华为已买下arm架构的永久使用权,不影响华为自己芯片的开发;谷歌欲停止授权安卓操作系统,华为则宣布推出自己的鸿蒙操作系统;甚至很多国际技术组织也暂停或移除华为的会员资格,但在排查美国政府禁令影响后又恢复了华为的资格,毕竟华为领先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组织来讲是不可或缺的。
此时,人们才领略到任正非的远见卓识。早在2004年,任正非出于对华为供应链体系安全性的考虑,未雨绸缪,萌生了在极端情况下自主研发芯片的想法:“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安卓系统不给我们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们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于是他找何庭波说:“我给你每年4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给你2万人。关键技术一定要站立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这种想法在国际化背景下是不可思议的。国际贸易促进各国企业间的互利互惠,断供实质上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况且华为投资这种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风险极高,因为自己从头研制出来的东西很难和别人的成熟产品相比,到时候哪有市场啊!但是,这种不可思议的想法是正确的,这在2019年得到了验证。
华为的“备胎”策略告诉我们,企业要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绝对优势,也要防止出现绝对劣势。经济学中很少有人去研究绝对劣势问题,因为比较优势理论就是要放弃比较劣势,自然就更加不会在意绝对劣势了。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很容易推导出贸易报复的缘由和措施:当两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时,一国为迫使另一国改变其对外贸易政策,而采取一种报复性的经济手段,如提高关税、进口配额、许可证制等。这些措施会导致两国贸易不平衡,受损方将实施类似的贸易报复手段,而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剧不平衡,引发双方陷入制裁的恶性循环,直至两国停止贸易。这时两国都将完全独立自主,各自的薄弱产业就成为经济的瓶颈,双方都陷入痛苦的深渊。这显然是双方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实际上,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相关依赖性的国家之间最多进行有限的制裁,不会把彼此逼到绝对劣势的地步。
但是,企业家有不同的视角。企业通过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并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存资金,为此每个企业都要有资源保障,这是企业的命脉。任正非关心的是华为供应链的安全,华为必须保障所采购的原材料有足够的安全供应商。当芯片这样的核心资源掌握在少数垄断企业手中时,华为必然要考虑替代方案,以备不可抗的断供因素出现。这不是针对美国的,而是完全出于对企业自身商业命脉的保障。华为的这一个案应该是对经济学的补充,如果没有对绝对劣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就是不平衡的。
华为追求绝对优势的同时避免绝对劣势,为此也付出了大量的投入,这样是否是两头用力、分散资金呢?这一定会对主营业务的发展速度产生影响,但关键是聚集主航道,不随意搞多元化,让企业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成功的标准是取得胜利,而不是一路狂飙的快意。马谡身居高位又如何?他被切断水源,痛失街亭。所以企业发展不能只踩油门,没有刹车,否则会带来真正的风险。
避免绝对劣势的“备胎”策略
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在毫无征兆和证据的情况下突然发布声明,将中国的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清单。实体清单就是一份黑名单,这意味着华为不能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零件,包括华为手机和其他设备所使用的芯片、操作系统,甚至一些技术标准,这实际上就是用强权直接扼杀一个公司。
这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使用这种手法,在此之前的2018年4月,中国中兴通讯公司也曾被美国商务部列入该实体清单,实施长达7年的“禁售令”。中兴公司面临生存危机,被迫与美国达成协议,支付总计10亿美元的罚款,4亿美元的押金,并附加接受美方深度监管的措施,之后才得以从实体名单中被移除。可见,2019年这一次,显然是美国故技重演。
然而,这次世人没想到的是,华为一夜之间拿出了“备胎”计划。2019年5月17日凌晨,华为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发表了一封全员信,表述华为有备选方案兑现其持续服务客户的承诺,给全球客户和供应商吃下“定心丸”。
何庭波的这封内部信很快流传出来,立即引起世界震惊,让人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华为。随后,美国各大公司拿着美国政府的令牌开始轮番吊打,尝试集体封杀华为,而华为见招拆招,令人眼花缭乱。高通、博通、英特尔以及arm欲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往来,但华为已买下arm架构的永久使用权,不影响华为自己芯片的开发;谷歌欲停止授权安卓操作系统,华为则宣布推出自己的鸿蒙操作系统;甚至很多国际技术组织也暂停或移除华为的会员资格,但在排查美国政府禁令影响后又恢复了华为的资格,毕竟华为领先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组织来讲是不可或缺的。
此时,人们才领略到任正非的远见卓识。早在2004年,任正非出于对华为供应链体系安全性的考虑,未雨绸缪,萌生了在极端情况下自主研发芯片的想法:“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安卓系统不给我们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们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于是他找何庭波说:“我给你每年4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给你2万人。关键技术一定要站立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这种想法在国际化背景下是不可思议的。国际贸易促进各国企业间的互利互惠,断供实质上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况且华为投资这种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风险极高,因为自己从头研制出来的东西很难和别人的成熟产品相比,到时候哪有市场啊!但是,这种不可思议的想法是正确的,这在2019年得到了验证。
华为的“备胎”策略告诉我们,企业要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绝对优势,也要防止出现绝对劣势。经济学中很少有人去研究绝对劣势问题,因为比较优势理论就是要放弃比较劣势,自然就更加不会在意绝对劣势了。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很容易推导出贸易报复的缘由和措施:当两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时,一国为迫使另一国改变其对外贸易政策,而采取一种报复性的经济手段,如提高关税、进口配额、许可证制等。这些措施会导致两国贸易不平衡,受损方将实施类似的贸易报复手段,而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剧不平衡,引发双方陷入制裁的恶性循环,直至两国停止贸易。这时两国都将完全独立自主,各自的薄弱产业就成为经济的瓶颈,双方都陷入痛苦的深渊。这显然是双方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实际上,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相关依赖性的国家之间最多进行有限的制裁,不会把彼此逼到绝对劣势的地步。
但是,企业家有不同的视角。企业通过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并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存资金,为此每个企业都要有资源保障,这是企业的命脉。任正非关心的是华为供应链的安全,华为必须保障所采购的原材料有足够的安全供应商。当芯片这样的核心资源掌握在少数垄断企业手中时,华为必然要考虑替代方案,以备不可抗的断供因素出现。这不是针对美国的,而是完全出于对企业自身商业命脉的保障。华为的这一个案应该是对经济学的补充,如果没有对绝对劣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就是不平衡的。
华为追求绝对优势的同时避免绝对劣势,为此也付出了大量的投入,这样是否是两头用力、分散资金呢?这一定会对主营业务的发展速度产生影响,但关键是聚集主航道,不随意搞多元化,让企业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成功的标准是取得胜利,而不是一路狂飙的快意。马谡身居高位又如何?他被切断水源,痛失街亭。所以企业发展不能只踩油门,没有刹车,否则会带来真正的风险。